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六二集) 2010/10/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6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八十六面,最后一行:
「十、佛世尊。《成实论》等开为两号,以佛为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这是说经论上对於如来十号有开合不同,前面也曾经说过,这个地方再提一次。「今依《涅槃经》,合佛世尊为第十号」。下面为我们解释,「佛者,觉也。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故称为佛。」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过来的,从音翻过来的,梵文这个字称佛陀耶,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尾音都省掉,所以有的时候说佛陀,省掉一个耶,称佛就省掉两个,连陀耶都省掉了。它的意思有两种,一个是智,一个是觉,说智是从体上讲,说觉是从用上讲。智有三种智,叫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是这个字里面的含义。内有智,外面才能觉,没有智怎么个觉法?所以用觉里面就包含智,智是体,觉是用。有用当然它没有智慧它怎么起用?所以用这个字里面就包含智在里头。
在这里我们得略说一说,一切智是知法总相,法是宇宙之间一切万法,惠能大师开悟说「能生万法」,宇宙之间一样也不漏,圆圆满满的,用一个总代名词来说就叫做法。通常也把它分开来讲,分开来是六个字,性,一切法的体性,相是一切法的现象,事、理、因、果,用这六个字代表一切法。单单一个法,性相理事因果都在其中,一个也不漏。一切智,总相是什么?总相是空的,叫万法皆空,因果也是空的。但是诸位要晓得,我们也常常听佛法里头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话是怎么说法?因果是跟万法同时生起的,万法空了因果哪有不空的道理!不过这个空要证穷才空,穷是到极处,也就是说妙觉位,回归到常寂光,回归到自性,这个时候就没有了,没有回归到自性都有。换句话说,实报庄严土里头有没有因果?有,只有常寂光里头没有。实报土里面所居住的人,世尊为我们介绍,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善人,这不是普通人,法身大士,《华严经》上初住以上,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居实报庄严土,不是普通人能住的。
但是净宗很特别,所以这叫难信之法,一切经教里没有这个说法,诸佛刹土里头也没见到过、没听说过,唯独极乐世界不一样,它很特殊,凡圣同居土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给诸位说,就是实报土的居民,地位最低的都是圆教初住,在我们中国习惯上说,个个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人,他不是普通人。这是怎么回事情?这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这就知道,我们今天学佛,要在这一生当中解脱,永远脱离六道、十法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就是作佛。为什么?阿惟越致就是作佛了,圆证三不退,圆满!就是三种不退你都证得了。位不退,位不退是阿罗汉,行不退是菩萨,念不退是佛,你全证得了,永远不会退转。到极乐世界决定证得妙觉果位,西方世界给你做了保证,无比殊胜的法门。
这是说第一个智,一切智,一切智是万法皆空,这个我们现在知道了,读了《还源观》、读了《华严经》晓得了,不但物质现象是假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上讲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没两样,也是空的。你知道这一桩事情,而且你肯定它,你也证得它,这人什么人?阿罗汉、辟支佛,所以他们超越六道轮回了。可是宇宙之间,这些十法界依正庄严,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他知道统统是空的,但是为什么有这个现象?为什么有这些东西存在?这个阿罗汉就不知道了。菩萨知道,所以菩萨的智慧比阿罗汉高。菩萨晓得这一切法,这种种是形容多,道种智,道是道理,这种种法的生起是个什么道理,菩萨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切法,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菩萨知道。阿罗汉只有一种智,一切智,没有道种智。菩萨有一切智、有道种智。成佛呢?给诸位说,圆教初住就成佛。这个地方讲的菩萨是谁?十法界的菩萨,阿罗汉也在十法界,四圣法界。成佛了,成佛不是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还不行,一切种智没证得,证得一切种智就超越十法界,那他又提升了,就到初住,他到实报土去了,这真的成佛,不是假的。所以佛有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相,就是一切智跟道种智圆满了,是一不是二,所以叫一切种智,这佛所证得的。起作用,这个地方起作用是自觉觉他与觉满。自己证得的是自觉,自觉之后一定教化众生,於十法界,这个十法界是包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十法界,众生有感,佛有应,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应。
这个应有个条件,通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总是跟你有缘的。跟你有缘的人太多太多!你不是一生一世,你过去无量劫来在十法界里度过,特别是六道,六道里每一道你都住过。换句话说,十界、六道里面跟你有缘的众生就很多很多,无论是善缘、是恶缘、染缘、是净缘,只要是有缘,他有感,你就有应,感应道交。这个感应,近代科学家也告诉我们,我看到这边,他是从印度来的,说是我们人身体有七个轮。在这一份资料里面,这份资料我想也能印出来给同学们做参考,对我们学佛有很大的帮助。是在末后,这跟科学家所讲的,我们的身体就像电台一样是个发射台,我们的意念会发出去,也是个接收台,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我们可以接收到。接收,为什么我们收到别人的信息,别人有感我们收到了,收到自然就会应,这感应道交。众生把信息给我们,有的时候他知道,你说我们求佛菩萨,有求於佛菩萨,非常明显的感,佛菩萨有没有应?有,他确实收到。有些我们自己不知道,极其微细的这个波自己不晓得,佛菩萨收到了。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十二分教,十二分教里面有无问自说,那就没有感。其实有,那是冥感。它举的是《弥陀经》,《弥陀经》没人启请,佛又为什么说?这个地方众生根性熟了。佛怎么知道熟了?众生有信息发出去,可以接受这个法门了,佛收到,所以不需要人问就开讲,这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特别是大乘菩萨,大乘菩萨习气怎么断的,无始无明的习气?境界怎样渐渐契入圆满?那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最好的修学方法是教学。古人说过,现在这些科学家也说过,也提出来,最好的修学方法是教学,这就是觉他。觉他,这是教化众生。这觉满,圆满,什么时候才能圆满?众生太多了,还有很多我还没教到,法门也多,许多法门我还没有学过,也还没有教过,怎么圆满了呢?这个圆满不是对外的,是对内的,你的无始无明习气断尽就圆满,是这么回事情。断尽,他就证妙觉位,妙觉就圆满,是这么个道理。这叫做觉满,叫三觉圆满,这称之为佛,这是究竟圆满佛,在《华严经》称为妙觉位。等觉还不圆满,等觉住实报土,妙觉位回归常寂光了。
常寂光就是大圆满,常寂光里头不但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统统没有,它存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体。虚空也是依它为体,没有这个体,虚空也没有了,哪来的虚空?所以它是一切法的本体。我们接触不到,佛说了,这桩事情唯证方知。什么时候证得?他也不是说一下就圆满证得,不是的,分分可以证得,那就是在实报土里头,四十一个位次分分都证得。所证得浅深不相同,十住菩萨证得比较浅,十地菩萨证得比较深,到妙觉圆满,这是佛。所以佛能不教人吗?没这个道理。佛用什么方法教人?佛示现菩萨身分教人,教化一切众生,教化十法界众生。
我们许多同学,相信有不少人听到过,过去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过一句话,「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他没有细说,我们要怎样解读这句话?孔孟学说是什么?人家一听到孔孟学说,马上就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这个不行。我们是从根看起,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这三个根能够普及教化众生,收到效果。能不能更简单一点?《论语》里面说,这是儒家常讲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两个字可以代表儒家。仁者爱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仁的根本是孝悌。义者循理,换句话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这是义。这三者里面最重要是理,理是什么?理就是自性,理就是本性本善。《论语》里面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我们取仁义、取忠恕代表孔孟的学说,这个精神就抓到了。怎样落实?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落实。精神四个字,仁义忠恕。仁者爱人,义者循理,忠是什么?忠是真心,那个心在当中,不偏不邪,这叫忠。不偏不邪是真心,偏邪是妄心。恕,特别讲求这个恕字,原谅所有犯过失的人,原谅所有造罪业的人,为什么?他们没人教,才会犯过失。恕道能帮助现前的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
恕,佛法里有没有?有。佛在我们这部经上就讲过,「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是恕。你看到犯过失的人这么多,要原谅他,为什么?没人教他,他的先人不知道,不知道道德。先人什么?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佛法包括在其中,至少也丢掉四代到五代,将近一个世纪,没人教他,世风日下。东方人如是,西方人呢?西方人亦如是,也是没有人教他。所以心行不善,造作罪业,这是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如何来应对?用佛菩萨的慈悲,真诚慈悲,用孔孟的仁义忠恕,一笔勾消,不再过问,希望大家重新做人,重新要来教导。我们要把圣贤教育提起来,把宗教教育兴起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学,过去所造的一切都不要过问,都不要再提了,我们心就定了。
要想做,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榜样。中国在古代历代这些帝王治国平天下,他都有个榜样。这个榜样是什么?是一个城市。哪一个城市?皇上居住的那个城市,从前叫京师,京是大的意思,师是师范、是模范,这一个城市是所有一切城市的师范、榜样,你们要来学就到这里来学。所以以前首都称京师,这个意思好!居住在京师的人要不守法,那皇上多丢人,那就没面子。从前做皇帝不好当,为什么?一举一动都要做人民的榜样,别人可以马虎一点,他不能马虎,他要守规矩。你看早晨的时候,三点钟要起床,上朝,不能睡懒觉,这种生活从小就养成。皇子,住在皇宫,皇帝的这些儿女,三更太监去敲一敲门,就把他们叫醒,四点钟就得上殿,早朝,上殿,不好当。最舒服的是老百姓,享皇上的福。所以总得有一个城市做一个示范,然后慢慢推广,才能造出广泛的影响。那个影响之大,也影响周边的国家,看到这个典范,服了,心服口服,自动称臣,向你学习,尊奉你为天子。天子不是人封的,大家公认的。天子有没有权?没权,每个国家都独立的。中国统一,秦始皇才统一,秦始皇之前都是一些小国,诸侯,周朝是八百诸侯,八百多个国家,周是天子,天子没有权力的,只是别人尊敬你,你是以德行教化天下,以榜样示范天下,是这个意思,这个我们不能不懂。孔子心目当中最敬仰的、最仰慕的是大同之治。大同之治真有,不是理想,做到了,尧、舜、禹做到了,礼运大同篇里讲的。王启以后,夏商周三代是小康。孔子、孟子生在乱世,春秋、战国,周朝的末年,春秋、战国,孔子生在春秋,孟子生在战国。春秋、战国差不多有四百多年,乱世!所以这些大圣人出来,来教化众生,把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流传於后世。中国人称孔子为集大成者,大成至圣先师,尊孟子为亚圣,尊重传统文化,这个文化源远流长。
佛的文化是个非常特殊的文化,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文化,为什么?它是佛佛相承。所以这经上讲的,你看此地讲的,经文末后一句,「在世教授四十二劫」。这话怎么讲法?我们这个地球,整个地球的历史也没四十二劫。这个劫是大劫,一个大劫就是一个星系的成住坏空,四十二劫是这个星系成住坏空四十二次。所以佛法这个东西要证!它是科学,不是说佛这么说的,你们听了,相信就完了,不是的,佛要你自己去证。理上没有时间,时空都没有,事上有,六道里头真有。四圣法界里面有,但是他没有障碍,六道里头有,有障碍,四圣就没障碍了。到实报土的时候你才真正彻底明了,佛讲的唯证方知是在实报土,也就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到这边你完全自己明白了,明心见性,他依这个。
所以学佛先对於佛这个字要认识清楚。佛是谁?佛是自己。《华严经》上讲得很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说得更干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自己,不是别人;就是你有自觉、觉他,你现在没有圆满,你有智慧。我们现在一切智没有,不知道万法皆空,但是很多这些法怎么来的,学了很多科学,学了很多常识,他们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管真假,讲得很多,我们也学得很多。宇宙怎么来的?大爆炸来的。现在量子学家不承认大爆炸,大爆炸讲不通,量子学家发现的这个宇宙的起源跟佛法愈来愈近,无中生有,他从这里讲。这个有,有最初就三样东西,能量、信息、物质,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能量,阿赖耶的业相;信息,阿赖耶的转相,就是阿赖耶的见分;物质,阿赖耶的境界相,三细相的境界相,相分。不容易!这是科学证实了佛经。科学家说我们现代的人,已经不是生活在物质的世界,生活在哪里?生活在量子的世界。这个话说得很对,用量子来看佛法会增长智慧,会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你知道宇宙万法的真相,你不再迷惑了,处事待人接物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那就是佛经里面的戒定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量子跟这个相应。
我们再看下面《合赞》,「《合赞》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下面一个比喻,「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这是佛在经上的比喻,不觉小偷他趁机会可以偷盗你的财物,如果你觉悟,知道他是个小偷,他不敢偷了。为什么?东西丢掉的时候,肯定是他,所以他不敢下手。这是用来比喻觉的意思。它比喻什么?觉知有贼,贼是什么?贪瞋痴慢疑、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是贼。你要是真正觉悟了,你还用不用它?不用它了。这是这个比喻里的真实义。我们实在讲,无量劫来受这个贼的害,这个贼不在外头,家贼,贪瞋痴慢疑、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贼,让我们失去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就害在它们手上。现在我们明白了,不用它了,不贪了,不瞋了,不痴了,对佛菩萨圣贤教诲不怀疑了,对待一切众生不骄慢了,都能够回过头改过来,我们回归自性指日可待。这就是觉知有贼,贼无能为。
「又佛名知者。如《智度论》曰:佛陀,秦言知者」,这个秦是姚秦,鸠摩罗什那个时代,《智度论》是那个时代翻译的,「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这个意思是什么?这个知就是智慧现前,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佛的标准是明心见性。诸位同学要知道,佛出现在世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就是教学,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有种种不同的方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不是一个数字,表法的,表大圆满。众生各种不同根性,佛都知道,佛都有方法教导你,帮助你回头,帮助你觉悟。佛这方法从哪里来的?是自性里头法尔如是,本来就有,不是从哪来,不是学得来的,自性里头本具的。人人都有自性,人人本来具足,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讲得这么清楚。只是我们迷失了自性,好像这些能力都失掉了,其实没有;没有,为什么不能现前?它有障碍。
障碍有两大类: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里面又分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如果这些烦恼你统统放下,烦恼自性里头本来没有,迷了之后,误认为身是我,从身产生自私自利的妄想,从自私自利去衍生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帮助你觉悟,认识自己,然后把你的烦恼习气把它淘汰掉,慢慢都把它放下,你就回归自性,自性里面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统统现前,这是佛陀的教诲。佛陀教我们的,我们将来修成就的,全是自己自性本有的,佛什么都没给我们,这个要懂。但是我们迷了,不是他教导,我们怎么知道回头?怎么知道自己迷惑?所以这个恩德一定要感激,要常常有感恩的心。所以他知道过去、知道未来、知道现在众生数,数是数量,佛全知道。非众生数,非众生是我们现在讲的植物、矿物,佛法里面讲有情世间、器世间,器世间是非众生,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什么是常?常是永恒不变,无常是刹那刹那都在变,一切法的自性是常,有常,一切法的现象是无常。佛在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他没有一样不知道,则称他为佛陀。在中国我们又翻为大觉世尊,所以有一些寺院用「大觉」为名号的,大觉寺,这是佛寺,佛教的道场。
「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故为佛陀」。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智慧成就,所以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悉就是知悉,就是明白。什么叫尽?什么叫不尽?什么叫动?什么叫不动?尽不尽是对理上讲的,穷尽根源。到怎样才尽?回归自性才是尽,阿赖耶以下都是不尽,没有穷尽,就是没有真正见到事实的真相,圆满的见到,究竟的见到。不动的是自性,动的是现象。一切世间,三种世间都包括,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智正觉是圣人的世间,佛没有不知道的。以上都讲这个「佛」字。佛是自己,知道之后,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把成佛做为我们一生努力的第一个目标。你作佛了,我说做生意可不可以?可以,世间任何行业都可以,你晓得佛是智慧、是觉悟,无论干哪一行都是顶尖,都是佛。佛在哪里?佛在各行各业,佛在男女老少,他觉悟了,他就是佛。从我们人间角度来说,佛真是第一好人,无与伦比的好人,他是世间最好的人,无论干哪个行业,这个行业里顶尖的好人,他有智慧,他有能力,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这是属於德能。
下面讲,「世尊,梵名薄伽梵。圆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在中国我们习惯,对我们所尊重的人都加上这样一个号,在佛法里面也如此,这是一般人对佛尊重的称号,称为世尊。这个世,世出世间最值得我们尊敬的这个人,我们平常说尊敬的某某先生,用「尊敬的」,这个世尊是尊敬的意思,梵文称薄伽梵。圆备众德,有德行的人,圆满的德行,他都能够具备。在我们中国讲德行,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他统统具足,这是值得人尊敬。在佛法里面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都是德,「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还是德,「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也是德,你看学就是「读诵大乘」,你看十句里头德讲了九句,学只讲一句,读诵大乘,后面是「劝进行者」,那是教化众生。从这个地方看,佛法多么重视德行,不是圆备众德那怎么能成佛?由此可知,圆满的德行是在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不是外面学到的,全是性德。明白这个之后,《弟子规》上一百一十三桩事,性德,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方向,迷失了做人的根本,於是违背了性德。佛菩萨慈悲示现在世间教导我们,帮助我们回头是岸,所以我们得用修德回归性德,这就圆满了。这是世间人所尊重的、所敬仰的,称之为世尊。
「《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是九种(指前诸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这是《成实论》,小乘一个宗派,依《成实论》建立的,称为成实宗,这里头也讲到如来十号,前面九号统统具足了,所以称世尊,为世出世间一切众生所尊敬的。「又《智度论》以佛为第十号,以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智度论》里面就十一个号,第十号是佛,第十一个是世尊。世尊是什么?是总称,前面十种号统统具足了,则称为世尊。这都是开合不同,「与此开合稍异,义无不同」。「世间自在王如来」,在此地说明佛的十种称号,显佛真的是万德万能。在此地我们最重要的,学佛的同修是要了解,这是性德,每个人都有,不是佛独有,是一切大众统统都有。在他身上显示出来,他做到了,我们应当努力的修学,他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再看下面的经文,「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这一段经文是《汉译》的,经文在第一百八十页,这一段是经文。「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彼佛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这一段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一切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全都是以职业教师的身分,他是来教学的。教学的方式肯定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一样,为什么?中国古人所说的,身行言教,你要没有做到,你怎么能教人?所以你必须自己要做到,你才能教别人,身行言教。释迦牟尼佛在世,他老人家所教导我们的,他全做到了,我们接触他,没有话说,不能不佩服。他教我们放下烦恼习气,他真放下了,教我们放下一切身外之物,他表现给我们看,这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不能不服他。一生教学不收学费,有教无类。在那个时代印度也是小部落,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跟中国情形差不多。所谓大国就是大部落,小国就是小部落,国王就是部落的酋长,是这么个时代。中国历史上所记载,它的疆域,他的国家方圆一百里这就是大国,小国五十里、三十里。我们读读古代的历史,中国的疆域,也就是我们居民所在地,北面到黄河的北岸,南面到长江的南岸,就这么大一块地方,多少个国家?周朝是有八百多个国家。所以天子,诸位要晓得,那是大家尊重你的德行,愿意向你学习,遇到疑难杂症都向你请教。周这个国,等於说是这八百多个国里头一个示范,它办得最好。如果用我们现在,那就是一个县、是一个市,这一个县市是所有县市的榜样。古圣先贤讲的,这常说,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领导人全做到了,干部全做到了,人民全做到了,就是这一个城市里头,从上到下个个都做到了,人一进去这个地方,这磁场和谐,感受就不一样,都想跟你学。为什么他做不到?他做不到有原因,没人教他,道理就在此地。所以你说教育多重要!
周家为什么能够让天下这些诸侯都尊他为天子?头一个,你们诸位想想,家教好。周是文王的时候才起来的,才形成这种局面,前人都积德,他的父亲王季,他的祖父太王,几代都积德,都能够把伦常道德做得很圆满,在这个小国里得到人民的拥护,看到国王那样子,大家都以他为榜样,都跟他学习,这就形成一个风气。中国幅员这么大,族群这么多,那么多的小国,自自然然听到这个风气,晓得这个地方是个示范点,都来看,都来学,自然形成的。所以中国家教这个理念,自古以来就被人重视,这个东西要真干。《大学》里讲这些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方法都教给你了,只要你认真去做,都能成圣成贤。所以这个典范怎么形成的?圣贤形成的。所以称王称圣王,圣贤的政治,圣贤的家庭,这才叫中国传统文化。「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全国的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古代总是把教育摆在第一位,这个次序不能颠倒,教育放在最后社会就会动乱,教育放在第一位,一切都为教育服务,人人重视教学,个个人都好学,它成了风气,这个社会自然长治久安。
圣贤人都居在老师的地位,从经文里面看,「在世教授四十二劫」,你从这一句话看,你就晓得这个时代的人福报多大,寿命长是福报大!他住世四十二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住世八十岁,八十年,教学四十九年。他给我们表演的是三十岁开悟,跟孔老夫子很相似,孔老夫子十五岁有志於学,立志求学问,三十而立,十五岁到三十岁,学了十五年,十五年有成就了。还是不断向上提升,四十不惑,智慧现前,不迷惑了。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因果教育,懂因果了。六十耳顺,耳顺是什么?忠恕之道就是耳顺,我们佛法讲大慈大悲。七十岁随心所欲不逾矩,自自然然,不是故意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自然就相应,做到自然的,用不著思考,自自然然就完全相应,这圣德。他老人家七十三岁走的,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走的。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孔子学成之后,学问成就之后,他心目当中非常仰慕周公、管仲,这是他心目当中非常仰慕的,希望学他们。周游列国,目的是希望有国君请他现在的话说从政,也希望得到一个宰相这样的位置,官位,展示他的抱负,他会把这一个国家治理得像周一样、像齐一样。齐国管仲做宰相,齐国大治。武王做周朝国君的时候,周的国君,周公辅政,他们是兄弟,周公是非常了不起的人,辅佐武王,这个政绩世世代代叫人怀念、仰慕。孔子想学他们,结果走了许多国家,没有一个国君用他。所以,年岁大了,六十八岁了,看还是没用,这个念头就死了,回到老家教学。所以夫子教学只有五年,六十八岁回去,七十三岁过世。他教学成功,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有这么好的教学的成就,靠什么?真诚,一丝毫虚伪都没有,而且所教的自己全做到了,所以感人至深,这成功的教育。如果老师教学生,自己没有做到,就不可能收到像孔子、释迦那样的效果,自己必须要做到。讲到圣人,自己是圣人,讲到贤人,自己是贤人,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身行言教。
过去我们在汤池做了一个小试验,目的在哪里?就是把传统文化做个试验给大家看看,你看现在管不管用?做出来之后,我们就放弃了,为什么?这个事情是国家做的。我没有从政,我们今天身分是出家佛弟子,出家佛弟子的使命是什么?讲经教学,干这一行的。这个社会每一个人,各行各业自己把本行做好,然后跟各个行业互助合作,社会就安定,社会就和谐,这个社会长治久安,社会自自然然向上发展。每一个行业都是觉悟的人,用中国传统话说,都是圣贤君子,那怎么会不好?不但是中国各个县市的好榜样,也是全世界的好榜样。今天的动乱是全世界,哪一个国家、哪个地区不希望安定和谐?都在那里盼望著,找不到方法。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这个方法,这个方法都是过去实验过的,都做到了,大同、小康都做到过。汉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开元,明朝永乐,清朝康干,都称为盛世,但是都属於小康。读书人,纵然生活在小康里面,念念不忘大同,大同是圣人,小康是贤人。中国人讲圣贤君子,成圣成贤要靠教育,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不读圣贤书怎么能成圣贤?圣贤书里排名第一就是大乘经典,这圣贤书。大乘经典目标是教人作佛、作菩萨,佛菩萨永远居教师的地位,职业教师,终身的教师,有教无类。佛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活一天就教一天,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没有听说哪一天放假,没有,经上没有记载。学不厌,教不倦,为什么?这个里头有法喜,无比的快乐,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叫法喜,佛经里面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地位是什么?天人师。
从这四十二劫,能看到那个时候的人福报之大,他有这么长的寿命。念老这里讲得好,佛住世弘法共四十二劫。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共七十九年,我们中国人通常讲虚岁,八十岁,佛住世八十岁。所以这四十二劫是说佛住世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间之人民,演说经文」,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你看,说是讲解。演是身行,说是言说。经,用现在的话说,真理,永恒不变的道理,这才能称之为经,不受时空的限制,则称之为经文。三千年那个时候佛教是真理,在今天还是真理,没有改变。在印度教印度人是真理,传到东方教中国人还是真理。不但如此,教六道、教十法界,性相理事因果永恒不变。「讲论道法与道要」,大道这些方法,要是精要、最重要的、精华,你能掌握住。下面给我们解释,「道者,觉悟之路也」,道路。「《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就是道的意思,这个义是道的义理,怎么讲?叫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这大般涅槃,大乘佛法方向、目标都在此地,无论是哪一部经论,终极的目标都是大般涅槃。这个是印度话,涅槃是印度话,在苦集灭道里面翻成灭,灭什么?灭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三种烦恼统统都断了,你就明心见性了,那就叫般涅槃。我们现在用一个比较容易懂的话,回归自性。所以大乘的经论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的一条大道,成佛之道,佛道,最究竟的,最圆满的。用佛道来行人道,那还有什么话说?那就是我们世间称的圣人。所以在中国人称佛为大圣,这意思也是很恰当的。
「又《华严大疏》」,这是清凉大师的《疏钞》,里面说,「通至佛果,故名道。」这意思跟《俱舍论》的意思相同,能够通达到佛的果位,所以这个叫道。这一条道是很长、是很遥远,如果我们把理论、方法、境界都搞清楚,认真去修学。修学的秘诀就是看破放下,早年章嘉大师传给我的。什么叫看破?明了。如何明了?那就要靠经论。一般人都是中下根性,大乘教里面上中下根都要依经典,你才会明了。只有上上根,那是依他的善根,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他不必学很多东西他就能开悟,为什么?他真能放得下,像惠能大师那种人。我初学佛的时候,三个老师,三个老师没见过面,但是这句话是三个老师讲,完全讲的一样,叫我学佛决定不能学惠能,警告我,他说你不是那个根性,你走那个路是走不通的。而且告诉我,惠能,惠能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人,惠能以后到今天也没有遇到第二个人,他说那是上上根,天才,学不得的。上中下根都要根据经典,就是要读书,慢慢的提升。可是这个里头重要的,你明白多少,你就放下多少,你才能再往前面进步,就是境界再提升。如果你不放下,你没法子提升。章嘉大师告诉我,这就像爬楼梯一样,譬如十层楼,你不放下第一层,你怎么能到第二层?到了第二层,不放下第二层,你怎么样能到第三层?由此我们才体会到,佛法修行的功夫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放不下呢?放不下,你所学的东西全变成佛学,变质了。所以佛学跟学佛是两回事情,佛学你不能得受用,你所得的受用是世间的名利。这个是现在很明显,在学校确实可以拿佛经写论文,可以拿个博士学位,可以做个教授、佛学家,名利你可以拿到,但是名利还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名利还拿不到,这因果道理就在里头。
所以学佛跟佛学是两桩事情,搞佛学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李老师的话说,「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就是说随业流转。可是学佛的人不一样,学佛的人他能超越,特别是遇到修净土的,修净土的就很可能这一生当中永远超越六道、十法界。这个太难得,这真不容易,你要有机会遇到这个,那你是无比的幸运,一生当中能成就。遇到其他的大乘不行,你决定超越不了六道,为什么?你见思烦恼断不掉,那得真功夫,真干。见思烦恼没有断,六道就出不去,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一投胎,过去事情忘掉了,你想想看,你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把过去生中累积的这些东西能够记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这个世间有催眠术,催眠术你能够发现的是过去生中的段片,你从段片当中可以明了真的人有轮回,你没有办法离开轮回。但是你一生学佛念佛不能往生,你不失人天的果报,学佛的好处就如此,在佛法里算不了果报;佛法里面讲小果是阿罗汉,脱离六道算是小果;你生四圣法界,能够脱离十法界,这才是大果,你说多不容易!
所以净土法门无比殊胜!不只是释迦牟尼佛赞叹,十方三世没有一尊佛不赞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如来不劝他的真实弟子求生净土,连《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都不例外,你就可想而知,这无比殊胜。《华严经》到末后,文殊、普贤,这是毗卢遮那佛的两个助手,率领著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去跟阿弥陀佛学,表演给我们看,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为什么?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菩萨在华藏世界修行,从初住到妙觉需要三个阿僧只劫,但是到极乐世界去修行,不需要用一劫那么长的时间,不需要,他就成就了,成就快速!往生到华藏世界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那真叫无量劫的薰修。到华藏世界成就很慢,如果到极乐世界,立刻就成就了。
像我们这样的人,无量劫来都在造业,不是在修行,是在造业,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业的习气这么重。修行怎么可能这么重的习气?是造业,所以一品烦恼都断不了。见惑里五大类,头一个身见,我们能断得掉吗?你能真的把身放下吗?身不是我。现在量子科学家也说了,身体不是我,身体是刹那刹那在生灭。他举个例子很好,五分钟之前的我跟五分钟之后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我了,这里头变化就很大了。凡是有生有灭的都是假的,科学家现在也讲这个。什么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这跟大乘讲的是完全相同。所以净土就可贵,我们能够碰到这个,真是遇到宝了,这个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这一生成就,而且快速成就。要怎么?要真干,要真正把念佛当作一回事,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心里其他的全把它扫得干干净净,只有一尊阿弥陀佛,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要多长的时间?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里面差不多有一半的人,一半以上,三年成功。还有不少三年不到就成功了。
前几年深圳黄忠昌居士,三十出头,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做了一个试验,他听说三年念佛成功,他就试验,闭关三年,每天念一部《无量寿经》,其余就念佛号,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预知时至,他到极乐世界去了,真的不是假的。他给我们做三转*轮作证转,他给我们做证明,你看就那么容易成就。到极乐世界,诸位要知道,阿惟越致菩萨,那还得了!我在这里讲经是劝大家,他在那里做榜样,你看他去得多么自在、多么潇洒,把这个世间舍得干干净净,一丝毫贪恋没有。外国人讲二0一二,现在到二0一二来得及,二0一二因为是十二月二十一号,来得及。我们要真干,灾难来了不怕,灾难来了我到极乐世界去了。灾难不来,不来也应该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多好!何必在这个世界受罪?
下面解释,「道法者,至涅槃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枢要也。如《赞阿弥陀佛偈》」里有句话说,「究畅道要无障碍」。刚才我跟诸位讲黄忠昌居士这个故事,真的,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二0一二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克期取证,限定这个日期,叫我们去成佛去了,好,非常好,没有比这个更好。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其他的东西都放下,我相信没有一个不成功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