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三集) 2012/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二十四页,最后一行,最后一句看起:
「故《净影疏》云: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天人善恶」是国土之因,「国土粗妙」是善恶之果,这个话说得非常之好。这桩事情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就是发现念力它的能量不可思议,可以改变一切物质环境。对自己个人来说,我们个人的身体是个物质环境,这物质环境受谁的控制?受我们自己的念头。这个发现是很了不起、很殊胜,几千年来,佛说过,一般宗教也说过,古老的传统文化里头也说过。但是最近应该可以说四百年,科学发达之后,人就不相信这事情了,认为这个不合科学,科学的定律上没有这个,大家把这个事情疏忽了,造成现前的灾难。个人的灾难就是烦恼跟病苦,现在许多这些毛病古时候都没有发现的。到底从哪里来的?现在我们知道从心想生,都是你自己不善的念头,你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在中国古老传统里面,帮助一个人,从我们参学都能看到,古德里头都有记载。学人,就是学生去参访一位大德,想跟他学,当然这个老人接见他,一定问他一些生活起居、学习的状况,以及你对于古人哪些著书你有信心、你喜欢,对于现代当代的这些大德,你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是什么人,仰慕的是谁。说清楚之后,这位善知识就告诉他,你的缘不在我这里,你的缘在某处,你到那个地方去你会成就。他指点他,他到那个地方去,果然成就了。你能说这个指点的人没有德行、没有学问吗?为什么?就是念力,你最相信的人、你最崇拜的人、最仰慕的人,他就是不行,他教你的东西你会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成功。为什么我这里没有缘?你对我这里信心不足。跟那个一比较,你对那个信心足,对我这儿不足,我再有本事都教不了你,没有信心,就这么个道理。古大德心是公正的、公平的,他要成就你,他不会勉强:我不比他差,你跟我就可以了。不能成功的,一定要随顺他的意念。这种道理被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好证据。我们要成就个人不能勉强:我这里环境好,我也不错,跟我就可以。不行,没用处。必须对你有诚敬,印祖讲的,一分诚敬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十分利益。对你交情再好,关系再厚,往来再近,心里头不是真正诚敬,效果就谈不上、就很差,这是真理。
我们对佛菩萨,对阿弥陀佛诚敬,对释迦牟尼佛就疏远一点,跟释迦牟尼佛学东西能学成吗?不行。要知道阿弥陀佛是谁介绍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礼敬阿弥陀佛之先,要先礼敬释迦牟尼佛,介绍人,没有介绍人怎么会认识?不能认识阿弥陀佛,把介绍人就丢掉了,这个不可以,这忘恩负义。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们的关系太大,我们这一生能不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与这个有关系;我们居住这个地区会不会有灾难,与这个也有关系。所以古人说的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祖宗。祖宗不在了,祖宗的教训在,写在书本里头。
中国的经史子集,集是文学,《弟子规》里面讲的「有余力,则学文」,没有余力就别学那个东西。经、史、子非常重要,经是真理,可以说远古时代老祖宗真实的智慧留下来的;历史是经验,都是真实的,可以给后人做参考的;子是诸子百家,这些人他们在人生伦理、道德、学术方面,在某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做参考。但是要知道,经、史是正知正见,经一定与性德相应,是真谛,在佛法讲用真谛,历史是俗谛,都可以用上一个谛字,谛就是真理。历史是世俗的真谛,经典是世出世间法的真谛,那个高。诸子他也是真谛,但他不是圆满的,他是局限的,一部分,某一部分他看得很有道理。
佛的经典纯真,这个一定要肯定、要有信心,祖师大德见性,那就是纯真,没有见性,他虽是真他不纯。古代的祖师大德,他们留下来的东西,可以说纯真,因为古时候严格,没有明心见性不可以讲经,怕误导别人,没有见性不可以著作。李老师当年告诉我,标准就是《大藏经》,《大藏经》里面收的这些东西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在那个时代那些高僧大德他们看过。如果里头有问题,决定不能入藏,不能入藏就很难流传下来,为什么?没有人印,没有人刻版印你的,很容易就失传了。入藏就等于说是入归数据库,数据库里头有你的目录、有你的存书,这个不会失掉,国家来保管、寺院丛林来保管,纯正之法!
中国最后编的这部《大藏经》,就是《乾隆大藏经》,那个时代高僧大德多,乾隆时候是盛世。清朝最好的三个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太平盛世,儒释道的高人辈出。没这个环境就很难成就,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成就的人很多。这些典籍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儒跟道都编到《四库》里去了,只有佛,这是乾隆皇帝对佛特别尊重,单独给他编成一套《大藏经》,称为《龙藏》。不放在《四库》里头,跟《四库》分开,特别尊重。古人跟今人确实不一样,有孔子那个味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现在反了,现在对古不相信,排斥,说它是封建里头的糟粕,是过去这些统治者拿这个东西来欺骗善良老百姓的,是用这个角度来看。
现在人相信科学,科学今天走上了末路,科学家没办法收拾。科学家自己也说,科学发展到最后是世界毁灭,这他们自己说的。而且还举出证据,五、六万年之前,地球上也是一次科学极盛的时期,就是亚特兰提斯,结果整个大陆沉到海底。现在这个发展差不多也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外国人绘制的地图,大陆都沉下去,很多高山都消失掉了。怀疑,所感得是山崩地陷,我们现在才晓得,贪瞋痴慢疑这个五毒的厉害。这个五毒要是普遍在人心里头,地球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是这么个心,贪瞋痴慢疑,那就麻烦了。贪心,海水上升,江河泛滥,贪所感得的;瞋恚所感得的,火山爆发,气候异常,都这个感得的,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春秋没有了;愚痴感得的是风灾,过去历史上从来没发现的,一个月当中发生一百多次的龙卷风,这是历史上没有的,现在有,有一个月发生二、三百次龙卷风;傲慢感应的是地震,傲慢是不平;怀疑感应的是信心失掉了,土地松散了,大地不坚固,山崩地陷。佛教给我们的,不贪、不瞋、不痴、不怀疑、不傲慢,有道理!
现在我们遇到灾难了,怎样帮助自己?怎样帮助家人?怎样帮助我们居住这块地方?那就是里面把贪瞋痴慢疑断掉,情绪,一定自己要节制、要控制怨恨恼怒烦,要控制,不要发作。用什么方法控制?用什么方法把五毒化解?念佛是最好的方法。我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是阿弥陀佛,就能把它化解。每天想着阿弥陀佛、念着阿弥陀佛,别人跟我说话,回答全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最到家的,我们在乡村里面看到的阿公阿婆,一天到晚拿个念珠阿弥陀佛。你跟他讲话,笑咪咪的阿弥陀佛,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听进去,他全是阿弥陀佛,真可爱。那是什么?我们常常听到佛法里讲功夫成片,我想那就是功夫成片的样子。他心里头没有杂念,不管你跟他讲什么,讲好的、讲坏的他都是笑咪咪的,都是阿弥陀佛。你不要看,那真不得了,那种人决定往生,那种人身心健康,绝对没有毛病。那种人是有福的人,他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区有福报,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我们要向他学习,真学会了你了不起!
李炳南老居士当年告诉我,他真想学,就是学得不像,没有学到家。他说的话是真的,真正想学愚夫愚妇,他真想学。我们现在能体会到这个味道,年轻体会不到,我到八十多岁体会到这个味道,那种人太难得了,他真有福报。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妄想都没有,什么是非人我都没有,什么善的恶的都没有,他平等了。这就是功夫成片,这就是一心不乱,这是决定得生,而且往生品位很高。我们这种杂心、妄念,这不行,侥幸往生,品位不高。所以我现在看到这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的,问什么都是阿弥陀佛的,我们从内心里头敬佩,这个人功夫成就了。我们自己认真努力,看看三年五载、八年十年能不能做到?我们有这么个目标、有这么个方向,认真努力,放下万缘,肯定可以做到。古人有句话说,这桩事情「唯有上智与下愚不移」,现在我们知道,上智跟下愚是平等的,当中这一截不要了,上智与下愚是平等的,都是最高的成就。当中这部分绝大多数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
一切诸佛如来的剎土是粗、是妙?粗,像我们现在居住的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这个粗;妙,极乐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妙。粗妙怎么分?粗是无常的,剎那在变化;妙是永恒的,不变。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也是法性土,是自性清净心里面所现出来的。娑婆世界的六道是善恶业所现出来的,善业现的三善道,恶业现的三恶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怎么想,环境就怎么变,因为境是随心转的。你要记住,永远记住,我们身体是随着我们念头转的,我们的念头是正念,身体自然健康,长寿。我们心里头有邪念、有杂念,身体肯定有毛病,你身心不快乐,这是决定道理。贪瞋痴慢疑是邪念,自私自利、是非人我,无论是善是恶全是杂念。佛教导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的心太杂、太乱了。所以,一切问题,老祖宗说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跟一切人事的关系,跟人的关系、跟事的关系、跟天地万物的关系,都不在外头,都在自己。就在自己的念头,自己念头如果正,所有关系都好,没有问题,不在外头,在自己,自己念头不正,关系全坏了。不知道向自己内里面去反省、去找解决,而且起心动念是怨天尤人,这桩事情害我怎么样,那个人害我怎么样,全错了。
佛是怎么教我们的?我们没听懂、没做到,佛教我们把一切众生全看成佛,这个话我们听得多,大乘教常讲,可是我们从来没做到过。那你没听懂、你没接受,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佛为什么这样说?佛说的是真话,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不是我要把他看成佛,不是的,他本来是佛。我们看众生是凡夫,为什么会有两个看法?佛从自性上看,是佛,我们从相上看、从外表上看,外表上看不是的。可是外表是假的,自性是真的,他真的是佛,他假的是凡夫,他是假凡夫,他是真佛,你没看到。包括地狱众生都是假地狱众生,他真的是佛。佛为什么变成假地狱的众生?佛他迷惑了,他没觉悟,他迷失了自性,他变成那个样子。但是外面相变了样子,里头没变,这个要知道。本体永恒不变,不但一切有情众生是佛,花草树木是佛,山河大地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你要是不懂,普贤十愿你一样都做不到。那个「礼敬诸佛」,用自己的身心礼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一个不漏,那才是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毁谤我的人能礼敬吗?陷害我的人会礼敬吗?障碍我的人会礼敬吗?统统要礼敬。为什么?那都是表面上的事情,表面事情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假的你能不放下吗?真的你能不重视吗?重视真的,放下假的,冤亲债主全是佛,我对他们全要恭敬、全要赞叹、全要供养,自己好好忏悔业障,我们才能走回成佛之道。
《观经》上佛讲得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本来是佛,我现在要作佛,怎么个做法?先从断恶修善开始。那善恶的标准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二谛都要抓住,不能抓一个,抓一个偏了,就不是中道。小乘抓一个,权教菩萨也抓一个,菩萨摩诃萨是两个一起抓,叫中道,那就是说,世出世间的善事一起做。怎么个一起做法?我们举中国的例子,把五伦做到、把五常做到、把四维、八德做到,这是中国传统,这是俗谛;做到能不着相,就是真谛,就是中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那是摩诃萨,那不是凡夫,为什么不着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着它干什么!你着它就错了,一着就是凡夫,不着就是圣人。为什么俗谛这些事情要做?我现在在这个地方跟这些世俗人混合在一起,我一定要帮助他,我一定要做样子给他看,做好样子给他看。他们着相,我不着相,着相的是凡夫,出不了六道轮回,不着相的人不在轮回之中,为什么?不着相,轮回没有了。着相才有轮回,不着相哪来轮回!果然不着相,轮回就是实报庄严土,无二无别。你想想,这一念心多重要,念头多重要!
念头转了,境界真转了,为什么?譬如遇到一个害你的人,你境界没有转,你看到他会生气,你会很难受。你念头一转,他是佛,你看到他会笑,你不会生气,你自己多舒畅。不管那边人表现的是什么喜怒哀乐,你看到那是一尊佛,不一样,味道完全不一样,转凡成圣秘诀在此地。在世间,行事跟世间人一样,用心跟世间人不一样,世间人有名闻利养、有利害得失,你一样也没有,这就不一样。一样都没有,你念念跟真如相应,念念跟实相相应,这就现身作大权示现,这还得了吗?这就转凡成圣了。还有身体在,有余依涅槃,世间人所说的,我还留这个身体。留这个身体好,给大家表法,来教化众生,帮助大家各个回头,不是好事情吗?身留在世间多久,意思就说,你活得多久与自己毫不相关,为什么?自己没有生死了!活多久是众生的福报,众生有福这个身体会多住几天,众生没有福,不就马上就走了,没有生死。众生看到有灾难,回头的人没有灾难,哪来的灾难?所以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示现一个老实念佛就好,不晓得度多少人,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放在心上。这段经文,这是讲的接着身语意三业,净业,给我们介绍,诸佛如来「国土粗妙」与「天人善恶」有密切的关系,明白之后,娑婆跟极乐你就全理解了。
末后这一句『思惟究竟』,「法藏菩萨于诸佛国,善恶之因,粗妙之果,一一思量分别,穷深极微,达于究竟」。这是跟我们表法,告诉我们,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决定不是妄想。如果说阿弥陀佛有这个心、有这个愿、有这个计划,要帮助众生做成这么个修学的道场,那阿弥陀佛是凡夫。为什么?他有思想,有思就是有第七识,有想就是有第六识。他具足八识五十一心所,跟我们没什么两样,他不就又退转做凡夫了吗?六道里头才有思想,有善有恶。四圣法界里头也有思想,但是他没有善恶,他的思想接近于佛。只有六道里头的凡夫,思想跟佛的境界距离非常非常之远。四圣法界距离近,他听话,完全依教奉行。我们没有依教奉行,佛的三皈教我们觉正净,我们没做到,我们还是迷邪染;佛教给我们十善业道没做到,虽然出家受戒了,杀盗淫断了,杀盗淫的习气没断。尤其妄语、两舌非常难守,由于习气重,常常还会犯,贪瞋痴就更不必说了。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我们自己会恍然大悟,八万四千法门虽然是平等法,我们哪一法都做不到。为什么?任何一法都要断烦恼,都要消业障。我们有本事断烦恼吗?有本事消业障吗?这得说实话,没这个本事。
这才稀有难逢,阿弥陀佛给我们这个法门,业障不要消,烦恼不要断,带着业障、烦恼可以成就,这个成就不是普通的成就,成佛了。有没有可能?有可能,理太深了,不但凡夫无法理解,菩萨摩诃萨都不能理解。这桩事情经上说得好,「唯佛与佛,方能究竟」。这个理到底是个什么理?给诸位说,理实在讲就是一个,世间人叫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什么?真理是自性。《华严经》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不就说清楚了吗?一个理就是唯心所现,真谛;第二个理,世俗谛,世谛,唯识所变是世谛。唯心所现的是真谛,世谛最后也归真谛,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哪里来的烦恼?哪里来的业障?你把烦恼拿出来给我看看,你把业障拿出来给我看看。楞严会上佛教阿难,阿难说用心,佛说好,你把心拿出来我看看,你说说看心在哪里?没说叫拿心,先问心在哪里?找不到。心在哪里都找不到,那还有心吗?
慧可心不安,找达摩祖师替他安心,真难得,那种虔诚心、恭敬心,冬天站在雪地里头,雪落下来到了膝盖,那么深的雪。达摩祖师在房间里面坐禅,打坐,他在外面,你看雪下到他膝盖了,时间多久,冻在那里,求达摩祖师。最后他下定决心,和尚带的有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下来,供养和尚。这个时候达摩祖师睁开眼睛看看:你何苦来?你为什么?他说:我心不安,求大师给我安心。达摩祖师,你看很多达摩祖师的像把这个手,伸着一只手,那是什么?就是说达摩祖师这个姿势: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这句话提醒了,他回光返照,找不到,告诉大师:我觅心了不可得。这句话是个契机,达摩祖师:我替你把心安好了!他就开悟了,这是禅宗第二代祖,达摩祖师把衣钵就给他了。
你的心不安在哪里?根本就没这回事情,是你的妄想、是你的执着,你把妄想执着放下,天下就太平了,没事!由此可知,什么毛病全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你看佛多高明,教你把这三样东西放下,你就成佛了,你就回到佛位,你本来是佛,你现在又作佛。作佛没有别的,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这就是佛,如如佛,本来是佛;有妄想,没有分别执着,叫菩萨;有妄想、有分别,没有执着,你叫阿罗汉、叫辟支佛;妄想分别执着三个都有,你是六道凡夫。六道里头才分善恶,六道之外没有善恶,没有善恶,它有染净,它没有善恶,它有染净。佛经跟我们说的全是真的。
所以,法藏菩萨有没有一一思量分别?没有,一一思量分别是凡夫才有。穷深极微,达于究竟,这是什么?这是法尔如是,不需要用心去想的。转八识成四智,四智照见,不是分别见、不是思想见,是智慧照见。真正达于究竟,这种选择方式还得了吗?所以,十方世界的精华他全吸收了,十方世界的糟粕全流下去了,全淘汰掉了,这种功德成就了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是佛也是我们自己的真性、真实智慧、真实之际之所流出来的。这是阿弥陀佛之前没有过的,遍法界虚空界只有阿弥陀佛,他为我们示现的。诸佛如来需不需要示现?不需要,有他就行了。所以诸佛如来把他的弟子统统都介绍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能容得下吗?极乐世界有多大?给诸位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极乐世界跟自性一样大,它是自性变现出来,不是自性的局部,是自性的全体。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极乐世界?是的,决定不能离开极乐世界,迷了就变成这个相,悟了就恢复了,恢复正常。《往生传》里头有记录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人家问他: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就在堂屋。他睡觉的卧房隔壁就是堂屋,这个话不假,当下就是,你契入这个境界的时候,现前马上就变了。
经不能不学,特别是这部《无量寿经》,不可思议。《无量寿经》在中国一共十二种翻译,失传了七种,只留下来五种。我们想到这样殊胜、无上、无与伦比的法宝,护法神难道不守护吗?没这个道理。护法神还守护有这五种,其它的七种不见了,换句话说,这五种就够了,这五种就圆满,这一会集就更圆满了。会集等于提炼,五种等于说矿石,现在在冶炉里头提炼,把渣子都淘汰掉,精华都流出来了,提炼出来,提炼出纯金。这五种是带了矿石的金,金矿,五种金矿这一提炼变成纯金。大家从我这个比喻里头你去想,这真的是宝,宝中之宝,大乘是宝,这是宝中之宝。得到这部经还得了吗?多大的福分、多大的缘分你才遇到。开经偈上说「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话是讲得一点都不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这一日我们遇到了,我们得到了,这还得了吗?真正不得了,多稀有、多难得!
遇到之后要读,连批注都要读,要细读、要精读,字字句句,每个名词术语,有问题的话都要去查数据,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你才真正得到法喜。法喜是什么?有受用了,快乐。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快乐,展开经卷法喜充满。什么最快乐?这最快乐。再告诉诸位,快乐身体就好,我们需不需要去锻炼身体?不需要,我读书就是锻炼身体,快乐,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人告诉我,要这个运动、那个运动,那些什么?那都是魔,把你读经的时间缩短了,你要去做运动去。你看他也是好意,实际上让你少读一点书,少看一点。他怕的是看累了,眼睛花了,身体坐在这里血液循环不好,他注意这些。哪里晓得,他就不懂得心想生,心好的时候,无论坐在哪里,是坐在那不动,一百天不动,血液循环比你们运动的人好多了。运动的人比不上他,他意念可以支配一切,你们做不到。说来说去还是信心问题,我们要培养信心,从哪里培养?一定是彻底了解,了解得愈多,信心就愈坚固。信心不足是对经义不了解,要读经,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了一千遍意思还没见到,这是什么?这是我烦恼习气重,没有办法专心。那就听,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再去读就专心了。
「达于究竟」,究竟是什么?究竟就是教学为先,究竟就是明心见性。「究竟者,即经中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信心,究竟真实之际就是明心见性。「即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归纳到什么?归纳到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清净句,阿弥陀佛是一法句,阿弥陀佛是真实智慧、是无为法身。你看看,这完全是给我们世间人做样子的,示现的。世间自在王将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诸佛剎土,用他的神通力展现在法藏比丘的面前。你看经文我们一直学下来的,前面第一段他细心去观察,第二段他思惟究竟,第三个就是「选择」,哪些他要摄取,哪些他要淘汰的,他要来选择。我们看经文:
【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
大愿是四十八愿,这就说明四十八愿从哪来的?是从他选择当中来的。不是自己的理想,阿弥陀佛没有理想。大愿是看到什么?一切诸佛世界好的我们采取,不善的我们回避。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切诸佛世界里头的精华。诸佛剎土里头有精华,还有糟粕,极乐世界没有糟粕全是精华,精华当中的精华。所以你往生极乐世界,做阿弥陀佛的弟子,你到任何佛国土,那个佛对你都很恭敬,为什么?弥陀弟子,特别看重你,沾阿弥陀佛的光。走到任何地方,诸佛如来恭敬你,护法神当然会保护你,弥陀弟子还得了吗?与其说我将来要做,现在做不更好吗?为什么不肯现在做?现在就做弥陀弟子,我今天就做弥陀弟子,要发这个愿。怎么做?依教奉行就是弥陀真正弟子。弥陀的教诲就在这部经上,我们读这部经,我们也像弥陀一样在这部经上思惟究竟。我们在这里也选择,怎么选择?佛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就选择这个,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什么都放下。听经只听《无量寿经》,为什么?《无量寿经》是讲我们家里事情,极乐世界是我家,是我家里事情。其它的讲授是外面事情,不是我家里事情,这是讲我家里事情。讲我家里事情很重要,我要听,讲外面事情与我不相干,我不要听,要用这种心态来学,我们肯定在很短的时间就得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是什么样子?你就真正学到老太婆了。李老师一生没有学到,我们就学到了。不管别人讲什么东西,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是听到还没听到,就一句阿弥陀佛。讲什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贤首国师《还源观》上讲的四德圆满做到。跟一切人往来,「随缘妙用」,你懂得吗?跟任何人接触随缘,妙用是什么?就是阿弥陀佛。想什么都阿弥陀佛,说什么阿弥陀佛,听什么阿弥陀佛,回答别人全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人家以后看到,那个人就是阿弥陀佛,一点没错。阿弥陀佛在哪里?那个人就是的,真变成阿弥陀佛。这就是李老师一生想学的,他告诉我是勉励我,他没学到,希望我能学到。你看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有没有做到?做到了,做出这个榜样给别人看,要往生像我这样子,决定往生。你不是做到我这样子,你往生没有十分的把握;做到我这样的,十分把握,决定往生,你看。第三「柔和质直」,对任何人满面笑容,欢喜心接众,这柔和。质直是什么?质直是真心,真心就是阿弥陀佛,我以真心对待你。末后一句,这四德最后一句「代众生苦」,这样修行的人代不代众生苦?阿弥陀佛所住在的地方怎么会有灾难?这个地方没有灾难,不就是代众生受苦了吗?四德都圆满做到,谁做到的?老阿公、老阿婆做到了,我们没做到,他做到了,四德都具足。
后面讲修行《华严》的方法,五止、六观,一句阿弥陀佛究竟圆满,五止六观统统归摄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止是制心一处,我就把心放在阿弥陀佛这一处,我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叫制心一处。而且成就非常快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你得真干!所以做不到的都是妄念太多、杂务太多,谁障碍他?自己障碍自己,外头有没有人障碍?没有,外面人障碍不了你,事障碍不了你,物障碍不了你。你要说外面环境障碍你,你不懂佛法,你不了解事实真相。外面境界统是虚幻的,《般若经》上讲得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谁障碍你?自己障碍自己,不是别人,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现在看念老的批注。『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乃专一自心,选择度生所欲。开化显示,流出依正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净土法门」。这个意思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三句的意思,说专一自心,专一自心用佛的话来说,就是制心一处,佛在《遗教经》上讲的。大乘经教里面也有说,大乘也讲「止心一处」,停止的止,把心止在一处,无事不办。这个无事包括的范围太大了,内是我们的身心,外面是整个宇宙。我们有没有能力改变太空当中的星球运行的轨道,有没有?给你说有,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们自己现在不知道、不晓得,以为我们是个无能的人。我们的心散乱,像灯一样,灯光四面八方它都放射。如果把灯光的光集中在一点,则变成激光,我们晓得,激光可以穿透钢板,有这么大的力量。现在分散的力量,连一张纸都不能透过,都把你障碍住。你要能够集中成为激光的话,你想那个多厉害!
念老在经文里头引用一个科学的实验,这个实验报告说,一九八0年量子力学家发现微中子。这是物质里头大概是现在发现最小的,它多大?只等于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换句话说,一百亿个微中子变成一个电子。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它能够穿透十亿公里,我们地球没有这么大,十亿公里厚的铝板或者是钢板,它能够很顺利的穿过。因为什么?金属它有密度,里头还有缝隙,它从那缝隙里头钻过去的,十亿公里,有这么大的一个能量。这个例子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相,心念是转相,能量是业相,阿赖耶的三细相,被现在的量子力学家发现了,真正不可思议。
所以,法藏比丘选择度生所欲,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他们的欲望,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欲望。众生想的什么,他在观察二百一十亿佛国土里面去选择,选择的都是一切众生的希望。众生不希望三恶道,所以他第一愿他国中没有三恶道。众生最怕将来造的罪业又会堕三恶道,所以他第二个愿,所有一切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以后永远不会再堕三恶道。他都是为别人想的,不是为自己。所以极乐世界我们用现在话说,纯是客观环境造成的,没有一个念头是阿弥陀佛主观的念头,没有。这个世界可以相信,这个世界值得赞叹,我们应该要去。到那里去才晓得我们所想到的它全有,我们没想到的它也有,真是妙不可言。
开化显示,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依正种种庄严。正报庄严是身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身体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佛看到十方世界里头有这个现象,身相长得好的就有傲慢,身相不好的他又有自卑感。都生烦恼,傲慢是烦恼,自卑感也是烦恼,总觉得不如人。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身相平等,大家相貌都一样。像《观经》上所说的,「佛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这是《观经》上讲的。这个经上讲的,只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随顺世俗的讲法。世尊当年出现在印度,印度人认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他们心中最仰慕的,随顺他们。《观经》上讲的那是极乐世界实际的状况。
「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得成大愿,惠予众生真实之利」。得成大愿,四十八愿是这么来的,说明四十八愿的来源,这讲清楚了。不是自己在那里大家在想,集思广益,不是的,也不是阿弥陀佛自己想的。而是去参观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选择佛土里头最优秀的,造成了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也是集大成。集大成值得尊重、值得敬仰,孔夫子是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成,夏莲居是集五种《无量寿经》原本的大成,黄念祖老居士是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古大德注疏的大成,都是做集大成的工作。自己真的跟夫子的态度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孔子说「述而不作」,法藏菩萨述而不作,只做集大成的工作,给我们很大的教训。我们现在,凡夫,都想自己创造、自己发明,搞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搞出来,造一身罪孽。人家一生什么都不干,只是收集别人好处,自己得到真实的受用,多省事、多聪明、多有智慧。我们不跟别人比,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跟别人一比就不行了,差太远了。所以,这学习心态非常重要。大圣大贤、诸佛菩萨统统都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惠予众生真实之利,这就是极乐世界成就了,用这个环境来接引一切众生。有缘的人,这个缘很简单,只要你相信、只要你肯去、只要你肯念阿弥陀佛就行了,就这么简单。信、愿、持名四个字,你能接受,你跟极乐世界有缘,你跟阿弥陀佛有缘,你决定得生,你决定能成就。
「又一其心者,即一心也」,这一心什么意思?专注在佛号,一心无二心,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放下了,这叫一心。「故本品名至心精进」,这一品的品题就用了这四个字,至心精进。「一心者即真如也」,真如是真心。「如《止观》曰」,天台家的《止观》,说「一心具十法界」,具是具足,一心具足十法界。一心具足遍法界虚空界,遍法界虚空界就是一心,这一心还得了吗?一心就是如如,一心就是自性,一心就是法性,一心是大圆满,佛法修行没别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一心。「又《探玄记》曰」,《探玄记》是贤首国师的,「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就是不怀疑、不夹杂。在念佛法门里面,这句佛号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又《教行信证文类》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我们在这里又得到了很好的信息,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的真因是什么?一心,你说一心多重要。如果一心真的是实报庄严土的真因,我们就相信,农村这些阿公阿婆,他们念佛往生都在实报庄严土。我们这些知识分子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到极乐世界大概都是在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为什么?我们用妄心,阿公阿婆用真心。真心那个样子是非常可爱,是非常可敬。你看那个样子好像是个白痴,什么都不懂,你问他什么他都是阿弥陀佛,他没有第二句话跟你讲。你跟他讲话,也不知道他听懂他没听懂,他只对你笑,只对你念阿弥陀佛。真心,一点妄念都没有。这样的人往生实报庄严土,不可思议!
「正如本经一心结得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外面的境界,是十方诸佛剎土,阿弥陀佛的心是一心,一心选择的这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这么来的。「显一心乃报土真因」,换句话说,净土是一心之所显现的。一心怎么显现的?一心是集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精华而显现的。我想我这个说法没有错误,不是他自己思惟、不是他自己想象,他没有,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着。西方极乐世界是法尔如是成就的,跟一切诸佛剎土不一样。这个地方原本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我们住在这里,就把它变成秽土,为什么?我们的思惟、想象乱掉了,偏见、邪见太复杂,一切法从心想生。从心想生就是唯识所变,心想就是唯识,不想就是自性,所以不起心不动念是真心、是自性。这是选择,选择之后还得要有真实功德,真实功德从哪来的?他真干,诸佛剎土那些好的我们要真修。看到那个报土的精、粗是果,因是什么?因是心地的善恶,所以,要断恶修善,那就得「勤修」。这个经文:
【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
『五劫』是时间,这么长的时间精勤在求。求什么?每个剎土里头美好的我都想要,我这个世界都有,一切不善、不好的,希望我这个世界都没有,这是『精勤求索』的标准。我们看念老的批注。「精勤求索」,汉译、吴译这两种译本,这一句原文是「勇猛精进,勤苦求索」。会集把这八个字变成四个字,你看里头有精、有勤、有求索,八个字变成四个字,意思圆满的保存在里头。「故知精者,即精进义」,勤是勤苦的意思,又求是愿求,索是取,取得。
『恭慎保持』,「《汉译》曰:我当奉持,当即中住」。恭是敬,敬的意思,恭敬。慎是谨的意思,谨慎,有诚的意思,有安静的静的意思。「《汉译》当即中住,即恭慎两字之实义。安住中道,是真恭慎。」「保持与保任同一保字。宗门」,禅宗里头说「心心不异谓之保」,这个意思跟净土宗里头所说的「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就是保。持是行持,也是执,执着的执,「即《汉译》之奉持」。「故知恭慎保持者,乃自然敬肃,从容中道,心心不异,任运自持」,这个任运是自然的,没有一点点勉强。修行一定要做到自然,自己有意思要怎么样学的时候还不自然。但是要从有意到无意,从有心到无心,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慧要开,智慧要开,智慧一开,逐渐逐渐把渣子淘汰掉,叫糟粕淘汰掉,留它的精华。什么是渣子?有意思就是渣子,你有意思。有意思是什么?那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一定要淘汰干净,要知道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糟粕。这个东西淘汰尽了,你的真心现前,你的本性现前,禅宗说明心见性,教下说大开圆解,净土宗讲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即身成佛,不是假的,你有没有看见过?或许见到过,你不认识他,当面错过。
你要遇到一个老太太,手上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跟她讲话她对你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回答你,你问她什么都是阿弥陀佛。你赞叹她,阿弥陀佛,你骂她,她阿弥陀佛,她什么都是阿弥陀佛。那是什么?那是用真心。那个人说不定她到理一心不乱了,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上上品往生。我们看到不认识,说这个老太婆,你看白痴,问她什么都不懂,问她什么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得了!念念阿弥陀佛,没有离开阿弥陀佛,这叫保任,她真的把阿弥陀佛保住了。任运自持,心心不异,前心是阿弥陀佛,后面心还是阿弥陀佛,念念相续的全是阿弥陀佛。我们能做到吗?能跟她比吗?
任运是自然,自然而然,没有一丝毫勉强,她的佛号一句接一句,一个杂念都没有,什么环境都是清净法界。心净则佛土净,你在闹市里面,老太婆在闹市里头,你看到往来的人川流不息,她在净土,她一点没有受到干扰,这是什么?她功夫成片了。功夫成片就有这么好的境界出现,何况一心不乱!由此可知,我们修学要选择环境吗?要。选择环境对谁?初学的,那个心乱成一团的,对他需要选择。对功夫真正得力的,到这个程度的,不要选择环境了,为什么?他在任何一个境界里头他都是在极乐世界;六道里头,无论他到哪一道,他还是住极乐世界。然后我们就恍然大悟,极乐世界这些佛菩萨应化到六道,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自己本身确实住极乐世界,如如不动。我们凡夫看不到,真正有功夫的人看到,什么样功夫?与他同等境界的人看到了,不是同等境界人看不到。
所以念老末后结的这个四句,对我们初学的人说非常重要。「恭慎保持」这四个字怎么讲法?我们怎么学法?「自然敬肃,从容中道,心心不异,任运自持」。这个好,我们真的要把它做到!这个四句要记住,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工作当中、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你恭慎保持什么?就保持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的信心、你的愿心、你的这句佛号。如果没有恭敬、慎重这个心你保持不住,你必须对一切恭敬。为什么对一切恭敬?你真听佛的话,你真干。佛怎么教我的?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能不能接受?如果真能接受,对佛能不恭敬吗?第二个字是慎,慎是谨慎,就是小心,待人接物认真负责。有这两个态度,恭敬的态度、谨慎的态度,你才能保持,保持你的信、愿、持名。从容中道,你看自然的敬肃,养成习惯了,一点勉强都没有,从容中道,不偏不邪就是从容中道;心心不异,前念后念全是阿弥陀佛;任运自持你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你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你不是假的极乐世界菩萨,你是真的,你肯定去。你现在在这个世间做如是的示现,那就是威仪有则,把《还源观》上的四德做出来,教化众生。你不必说一句话,你是在示现,你是在表法。会看的人看到了,不会看的,这个印象也印在阿赖耶识里头,但是他不觉悟。会看的他觉悟了:学佛要这样学法,求往生要这种求法。像这种求法,真的,善导大师说的话对了,「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漏掉的,无比的殊胜!恭慎保持。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