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九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2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一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19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四三三页:
  钞【华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亦以此十生彼国土。】
  这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这些菩萨不是普通菩萨,都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他们生到西方净土都是生实报庄严土。由此可知,这十个条件是实报庄严土的条件,跟前面《宝积经》上说的十个条件不一样,《宝积经》是四土九品都包括,它是由浅而深。华严会上,其实它是浅深一味,这是上上品往生的条件,我们虽然做不到,但是一定要晓得。如果能努力向这个标准去修学,必然提升自己往生的品位。第一个是『礼敬诸佛』:
  演【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悉以清净三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微尘数佛。】
  注解里面有理有事,前面一半讲的是理,他的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十方三世诸佛』,这三世,过去世的佛,世尊给我们讲过;现代诸佛,我们也听说过;未来世诸佛,那是谁?三世包括未来世,未来世诸佛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必当作佛,这是将来的佛。把礼敬的范围全部包括尽了,对一个众生不尊重,你礼敬诸佛的功德就不圆满,就欠缺。所以实报庄严土不容易生,实报庄严土里面的大众一丝毫的缺点都找不出来,它的功德的确是究竟圆满的。我们今天看人,有很多看不顺眼,看事有很多看不惯的,这怎么行?这不是普贤行,修得再好都不是普贤行。由此可知,普贤行是以清净心修的、平等心修的。『清净三业』:清净身、清净语、清净意,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修普贤行。换句话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之类,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时候你修的礼敬是普贤行。你在佛像面前对佛拜一拜,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拜到,为什么?因为你心里面没有界限,没有界限的心,这个心跟虚空法界一样大,所以一礼一切礼。我们凡夫的心就是因为有分别有执著,所以心量非常小,所修的功德也一点点,随著你心量,没有办法向外扩大,怎么修也不行,心量还是很窄小。这是从境界上、从理上来说的,悉以清净三业。
  『常修礼敬』,著重在「常」字,「常」是不间断,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没有间断过,那就是恭敬心。说得粗浅一点,就是对人、对事、对物始终是一个恭敬心。如果以「宝积十心」所讲的境界,法界众生,自性众生,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就是对自己自性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不恭敬,就是对不起自性众生,对不起自己!为什么?礼敬是性德,你的性德不能流露,性德上有障碍,那就是过失,叫业障!业障去除了,如同诸佛与大菩萨们,他们性德上没障碍,所以他们对人、对事、对物是平等的恭敬。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每一位菩萨都是这种修法。
  下面二句是从事上说。事不可思议,事是华严境界,事事无碍的境界。『一一佛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们的所在,他们的面前,『皆现不可说微尘数身』。西方世界的人,他的化身能化多少?《梵网经》上讲「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千百亿这数字很小,一算就算出来了。实在讲,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化身的能力就跟《华严经》一样,无量无边的化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证得。
  今天下午悟空法师到我这里来,他在外面搞得很热闹,我就告诉他:什么都是假的,一场空!《金刚经》上说得没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是真的?往生极乐世界是真的,心地清净是真的。他今天来给我讲,说要打佛七,大概那规模很可观。我告诉他:佛七最好不要超过十个人。这十个人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十尊佛,不得了!你几千、几万,是饿鬼、畜生、地狱,那没意思。七天七夜一句佛号不间断、不夹杂,这叫做佛七。初学的人大概七天受不了,先开始一天一夜,再增加二天二夜、三天三夜,慢慢的增加。老是这十个人,不要去换人,这叫真正成就人。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出家人要小心谨慎,我今天提醒他。祥云法师告诉我,出家人死相都不好,没有在家人好。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真正发道心,不要搞名闻利养,沾都沾不得。
  唯独西方真实!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一切都是假的?因为寿命太短,死了以后一样也带不去,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生命很脆弱,随时就没有!不要以为我将来还有多少年好活,没那回事情。佛在经里面常提醒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第二世。所以,没有一样是真的,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能得到的。你就晓得,无量寿是真实。
  西方世界弥陀名号称为无量,无量当中为什么单单翻个无量寿?寿命是第一德,没有寿命,什么无量都枉然,都是空的;唯独寿命无量,其他一切无量就变成真实的。所以寿命摆在第一,第一德。其次是无量光,光是智慧。虽有寿命,糊里糊涂的,那也没意思,也得造业受报。有寿命还得要有智慧,决定不迷惑颠倒,那才是真正的福报。没有智慧,哪来的福报?所以无量当中,只用寿命、光明来代表就行了。
  此地显示出无量的神通,神通里面举一个「化身」。他能变化无量无边身,所以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的面前都有他自己,化身去礼拜、恭敬、供养、闻法,这是显示多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微尘数佛』,这是讲的一个化身,化身又有这么大的神通,一个化身就能遍礼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诸位如果把这个事实想明白了,西方世界要不要去?其他的好处不谈,单单这一条,我们就要去!不到西方世界,这种能力得不到。《华严经》上讲,八地菩萨才有这个能力。西方世界之殊胜,就是我们博地凡夫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力几乎跟八地以上的菩萨相等。这是难信之法,真正不可思议。当中莲池大师省略,我们还是要讲。
  第二愿是「称赞如来」。十愿每一愿的境界都是相同的,都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境界相同,心态也相同,都是以清净三业。第一愿是常修礼敬,第二愿是常修称赞,心态相同。称赞,此地不用诸佛,换成如来。如来跟诸佛有什么差别?《金刚经》有的时候讲诸佛、有的时候讲如来,凡是讲到诸佛,是从事相上说的;凡是讲到如来,是从性德上讲的,这就不一样。礼敬要一律平等,对於一切众生真的是平等,没有亲疏远近、善恶邪正,自己以极清净的心来修礼敬,决定没有分别执著。称赞就不一样,这里面就要有差别,与性德相应的要称赞,与性德相违背的不称赞。
  礼敬不称赞,这就是孔老夫子讲的「敬而远之」,远是什么?不是跟他距离远远的,是不赞叹,敬而远之。《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三个人代表违背性德的。第一位是胜热婆罗门,代表三毒烦恼里面的愚痴,善财去参访,礼敬没有赞叹。第二位是甘露火王,代表瞋恚。他觉得不如意,马上就用非常残酷的刑罚来对治你,善财童子参访他,有礼敬没有赞叹。第三位是伐苏蜜多女,代表贪爱,善财童子去参访也是有礼敬没有赞叹。与贪瞋痴相应的不赞叹,但是有礼敬。此地不用诸佛,换个如来,这是大慈大悲,苦口婆心!菩萨在世间给一个众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念念成就一切众生,这叫慈悲,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能为别人想,这是佛法;为自己想,那是迷惑颠倒,必定是起惑造业。所以称赞,什么人能称赞?一定要这称赞对他不起烦恼的作用,这个人就可以称赞。
  我当年跟李老师求学,才亲近他一个星期,他就告诉我:「不要毁谤人」,这个我懂,「不要称赞人」,这我就不懂了。称赞是好事情,中国人讲「隐恶扬善」,他又不给我解释,我想了一、二个星期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不准我们称赞人?有一天他就告诉我,「称赞人这个害人比毁谤人还厉害」,为什么?你一称赞,他就觉得很了不起,很有一点成就了,不会再精进,到这里就够了、就行了,把人家前进的路打断了。我才明了,那真正害人!尤其是过分的称赞,更害人,让人得意忘形,退失菩萨道,起惑造业。
  什么时候可以赞叹?要八风吹不动,你毁谤他,他不会生气,赞叹他,他并不欢喜,如如不动,这种人可以赞叹。换句话说,一称赞还有欢喜心,不能称赞。恰如其分偶尔的赞叹是一种鼓励,这是可以的,这是一种手段。佛弟子赞叹佛菩萨,目的是劝导那些对佛法不认识的众生,使他生恭敬心,诱导他来亲近佛菩萨,是这个意思,绝不是佛菩萨欢喜赞叹。赞叹是接引众生的,目的在此地,这个用心非常好。所以「称赞如来」,这里面是有高度的智慧。
  第三愿「广修供养」。诸位要记住,境界、心态完全相同,供养的境界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情与无情统统包括在其中。有情的众生我们尽心尽力供养,无情也是尽心尽力供养。桌子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是对它的供养、对它的礼敬;我们东西随便乱丢,这不行,这叫大不敬!凡是还有这些行为的,我们就晓得他念佛念得再好,他往生绝对不是实报庄严土。凡是往生实报庄严土的,他的一举一动与十大愿王一定相应,十大愿王是生实报庄严土的条件。我们自己念佛有没有念到理一心?十大愿王统统做到了,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的人做不到,理一心就自然做到了,为什么?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
  供养,台湾佛弟子对於修供养的确是世界第一,是不是有福?不见得!台湾这个地区,是富而没福。居住的环境不如外国人,穿著也很邋遢,也不如外国人,饮食三餐都服毒,也不如外国人,有一个同修告诉我,只有蕃薯叶没有农药,其他青菜都有农药,都不能吃。学佛的人虽然很多,是迷而不觉,他是迷信,不是正信,这很可怜。由此可知,供养也要有智慧,也要有福报,没有福的人想修福也修不到,没有智慧的人想修福修不到。真正修福的那个人是有福有慧,当然与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有关系。所以供养绝对不是容易事情。
  到底要怎样修供养才是真正的福田?其实要辨别不难,看结果就晓得。我们供养是建一个寺院道场,这寺院道场建成之后,天天弘法利生、讲经说法、领众修行,真是福田。道场建好之后,住众争名夺利,天天打架争夺庙产,那就造罪业了。不供养没罪业,一供养,罪业都来了。供养出家人,这出家人真正在那里精进用功,这供养有福。供养这出家人,出家人有钱了,银行存几百万、几千万,洋洋得意,那你的罪过就大,为什么?他道心没有了。没有钱的时候有道心,没想头,就想佛菩萨;有了钱,天天想钱,佛菩萨忘掉了,这不得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灭度之前勉励我们「以苦为师」。修道人以苦为师,苦一点好!苦一点,对这世界没有留恋;太富足、太乐,不好,对这世界起贪心,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求往生也求不成。只要勉强能过得去,不要跟人争,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遮避风雨,足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实念佛,这个人是第一有福报,真有福报。供养这种人才真的有福,这才叫真正福田。
  今天我们这地方很小,为什么不再盖大一点?再大一点就没福了。几个人住在这里,恰到好处;再大了,大了没那么多人,福地福人居,没有那么多有福的人来住,那不就麻烦了!道场不在乎大小,在乎里头有没有道、有没有修道之人。场地小,人少开销小,生活容易简单,大家心都在道上。地方小,住在这里面不争,没什么好争的;寺庙大,里面就分党分派抓权、争名夺利,那就造业。所以要很冷静的观察清楚,怎样修供养。
  我从学佛以来,没有劝人建过道场,我劝人印经、放生、救济贫苦,我觉得这是真实的功德。我要建道场也没有钱,这因果报应,我也不敢化缘,为什么?我晓得化不到缘,因为我不赞成建道场,哪来的缘?没有缘。所以道场是佛菩萨建的,与我不相干!佛菩萨为什么建?大概看到有几个真正要修道的人。因为人就得有场,所以佛菩萨场就送来了。没有人,场也没有了。这个好,省心省事,到时候它就来了。看看目前这个道场很顺利的成就,看得到底下一代的众生有福,会有一批真正发道心的在那里苦学的人,将来弘法利生,教化下一代众生,他们有福,我们看到很欢喜。简丰文居士给我讲,他说真的是有福。我说:我们造福,他们享福。我们买一部《四库全书》,很快可以运到美国,美国将来那个图书馆非常完备。我给简居士说:三藏十二部这东西让给他们悟,我们年老了,也交棒了,我们老实念佛,底下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有福,他们要肩负下一代复兴佛教的使命,我们尽心尽力替他准备资粮,提供他一个修学环境,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的。广修供养!
  不要认为这道场这么一点点大,一五0坪,怎么广修供养?我里面培养的人才将来到全世界弘法,怎么不广?当然广了。这里面出来的学生,将来都是对全世界弘法的。所以我要求的是大家在一块住要真正修三福六和。不修三福六和,那个道场住不住,为什么?佛菩萨护法神在这个道场里,你不是真正修行人,护法神会在那边作祟,把你赶走,不走也生病,叫你活不了也死不了,叫你有罪受的。所以真正要发道心,大家在一块共修,因为这是真实的道场,这不是儿戏的,不是真正有道心的人住不下去,一定会出麻烦,会出乱的。我们对任何人恭敬、礼拜,他行为不端,我们也不要赶他走,佛菩萨赶他走。我们赶他又得罪人了,跟他两个结了冤仇,佛菩萨护法神赶他,我们不赶。这是我教给简居士的。从前基金会有几个住进去之后,简居士很头痛,来跟我讲,我说:不要紧,这道场是佛菩萨建的,佛菩萨负责任,我们睁个眼闭个眼。没多久,他就出了问题,他自己走了,这多好,再见面我们很欢喜,点点头,好!佛菩萨负责任,我们不要去得罪人,不要管这个闲事,心要清净就好。这是一切事理你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事会处理得很如法,恰到好处。
  第四条是「忏悔业障」,忏悔这两个字在佛经翻译体例是梵华合译,忏是梵语音译,忏摩,悔是中国字。梵文「忏摩」跟中国「悔改」的意思很接近,所以把两个合起来,梵华合译。业障,我们每个人都晓得,「我业障很重」,再问你,什么叫业障?不晓得!业障都搞不清楚,还业障很重,很奇怪!业障是什么?业障要是没搞清楚,诸位想想,你怎么能忏得掉?好比抓小偷,你要知道那是小偷,才可以把他抓到,抓小偷,小偷是谁?不晓得,到哪里抓?吃尽苦头费尽力气也没抓到。你先要晓得!在台湾拜忏的人很多!天天在求忏悔,业障没忏掉,为什么没忏掉?不晓得什么叫业障,怎么忏也忏不掉。如果晓得什么叫业障,忏悔就不难,真有效果!
  「业」是活动,这种活动足以造成障碍,障碍自性的智慧德能,这种业产生的障碍就叫做「业障」。活动当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身、语、意,所以叫三业,三大类的活动。身体是造作,一举一动是造作,语业是言语,意业是思想、念头、见解,只要一有动作就叫做业。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这三大类,善业,於一切众生有利益的;恶业,於自己有利益的,不利於众生的;无记业是谈不上善与恶,非善非恶这一类的。这三类都产生障碍。善业跟恶业产生什么障碍?烦恼障,所有一切烦恼从这里发生的。无记业产生什么障碍?无明的障碍,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是三毒里面的愚痴。所以,三毒就从业障里面来的。善业起贪爱,恶业瞋恚,无记业愚痴。一天到晚都在造作,天天制造贪瞋痴,业障怎么能消得掉?甚至我还听说,念佛都起贪瞋痴。怎么念佛起贪瞋痴?他一天念一万声,我念二万声,要超过他!这是贪心、傲慢心、嫉妒心,这样念佛能往生西方吗?寺庙烧香也要抢著烧第一炷香,那法师也高明,要信徒拿十万块钱烧第一炷,拿八万块钱烧第二炷,大家来比赛,愚痴!实在讲,所作所为增长贪瞋痴,业障怎能消得了?
  业障搞清楚了,我们的心清净,於一切境界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於一切境界当中如如不动,不分别、不执著,这是「定」。有定有慧,业障就没有了。念佛、诵经是手段,这个手段产生戒定慧的效果。持戒是守法,三福六和是根本法。念这句佛号,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就是真正的消除业障,真正的忏悔业障。所以念《无量寿经》,我劝同修念经,一天念的遍数愈多愈好,每天遍数要念足,不能中断,慢慢业障就消除;每天正念多、妄念少,就消除了,妄念就是业障。念经是正念,正念的时间愈长,妄念的时间就愈短,这叫消业障。所以一切要从效果上去观察,才知道是不是真正有效,是不是真正达到修学的目标。绝对不是说我今天拜了八十八佛,我今天拜了《梁皇忏》,打过水陆,我的业障就消除了,没这回事情。我冷眼旁观,不但没消除,还增加不少。怎么说没消除?贪瞋痴慢增长,增长这个东西。
  第五愿是「随喜功德」。这是说大菩萨、法身大士他们发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怎么度?随喜功德。什么叫随喜?不攀缘叫随喜。有心去做就不是随喜,有心去做,心就不清净;无意去做,心才清净,一切事顺其自然。世界为什么会这么乱?众生为什么会这么苦?诸位想想看,根源从哪里来的?就是有一些聪明人,替我们想了主意,应该这样做,那个人是那样做,出主意的人太多,想做的人太多,这就打架,谁受罪?老百姓受罪。
  诸佛菩萨,诸位你细细看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各行各业都有,没有一个人是主动出来,我要做个什么事情,没有,都是随喜。你们喜欢怎么做,你们爱怎么做,我觉得你做的不是坏事情,我尽心尽力帮助你做,随喜功德。换句话说,随喜功德不但不妨碍戒定慧三学,反而能增长戒定慧的修养,这就对了。如果破坏三学,与三学相违背,那就大错特错。这就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为什么时常教诫我们随缘不要攀缘,攀缘是很勉强,不好!好事不如无事,无事天下就太平,老百姓才能过真正幸福的日子。有一天李老师给我们上课,他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好人好事」,告诉我们正在选举,选拔好人好事,他把好人好事圈了一个圈,好人好(ㄏㄠˋ)事,好事的人多了就得打架,社会问题都来了。这是佛法里面决定不容许的,不要多事,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当中法喜充满,功德是什么?就是戒定慧三学的增上,这是功德。不但没有破坏戒定慧,戒定慧反而成长。随是随缘,喜是法喜,唯有随缘才能得到法喜,才能增上戒定慧三学。
  第六「请转*轮」,请转*轮实在讲就是请佛菩萨讲经说法,佛菩萨的智慧德能,一般众生不知道,也不会启请!知道的人,有这个机缘的人,应当要代一切众生请佛说法。转*轮就是说法,唯有佛法能觉悟一切众生,而不是迷惑一切众生。
  佛法是破迷开悟的,我们今天许许多多学佛的人是迷而不悟,这我们看到了很痛心,看到很难过,正法急待宣扬。真正发心,发清净心、无上心来从事於这个工作,十方诸佛护念,龙天护法拥护,这个一点不假。所以我们修供养,我们提供他修学环境,这么样的顺利,想像不到的顺利,是佛菩萨、护法龙天在冥冥当中加持,这些人是真发道心。十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二个人真正发道心,佛菩萨就照顾,其余的人都沾光,都有福。
  请佛菩萨,佛菩萨现在不住世了,有真正善知识,有修有学的人,请他出来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前天美国打电话给我,说附近有几个大学要请我们派人去讲经,来问我好不好?我说:好!我们同学到学校去练讲,去教他。
  因缘实在是非常殊胜,我们遇到真正有修有学的大德,要请法。现在这个世界,由於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已经不限於一个地区,可以说已经普遍到全世界,到处都来请就分身无术了,所以真正善知识不一定能请得到。但是有办法,现在有录音带,我们把录音带请回去,大家一起听、一起学,好!我上一次在香港遇到北方两位比丘尼,告诉我,我有一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在哈尔滨般若寺(倓虚老法师的道场)。她说:有两百多人听,来听的人就跟见法师一样,录音机放在讲台上,大家坐在下面听,恭恭敬敬两百多人,非常殊胜庄严。
  我们今天读请转*轮,也不能死在这字句之下,要能够联想到,凡是能够叫众生有闻法的机缘,都在这一条当中,我们应当尽心尽力协助。
  第七「请佛住世」。众生根性都劣,哪有众生是听一次经、听一部经就开悟证果?绝大多数有成就的人都是不断的薰习,天天听、天天学,不断的薰习才能成就。偶尔请一个法师来讲经,讲完就走了,没用处,只可以收到宣传佛教的效果,成就众生的效果决定收不到。要想众生真正的成就,只有一个方法,请善知识长住我们这个地方,不要走,要请佛住世。李炳南老居士如果不在台中莲社住四十年,他不可能有成就。像我这样子讲经三十三年了,没有成就,为什么?不能住在这一个地方,到处跑!对自己是有一点成就,对大家没有成就。自己薰习没有中断,可是同修们的薰习就中断,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就难了。
  普贤十愿,实在讲只有七个誓愿,从礼敬到请佛住世这七条,后面三条是属於回向。回向里面第一个是「常随佛学」,这一条就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这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学佛,佛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我们学得要像佛。怎样把我们学得像一尊佛?这个地方大家不要搞错了,不要以为佛像一天到晚坐在那里让人家去拜,这个佛学了有什么用处?那就错了。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万法,佛是怎么看法?佛是怎么想法?佛是怎么做法?我们学这个。一切经里面讲得最详细、最完备的是《华严经》。《华严经》太大了,念前面不晓得后面,念到后面,前面忘光了,这没有用处的。很难得,我们找到一个略本的《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中本《华严》分量很适中,小本《华严》太简单了,得不到受用,《弥陀经》我们念了很难得受用。《无量寿经》分量恰好,不多也不少,依教奉行。你看看阿弥陀佛,他对宇宙人生是怎么看法?怎么想法?怎样做法?
  读经要把经典里面的这些教训统统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那我跟阿弥陀佛就没有两样,这叫做学佛。不是每天念多少经、拜多少拜、念多少句阿弥陀佛这叫学佛,这他完全没有学佛!学是效法,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叫学佛。所以你读经,你研究经典,你一天学一句,一天学一桩事情,一年就学三百六十条,三年就像佛了。虽然没成佛,相似佛,跟佛就差不多!学佛有什么困难?真做!一条一条的去做,你能把《无量寿经》统统做到,你就是阿弥陀佛。
  「恒顺众生」,唯有恒顺众生,心里才不起烦恼,心才会平静。众生恶,旁敲侧击诱导他,实在不能的,随他去!几时回心转意,几时再来度他。度众生不是这一生的,生生世世;这一生不回头,来生来世他会回头;来生来世不回头,再过一劫、二劫、无量阿僧大劫以后,他还是会回头的,不要著急!诸佛菩萨都不著急,我们干著急,不但度不了众生,自己也被拖下水,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所以要恒顺众生,自己的心地清凉自在,一点都不受干扰。
  在生活上,家庭里,乡里邻居、亲戚朋友要恒顺。恒顺是有智慧的,是有善巧方便的,真正自利利他,使一切众生觉悟佛法,不致於误会佛法。有些人不相信佛法,以为是迷信,我们对他说「佛法不迷信」,有些人说佛法有执著,我们对他说「佛法不执著」。对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学佛的人是圆融自在,见人说人话,见鬼就说鬼话。总而言之,人也好、鬼也好,他都相信佛法了,都赞叹佛法了,目的就达到,这就是正法,破迷开悟。要恒顺众生!
  有许多同修平常跟家里老人不聚会,过年时在一起,吃长素,家里人一看就讨厌,说是迷信。老人对小孩都很爱护,吃长素营养不良!在这种情形之下,他要你吃肉,你也就可以吃几块。「你学佛吃长素的,也能吃肉?」「是能吃,怎么不能吃?」你讲一篇大道理给他。「这样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他就学佛了。素食,若断绝好多人不敢学佛,这是错误的。劝他吃三净肉,不要杀生,这个他可以接受!一定说非吃素不可,查遍《大藏经》也没有。全世界吃素只有中国人,外国出家人看到中国吃素很奇怪,中国人看到外国出家人不吃素也感觉到很奇怪。佛在《戒经》里面跟比丘讲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因为佛的制度是托钵,人家家里吃什么就供养什么,不必单独给出家人做东西。这是慈悲!不要找人麻烦。素食当然好,特别是中老年人素食对身体健康决定有好处,减少许多疾病。你能说出一番道理,他讲「这佛教是有道理」,他就相信了,他就能接受。所以佛法的兴衰,我们每个人有责任,我们这三业造作要负起重大的责任。
  第十个是「普皆回向」,心量拓开跟虚空法界一样,这样的功德才是圆满功德。这是说明《华严》会上法身大士念佛往生要修这十种心,这是实报庄严土的条件。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0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0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九十九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四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要度化众生?我怎么才能发起菩提心?[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至心信乐 當生彼国──阿弥陀佛的故事[栏目:宽运法师]
 Baso’S Four Propositions,One Hundred Negations[栏目:Shunryu Suzuki]
 故道白云 14.渡过恒河[栏目:故道白云]
 了义与不了义[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生死自由 真出笼计 Freedom over Birth and Death Comes When ..[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看清楚交易的原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书上经常提到的“共同和不共同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参禅就是这样!方法就是这么简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