《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林克智讲于临海·
提要 地藏菩萨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弥勒佛未成佛前这段漫长的时间中,释迦佛把我们这个世界交托给他的一位大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部流通极广的经。其中主要讲佛门的孝,讲因果报应。如果人人都明白因果的道理,那就不敢做坏事而努力行善,这是对制止违法犯罪的最大辅助。如此,则人心向上,社会公德不断提高,更没有抢劫、杀人等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其结果当然会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世界和平,这是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明。
另一个方面是从佛教的本身来说,佛教四众弟子如果确立了对因果的信仰,佛教就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或是对本人的修持都大有好处。
还有一点也是佛教本身的,亦值得一说,修净土的同修,应该重视这部经。因为要自己修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若临终时心念一乱,神识就会堕到幽冥界中去了。如果此时不仗地藏菩萨威神之力,把你送到极乐世界,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挽回呢?所以这部《地藏经》对念佛的人特别重要。
诸位菩萨: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地藏经》。首先我们一起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大家起立跟我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南无地藏王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坐下。我们今天名为讲《地藏经》,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故实际上是讲一讲《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佛经中所说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一位出世圣人的名字。菩萨的梵文是Bodhisattva,音译“菩提萨埵”,意译为“觉有情”、“道心众生”、“觉悟的众生”,又译为“开士”、“大士” ,所以人们也常称菩萨为大士。菩萨两字的完整意义即是“上求佛道(菩提),下化众生(有情)”的人。地藏,梵文是Ksitigarbha,音译读成“乞叉底蘖婆”,亦译“乞叉阿乐迦”。梵语“叉底”就是“地”, “俱舍”就是“藏”。我们现在所称的“地藏”是义译,这个名字是说菩萨如大地那样,含藏着无量的善根种子,菩萨的德行,符合于他的名字,《地藏十轮经》卷一中有两句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地就是土地,万物都依地而住,它又能使万物生长,这就说明这位菩萨广大慈悲,一切众生都要靠他来救护,众生的善根都要靠他生长。藏就是宝藏,财宝可以救济人的贫苦,使人得到满足,这位菩萨有无量的法财,布施给一切苦恼众生,使大家都能修行成就。这也可以理解为佛说的:心地之大,是约心以明地。藏为蕴藏,指般若、解脱、法身之三德秘藏,众生皆具,而为烦恼无明之所覆。智者悟之,以了脱生死轮回,故可知地藏即为心地宝藏,其在迷时隐而不失,正当悟处亦证而不著。
《地藏十轮经》称赞地藏菩萨说:此善男子,曾过无量数大劫,于无量佛所,发大精进坚固誓愿。由此愿力,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常普住持一切大地,常普住持一切种子,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须、芽茎、枝叶、花果,悉皆生长。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良由菩萨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无数劫来,散影分身,放光说法,恒处幽冥界内,常教六道众生,或已成佛道,或久阶真因,或住声闻缘觉,或在天上人间,乃至未来众生,天宫嘱令度脱。正如大地,一切赖以住持、生长、荷负。《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以六道为其观境,观三德秘藏于地狱、畜、鬼、人、天中,利他以自利。
地藏菩萨的本愿最大,他以最大的愿力来度脱这个娑婆世界的六道众生,特别是地狱道里的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因此,释迦牟尼世尊在涅槃前,就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和《地藏十轮经》中,把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之众生,都交给地藏菩萨,特别是末法众生越来越刚强,越来越难以调伏,这一切,都要请菩萨来化度。这不仅表明地藏菩萨有大慈悲、大宏愿的力量以大方便来救度,我们更应以感恩之心,来学菩萨之行。
我们在学地藏菩萨前,应先明白什么是愿?誓愿与平常我们所说的“欲望”既有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在于:愿是无我、无条件的,欲望则与此相反。比如你想名利、想出人头地、想发财等等,这些都有你为自己的种种因素在内,这是欲望。所以欲望是有我的、有条件的,这就不清净了;与此相反,誓愿则是无我的、无条件的、清净的。如果所发之愿真正是无条件、无我、清净的,能够清净地行欲,欲就是愿;如果以贪嗔之心、不清净、有我之心发愿,愿就会变成欲。故知誓愿与欲望有本质的不同,学佛者千万不要将欲望代替行愿。愿是修菩萨行的第一步,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我们学习地藏菩萨,除了他的大愿之外,接着还要以菩萨的实际行动,启发我们对因果的信;
我们世间对父母、师长之孝,是世间之孝,是小孝。地藏菩萨的孝,是佛门之孝,是大孝。有大孝就会有无我,能无我就能无私和无畏;
最后留下的就是学菩萨,我们应怎样从实际去修的问题,修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如果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做好,那就能自他两利,就能解脱了。
说回来,我今天想讲的问题是《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地藏经》,我们大家都念过,我在过去也曾念过许多部,但理解得不深、不全面。常把这部经当成是祭度亡灵的一部经典,所以仅在七月地藏菩萨胜会期间,或超度先亡时读诵它,后来经过深入的学习,也听过一些大德的讲解,受到很大启发,才晓得这部经,对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关系,都非常密切,实际上《地藏经》可以说是四众佛弟子必修的经典。为什么这样说呢?有没有根据呢?现在,就让我讲一下学习的体会和谈谈几点根据。 下面分五个部分来讲:
佛门有三部孝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经》。孝道是佛法的基础,孝亲是做人的基础,度众生就是孝亲的扩大。
《华严经》告诉我们“天下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这个就是孝亲的扩充,发展。反过来说,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够相信他会爱护众生,会救度众生呢?所以,离开孝道就没有佛法,佛法就是孝道的扩展和深入。
《梵网经》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师长、三宝。孝顺是至道之法,孝名为戒。这个对于孝道的解释,就非常之透彻了。
这部《地藏经》说,地藏菩萨示现婆罗门女、光目女,孝亲度亲的事迹,地藏菩萨正是以一念孝亲之心,而发展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伟誓愿。这个就是给我们修行的人作出了典范。父母就是堂上的佛,在家不孝父母,而到寺院里头去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的独生子女。这真是非常荒唐!决不可能如愿。曾经有一些青年,他们向我提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这些都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当然全部精力都关注到子女的成长上。别人说要保险,最好初一,十五到寺院里头去烧炷香,捐点功德,就最保险。他问我可不可靠?我说不可靠。这个不是佛教的主张,佛教是教我们如何做人,你在家不孝父母,你把父母当成仆人来看待,你到寺院里头去烧香,捐钱,你的小孩就消灾免难了,那佛菩萨都成了受贿了。难道佛菩萨还会希奇你那个钱?我说佛教讲的是自种因,自受果。佛教教我们孝顺父母,你不孝顺父母;你反而虐待父母,你种的这个因,就该得什么果报?印光大师对这个问题也有很明白的开示。他说你现在当别人的子女,再过几年,你就是父母了,你现在如何对你的父母,就是种因,等于屋檐下滴水,点点滴滴不差移,你对父母怎么样,到后来你的儿子、媳父就会跟着来了。如是因,如是果,这绝对没有错了的。今天来说对年青一代提倡孝道非常重要,我们学习《地藏经》就很好的体会孝道在学佛上的重要。这部经正是佛门一部孝经,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
佛陀在圆寂前,有两部遗嘱。一部是《佛遗教经》,《佛遗教经》重点是对出家弟子讲的。它告诉我们佛灭度以后,以戒为师,戒律住世就是佛住世。这个对出家人来说必须遵守,佛教有没有前途,会不会灭亡,就看我们对于佛陀最后的遗嘱如何看待。另外一部遗嘱就是《地藏经》。民国时期,浙江乐清的朱镜宙居士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地藏经〉是佛陀对在家弟子的遗嘱》。他这个提法有道理,因为《地藏经》里说,佛对地藏菩萨托孤,在忉利天宫托孤,托的什么呢?这个范围就广了,时间就长了。就是从佛灭度后到了弥勒菩萨成佛之前,这一长段时间内所有的众生都包括在内,着重在人道,天道。为什么在人道,天道?因为人、天道的众生是法器,人天道的众生容易修行。容易成佛,把人、天道的众生度了,就有更多的人来作度众生的工作。包括了这么大的范围,这么长的时间的众生在内,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今天在座的大家在内。所以这遗嘱啊,涉及的时间长,范围广,也体现了佛的悲心之深重,怕我们堕入三恶道,叫地藏菩萨要多方的保护,救度,这个就恰恰像家庭父母临终的时候,谆谆地告诫,反复的叮咛,所以佛陀讲《地藏经》,十方诸佛都来出席,都来赞叹,就显示了这部遗嘱的重要,也说明了十方诸佛对于众生都是如母忆子。因此这部遗嘱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的遗嘱。当年弘一大师和静权法师在听讲《地藏经》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在讲堂里放声大哭。今天我们学这部经,应该生起佛恩深重难报的思想,不忍圣道衰,不忍众生苦,才发得起菩提大愿。我们大家都应当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负佛陀的遗嘱,荷担如来的家业。我们看《地藏经》上最后一品“嘱累人天品”佛是这样说的,概括起来有四句话“现在、未来天人众(当然包括我们都在内),吾今殷勤咐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怕我们堕三恶道。我们学习了之后,就会使我们体会到,佛教徒必须知恩报恩,体会到佛恩深重很难报答。
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讲做人,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基础,也是净土法门的基础。《地藏经》首先提出来的就是净业三福,特别是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非常具体,让我们懂得,教导我们不离日常生活来修学佛法,实际上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居家,乃至于出生、死亡、疾病等等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怎样做,就是《地藏经》告诉我们的。能够依《地藏经》修行,你就能止恶行善,消灾免难。这个非常具体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必然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说这部经对我们做人处世非常有用,这是一部做人处世的教科书。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虚云大师说得很明白“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这个结论不是随便下的,离开了因果就没得佛法。他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不仅是我们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这个“逃”字,这个字份量很重啊!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种的是杀盗淫妄的因,当然得的果报就在六道轮回里面受苦果。这个决没有错嘛。种污染的因,当然得污染的果报。种清净的因,才得清净的果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则无所忌惮。经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说:“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所以我们今天作为佛弟子,必须明因识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虚云大师提出学道的先决条件,第一个就是深信因果,第二个就是严持戒律,因为你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关系都非常密切。《地藏经》对因果谈得很具体,这个是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信心的人把这部经看成神话,那就错了,那就得不到真实受用。
因为因果轮回说之难信,下面我们就对这方面作一深入理解。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谈到了佛于忉利天宫为母摩耶夫人说法,说地藏菩萨宿世弘誓因缘,以佛灭度后众生付托地藏菩萨救度,赞叹礼拜称念地藏菩萨的功德,并广说地狱苦况,善恶业果。该经所讲到的都是因果轮回之事,不但一般群众怀疑,同时也是许多佛教信徒,久久难以建立正信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对佛教的真正信仰。如果把轮回、因果、生死、业力这几个问题能搞明白,那佛教中的许多问题就会说清楚了,就可以对万事万物的来源,从根本上找到答案。
谈到轮回二字,先要明白佛教的因果律。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形成的,这称之为缘生,就是万法从因缘而生,也称万有因果律。因必要遇缘才能结果。例如植物,它最初是一颗种子为因,种子种入土壤中以后,经过人工的灌溉、施肥、松土及日光的照射、空气的流通等助缘,便会逐渐发芽、生出根、茎、叶、花,最后结果。我们人也一样,最初以自己的业识为因,经过父母的孕育为缘,怀胎十月后,由母胎出世,便成为我们这个人。其中都包含许多因缘条件与种种因果关系,我们要研究这个因果过程,在时间上就应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过去世是因,现在世就是果。现在世是因,未来世又是果。所以佛说:“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这些为善作恶,感因招果的道理,在佛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业感缘起”。
这个业到底是什么?从业的本身来讲,它没有固定的性质,它是随著我们善恶的心理,所产生的一种造作行为而集成的力量,这种力量称为“业力”。例如我们心中存有贪、嗔、痴、慢等烦恼,引起我们的身与口所作的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名之为恶业。又如我们心中存有五戒、十善等纯善的思想,当然所行所为的都是善业了。由此即知业力之恶,就是由烦恼的恶因,所造成的一种恶的行为;业力之善,就是由对治烦恼恶因,所起的一种善的行为。由于有这种业行造作的力量,所以就会招感到我们现生苦乐的果报。
我们心中为什么有贪、嗔、痴烦恼呢?佛告诉我们无明是烦恼的根本,由于有无明熏习力故,才有种种烦恼的生起,故亦可以说无明是烦恼的发动机。但无明究竟是什么呢?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也就是我们心中有了一念迷惑,而不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到底是什么意思。无明只有迷理成事的作用,而没有实际存在的体性。因无明有成事的作用,所以能起贪嗔痴等烦恼。又因无明没有实在的体性,所以修行得力,即能断除,更应知道众生心中一念迷既是无明,那么反过来众生心中一念悟即是知慧了。由此可知迷悟皆是众生心中的一种作用,而不是众生心中的自性本体。
无明是众生心中法尔具足的一种力量,它没有生起的时间,更没有生起的现象,故佛经中说“无始无明”,它是依著真心而有,但不可说无明是从真心生起的。因为无明与真心本是二始同源的东西,不能说谁先谁后。因为真心之体如如不变,则真心无始亦无终;因无明妄法修行能断故,所以无明则是无始有终。我们明白了这种修断的道理,就可以反推到因果轮回起自业力,业力由烦恼造作而成,烦恼的根本是无明,所以我们只要能断掉根本无明,则世间的一切因果轮回,自然都可停息而断灭了。
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断除无明呢?这只要我们依著佛陀的指示,努力修习戒定慧等三种法门,就可逐渐断除根本无明。这就是以持戒修善法,来制止恶念不起,从而生出一种禅定功夫,由禅定功夫而发出一种智慧的力量。因智慧之力,而起一种净化的作用,如此即可断掉心中的种种烦恼,以及无始的根本无明。从此生死轮回永息,菩提涅槃得证,一切智慧光明,功德法财悉皆圆满成就。
从以上四点说明了《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是佛说的遗嘱,是做人处世的教科书 ,是学习因果的重要经典,所以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就可以说明这部经典应是佛弟子必修的经典。这是我想说的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