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学之道
 
{返回 达观法师·名言解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5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最大学问,莫过于利人利己。故先要恢复自己清明之德,不再被贪欲所染,无明所蔽;进而将此修学,教导于大众;让世人都能回归自性,以达到真、善、美之人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学习之要,首在方向,如船出航,必有目标。有此明确,心方能定,如船在湖,人定于上。心定之后,自然能静,如风吹船动,风停船静。心中宁静,便能安稳,如船浮海,安然寂静。心能安静,思虑清明,如水无波,可照晴空。深思熟虑,便有心得,如船靠岸,终抵目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故人不可舍本逐末,自不量力。本在『明明德』,则先固其根本;末在『亲民』,然后有能力助于人。
 
事有终始,故事不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始于『知止』,则心当先止于一;末于『能得』,则后方能有所心得。
 
能知本末、终始,则近于大学之道。此是为学之次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古之圣人,欲助于天下人,必先学治国;国由家而成,故先学齐家;家由人所组,故先学修身;身由心而动,故先学正心。修行修身,修身修心,心正一切正;心邪万事邪。
 
念由意而发,故先学诚意;意由知而起,故先学其知;但要能致知,必格物之理。程颢云:「万物静观皆自得。」修学或修行,全在此『观』字!观天地,则知人事;观自然,则悟大道。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观事物至究竟处,便能了知一切皆是因缘所生,事事相关,物物相连,不可独立而生存。故大道无私无欲,学者当法此道,革除物欲,破除己私,则心无蒙蔽,智慧通达。
 
意诚则心念正,心正则能修身,有德则能家齐,家齐方知治国;德智之君治国,定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自天子到平民,从圣贤至平庸,皆以『修身』作为处世之本。岂有本乱,而末能治之理?怎有颠倒,轻重不分之事?
 
故圣人告诫:要明白为学之次第,首重于修身,以达到「物格知至」之境,方能救济于天下人也。

{返回 达观法师·名言解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清净的自性
下一篇:孟子尽心
 诸葛亮家书
 念佛至要
 孔子之道
 孟子尽心
 中庸之道
 四书心法
 清净的自性
 念佛止观
 大学之道
 不求顺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切的显现都是正常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义工菩萨[栏目:法忍法师]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净空法师)[栏目:忍辱]
 大念处经[栏目:大品]
 心对境的关系[栏目:学诚法师]
 亲身体验,才能体会[栏目:看开]
 念佛机[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栏目:广超法师]
 学习五大菩萨成就福德[栏目:仁焕法师]
 解脱道上最大敌人是谁?[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