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脱贫致富的快速道路──献曼达教授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2

脱贫致富的快速道路──献曼达教授

文/噶玛戒贤

真正的富裕     
身处金融风暴、人心仿徨不安的时刻,众多的噶居弟子聚集在祖菩道场,聆听慈悲的 仁波切开示「献曼达」。

「人的富裕,不是拥有的多或少,而是你心富不富裕。如果你内心经常感恩、满足,即使一碗饭,也都可以吃得十分香甜;如果你内心经常不满足,就算满桌佳肴,也会毫无胃口。所以,此生的富足,就有两个层面:心灵上的富足与物质上的富足,能够同时种下圆满物质与心灵两种富足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法门,便是献曼达。」

  仁波切慈悲地教授这个藏传佛教特有的修行方便法门—献曼达,期许弟子快速积聚福德与智慧资粮,成为富足之子。两小时的教授中,    仁波切先阐明献曼达的意义与殊胜,随即从曼达盘器物的准备,到完整的仪轨介绍,最后以宗喀巴大师修习献曼达的传奇,勉励弟子及时为此生来世准备好修习这殊胜之法。

献曼达的真义
  或许有人会把献曼达想象成来世可以脱贫致富的快速之途,对初学者这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能够不只是为了此生的温饱与享受而汲汲营营、辛苦工作,也要为来生的福报作准备,这是有智者。学佛的修行者,更需累世积聚成佛的福智二资粮。依 仁波切所授:

「献」是虔诚的供养;「曼达」是诸佛的净土;是清净的 、没有染污的;或解释为坛城。献曼达可分为两种:四加行中为积聚福德智慧资粮的第三加行和灌顶、口传、教授时为积聚领受资粮或感恩所作的献曼达。

  仁波切并且特别嘱咐:「身为金刚弟子,金刚萨埵是必修,而献曼达是必备必懂必学的。」大家有幸齐聚在 导师眼前成为金刚昆仲,可要记得互相提醒 仁波切这个教导。

把握珍贵人身
「我们有幸获得人身,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当远离一切悖离佛法的无义之事,藉此行善积福。若放弃修学献曼达的大好机会,而忙于追求世俗拥有,是愚不可及,因为努力不一定成功,还需福报的助力,而献曼达能助行者快速累积福报资粮。」

   要相信献曼达的功德利益,并且用心修学,必有好的成果。 仁波切说准备好就可以开始修,不用挑日子,修习献曼达要达到111111遍才算圆满。若是很穷没有办法准备上好的曼达盘,也可拿个碗当曼达盘来修。当年宗喀巴大师是个贫穷的放牛的孩子,只能刨石头当曼达盘,却能以坚定的毅力,手肘都磨到见骨,努力学修献曼达,因而成为最富有格鲁巴的宗师。

打好基础功夫
   在修行的功课中,是否可以只修献曼达?对这个问题, 仁波切有明确的开示:「能同时修习皈依大礼拜第一加行,和金刚萨埵第二加行,最为圆满。」,并用一个比喻来作说明其中的道理:「如同有仙人带我们到遍满黄金的金山,如果我们以破袋子捡拾金宝,贪多而企图装满整袋,结果会落得宝物漏失,整袋空空,一件也得不到。因为没有准备好,身体的业障没有清净,心灵的染垢没有除,无福消受珍宝,纵有金山银山,看得到却用不到。」

心灵满足最富有
「不管时局怎么变,心灵满足的人是世上最富有的。此生早有定数,能改变的是自己的想法。」

  在这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因为 仁波切的慈悲加持,我们仍然可以不断地增长福德智慧资粮。献曼达的教导为今日的与会信众者直指一条富裕的康庄大道,也坚固弟子们持守菩提心的信心。慈悲的 仁波切引领我们从俗世的纷扰中走向净土,共创美满的人生。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修晚课─玛哈噶拉
下一篇:2008年台北祖菩道场皈依大典开示
 忆念净土 视师如佛
 观音夜的开示 一 禅修
 加持与祈祷
 南与北—祖菩道场开光前夕
 朝向心中的山
 自在的转世,祖古
 菩萨圣骨 永镇宝岛-奉行大典
 轮王七政宝
 这一夜的开示(三坛度亡法会)
 度母夜的开示 三 正确的修持之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高僧传 题解[栏目:唐高僧传·白话文]
 何宝生——昔日香港艺人撇百亿身家遁入佛门[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止观禅修·止观禅修之简介[栏目:创古仁波切]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释德檍)[栏目:人间佛教]
 密宗虹身成就略记 -六字大明咒成就[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佛说缘起法[栏目:东初法师]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一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徐钧)[栏目:佛教心理学]
 放宽心量天地宽[栏目:邹相美文]
 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栏目:万行法师]
 十三届:弘扬感恩文化,落实人间关怀——老和尚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