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八集
 
{返回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56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八集)  2011/5/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38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七十九面,第六行看起:
  「综观诸经论:《疏钞》谓信即心净,《鼓音经》谓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议,《要解》谓信即大智。《安乐集》谓具此三心(这三心里有信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皆明净信极为可贵」。在前面黄念老举了很多经论的例子,从经论合起来看,就像莲池大师所说的,信就是心地清净;换句话说,疑,怀疑,心就散乱。前面我们说得很多,信心带给我们自身的好处,就是身心的好处,是身心清净、健康长寿、聪明智慧,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好处。信心清净的人,现在我们明了,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境随心转」,外面的环境跟我们的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西方净土,佛一句话道破了,「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个条件当中,为什么把信摆在第一?往生的三个条件是信、愿、行,行就是念佛,信愿就是发大菩提心。本经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就是信愿,一向专念就是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具足深信切愿,所以极乐世界的居住环境就无量的美好,清净庄严。
  反过来看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地球,灾变异常,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记载,到处都是灾难。原因从哪里来的?原因从信心失掉而来的。没有信心,我们知道山河大地松散了、不坚固了,所以山会崩塌,大地会沉到海底。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怀疑,怀疑自性、怀疑性德。具体来说,怀疑人性本善,怀疑佛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怀疑伦理道德因果,怀疑宗教的经论,造成今天地球松散了。佛说贪瞋痴慢疑五毒是地狱的根本,犯一条就堕地狱,如果五条都犯,那就可想而知。我们要救自己的身心,救自己居住的环境,一定要对释迦牟尼佛这种教诲深信不疑。这五种根本烦恼必须要放下,百分之百的放下,那我们居住的地球绝不亚於极乐世界,道理跟事实真相都摆在我们面前。信就是心地清净,心地清净是从信来的,不信就心地烦躁,我们今天讲心浮气躁,这人没有信心。
  「《鼓音经》谓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议」,佛菩萨给你讲的、古圣先贤给你讲的,你能相信,不可思议。佛说这些经在三千年前,说这句话,大家都能信;而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人真的要能够相信佛菩萨教诲,那是真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一定知道,这个人善根福德非常深厚。如果没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他怎么会相信?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句感触很深。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里面说「信即大智」,对的,完全正确!没有大智慧,他听了不相信,业障重的人他听了怀疑。所以听了能信,这是大智慧,听了能信,他有大善根。
  「《安乐集》谓具此三心」,这个三心就是论注里头所说的淳心、一心、相续心,具足这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你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成就,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你决定得生。我们生活在现前这个时代,尤其是年岁大的人,几十年阅历当中,我们明白、觉悟了。有殊胜的缘分遇到净土,遇到这部《无量寿经》的注解,与佛有缘,与夏老、与黄念老有缘。这两个人出生在现代,一生所做这样一桩伟大的事业,会集《无量寿经》,给《无量寿经》做充分的注解。他们引导一切有缘人同生净土,生净土就成佛道,不生净土大概都是要去三恶道。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心,放下万缘,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念兹在兹,不能疏忽,不能忘记。最好今天就往生,明天就往生,不再等到后天,常作如是观,利益不可思议。为什么?对这个娑婆世界没有留恋,完全放下了。除了自己信愿念佛之外,遇到与净宗有缘的人帮他一把,鼓励他精进,带领他成就,这是利他。自利而后才能利他,自己没有得到真实利益,纵然有利他的愿行,效果不大。对於没有信心的人,以善巧方便帮助他建立信心;已经有信心的人,帮助他信心增长,帮助他发愿求生,弥陀的事业我们就尽心尽力了,尽心尽力就是功德圆满。所以,净信在现前这个时代极为可贵。
  「今经复冠以一念,而为一念净信,当知此之信心,则在百尺竿头又进一步,非思量所能及」,净信上加上一念,一念净信。「禅宗三祖《信心铭》曰」,这是僧璨大师,他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正与此一味」。这里面两句话很重要,信心不二,换句话说,二心就不是信心,信心是一心,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心,就是信心。对什么人说的?对阿弥陀佛说的,只信阿弥陀佛,其他的都暂时放下,一向专念,一心专念,信愿专念,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第二个念头,我们这一生当中才肯定得生,一生当中圆满无上菩提。《信心铭》后面这句话说,「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这是真的一念净信,言语心思所不及,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情?本来如是。换句话说,一念净信就是你的自性,宗门讲的明心见性,一念净信是你的自性,你见到了。自性清净心是本有的,它没有时间,去来今是时间,过去、未来、现在,这叫三世。不但没有去来今,它还没有空间,空间是距离、远近,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它不属於时间,它也不属於空间,本来就是。
  「《会疏》谓为往生正因」,也就是说六道凡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一个因,因缘很多,这是最重要的第一因。「《教行信证》」,这是日本祖师大德说的,「称为清净报土真因」。日本这些大德隋唐时代都在中国留学,大多数都是善导的弟子、智者大师的弟子,他们得到祖师的真传,回国将大乘佛法传到日本。「并谓一念即一心」,净土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这个一心是什么?一心里头没有怀疑,是清净,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彻底放下了,所以它是一心,一念里头无二念,一心里头无二心。
  「《止观五》曰」,《摩诃止观》第五卷,「一心具十法界」。十法界从哪里来的?惠能大师开悟,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从哪里生的?十法界从一念生的,从一心生的。一心具足十法界,一念能生万法。「故知一心者,乃万有之实体,亦即真如也」。万有之实体,这句话就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说的万有的本体,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从它而生,没有它就没有一切法,有一切法,说明有它。这桩事我们在前面学过很多,特别是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比现在科学还说得清楚。读了科学报告,我们还是有疑惑;读了大乘,我们的疑惑没有了。所以一心就是万法的本体,在佛法里也叫做真如,它是真的,体是真的,所现的万相那叫如,相如其性,事如其理,性相不二,理事一如。
  「复称为金刚真心」,金刚是比喻,比喻不生不灭,比喻永恒不变,真心。妄心是刹那流注的,它不是真的。「皆能开人心目。兹不多赘,以免蛇足」,前面说得很多,不用再多说了。人要是用真心,很容易开悟。人为什么执迷不悟?实在讲,这句话里头答案都包含在其中。为什么不悟?执迷,你执著迷情,所以你不会开悟;你能把迷情放下,你就开悟。迷情里面最重的就是身体,你把身体看作是我,你把身体看得比什么都重,错了,身体不是我!什么是我?真如是我、自性是我、一心是我、一念是我,二念就不是。这个事实真相几个人懂?见性的人懂,觉悟的人懂,见性觉悟的人太少太少了。我们今天听到也能懂,但是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为什么?我们的懂是解悟,在大乘经教里面长时间的薰修,我们能体会到、能感触到,但不是自己的境界。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没放下,甚至於我们还有分别执著,这些东西都是自性上面的障碍,业障、所知障。这两大类的障碍放下了,你就见性,你才真正恍然大悟,悟到什么?原来依正都不是我。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也不再执著法界虚空界是我所,全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所以称它作金刚真心,用这个真心就能帮助人开悟,谁用谁就开悟了,开人心目,见到真心,看到真相了。开人心目是你见到诸法实相,开人心从智慧上讲的,开人眼目是从相上讲的。
  我们看末后这一行,「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前面所说的智慧德能,修学有成就了,不管成就大小,也不管修行功德多少,全部回向,至心回向,回向给极乐世界,回向给阿弥陀佛,回向给清净海众,我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对了。这里说的「至心」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至诚心」。「《四帖疏》」,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里面说「至者真,诚者实」,我们现在对至心我们比较少说,我们多半讲的是真诚,真诚跟至心是一个意思。「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指恶性牢固),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四帖疏》里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常常反省,我们有没有犯这个过失?首先我们有没有用真诚心?什么叫真?真就不是虚妄。要用真诚心生活,要用真诚心工作,要用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在现前这个社会,一定有很多人质疑,这个世界是个虚伪的世界,别人起心动念都是欺骗我,我要用诚心诚意待人,岂不是吃大亏了吗?没错,是吃亏了,吃亏是小事,你后面得的利益大了。后头得什么利益?往生佛国亲近弥陀,你得这个利益太大了!吃点小亏算什么,何必去计较!不肯吃亏的人,这个大的福报得不到。中国古人讲「吃亏是福」,福来了你还不要,这不是有智慧的人,大福报来了你把它推辞掉,这愚痴。实在讲是求之不得的,无缘无故受别人冤枉那个福报最大。
  有过失,别人批评我们、指责我们、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那情有可原,真有过失。没有过失,那个福德就更大。没有过失,为什么还遭这种羞辱?这一生没有过失,前世的,多生多劫的。佛法告诉我们,人不是这一世,过去有无量劫,未来也有无量劫,只要你不超过六道轮回,无量劫的在六道里头轮转,时间可长了。这一世没造业,前世的,再前世的。我们这样一想,哪有不造业的?不可能,哪有不跟众生结怨的?这一生得人身,有幸闻到佛法,把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大的好处是什么?逆来顺受。逆境恶缘当中,我们甘心情愿欢喜承受,消自己的业障,成自己的德行,开自己的智慧,好事,不但没有怨恨,还有感恩。在大乘法里这叫逆增上缘,逆境能帮助我们德行的提升,能帮助我们智慧增长,能帮助我们业障消除,能帮助我们圆成佛道。所以一个真正修学大乘的人,真正念佛的人,他是什么心?一片感恩之心、一片慈悲之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所以他才有真成就;假的,那就错了,那就堕落了,那还要跟这些众生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是苦不堪言。聪明人、有一点智慧的人,抓住这个机缘,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超越十法界。有把握、有能力超越的,实在讲就是净宗法门,依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对净宗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来得也不是容易,六十年锲而不舍,一心参究,愈深入愈欢喜,愈深入愈明白,真正通达明了才彻底放下。什么叫彻底放下?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勉励自己、劝导同学,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假设的,是事实真相,我的生命就到今天,明天没有了,不再想明天,今天是我最后一天,我该干些什么事情不就明白了吗?最后一天你什么都带不走,包括身体。所以我常说,活一天这身体是我的,我所有的;穿在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的,不穿在身上的衣服不是自己的,别去想它,与我不相干。你身上带多少钱,带在身上是你自己的,没带在身上不是你自己的;你住的这个房子,今天住的这房子是你自己的,离开这房子不是自己的。你的心多自在,你生智慧,你不生烦恼,你的心生的是感恩慈悲,你不造业障,不生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上跟诸佛如来一体,下跟蜎飞蠕动、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是一体,你怎么不自在?你还有什么妄念?自自然然清净心现前,一心一念现前。有一丝毫放不下,就把一心一念障碍住了,它不现前。
  《四帖疏》里讲得好,「一切众生身口意业」,身,他所造的;口,所说的;意,他所想的。所修的解跟行,解是对於佛菩萨教诲明白了,搞清楚了;行是什么?照做,真干。「必须真实心中作」,这句话要紧,真心去干。怎么叫真?底下举出反方向,你了解你就知道什么叫真。「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装出来的,表面上做的,做得很好,勇猛精进,里面怎么样?自私自利没放下,是非人我没放下,贪瞋痴慢疑没放下,那是假的。所以必须觉而不迷,人要常常有自知之明,贪、瞋、邪、伪、奸诈这些是恶性,不善的习性有没有放下?如果没有放下,那你就要晓得,这种的心念是在制造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这么显现出来的。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这是六道轮回的因,有这个东西就有六道。如果这个念头没有,你全把它转过来,你是用真心。这妄心,这不是真心。妄心所造的是六道、是十法界,真心所变现的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华藏世界。真心,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很简要的把它说出来,真心是什么样子?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就晓得,不清净是妄心,清净是真心,真心不生不灭。
  我们现在这个念头,前一个念头灭了,后一个念头又生了,这个生灭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不生不灭,真心本不动摇。动摇是什么?随著外面境界转;外面境界,顺自己意思起贪心,贪爱,不顺自己意思,讨厌它。你六根随著外面境界生贪瞋痴慢疑,生七情五欲,这叫什么?心随境转,这个心是妄心。真心不随境界转,真心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什么境界现前它如如不动,这真心。所以真心不是轮回心,妄心是轮回心,妄心做主,身口意三业都是轮回业,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要能真的把它转过来,我再不随外头境界转了,真诚心用事,对自己真诚,对生活真诚、工作真诚,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真诚,用真诚心念佛求生净土,那恭喜你,你这一生圆满成就,你成佛了。如果你外面做得好像不错,像个佛教徒的样子,里面烦恼习气一点都没有改变,那就是假的。
  《四帖疏》里面讲的「恶性难侵」,这刮弧说是「恶性牢固」。再说得明白一点,他误会了,他以为这个是正知正见,搞颠倒了、搞错了。现在这个社会哪个人不是假的?你要用真心对待人,你吃亏了,你上当了,你傻。中国古人讲「傻人有傻福、吃亏是福」,这个里头意思很深,大学问、大道理,说穿了他真没吃亏,真没上当,他占大便宜了。所以这种误会完全随顺烦恼习气,错了。事同蛇蝎,这是像毒蛇猛兽,有大害没有一利。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表面上做的好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这些,里面怎么样?贪瞋痴慢疑一点也没断,这叫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谁知道?佛菩萨知道,鬼神知道。所以不名真实业,它不是真的,它不是实实在在的善业,不是的,假的。这种人世间人不知道,他能够欺瞒世间人,佛菩萨明了,上天会收拾这种人。这是劝我们真诚心之可贵,念念不能把真诚舍掉,真诚舍掉问题就严重了。决定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怕被陷害。
  释迦牟尼佛没成佛之前,修菩萨行,遇到歌利王。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暴君,昏庸无道,这称歌利王。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凌迟处死,这冤枉,菩萨没有一丝毫怨恨,反而感谢他,为什么?让他早一天成佛。我们遇到灾难,遇到人家谋害,感谢他,他送我往生,我早一天往生,早一天成佛,这真的,一点都不错。没有一个恶念,对於伤害我的人,严重伤害都不起一个恶念,为什么?知道他跟我是一体。就像牙齿咬了舌头,舌头咬破了,舌头怨不怨恨牙齿?不怨恨,为什么?一体。今天有几个人认识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只有佛菩萨,科学跟哲学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佛菩萨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要学习。真能契入境界,你得到受用了,你所表现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一般人都能看得出来。看出你什么?你欢喜,你没有烦恼,你慈悲,你没有伤害人的念头,这是像这个经上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你给自己、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真实的智慧。
  下面讲回向,「回向者,以自身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众生,又向於佛道也」。回是转过来,回转,向是向著一个目标,我把我所修学的一切功德、一切善根,不想自己,也就是说,我自己不想享受,给谁?给一切众生,向於众生,向於佛道。向於佛道是希望正法久住,向於众生是希望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门弟子,真正在佛法里面学到智慧功德,他肯定是这么做,他不会去享福。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不到华藏世界去,他不到极乐世界去,他在我们人间住世八十年,我们中国人说他老人家八十岁过世,外国人讲实足年龄七十九岁。三十岁成道,开始教学,过一个苦行僧的生活,给我们后人做榜样。他能不能享受荣华富贵?有这个条件。你看大乘经上记载的,当年在世印度十六位大国王都拜他老人家做老师,现在讲的国师,他不是一国的国师,十六国的国师,这大国,小国没说。这些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供养释迦牟尼佛,那还有什么问题!你看佛怎样?佛没有接受,建筑的宫殿楼阁不要,他过他的游牧生活,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过这个日子,居无定所。
  僧团不能说小,我的看法至少三千人以上,这么大的一个团体。上午早课完了之后,佛带著大众到外面去乞食,中午吃完饭之后经行,经行之后这就是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如一日。只是教学,没有任何仪规,没有在一起打个佛七,没有,也没有搞一个禅七,现在这些佛事活动,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完全没有。佛陀在世就是讲经教学,每天跟大家上课,研究讨论,解答问题,他们是这么样的一个团体,我们得认识它。严格的说起来,它没有宗教行为,它是社会教育,它不是宗教。宗教教学的目标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要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佛知道众生的苦从哪来的,从迷惑来的,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
  世尊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教什么?我在早年,应该是三十多年前,在台湾,我记得是农历年的时候,有一对青年的夫妇,他也是大学教授,过年来看我,告诉我,他在辅仁大学课外开了一门课,《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好,在大千佛学社。我提出一个问题问他,我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他到底讲的是什么?你用一句话回答我,不罗嗦,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讲什么?他想了有五、六分钟想不出来,因为我限他的条件是一句话,实在想不出来,他问我。我说《般若经》上有一句话,四个字,「诸法实相」,我说用这一句话回答可不可以?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宇宙人生一切法的真相,这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他同意。你对於一切法的真相了解、明白了,你就开悟了,你就离苦得乐了。
  所以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用教学的方法。教学能帮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教学也能帮助一个社会离苦得乐,也能帮助一个国家离苦得乐,也能帮助全世界离苦得乐,妙极了。中国古圣先贤聪明,佛法没到中国之前,肯定没到中国之前,这个话不是从佛那里听来的,中国人自己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出在《礼记.学记》里面。现在学术界考古,《礼记》这部书的成就应该在汉朝之前,也就是说春秋战国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中国人重视教育,教育能解决一切问题。佛懂得,所以佛是用教育解决世出世间一切问题,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的功德利益,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回向这个意义非常的深广,不为自己,为别人,我自己所修、所学、所教、所传全是为别人,没有一样是为自己,真正做到无我、忘我。为什么要为别人?为别人是真正为我,因为自他不二,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的关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体。所以大乘教里面说「无缘大慈」,慈悲是爱,无缘是没有条件,无条件的爱。就像父子,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没有任何条件。「同体大悲」,大悲是怜悯众生在受苦,帮助他解决苦难,众生跟我一体,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彻底了解诸法实相,他才能做到,他才能够乐此不疲。所以释迦佛不做国王,世间种种行业他全放下了,他做教员,做教师,终身教学,这样的身分出现在世间,他不是宗教。
  这个回向下面云,下头又说,「愿生彼国者,乃回自身之信行而趣向往生也」。这个回向具体给我们指出来了,向著哪个方向?把自己信行,自己的深信,自己一生之所行,这个行就是断恶修善,自行化他,将这些成就,佛家讲的功德就是成就的意思,趣向往生,没有别的方向,只有一个方向,希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希望亲近阿弥陀佛。我们修学还没有到圆满,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个学校,这个学校校园很大,比我们娑婆世界大得多了,阿弥陀佛在这个地方主持教学,你到极乐世界就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无量无边身。在极乐世界不是一个阿弥陀佛,一个阿弥陀佛这个地方见到,那个地方见不到,在极乐世界是处处都见到阿弥陀佛,处处都有讲堂,你去看都是阿弥陀佛在讲堂里面讲经,你能够参与一个讲堂。到极乐世界你也有神通,你也能变化,如果用你的神通变化,极乐世界每一个讲堂都有你在,每一个讲堂都有阿弥陀佛在说法,每一个讲堂都有你在听经,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不但有你在听经,而且你还同时能变无量无边身,到其他十方诸佛刹土里面去参访,去供养佛、去听佛说法,有这样大的能力。这个能力多半都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给你的,没有佛的加持你没有这个能力,得到佛的加持你有这个能力。十方参学是福慧双修,你去拜佛、去供养佛,修福,听佛讲经说法,开智慧,福慧双修,永远脱离了轮回,永远脱离了十法界。所以契入净土境界,没有不发这个心的。於是修净业的人,我们完全明白了,他们一心一意向往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就是希望亲近阿弥陀佛。
  这下面,「亦即《观经》三心中之回向发愿心。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这三种心不能没有,第一个是至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第二个是深心,深心比较难懂,古大德的注解注得是好,可是现在人也听不懂,古大德的注解「好善好德」,好善好德叫深心。我在最近大概二十多年,讲这个三心的深心,我不用古人这一句话,我用《无量寿经》上一句话,经题上的。什么是深心?清净平等觉是深心,自受用的。至诚心是真心,真心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就是深心,对别人大慈大悲,回向发愿心是大慈大悲,对人,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回向求往生净土、求亲近弥陀。所以具足这个三心,具足,这个人必生彼国,彼国是极乐世界。
  「会疏曰:凡就回向,有自力回向,有他力回向。如回自因行,趣向来果,是为自力」。这回向有两种,有自力、有他力,他力是阿弥陀佛加持的。回自己的因行,就是自己修行,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都是自行。修菩萨行希望将来能成菩萨道,能证佛果,这是属於自力。这里头重要的不求人间福报,这个很重要。把自己所修学的求人天福报那就错了,能不能得到?能得到,你所修学的功德马上就报掉。不求人天福报,这第一种。第二种,「专投佛愿,不用自策励,是名他力。是非凡情回向,故亦名不回向」。不回向的意思,「不依自力,专靠他力,如是之回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称之为不回向」,这是净土法门。如果诸位同修听到这个法门叫不回向法门,可不能把意思错解了。很难得这一段把它说出来,净宗又称为不回向法门。有没有人修?有,一心念佛的人,他不做回向的仪式。为什么?每一句佛号都是求生净土,每一句佛号都是希望亲近弥陀,所以他那个回向已经融入在念佛当中。我念佛不为别的,句句佛号都是求生净土亲近弥陀,所以形式上都不用了,这叫不回向。一心专念,不再分心,把回向也放下了,怕夹杂,怕打闲岔,这是真回向。
  「《大品般若》云」,这《般若经》上说的,「菩萨如是回向,则不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这是讲不回向的。菩萨修的不回向,不回向的回向,他不堕在想颠倒。我还想回向,我还想一个目标、想一个方向,那想,只要有想都叫妄想。见颠倒,见是见解,想是思想,你还有错误的见解。心颠倒,心还有念头,还有起心动念,我想著将来要得到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何以故?是菩萨不贪著回向故」,菩萨对极乐世界没有贪心,对阿弥陀佛也没有贪心,但是决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决定要向阿弥陀佛学习。虽去极乐世界,不贪著极乐世界,虽见阿弥陀佛,不执著阿弥陀佛,这种不回向又称之为「无上回向」。刮弧里头有个解释,「凡情目之为不回向」,我们一般凡夫看到,他都没有做回向,而实际上?实际上他是无上的回向。为什么?它与性德圆满的相应,也就是自性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他虽然天天念佛,天天听经、天天读诵、天天念佛,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心里有没有求愿?有求愿,不要形式了,有求跟无求不二,有念跟无念不二。这个人契入三昧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能想像得到的,不但六道凡夫对他不了解,四圣法界亦如是,十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种念佛也是四种念佛里的实相念佛,真实功德。
  我们看下文,「盖净土是他力法门」,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法门,「弥陀六字洪名与一乘愿海均是他力」,是阿弥陀佛加持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阿弥陀佛用这种方法,执持名号的方法,接引十方众生,能信能愿,肯念这句佛号,跟阿弥陀佛就有缘,佛度有缘人。一乘愿海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一乘愿海的成就。怎么成就极乐世界?四十八愿成就的,是四十八愿变现出来的境界,这都是他力。「今依靠佛愿」,完全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我们自己也发四十八愿,自己的愿跟佛愿完全相应。「回向,往生,是为无上回向」,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些仪式统统可以放下,这就是佛法当中所说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完全可以不要。
  「是故能生一念净信,将所有善根至诚回向,则随愿皆生。」这都是世尊在经上说的,最重要的能生一念净信,关键都在「一念」这两个字上,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将所有的善根,世间法里的善根三种,不贪、不瞋、不痴,三毒烦恼反过来,三善根。那我们今天讲五毒,反过来五善根,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为什么?今天这个慢跟疑的灾难我们看到了,非常严重,傲慢所感得的是地震,怀疑所感得的大地松散。大地松散,土地会沉下去,高山会崩塌,这什么原因?我们的信心失掉了,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山河大地坚固,不会产生这个现象。所以我们在三善根里头要加这两条。真修行人,无不是随愿皆生。
  「如《会疏》所开示: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也。」念佛多少没关系,唯在信一念,一念净信,这个重要!可是我们的信心不坚固,我们第一念信了,第二念不信,那怎么办?念多少还是一个好的方法。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这是从理上讲的,从事上讲,我们看看黄念祖老居士,他给我们做的榜样。他在往生前六个月,半年的时间,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每天念十四万声,他还计数,念了半年,他走了。他的示现是做给我们看的,做给我们现代人看的。现代是什么时代?劫难当前。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救自己?只有念佛,除了念佛,别的法门来不及了。救急只有念佛,只有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唯一的一个办法,唯一究竟圆满的办法,真正是信者得度。你要是不相信,那你肯定是随业流转。我们现在晓得随业流转是苦不堪言!我们要有智慧,我们要有信心,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不能白学了。如果灾难现前我们还是手忙脚乱,那就完了,前功尽弃了。我们有坚定的信心,我们了解宇宙万法的真相,我们深深明了因果。《华严经》上跟我们讲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从事上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我们从十法界看,从六道看,完全明白了。
  化解灾难,美国布莱登说得很好,跟大乘教意思完全相同,只有弃恶扬善,就是佛家讲的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起心动念,我们讲中国传统古圣先贤的教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个字,起心动念不违背这十二个字,把十二个字放在心上,端正心念。你是什么心?我是孝悌忠信的心、礼义廉耻的心、仁爱和平的心,灾难就化解了。布莱登说全世界的人都能做,不但地球上灾难可以完全化解,而且能够把地球带到更美好的走向。他这些谈话我们听得懂,跟大乘经里面佛菩萨讲的一样。我不知道布莱登有没有学过佛法,有没有读过大乘经典,但是他说的这三句话,诸佛菩萨在大乘经上常说,我们懂,我们明了,我们现在正是认真在做、在学习。
  净宗更妙、更殊胜,把世出世间纯净纯善之法浓缩容纳在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上,你念这一句佛号,全都念到了,一样都不缺,妙极了!所以称这句名号,这古大德、十方诸佛都赞叹,「万德洪名」。这个名号里头包括含容世出世间一切纯净纯善之法,都在这一句佛号里。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念万德,世出世间纯净纯善的万德。所以为什么有很多人说灾难来了念佛,只有念佛,除念佛之外,没有别的方法更好。我们通过这么长的时间学习净宗,学习《无量寿经》,才真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明了之后,从我自己做起,我真干。你们不清楚有怀疑,我没有怀疑,我真干,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念兹在兹,永无中断。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九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一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十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二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八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五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心弘法 山神求戒 (晋 昙邕)[栏目:释门法戒录]
 禅定减压[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C 1224经、1225经:此二经为天帝释引导诸众信人等归信佛陀并供养众..[栏目:界定法师]
 于颠倒中显精神[栏目:佛网文摘]
 His Greatness[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法语甘露 喜悦净土[栏目:不动佛·文集]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三节 处罚论[栏目:佛教戒律学]
 57.佛陀的沉默回应[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停听看[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栏目:周叔迦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