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六章 众生颠倒 迷失本心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67

第六章 倒 迷失本心

内容提要:

一切能缘所缘之法都是自心显现的。你的身心,也是妙明的圆通的真心中所现之物。自心包罗万象,修禅所见的山河、大地、虚空,无一不是妙明真心中之物。有这样的人,不观大海,而盯着一泡浮漚,认这浮漚便是无边无际的全潮。你们即是这等背离真实的迷人,跟妄分别垂手竖手为倒为正的世人一样。如来说太可怜了。

原文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白话

阿难从座起身,合掌长跪对佛说:“世尊!如果这见闻之性,不生不灭,也就没有遗失可言。为什么世尊说我们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世尊兴慈悲之心,洗涤我们心中的尘垢。”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手指向下,问阿难:“你现在见到我的手是正是倒?”

阿难说:“世人多认为这是倒,而我现在不敢说是正还是倒”

佛对阿难说:“照世间人的说法,以此为倒,怎样才是正?”

阿难说:“如来把手竖起来,手指向天,便说是正。”

原文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白话

佛把臂竖起来,对阿难说:“世人把首尾相换,分别正和倒。依此类比你的妄识身和如来的清净法身,如来清净法身名为正遍知,你妄做分别的妄识身便是颠倒妄想。你试详细审察你的身与佛身,立了个名字叫做颠倒,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颠倒?”

这时,阿难和大众都目瞪口呆,望着如来,不知自己身心在什么地方出了颠倒。

 

原文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1,遍告同会诸善男子:

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注】

1 海潮音像海潮那样震撼人心的声音,是长期修炼成就的一种特殊的声音,雄浑,和谐,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白话

佛发慈悲心,哀悯阿难及会中的大众,发出海潮音,遍告会中诸善男子:

“我经常说,色声等客尘,在心中所成的尘缘分别影事,一切能缘所缘之法都是自心显现的。你的身心,也是妙明的圆通的真心中所现之物。

为什么你们会丢掉本自妙明圆通之心,失去自己本来宝贵的妙明之性呢?迷了真心本性,愚昧无知,无知即成无明,生起四大种而成种种虚妄色相;妄想之心与虚妄色相结合,即成妄识身。缘客尘所生的妄想,在心内积聚,以至心旌摇荡;摇荡之心,向外奔逸,懵懂昏乱;人们以此为自己的心性。

原文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1。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注】

1 山河、大地、空,无一不是妙明心中之物这里说的是人们的认识。句子中的“物”字,不要误解为客观存在的本住法界中的物。客观存在的物,是人们认识的对象。自心包含的物,是摄受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心中所成的相。不学佛的人产生误解,情有可原,学佛的人,不得实义,便成诽谤,实在罪过。

白话

世人以为自心在色身之内,殊不知自心包罗万象,修禅所见的山河、大地、虚空,无一不是妙明真心中之物。

于百千世界中,有这样的人,不观大海,而盯着一泡浮漚,认这浮漚便是无边无际的全潮。你们即是这等背离真实的迷人,跟妄分别垂手竖手为倒为正的世人一样。如来说太可怜了。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五章 见性不变 不生不灭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六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四 第三十九章 世人颠倒妄想 妄成十二众生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劝持叙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八章 法施福德无量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一 第一章 缘起——阿难几毁戒体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二 第三十五章 必断杀盗淫 切戒大妄语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四 第九章 见性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四章 远离尘垢 即得无上菩提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八章 释疑二 四大周遍法界 何以互不相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五卷(钟惺)[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略论“人间佛教”(吴朝伟)[栏目:人间佛教]
 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收支平衡的人生 1993.7.16~1993.7.31[栏目:星云日记]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二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本书的三性三无性[栏目:圣严法师]
 《亲友书》科判中: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和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未授记见,宣说对治清净实相缘起..[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我们的修德跟性德不相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做自己”要有智慧[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