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 诸佛妙理 不关文字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9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 诸佛妙理 不关文字

[经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

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⑴。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注】

⑴ 供养 这里说的是财供养,指施舍财物,虔诚敬奉。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大师自从在黄梅得到五祖授衣传法以后,回到韶州曹侯村,当时并沒有人知道这回事。

村中有一位儒学之士名叫刘志略,对大师非常的礼遇尊敬。刘志略有一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无尽藏,经常诵念《大般涅槃经》。

六祖一听,就知道经文中的妙义,于是就替他讲解说明。无尽藏比丘尼便拿着经文请问六祖。

六祖说:字我是不认识的,但关于经义请尽量发问。

无尽藏比丘尼说:字尚且不认识,如何能够理解经文的意义呢?

六祖说:三世诸佛的微妙道理,并不在于文字上。

无尽藏比丘尼听了非常惊讶,就到处去转告里中的耆宿大德说:这是一位有道的人,应当请来供养。于是有魏武帝曹操的远孙曹叔良以及当地居民,都争相前来瞻仰礼拜六祖大师。

[经文]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⑴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注】

趺坐 盘腿坐。

[星云大师译文]

那个时候,宝林古寺自从经过隋朝末年的战火兵灾,已经成为废墟。于是就在古寺的原来基地上重建佛寺,礼请六祖前往住持。不久,宝林寺就成了一座名剎。六祖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寻至追杀,大师就隐避在寺前山中,后来恶人又放火焚烧前山的草木,六祖勉強将身体挤进大石头的缝隙中隐藏,才得免于被害。那块石头现在还留着六祖结跏趺坐的膝盖痕迹,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紋,因此后人称此石头为“避难石”。惠能大师想起了五祖曾说的“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话,于是就在怀集、四会二县境內隐居下来。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二 答法海 即心即佛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八 千百亿化身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九 会玄觉 人们称玄觉为一宿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二 一行三昧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三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一 定慧一体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护法品第九之二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六 禅宗传承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顿渐品第八之三 神会百拜悔过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六.说百字果相应品第二十白话注解[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5[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十四届:禅修讲座——“心如晴空”(明奘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中国佛教史话 以神通教化人的佛图澄[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现代邪淫恶报故事六则[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答余树东问(二则)[栏目:太虚法师]
 阿毗达摩 第十讲 色法产生的原因[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十一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修密法需要受持哪些戒?[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