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定要恭敬三宝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8

一定要恭敬三宝

我们进入佛门来,信佛、学佛,首先要恭敬三宝!三宝是福田,我们想得到各种福报,智慧,都是在三宝这块福田里生长出来的,三宝这块福田,种什么得什么。什么是福慧资粮的种子?虔诚的恭敬心。什么是损害自己功德的种子?贡告的傲慢心。经论中说我们对三宝有一念的恭敬都会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德,因为三宝的事业伟大!可我们凡夫傲慢的习气很重,不论哪个方面取得点成绩,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厉害、很了不起。当为寺院、为弘扬佛法做点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自我膨胀,对三宝的恭敬心就降低下来,这样很容易损害自己的功德、福报!

三宝是指佛、法、僧。我们业障重没有福报见到佛,现在可以见到的是佛像,那么我们就要恭敬佛像。恭敬表现在身、口、意上,就是身体上的行为,说出来的语言和心里所想。身体上的恭敬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如顶礼等,口上的恭敬就是赞叹三宝,心里上的恭敬就是虔诚、崇高的敬仰三宝!在这三个方面里,心中所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心里所想才能表现出来身体上的行为和口中的语言,内心中恭敬必然会反应到外在言行的恭敬上,所以要从内心中培养恭敬感。有的人说我心中恭敬就成了,不必表现在身体上的行为,见到佛像心中顶礼就好,身体上不需要顶礼。除非有特别不方便的情况,否则这种说法是一种自我的欺骗,只能说明你的内心并没有真正的生起恭敬心。当内心中真的生起恭敬感,身体上会不自觉的进行顶礼。当我们内心对佛陀恭敬时,见到佛像自然会有感恩心和敬仰心,自己的行为一定会注意。否则我们见到佛像的时候依旧会随随便便,包括身体上的姿势和穿着等!

同样我们也要恭敬法,各种经论。表现出来就是不能随随便便把经书丢到哪里,从经书上跨过更加不对,也不能把经书放在地上。我们翻看经书之前,最好是把手洗干净、然后把经书放在头上顶礼一下,把经书放在高处等等。

还有就是恭敬僧,这一点是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对佛像和经书的恭敬比较容易做到,但对僧人的恭敬,我们很容易遗忘。因为我们很容易看别人的毛病、挑别人的错误,这个习气当我们面对僧人的时候也会显现出来,而且当我们傲慢心生起的时候,会遗忘对僧人的恭敬心。出家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经论中说出家的布施胜于一切布施,《出家功德经》有阿难劝一位王子出家的公案,仅以出家一日一夜修持净戒,获得七返六欲天的果报。《本缘经》中说,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出家人身披佛陀的法衣,获得佛菩萨的加持,戒律清净的出家人哪怕什么都不做都会把佛的幢像树立起来,别人见到出家人身着的袈裟都会在心里种下佛法的种子。出家人在诵经时,不论是祈福、消灾还是超度,都具有非凡的力量,因为在诵经时自然获得了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我们恭敬出家人,也会有无比的功德,供养出家人,功德更加大。这方面有很多感应故事,目健连以斋僧功德令母亲而脱离三途之苦;梁武帝建寺斋僧感得妻子从畜道而升天道。就算有个别的僧人修行不好,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要尊重他,这样我们自然有功德;而我们要是猜疑、诽谤、怨恨出家人就会为自己造下许多恶业,严重损减自己的功德,就算我们做了再大的功德,也没有一个出家人守持戒律一日一夜的功德大,这一点上我们居士一定要倍加注意。

所以,我们现在信佛了,要为自己种福田,一定要恭敬三宝,恭敬出家人。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胜道启门颂(一)
下一篇:修行从正知见、正思维开始
 言语 口业
 和谐才能发展
 慈悲心
 人生最麻烦的事——男女之情
 不要做修行的演员
 宽容 包容
 放下才能解脱
 修学佛法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柔软 圆融
 给心灵留点“空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八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甘露丸的功德[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温度计的冷热[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万鸟齐鸣送哀声,震彻山谷天地寒[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外甥三次战胜波斯匿王 舍弃胜败常住安乐[栏目:法句经要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二九)[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120-122经 畜生人地狱等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07-018布施功德殊胜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二十六愿、得那罗延身愿[栏目:信愿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栏目:自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