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难在哪?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58

学佛难在哪?

我自95年到五台山开始,来到汉地已有15个年头,这些年来,我明显感觉信佛的人越来越多,学佛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我内心是无比的欢喜,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但有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人信佛、学佛很多年,懂的也非常多,拜的师父也很多,平时都很好,一遇到境界自己做不到,心念怎么也转不过来,所有的毛病通通表现出来,看不到学佛的成效;有的人是越来越偏执,越来越烦恼,越来越浮躁,没有耐心,慈悲心也降低;有的人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不相信佛法,内心越来越污浊,自己越学越痛苦——这是为什么?佛法是断烦恼,佛法的特征是寂静的快乐,应该是越学信心越足,越学越快乐、越学越自在。为什么会越学离佛越远呢?

这些人也不是不精进,每天也在修法,持佛号和咒语,也在做善事,善事做的也很多,付出的辛苦也很大,如此的努力为什么不能与佛法相应?问题在哪呢?只是在学形式,而没有学实质。学佛的实质在哪里?在念头上,在于起心动念能不能与法相应,精细起来是每个念头能不能与法相应,我们外在所有的行为都是心念决定的,外在行为表现有区别,是善或是恶,或者有善恶的大小,别人看到了可能会用一些标准来衡量你一下,也许会赞叹随喜你也有可能会厌恶排斥你,但是真正判断是善是恶以及善恶大小的准则是什么?是你自己的发心,这个别人不知道,就像大乘菩萨做了一件事,如“悲心船长杀短茅黑海盗保护船民”的公案,可能在普通人的眼里,杀人是严重的恶行,绝对不能理解,但是对于菩萨来说,就得如此做,这是一件大善事。所以佛法的标准在哪里呢?在内心的念头上,外人衡量你,说你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那么究竟是不是一件很大的善事呢?看你自己的心念了,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觉得很冤枉“为什么我终日行善,还没有改变命运,还会遭受某种果报呢?”冤枉吗?一点都不冤枉,业力和因果绝对不会错的,你做善事的时候内心是怎么想的?你的念头对吗?你的念头是污浊的、杂染的念头,受这个果报一点都不冤枉。所以修行的重点在于自己的心念上,学佛难也难在这里了,我们平时的念头是什么?自私自利、贪嗔痴慢,多半都是围绕自己,就算有的时候发了些善心,做了点善事,这个善心还不够纯净,当我们想为别人的时候,同时还有着为自己的打算,自己得到些虚荣、名利等等。那么进一步想想看,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进步很正常,下堕也不冤枉,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啊!通常我们的心念都是杂染的,是与佛法的要求相悖的,要是没有认真的观察认识不到,要是没有分辨善恶的智慧也分别不出来,所想、所做的都与佛法不符,怎么会有功德?怎么可能不受果报?因此我们修行的重点是转变自己的心念,这一点开始的时候不容易,但一定要努力,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努力就有救,心念转过来了,获得利益是自己的,福德智慧是自己的,法喜充满是自己的,恶事、坏事也找不到你。同时我们一般人也不会知道别人的发心,所以对于别人做的事情,自己不要以自己的烦恼心妄自去批评,结果是自己造了业,划不来。

内心的状态对了,与佛法相应了,外面的行为努力去做,做什么样的善事都可以、都对,都在积攒功德,自己也从早到晚时时欢喜,我们内观自己的心念,但行为上也要努力去做,不修法,不做善事,自己不努力怎么会有福报,哪里有无因之果?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暇满人身错过了,再得到就很难!
下一篇:给心灵留点“空间”
 供养 布施
 大礼拜的功德和意义
 见解 知见
 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最究竟、最正确的知见——缘起的真理
 修行人应每天观修生命无常
 上师瑜伽法(资粮田)的观想方法
 言语 口业
 请珍惜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暴风眼中有平安—SARS后的心灵对话 如何预防秋冬SARS复发[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The Tortoise That Refused to Leave Home[栏目:The Jataka Tales]
 心是一棵树 每天要呵护[栏目:慧语禅心]
 善导大师“二行”“二业”思想浅析(演刚居士)[栏目:净土宗文集]
 2.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逻辑”及“西藏与蒙古的佛教逻辑”(彻尔巴茨基)[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六)[栏目:杂阿含经]
 佛识慧集 <十八>弥勒尊佛[栏目:佛识慧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