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教品法门名义第四
三佛 法佛。报佛。应佛。是三佛也。法佛者。佛之法身也。名为法佛。凡圣俱有。隐显则异。惑障未除。佛者性常隐。烦恼既尽。法身乃现。但由了因出。不从生。因有。报佛者。佛之报身。名为报佛。修因得果。名之为报。应佛者。佛之应身。名之为应佛。随惑应现。名之为应。始习闻思修。习能观了法身生成报应。故般若论云。于实令各了因。亦为余生因。
三宝 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有三种。一者一体三宝。法身体有妙觉。名为佛宝。法身体有妙轨。名为法宝。法身离违争。名为僧宝。二者别相三宝。丈六化身以为佛宝。不说教法以为法宝。大乘十信已上。小乘初果已上。名为僧宝。三者住持三宝。泥龛素像以为佛宝。纸素竹帛以为法宝。凡夫比丘以为僧宝。
三藏 修多罗藏。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藏。唯诠戒学。摩德勒伽藏。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藏。此三藏约大小乘分为二藏。所谓声闻菩萨藏。
三乘 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
五乘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能运众生从因至果。故名为乘。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无实无相无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无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违反。故维摩经云。无我无造。无受善恶之业。亦不之。上明无造受。下说有善恶。上下句岂相反乐。故有理有会通。不可偏取。世人有着空而背教者。岂不迷惑哉。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为四谛。四谛有二。一者小乘有作四谛。二者大乘无作四谛。生死果为苦。烦恼为集谛。寂灭圣是名灭圣谛。以无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大乘无作四谛。观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集圣谛。知灭无灭。是灭圣谛。以无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
三法印 一切作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无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无常。无我一切诸法体无性实自在之功。故名无我。别依大乘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涅槃寂灭者。三毒六垢永离无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三法咸言印者。揩定不移故为印。
六垢 害恨恼诳高谄。
四优坛那 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四种悉檀 世界悉檀。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此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并八万四千法藏。悉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又有佛二夜经中说。佛从得道夜至涅槃夜。是二夜中间所说经教。一切皆实不颠倒。此悉檀名并其下言说。并出大智度论第一卷中。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记。伽陀是重颂偈不直说也。优陀那是无问自说经也。尼陀那是说因缘经。阿波陀那譬喻经也。伊帝目多伽是界经。亦名本事经。阇陀伽是本生经。如佛世尊本为菩萨时所有受身是也。毗佛略是。广经。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阿浮陀达摩者。名未曾经也。如佛初生十方各行七步。弥猿奉蜜[竺-二+品]白项犹听法。如是等本名未曾有经也。优波提舍是论义经也。如佛世尊所说诸经分别广说辩者相根也。
三种般若 一者实相般若。二者观照般若。三者文字般若。实相般若以理为体。体绝虚假。目之为实。印体表彰。名之为相。亦可以其无相为相也。观照般若以智慧为体。体是般若。观照是用。体用合说故名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以音声言教诠提为体。文字非般若。何以名般若。一能生般若。二能诠般若。因中说过果故立般若也。
二种涅槃 一者性净涅槃。二者方便涅槃。性净天真之理。体通三世。其德圆备。本无增减。虽隐显从缘。而体无染累。故就实彰名。称曰性净涅槃也。方便净。含灵禀识。虽有真性。烦恼惑覆心莫能自反。要须籍善知识开示。有方顺教传修理鉴理事。解观渐增。烦惑捐尽。尔乃体用行成报用方便。是以果不自克功用差巧灭累而成。故从能为自名曰方便净。分别性(五根六尘为分别性)依他性(识体为依他性)真实性(真如为真实性)。
二无我 一者人无我。二者法无我。人无我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无我亦名法空。众生五阴空。乃至佛五阴空。是法空。五阴是成众生之法。五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三无性 一无相性。二名生性。三无性性。无相性者。根尘等法据理本寂。名无相性。无生性者。本识等心据理不起。名无生性。无性性者。双泯前二名无性性。无性体一。以从诠故立其三名。真法离相。名为无性性。
三空 一者空三昧。二者无相三昧。三者无愿三昧。三空之称生于惑计。惑计虽众。大统唯三。对惑辩空。空亦三矣。三惑者。一滞有故遣以空。二者有状故祛以无相。三存情愿故荡以无愿。空三昧生阴靡实。俱以为空。垢止此空。名空三昧。无相三昧空绝有状。以为无相。凝虑无相。名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空义稀求。以为无愿。晏然无愿。名无愿三昧(本音三昧汉言调直)。
三无为 数灭无为。非数灭无为。虚空无为。数灭无为大小二乘。用智慧品数。以断烦恼。随分灭处。名曰数灭无为。非数灭无为。谓世间万物成必有坏。久则自灭。不自智断。草枯木朽。花雕果落。如此之类。名非数灭无为。虚空无为虚空之处体非作法。名曰虚空无为。
十八空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此十八种空者。是惑之次第也。众生之惑不可顿除。闻起执触语生滞。故须十八种空遣惑。六足大智度论广释其义。义大言多。不能具载。
三转 一者示相转。二者劝相转。三者证相转。示相转者。谓显示有作无作四谛之相。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名示相转。劝相转者。谓劝知劝修四谛之相。经言。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是之劝相转也。证明转者。佛言。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道我已修。是名证相转。经云。三转*轮于大千。谓此义也。亦可转三乘教。名为三转。
七种善 初中后说善。其义真实二。言辞巧妙三。其音清净四。纯一无杂五。具足清白六。梵行之相七。
五明论 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功业明。内明者。佛所说者名教内论。因明能屈他论。自申己义。名为因论。声明显示一切音声差别巧便言辞。名为声论。医方明者有四种。一者显示差知病因。二者显示病因。三者能显示除已起之病。四者显示已除之病令不重起。功业明显示种种世业成就。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