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问答 第四三卷
 
{返回 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1
学佛问答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2000/11/20
编号: 第四三卷 档名: 21-90-43

这位同学写得很长,问:‘十一年前,我和一位出名的、盛气凌人的、欢喜辱骂的上司工作了六年。我职位最低,却一个人负责全部门最繁重的六百名日薪工人的薪资及行政事务。电脑进修课程,我没得问津,但在年底没有人去时就逼我去,我因工作繁重不接受进修,却冤枉我到处闲谈。我职位提升又贬,还叫我跳楼。我以为脱离魔掌,谁想到是认贼作父,竟也是一手遮天的上司。自知业障深重,一向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也从不在工作上呕气,每次都把工作办妥以免无故挨骂。前后的这些上司看到我静静不爱管闲事,这个也不例外,渐渐的他们把部门内四分之三的工作都推到我身上,且放纵一个不愿意工作的聋哑同事在工作上胡闹生事,而且还狐假虎威找我麻烦,弄到鸡犬不宁,而他却置之不理。因此其他的同事也把责任及做错的事情都推到我身上,使我四面楚歌,常常无故遭受上司的大声喝责。我因身心不能平衡而百病缠身,但我都把他们当作菩萨看待,以为他们不会昧着良心而会提升我,但他们把我的报告写得很坏,把我打入十八层地狱。我不能抑制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些历史不断重演,致使我起嗔恨,我感觉得非常悲伤。请问在五浊恶世谋生,不要知道太多事以及一些吃喝玩乐的娱乐,甚至于随波逐流,这样行得通吗?’

答:你写了这么多叙述你自己的经历,这在佛法讲是业障。为什么这么多同事折磨你,不折磨别人?自己要好好的想想。环境能够待得下去,可以做下去,实在不能,可以换个环境,这个不算是什么过失,可以调换个环境。

问:‘被人视为避事遁世的时代落伍者,还是业障,我怀疑真正应该是不适者灭亡。’

答:每一个众生到这个世间来,佛经讲得很清楚,都是业力支配的。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佛的答覆简单直接:‘人生酬业’;就是过去造的业因遇到缘,到这个世间来接受果报。果报各个人不相同,是因为过去生中造的因不一样,但果报能不能改变?肯定能改。为什么?因是自己造的,所以自己可以改。

《了凡四训》是改造命运最好的榜样,你真的能把它看懂、看通,好好的念两、三百遍,且能依教奉行,你的命运决定就好转。所以,不可以消极,你消极决定是随业流转。在这个业报里面受了很多冤枉、受了很多气,引起你自己的嗔恨,你将来的果报愈来愈往下堕落,这个决定不能改变命运,一定要晓得断恶修善、逆来顺受。断恶修善是从心地上下功夫,你能够在《了凡四训》里面建立信心,用《太上感应篇》的方法来积功累德,我相信你的命运三、五年就能够好转。

问:‘末学并无参加培训班,如果依照您老人家所讲的经翻译浅显,用福建话在居士林大殿与同修研习,请问是否盗法?’

答:只要居士林的林长同意,你就不算盗法。我们在此地讲经教学,这四十多年来没有版权,你就不是盗法;如果我后面印‘版权所有’,你没有得到我的同意,就算是盗法。但是你来居士林讲,跟大家在一块学习,居士林一定要答应你。居士林的林长,你找他,他若点头同意,你就可以在此地进修学习。真正发心为佛法、为众生,不是为名闻利养,你会得到三宝加持,这是好事。

湖南省的居士两个问题。问:‘我在带领大众念佛,回向后,我就遵照净空老法师所开示的,我带领大众念三皈依时:“自皈依佛,皈依大悲慈父阿弥陀佛;自皈依法,皈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皈依僧,皈依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我们在家里做早晚课,也是这样念的,请问这样如法吗?’

答:亦如法,亦不如法。如法,是你这么做并没有过失;不如法,你跟大家做的不一样。你自己单独做,没有问题;跟大众在一起,一定要依照大众依据的仪规。整齐是庄严,是庄严道场,我们自己不可以标新立异。这个说法是我在介绍讲解三皈、传授三皈时跟大家说的,这个意思你明了就好。我们皈依三宝落实在事相上,如果单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没有一个实质上的形相,我们的皈依依旧感觉得很空虚、不踏实,所以我才特别这样介绍。这个介绍,也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所以不算错;但是在大众做功课仪规里面,它不是这个念法,我们要从众,但是心里头很清楚、很明白,这样才好。

第二个问题:‘学净土的同修往生后,助念十二小时佛号以后,停在家里两天或三天再火化安葬。请问我们念佛会的同修,还要不要继续为他念佛?’

答:要。他停两天就念两天,停三天就念三天,一直送他到安葬或者是火化,念佛不要停止,这是自利利他。

问:‘弟子读大经,于第四品经文中,“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有大国主名世饶王。…号曰法藏。”第五品中,“结得大愿。…修习功德。满足五劫。”第九品中,“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法藏成佛。号阿弥陀。于今十劫。”这个时间上就有问题了,‘第四品“无央数劫”与第九品“于今十劫”,其时劫不同,可有表法上的意思?恳请释义。’

答:‘无央数劫’是讲阿弥陀佛的因地,实在讲,这个时间太久远了。‘十劫’是讲他现在示现作佛,就如同我们这个世间,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降生在这个世间为我们示现的意思一样。要知道阿弥陀佛久远劫就成佛了,这是实在的,这在经论上佛讲得很多。他现在在西方示现作佛,这个时间不长,才十劫。‘示现作佛’,要记住这句话,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作佛。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业障深重,福报很浅,寿命很短,诸佛如来示现,一定示现跟这个地区人福德因缘都相同,所以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岁,他就入般涅槃。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人福报大、寿命长,所以阿弥陀佛在那边示现成佛到现在才十劫,他还没有入般涅槃。

阿弥陀佛寿命多长?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是‘无量寿’。无量寿,现在才十劫,正是好时候,我们今天往生到极乐世界,将来在极乐世界都是老前辈,‘十劫他就来了’!用意在此地,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如果我们把这一生的机缘错过了,将来的确还有机会到极乐世界,那就不知道要等到多少劫之后。如果再看我们现在这一班同学已经往生的,那个时候见面,总觉得难为情!‘为什么人家十劫就到极乐世界,我们要搞个几千劫、几万劫之后才能去得了?’真正用意在此。诸佛如来多半都是久远劫修成的,他在世间种种应化,都是善巧方便接引众生。

问:‘导师曾提出可拜古人为师,依经典依教奉行,可谓师承。如今弟子唯依导师开示之录音卡带学习,请问可谓师承否?’

答:这也算是有师承。‘师承’最重要的定义,就是跟随一家之学,在一家奠定修学的根基。世法、佛法都没有两样,佛法讲开悟,世间法也讲开悟,等到自己开悟之后才能够广学多闻。根本的老师决定不能够忘记,这是什么?尊师重道,这是教学,这是做榜样给后人学习。我们对自己的老师不尊重,后人就不懂得尊师重道,我们自己不做出榜样孝顺父母,天下人也就不懂得孝顺之道。所以自己契入境界之后,大慈悲心就生起来了。什么叫大慈悲心?大慈悲心表现的是什么?无非是孝亲尊师、爱护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才会落实。爱护一切众生的根本是爱护父母、爱护师长,这是根。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这样教化众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都是这一个样子,没有第二个样子,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诸位仔细观察,世间圣人也是这样,孔夫子、孟夫子亦复如是,我们再看其他的宗教,也没有例外。这正是谚语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不是大略,是完全相同,由此可知,古今中外这些大德教人完全相同。这是真理,真理没有两种,只有一种,这大家都见到的。

台湾吴居士问:‘学生日前于纽西兰某寺挂单,寺中一位居士年约五十,显密均通,还通梵文,并已于寺中弘法多年。后期听闻老法师阐述净土后,发心行专净土、理研群经,对老法师十分尊崇赞叹。但他认为老法师谈心性略少,于老法师这个层面的境界感到陌生。学生个人认为老法师您的境界决非一般人得以窥知,但以当今老法师恩德法音普被天下之果,即可得知其契理、契机之因,决非虚播。为了帮助人更理解您应化之妙行,以为学习指南,请老法师慈悲,教化十方学人。’

答:怎么教,我也不晓得。这个事情,学习群经是一桩好事情,但我们要冷静观察现前的根机,一门都学不好,如果学得太多就学杂了,学杂了不可能有成就。我们举简单例子,你们在学校念书,你在大学里面选一个科系专学、专攻,四年就毕业,就拿到学位,这是专!如果学校里这些科系都好,没有一个科系不好,你每一个科系都去学,学上四百年都毕不了业。这一点钟在这个学系上课,下一点钟跑那个学系上课,学了四百年,什么都不是,学佛法道理亦复如是。所以佛讲无量法门,不是教我们统统要学。为什么说这么多法门?是适应不同根性而说;佛是应机说法,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许许多多法门。会学的人要懂得,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一门深入,你很快就能成就。

一门成就,跟诸位说,一切门都成就。我在讲席里常用比喻来说,就像一个圆,我们希望成就的是达到圆心。我们今天在圆周上,圆周上的点是无量无边,每一个点就是一个法门,你要一门深入,决定会达到圆心;你要所有法门都学,你就在圆周上团团转,永远转不到圆心。可是达到圆心,所有的法门都通了,为什么?每一个法门都可以达到圆心。佛家讲:‘一门通,一切门通;一经通,一切经通。’你一个法门通达了,‘通’是什么?就是明心见性,这才叫通,没有到见性你没有通;见性之后就圆通了,所有法门全都通了。你没有见性,你的知见就局限在你一门、一部经。

所以一个法门、一部经,是佛菩萨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门。真实门,它是说不出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虽然真实门连迹象都没有,方便门会通真实门,你要会修,从方便里面通真实。真实是什么?是戒、定、慧。哪一部经不是讲戒、定、慧?‘戒’是讲方法,依照这个方法、依照这个理论去修学;修学的枢纽是得定,定深了就开智慧。

我们现在是初学,处处都着相,这是初学,这是中下根性。上上根人学,完全不着相,虽不着相要不要经本?要。如果说不着相,经本都不着了,还是着相,着了‘空’。依旧有经本,空、有两边都不着。有经本是不着空,虽有经本,天天读经离文字相、离名字相(名字是名词术语)、离心缘相,这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教导我们的‘离相而不著有’;展开经卷,天天恭恭敬敬的读,一个字也没有念错,不着空。这个修学法是空、有两边不着,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得定、得三昧,能够开慧。智慧开了,明心见性,这就通了。

我们今天学习,如果一味执着在言语文字,这是障碍,这样的学习不能见性。这样的学习只可以说是世间善法,来生得人天福报。你真的依教修行,你得人天福报;如果不能够依教修行,你也得福报,这个福报可能在饿鬼道、畜生道享,这个世间很多人养宠物,它真有福报。这些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记住!‘一经通,一切经通’。我们今天帮助广大的同修,绝大部分都是中下根性的人,我们劝导,我们自己也做榜样,一门深入,要能信、能解、能行,然后才能够契入。有能力的同学也要一门深入,你才会有进步。佛家讲‘精进’,进是进步,为什么加‘精’字?精是纯而不杂,就是一门深入的意思,因为这样修学,你的进度快速。能不能参考一些其他经论?可以。与我自己主修的经论有关系的也可以看,帮助自己开悟,用意在这个地方。但决定不能离开主轴、主修,离开主修就错了,这是一个方法。

什么时候你会开悟?每一个人的因缘不相同。有人很快,我们在过去传记里面看到,有人三、五年开悟,有人二、三十年开悟,有人三、四十年开悟,都不一样。开悟一是看根性,一是看缘分,但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勇猛精进,锲而不舍’,这才有开悟的可能;如果懒散,根再利的人也不会开悟。所以‘精进’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问题我们就讲到此地,同学若有疑问,现在我们在新加坡每天讲《华严经》,这问题就解决了。《华严经》是佛家的根本*轮,是一大藏教的总纲领,研究这部经就等于研究全部的佛法。

这位同修有三个问题。第一问:‘所说念佛,心听心念,有时用意识心回光观心一处念佛,有时念多了心太累。请开示。’

答:这个现象不只你一个人有,有这个现象的人很多,你问得很好。念佛要怎样不累?不但是念佛,从事任何工作,我们看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不看别的,你看《华严经》五十三参,这五十三尊佛示现在人间,他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你仔细去查一查经,哪一个人说是累了?我们没有听说过,没有见到过。我们想:为什么菩萨示现他不累,我们会累,这原因在哪里?要把原因找到,你再把原因消除,你就会跟诸佛菩萨一样,永远都不累了。其实,这种事情经论里面佛说得很多。

为什么会累?有‘我’,‘我’累了。我今天做了好多工作,我累了。佛菩萨为什么不累?他没有‘我’,他做再多的工作,他没有我,谁累了?道理在此地。《金刚经》一开端佛就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他只要有四相,他一定会累;念佛也会累,读经也会累,干什么都会累。如果四相没有了,他绝对不会累。他要是累了,问他:‘谁累了?’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心理的问题,不是生理的问题。

佛讲:‘境随心转。’我们的心不健康,心里面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身就会累。心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这个身工作不会累,日夜工作都不会累。但是,你需不需要休息?需要。为什么需要?别人都睡觉,你一个人在干,干是没错,但是别人发现:‘哎呀!你是神,你不是人。你这个法门我不能跟你学。’诸佛菩萨示现要跟人完全一样,他不累,不累他也做休息的样子,是这个意思。所以示现要跟众生完全相同,这才能教化众生。‘我跟你一样,我能修得成功,你也能’,他才会相信。你表现很特异,别人看到,‘你行我不行,我没有办法跟你学’,别人信心就没有了。帮助一切众生建立信心,必须要跟众生一样,这才显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我们是凡夫,当然这个境界一下转不过来。我们念佛或者拜佛用功觉得累的时候,要求三宝加持,这是属于业障,这个业障突破就不会累了。你们在念佛堂里面有这个经验,你初到念佛堂,二十四小时念佛,到了晚上两、三点的时候很难过,可是你把它熬过去之后,精神愈来愈有了,这是很多同修都有的经验。第一天能熬过去,到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精神就愈来愈好,你会很正常,不会感觉得疲厌。所以七天七夜念佛,念下来之后,还想念个七天七夜。我们现在人讲‘瓶颈’,那个瓶颈要突破,不突破就被它障碍,我们的精神就提不起来;突破之后,往后才一帆风顺,才能够排除一切障碍。但是突破瓶颈是很艰难的,这个艰难必须克服,我们才会有成就,这个要祈求三宝加持。

第二问:‘心念心也听,身念身也听,有时观心带动全身在念也在听。请问这样念对不对?’

答:这个我第一次听说。心念心听,我知道,心念身也在听,这个我没听说过,是不是讲心念耳听?‘心念耳听’是祖师说的,佛号从心里面起来,口里念出去,耳朵再听进去,这种念佛容易摄心,把我们的妄想杂念打掉,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摄心的方法有很多种,这是其中的一种,我们都可以尝试。哪一种有效,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妄想,我们的功夫就能得力,所以都可以试试看。哪个方法对自己有效果,这个方法就正确,就适合自己修学。

你要问哪个方法好、哪个方法正确?这个很难讲,各人根性不一样。就像我们得病,大家平常讲的伤风感冒,这是我们常遇到的。伤风感冒有很多种,伤风感冒因每一个人体质不一样,有人用这个感冒药一吃就好,有的人吃了很久都不会好,换一种药他马上就好了。你就晓得,同样是一种病,其实不是完全相同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的修学亦复如是。八万四千法门,佛说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契机就是第一。契我的机,这个法门对我来说第一;契你的机,对你讲是第一。每一个人根机不一样,我们只能讲大同当中还有小异。

‘念佛法门’是最契一切众生不同的根机,所以它叫特别法门,它不是个普通法门。特别在哪里?什么样根机它都适合。古大德教导我们,念佛的总纲领、总原则,大势至菩萨提出来的。夏莲居老居士说,大势至菩萨是我们净宗初祖,这个话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有说过,我也没有听说过。他提出来之后,我仔细想想有道理,他讲的话没错。为什么?在虚空法界首先提倡专修专弘净宗法门,确实是大势至菩萨是第一个人,他是法界初祖。

于是我们就想到另一个初祖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我们知道《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部讲的经,他在华严会上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他是我们娑婆世界专修专弘净宗的初祖。于是初祖就多了。慧远大师是中国的初祖。我过去在美国,长住在美国的时候,有一年我到北京去看黄念祖老居士,黄老居士就劝我:‘你到美国去当初祖。’所以讲初祖,要看哪一个初祖。

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他留下的教诲不多,《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经文很短,两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般若心经》是二百六十个字,它是二百四十四个字,真的讲得极好,讲得圆圆满满,我们不能不敬佩!他说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讲的效果是‘不假方便’,这句话讲得好,不必借其他法门来帮助,这一门就行了,就‘自得心开’了。‘自得心开’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可是那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重要。

有人问我:‘怎样都摄六根,六根又怎样都摄?’我告诉他:‘净念相继。’又问:‘怎么样才能净念相继?’我说:‘都摄六根。’问的、答的都在一起。如果这个话你还参不透,我们就说白一点。我们讲‘净念相继’,净念相继着重在‘净’。觉明妙行菩萨,他老人家讲得好,《西方确指》这个小册子里面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净念相继。你有疑惑,你的念不清净,有夹杂,你的念不清净,所以‘净念’的意思,至少要不怀疑、不夹杂;‘相继’是不间断。这个讲得好,你能够真正把功夫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六根就都摄了。这是念佛最高的指导原则,往后历代祖师大德教给我们方法都出不了这个范围。

不但是修净土,修任何法门,你能够掌握到这个纲领,没有一个不成就,真的是法门平等。因此,无论是世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首先是信心,你要没有信心就难了,所以第一要紧的是信心。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讲了六条信心,第一条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有作佛的因,这非常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自己烦恼习气,这个人必定成功。第二条是相信老师,老师是佛,对于老师的教诲决定相信没有怀疑。‘我就学一部经,就遵守一部经的理论方法,我一生都不改变’,这个人决定成功。

不要说学经,我们看过去倓虚老法师跟我们讲,谛闲老和尚的锅漏匠徒弟,他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也没有听过经,什么都不懂,老和尚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相信,他不怀疑,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四年就站着往生。他不需要经,他有信、有愿、有行,《弥陀经》讲的信愿行三个条件他具足了。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待谛闲老和尚替他办后事,这不容易!往生之后站三天,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其他什么都没有。六个字都有这么大的成就,你搞了许许多多经论,走的时候还躺在床上走,这怎能比得上人家,你才知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重要。你要跟他讲这八个字,那个锅漏匠听不懂,但是他做到了,他做到但他不懂。他不怀疑,他有信心,真的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就符合大势至所说的这个原则,六个字成功!这是我们的好榜样。

第三个问题:‘有时用心听,听到虚空每个地方有声念佛,并同时也会带动身心都念,有时身体内外有明亮的感觉。’

答:这个都是好境界,念佛功夫得力都有这个境界,也不是你一个人有。但是你要记住,境界现前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有麻烦了,会变成魔障。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都不要去理会它,那就是好境界。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面教导我们的,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都不需要理会。


{返回 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问答 第四四卷
下一篇:学佛问答 第四二卷
 学佛问答 第一○卷
 学佛问答 第三九卷
 学佛问答 第五九卷
 学佛问答 第五四卷
 学佛问答 第一七卷
 学佛问答 第二六卷
 学佛问答 第七一卷
 学佛问答 第六一卷
 学佛问答 第三七卷
 学佛问答 第五六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存的上座部佛教[栏目:阿含研究]
 不念弥陀更念谁[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忙就是营养[栏目:点亮心灯的善缘]
 佛陀节谈佛陀节[栏目:惟海法师]
 做榜样给儿女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Modes Of Birth And Death[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如果得罪过出家人,会不会下地狱?[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相应49经 须弥山山王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