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朋友(七)
阿康仁波切
{返回 阿康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7

此实修法之目的是要了解贪着。我们对某些人或物的贪着十分强烈,以致与其难分难舍。此实修法也能让我们有机会依自己对朋友的认知——而非依自己对朋友的要求——去了解他们。藉着与朋友交换处境,其中包括提出对自己的认知,我们还能更加开放自己,把自己愿意和能够表达的表达出来,给予那些跟我们亲近的人。此实修法,像所有其他实修法一样,非有良善的动机不可。这种交换有助于我们学会更加了解自己和朋友,从而能够生起悲心,并依悲心行事,否则,我们便会老是基于自私和偏见,不断重复不良行为。

实修
至少用五分钟“建立情况”——竖起脊梁舒适地坐着,体会自身周遭的虚空和所在之处,以及安住地面之身的感受。注意出息入息——如有必要,则先修呼吸松弛法,然后再开始修行本法。
(1)投影
思念一个你喜欢的人,一个你很想与其相聚的人。这可能是任何你觉得亲近的人,如父母、妻子、丈夫、男友、女友、情人、子女,或其他密友。观想此人在你面前,最重要的是有真实感。用足够的时间如是观想,直到你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和感觉到自己在面前所投射的心象。
如是修十或十五分钟,然后休息片刻。
(2)交换
入息时,想像你是在把面前坐着的朋友吸入自身;出息时,则是在把自己注入朋友。朋友的外貌和你的外貌仍为原状,但内容逐渐互换。你的思想、感情、感受和欲望,全都一点一滴地随着出息注入朋友;而朋友的,则随着入息被你吸入。不必每次呼吸都这样交换。尽力保持这种来往的自然顺畅——不检查,不组织,有什么就送出什么,有什么就接受什么,如是连续修半小时。修毕,你仍可以觉得自己是朋友,也可以回归自己,由你选择。不过,都得在心中保持对朋友的了解。
此一修法,每天一次,修四十五分钟,连续修三或四周。随着修行的进展,你要以不同的朋友作你观想的焦点。
问:如果我观想的人不肯静坐,而老是走来走去,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又该如何?
仁波切:没关系。你观想的人不一定要坐着,坐着的是你。
问:大半时间,我都感到此一修法完全受阻,似乎是基于害怕在此阶段吸入什么,或送出什么。这种隔离之感很强,我该怎么办?
仁波切:若是那样,你就多花一点时间修“明镜法”,以便破除坚实感。给你惹麻烦的,让你难以与对方交换的,即是这种感觉。你既有此恐惧,就该多修时镜法,直到不再害怕无实为止。
问:这样假装自己就是别人,是不是有点放肆,甚至有些危险?
仁波切:不,没有危险。不过,你必须在修行上有相当的程度。由于你修此法的动机纯正,你自会脱离危险。
问:如果我早已觉得跟某人十分亲近,关系甚深,而在修此法时,又把自己想像得跟他那么亲密,不是只会增加贪着吗?
仁波切:不会;我想“明镜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问:若于修此法时,我在身体上和心情上都强烈感受到他人的困难和痛苦,而这些困难和痛苦是我在修此法前连想都想不到的,又因不知救助之道,以致使得这种体验让我招架不住。在此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仁波切:我看不出会有这种事发生。你的感受,大半是自制的痛苦,并不是你能感受别人之苦。不过,即使那不全是想像,正确的态度还是对那人多发悲心。你完全了知其苦、了知其遭遇,进而发此愿:“愿我能予以协助。”
问:我们要观想一位朋友多久才换另一位?从关系较浅,不太亲密的朋友开始,是否更好?
仁波切:需要观想多久,便可观想多久。观想十分亲密的朋友,也观想不那么亲密的朋友,才是好的修法。

 


{返回 阿康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唤起我们的潜能(八)
下一篇: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明镜(六)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明镜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代父母及亲戚受苦(十二)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无常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唤起我们的潜能(八)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截至目前之所修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伸缩(十)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绪言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代受苦难(十二)——(十四)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代敌人受苦(十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清净道论 第六 说不净业处品[栏目:觉音尊者]
 转到显密双修较方便法门,是否可以?[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E 1298经:在本经中,天人向佛请教四个问题[栏目:界定法师]
 资粮俱足 修行上路(顿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栏目:隆波通禅师]
 不受忏悔之过[栏目:永海法师]
 生死大事 - 如何告知病情?[栏目:方外看红尘]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圣严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