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三)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23

二 般若三昧(三)

 

什么叫做波罗蜜呢?这是印度话,中国话译为“到彼岸”,从的译义来解释,是断绝生灭。

 

心若执着外境,就有生灭现起,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就叫做此岸;心如果不攀缘外境,好比流水经常畅通无碍,生灭便无由现起,就叫做彼岸,所以称为波罗蜜多 

[经文]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星云大师译文]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我在弘忍和那里,一听闻他说法,言下即便开悟,顿时见到如本性,所以将此顿法门流传广佈,让学道的人顿悟菩提,各自观照自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必须寻访大善知识,也就是理解最上乘法的人,直接指示正路。

 

这善知识有大事因缘,就是所谓“化示导,令众生得见自性”,因一切善法能由善知识发起的原故。在我人的自性中,本来就具足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如果愚迷而不能自悟,必须请求善知识的指示方能得见。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在弘忍大师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六祖有三次悟的经历:第一次,是他初闻《金刚经》,第二次是初见弘忍大师时的一番对话,第三次是从五祖处听说《金刚经》而最后透脱的境界。这里说的是第三次,所以说一闻言下便悟。禅宗修行的目标都是希望“开悟”,都是要求“顿见真如本性”只是各个法门的方法不同,说法不同而已。

 

六祖之法,是顿法,不是渐法,是一个快速修行成佛见性的法门。在修行的法门中,从见道来说,都是顿见,都是一刹那间的事情。见道这一时刻,不会延续很长的时间。你透脱了,把无明壳子打破了,你就知道怎样去保任悟境,克服多生多劫的烦恼习气你就能明明白白地知道修行的路径。所以说“悟后起修,是名真修”。

 

但是,我们要想开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大善知识,要有了解“最上乘法”的人来直接指示正路。

 

是什么大善知识呢?解最上乘法的人。大善知识难遇,解最上乘法的人更难遇。“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就是这个道理。善知识有大因缘,能化度众生,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而得发起。三世诸佛与十二部经说的法都是我们本性所具有的,不是在心外另有佛与法。因为我们不能自悟,所以要求善知识指示,才能够见到。真如本性中觉照的一面就是佛,平等的一面就是法。有哪一法能逃离生住异灭这四相呢?没有。所以说它是平等的。“法性平等如虚空”,遍一切处。

 

生,指诸法缘生的现象;住,指诸法相对稳定的状态;异,指诸法从生起之时起,就在刹那刹那地迁流;灭,指诸法从生起之时起,便在变灭,不是最后消失了才叫做灭。而是从开始那一刻起,即走向灭。

 

[经文]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星云大师译文]

 

如果能自悟见性的人,自然不须向心外求覓;如果一味执着“必须靠善知识,以期得到解脫”,那是错误的。什么呢?众生自心內原有般若智慧可以自悟。如果另起邪见,迷自本心,倒妄想,心外的善知识虽然给予导,也是无法得救。如果能生起正的般若观照,一那间,妄念即能完全息灭;如果能识得自性,这一悟便可以直入佛地。

 

净慧和尚解说

 

善知识只是叫我们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是说在我们自性本心之外,还有东西可得。假如我们一向执着,说是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脫者,无有是处。善知识只是指示我们见性,但是,他不能代替我们解脱。必须自求解脱,自证菩提,自见本性。自己的内心自有善知识,自己的善知识也能指导我们自悟本性。这个内在的善知识,要依靠外在的善知识的教导、熏习和培养。

 

如果你怀着排斥的心理,心存邪见,即使是外在的善知识天天教诫,也救不了你。好像水泼在石头上,一点儿也渗不进去;如果泼在地上,则能被吸收。所以,亲近善知识,首先你本身要能接受,要能认同。如果你本身对它是排斥的,不肯认同,天天怀着怀疑、批判的心理来听讲,即使你听了三年,也没有作用。听来听去,越听越糟糕。所以说,不能有邪迷,不能有妄想颠倒。你一妄想颠倒,起了邪见,外在的善知识虽有教授,你也无法纠正你的邪见,无法自见本性、自悟佛性。

 

若有真正的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就能使妄念俱灭。能认识本自具有的佛性,一刹那间,你就能与佛、与历代祖师同一个鼻孔出气。见性了,是不是就成佛了呢?不是,只是你见到了诸法平等的相,见到了与诸法平等的性,见与佛齐了。所以说,见法即见佛。能够见到法,就见到了佛。

 

怎么见法呢?见因缘者见法。你能一眼就看到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的道理,而不假思索明明白白地就能看到都是因缘的聚合而已,那你就是“见因缘者见法,见法则见佛。”这就是一悟即至佛地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六 禅宗传承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妙行品第五之一 何名坐禅(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八之一 北宗志诚问法 师说戒定慧义(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三 答法达 要转经不要被经转(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顿渐品第八之三 神会百拜悔过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二 答法海 即心即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三 禅中三无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一 三科三十六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三 真假动静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篇 理论 1.12 十二因缘(缘起)[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要「健全」我相,不要「破」我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漫说《中阿含》(卷十七)~B 有关长寿王的故事[栏目:界定法师]
 安住道心不动摇[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法苑谈丛 第二章 佛教的制度(三)管理制度[栏目:法苑谈丛]
 彻悟人生 第三十五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素食:动物性食品的缺失[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因果的真相 第八章 什么样的因缘,佛与菩萨才会向人间普降法雨甘露?(一)佛、菩萨已脱三界,来这个世界..[栏目:因果的真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