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奥秘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能不忆过去、不思未来,住于当下,那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人心无时不刻向外追求。久远以来,我们在宇宙各角落游荡,换了无数身躯,却很少能静下来,好好观照自己的心,而任由感觉牵引。传统佛教,教导我们当舍离感觉,因为感觉非真实;但放下感觉,对一般人而言更不真实。人不习惯安住沈静,一旦独处面对自己就害怕,所以常会把音响电视打开,即使不听不看,都要让声音充斥整个空间才有安全感,藉此感觉自己的存在;奈何这种存在的感觉是不正确的,因为不与本心相应。
心的能知与所知
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我们遍寻不着任何足以代表心的东西,故言心性本质为空。但是,心若只是空,便落于无知,可是我们毕竟有知觉的能力,这就是心的「能知」。能知本身,没有分别能力。例如婴儿看见一个茶杯,缺乏经验不晓得这是什么,也不加以执取,所以茶杯对他而言便无作用。杯子对我们产生意义,乃因「所知」而来,修行所要清净的,就是清净所知的染污。「所知」依所见分别而有。对外境产生分别,而加以执取,「分别」也是心的特性之一。
一切众生本具佛性,故能成佛;好比芝麻内含油脂,所以才能提炼出芝麻油;相反的,一堆砂,怎么也提炼不出油来。如果我们没有佛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佛。佛性就是本来觉明的心,觉是觉悟,明是明空不二。由于心的明空体性一时被所知污染;众生的佛性,暂时为无明尘垢所覆盖,所以要「拨迷归觉」。觉什么呢?觉悟我们本来具足的智慧,也就是佛性。之所以对事物产生分别、贪执、爱恶、取舍,都是来自所知与分别心的作用;如果所知灭,分别心、执取心也就一并消灭,觉悟的特质就会一并显现出来。
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就是这个!
累世以来,我们一直都用头脑思考分析判断,以为生活的依据。所以至今仍在轮回之中——不要依赖大脑,这种观念超乎常情,俗人难以接受。修行的过程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无时不刻都要战胜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大脑。我们实在没有办法那么自然地拥抱空性,连一个念头跟一个念头之间,都舍不得让它有一点点空隙。然而禅宗祖师云,「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就是这个!」中间的「这个」就是空性!如何让已生的「念」赶快消灭?只要去看它,不要再去分别,是好的念、或不好的念;只要去看这个念头,它自己就萎缩、消失了。时时刻刻保持警觉的心,警觉「存在」,警觉不要被感觉带着走。只有那个清明的觉知是存在的——没有任何念头、没有任何分别,但却清清楚楚;万般皆可舍,唯不舍此觉知。这个觉知一旦稳固即是菩提。
每个人都具有佛性,佛性非实体、不假外求。然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有它难言的存在,而此存在却又超乎觉受。这个「它」,可方便说为「自觉」。自觉离造作、非断常、非生灭、离诸边见。修大手印是觉悟之道,大手印就是「觉醒的空性」。了解佛性,唯有依「清净转化」法门获得。现在我们的心之所以不纯净,是因为无时不刻都在制造念头、执着念头,不断怀念过去、幻想未来。能不忆过去、不思未来,住于当下「觉醒自性」中,那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超越二元对立,归于绝对圆融
人心,永远都是好奇的,但这不是真正的心,是人的大脑,大脑总喜欢新奇复杂,所以常被物质世界所迷惑;而真理、佛性、空性,其实是最简单不过了。虽然如此,也不必刻意抛弃外在物质世界,只要朝里面看,片刻停歇好好观察,你会发现,生命的价值就在此刻!
一切二元相对,内外去来、悲喜苦乐、得失宠辱……正如河流必然有的两岸,没有两岸,就不成河流。立于此岸,觉得此岸已经成立;此岸成立,彼岸就会对立,相对的两岸即显现。我们看到河有两岸,只是看到河的表面;如果两岸各自独立,这条河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河,因为它已经破底了、河床是分裂的。所以其实两岸的存在是一体的。既然如此,能说两岸是对立的吗?非也,两岸是一个存在。
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及隐藏的两面。学习佛法,要学的不是去分析或分别它的表面,而是进入「它的存在」,融入体性、自性。想解脱束缚,唯有进入它的存在,彻底觉悟自性,才能超越事情本身。当你进入河流之中,与河合而为一,不要抗拒,你自然成为河,两岸的对立,当下消失。
此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若是好事,应该思惟,它存在着什么样的危机?若是坏事,更应明察其内涵。所以好不见得好,坏也不见得坏;好坏,都只是心的取舍而已。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习如何不取舍。取舍来自于大脑,大脑有病,因为大脑所生一切想,皆为妄念。
烦恼从不会渗入佛性之中、而致有丝毫减损染污。浮云来自虚空,但始终不碍虚空之清明朗阔。波涛起于大海,然未曾扰动深海之湛然寂静。此岸与彼岸,如是。心与妄念,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