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忏悔要用真心才有效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6

忏悔要用真心才有效

我们每天都会诵《三十五佛忏悔文》和《百字明》,忏悔一天的当中身、口、意三门所造的恶业,我们可能会把“往昔所造诸罪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背的很熟。这几句话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但是在背诵的过程中,有没有触动自己的内心呢?

 一些人很喜欢把“我业障深重”挂在嘴上,当然有的人是出于真心,真的会忏悔,真的要改正,我们去赞叹、随喜;但有的人仿佛就是一句口头禅,嘴上说说罢了,内心没有真的这么想过。

有的人犯了错误,我给指出来之后,当时她的嘴上会说:“上师,我错了,我去忏悔。”,但是她的内心不一定服气,心里会想,我没有错,我很对啊!上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我,上师是不是偏心?上师怎么不明事理?然后嘴上念着《百字明》,心里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越想越不服气,更加坚信:我没有错、我没错。这个《百字明》诵到哪里去了?会不会产生效果?                 

有的人犯了错误,真的有些懊悔,也去忏悔,并决心下次不再犯,可是下次境遇现前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又犯了,就像吸烟者一样,很难断除烟瘾。这是为什么呢?是懊悔的力度不够,也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不对,但稍稍悔过一下就算完了,内心没有体会到深刻后悔的痛苦,自然也不会有“下次再也不会如此”“下次一定不犯”的决心,所以遇到対境又犯了,这样的忏悔也不起多大的效果。

忏悔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无始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些恶业不但伤害了别人,也使自己必将感受恶果,所以唯有真心的忏悔,才能免除以后感得恶的果报;唯有真心的忏悔,才能消除自己无始以来的业障;唯有真心的忏悔,才能使自己的烦恼减轻。

什么样的忏悔才有效?忏悔要靠四力即依止力、破坏力、遮止力和对治力。

 1.依止力

首先要有忏悔依止的一个对象,可以是自己的师父也可以是佛像。在师父面前忏悔的效果更好,自己犯下了错误,诚心诚意的在自己师父面前说出来了,并怀有极大的恐惧心、懊悔心进行忏悔。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忏悔,最好是每天晚上,对一天所做的事情做一个总结,然后在佛像前面,虔诚忏悔,要把佛像当成真佛,佛无处不在,请求佛作你忏悔的见证人。这就是依止力。

2.破坏力

指破坏所做恶行的习气。我们每天晚上在忏悔时,都先总结一下,今天做了什么样的错事,身、口、意三门不清净之处有多少?有多少个念头是贪心、嗔心、愚痴心,有多少个念头是妒忌、怨恨和傲慢。又做了多少不如法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恶业等等,其实有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在做恶事的过程中意识里面留下的习气!这个习气能够在以后牵引我们感受恶果。在忏悔中就是要把这种习气破坏掉,所以叫破坏力。

3.遮止力

指遮止以后的恶念、恶行的发生。当我们真心的忏悔后,内心生起极大的愧疚心、懊悔心,内心因愧疚而无比的痛苦,我们在佛像面前:至诚发誓:“从今以后,永不再犯。”这样才能够在下次対境时,控制住自己,否则,仅仅是轻描淡写,轻微掠过的后悔一下不会起太大的作用。当以后我们遇到同样的境界时,内心会想:“我已在佛的面前发过誓言,所以决不能再这么做。”这就叫遮止力。

4.对治力

即坦诚说出自己的罪业,至诚忏悔。在佛菩萨或者众人面前,把自己所作的罪业说出来,求得大家的原谅,这样比仅在内心默念的效果要好的多。如果顾及自己的颜面或是不好意思,那么就在没人的时候,在佛菩萨面前忏悔。

总之,我们的忏悔要发自内心,自己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生起强大的悔过心,厌恶心,并决心下次定不再犯,同时依靠佛菩萨的愿力,帮助我们清除罪障,至诚的念《三十五佛忏悔文》和《百字明》,这样才会产生忏悔的效果。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学佛人常见的问题
下一篇:在每日的生活中感受无常和无我
 亲见宗大师的办法
 傲慢 攀援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常见的通病
 修密的弟子是宝器
 一盏明灯
 清净修法,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
 和谐中的宗教
 网络学佛应注意的问题
 宽容自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三十七章 杨歧三脚驴[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知识明晨死仍学[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我发愿要身无病苦、端坐往生、如入禅定、异香满室、天乐鸣空,以启发大众的信心,可否?[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丹真绒布仁波切开示集 三 关于祈请加持的开示[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桐居士 往生纪实[栏目:信愿法师]
 相应12经 婆耆舍经[栏目:相应部 8.婆耆沙相应]
 《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 《地藏经》的重要内容[栏目:林克智居士]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二十四:供具自皆如意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四十) 五浊恶世[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寺庙的管理和作用[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