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新译佛国记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
 
{返回 新译佛国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70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

【题解】

法显从东天竺的多摩梨帝国搭乘商船来到师子国。师子国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

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由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遣长老传进来的。大乘佛教产生以后,受印度佛教的影响,斯里兰卡佛教形成了以无畏山寺为核心的大乘佛教与以「大寺」为核心的上座部佛教两个宗派。「无畏山寺派」与「大寺派」之间的势力彼此消长,形成斯里兰卡佛教的基本格局。据法显的记述,公元五世纪初,无畏山寺有五千常住僧,而「大寺」则有三千常住僧。显然,当时在斯里兰卡,大乘佛教略占上风。

法显以师子国的首都「阿努拉达普拉」城为中心,记述了这个国家佛教的基本情况。国都城北有一座大塔,位于佛陀当年来岛化度恶龙的足迹之上。大塔旁边就是著名的无畏山寺,寺中供奉着一尊青玉佛像。城中又建有佛齿精舍,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一枚牙齿,是师子国的国宝。每年三月,师子国在国王主持下,将佛牙舍利从这座佛寺中迎出,奉送到无畏山寺举行盛大供养法会。这种供养,一直持续九十日。城中的「跋提」精舍有二千僧人,其中有一位叫「达摩瞿谛」的高僧,甚得国人敬仰。「阿努拉达普拉」城中最重要的佛寺就是「摩诃毗诃罗」精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寺」。「大寺」的佛殿旁有一珠巨大的贝多树,它是从摩竭陀国佛陀成道的贝多树上取下的枝条上生长出来的。法显到达师子国时,正赶上国王为「大寺」中刚刚圆寂的一位阿罗汉举行「阇维」仪式。法显还记述了一位师子国国王修建新的佛寺所举行的犁耕仪式以及颁发「铁券」文书的情况。

法显在无畏山寺大殿,看到中土商人供奉在青玉佛像前的晋地所造之白色绢扇,不禁感慨万端。

法显的这段文字,不仅记载了斯里兰卡佛教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而且记述了师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在师子国,法显有幸聆听了天竺高僧诵讲关于佛钵之流传的经文,并且得到了中土所无的《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杂藏》等四部佛教经律文本。法显最终将这四部经律文本带回了中土。

法显在师子国停留了两年有余,时为公元四一0年冬至四一一年夏。在公元四一一年夏,法显搭乘商船,离开师子国,踏上返回故土的艰难历程。

师子国概况

于是载商人大舶,泛海西南行。得冬初①信风②,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③。彼国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

其国本在洲④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⑤,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二十里,或二百里,皆统属大洲。

多出珍宝珠玑,有出摩尼珠⑥地,方可十里。王使人守护,若有采者,十分取三。

其国本无人民,正⑦有鬼神及龙居之。诸国商人共市易。市易时,鬼神不自现身,但出宝物,题其价直⑧,商人则依价置直取物。因商人来往住故,诸国人闻其土乐,悉亦复来,于是遂成大国⑨。

其国合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所时节。

【章旨】法显由多摩梨帝海口搭乘商人的船舶,历时十四昼夜,到达师子国。法显在此首先介绍了师子国的地理位置、物产、立国经过以及气候情况。

【注释】①冬初:指东晋义熙五年,即公元四0九年的冬初。

②信风:指随着时令变化,定期定向而至的风。印度半岛在冬季有一股在低空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风,即「东北信风」。

③师子国:即《大唐西域记》卷十一的「僧伽罗国」(Si/hala),即现今的斯里兰卡国。Si/hala的意思就是狮子,因「师」、「狮」古代通用,所以意译为「师子国」。师子国的得名来源于传说,其详情见于《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故事梗概如下:南印度有一国王将女儿嫁往邻国,但在出嫁的路上碰见了狮子。侍卫扈从一轰而散,此公主就被狮子王背负进入深山。后来,这位公主生下一位半狮半人的男子。此男子长大之后,力格猛兽。后来,母子相携而回到故里。狮子王归来,不见妻、子,兽性大发,冲出山谷闯入村镇,伤害生灵。国王下令手下武士搏杀此狮,但却无功而返。国王只得悬赏能够捉拿此狮的勇士,这位男子应募而杀掉狮子王。国王知道事实真相之后说:「逆哉!父而尚害,况非亲乎?畜种难驯,凶情易动,除民之害,其功大矣!断父之命,其心逆矣!重赏以酬其功,远放以诛其逆,则国典不亏,王言不贰。」(《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于是,厚赏此男子,并将其母留在国内奉养。这位男子泛海至此,见此岛物产丰富,便在此地定居。其后有商人来此岛,「乃杀其商主留其子女。如是繁息,子孙众多,遂立君臣,以位上下;建都筑邑,据有疆域。以其先祖擒执师子,因举元功而为国号。」(《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这是有关「师子国」之名来由的一种流行说法。

④洲:水中的陆地;海岛。

⑤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斯里兰卡半岛呈梨形,实测面积为六万五千六百一十平方公里,南北长四百余公里,东西宽二百余公里。法显将「东西」向的长度与南北向长度误置了。

⑥摩尼珠:又作「末尼」,为梵文Mazi的音译,意译为「珠」、「宝」、「离垢」、「如意」,是佛教对于最珍贵的「宝珠」的总称。在佛教经籍中常常用来比喻众生所具有的纯净无染的「本心」。如《大涅槃经》卷九所说:「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法华经》说:「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⑦正:止;仅仅。

⑧价直:价值。直,通「值」。

⑨遂成大国:法显这里所叙述的是另外一种「师子国」立国的传说,其见于巴利文《本生经》中的《马云本生》,汉译佛教经籍中的《六度集经》卷六、《佛本集经》卷四十九、《中阿含经》卷三十四等都有记载。其梗概如下:昔日有一海岛上居住着五百名罗剎(鬼)女,专门劫掠过往商人,玩乐之后,逐次杀戮。时有一位叫「僧伽罗」的商人也不幸遭此大难。后来,在「天马」的帮助下得以逃离该岛。罗剎女王追赶至僧伽罗家,欺骗其父,说自己是僧伽罗的妻子,被僧伽罗抛弃。罗剎女王的这一谎言遭到后于此女归来的僧伽罗的揭露。罗剎女王于是向国王诬告僧伽罗抛弃妻子,国王惑于罗剎女王的美色,将其收进内宫。半夜,罗剎女王将五百罗剎女招至宫内,吃人血肉。皇宫一片狼籍。群臣悲痛之余,推举僧伽罗作国王。僧伽罗于是带领兵士杀入罗剎国,摧毁罗剎城。后来,僧伽罗王招募民众,迁居此岛,「建都筑邑,遂有国焉。因以王名而为国号。僧伽罗者,则释迦如来本生之事也。」(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关于「师子国」即「僧伽罗国」立国的这两则神话传说,尽管各有起因,但并不能将其完全当作历史事实看待。事实上,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在此大岛上就有「夜叉族」和「那伽族」人居住。而「夜叉族」即「鬼族」,「那伽族」即「龙族」。从公元前六世纪起,天竺各国开始大规模移民于此岛,由此形成了师子国。

【语译】法显在多摩梨帝国停留两年之后,于义熙五年(公元四0九年)搭乘商人的船舶,向着西南方向泛海而行。凭借着初冬的信风,漂流十四个昼夜,到达了师子国。哪个国家的人讲,多摩梨帝国与师子国相距达七百由延。

师子国本来就位于大海之中的陆地上,东西延伸达五十由延,南北延伸达三十由延。在大岛周围有几百个小岛。小岛与大岛之间的距离有的为十里、二十里,有的竟达二百里。这些小岛都受大岛的统治。

师子国盛产珍宝珠玑。出产摩尼珠的地方,方圆竟达十里。国王派人守护保卫。如果有前来采集的,要收取十分之三的赋税。

这个地方本来荒无人烟,只有鬼神和龙居住。各个国家的商人在此岛共同交易。作买卖时,鬼神自己不出现,只拿出货物,标上商品的价值。商人则依据上面标记的价值,自己拿取货物。因为商人来往居住的原因,各国人民都听说这块土地是乐土,于是就有人再次光临定居。这样,此地便逐渐变成一个大国。

师子国气候温和舒适,没有冬天和夏天的差别。草木常年茂盛,种田随人心意,没有节气、气候的限制。

佛足迹大塔

佛至其国①,欲化恶龙,以神足力,一足蹑王城②北,一足蹑山顶③,两迹相去十五由延。于王城北迹上起大塔④,高四十丈,金银庄校,众宝合成。

【章旨】师子国有佛陀度化恶龙的圣迹,佛陀足迹处建有宏伟的大塔。

【注释】①佛至其国:关于佛陀至此岛化度众生的传说,佛教典籍里屡有记载。法显西行之前,记载这些传说的典籍仍未传入中土。法显显然是从当地人口中知晓这些传闻的。由僧伽跋陀罗于南齐武帝永明六年(公元四八八年)译出的《善见律毗婆沙》卷三云:「于此师子洲,释迦如来已三到往。第一往者,教化夜叉已,即便敕言:『若我涅槃后,我舍利留住于此。第二往者,教化舅妹子生龙王。此前二到,如来独往。第三往者,有百比丘围繞。’」(《大正藏》卷二十四,页六九一上。)而成书于公元四、五世纪的《岛史》、《大史》对此事则有更详细的记载。关于斯里兰卡佛教的起源,现在学术界普徧接受的看法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佛教正式传入斯里兰卡,时为公元前二世纪。当时,阿育王派遣其已经出家为僧的儿子玛亨德(Mahinda,旧译「摩哂陀」 )以及女儿僧伽密多(Sanghamittq)长老前往师子国传播佛教。

②王城:指师子国的首都Anurqdhapura,旧译为「阿 罗陀补罗城」,现在一般翻译为「阿努拉达普拉」。相传为公元前四世纪末,天爱帝须在位时师子国的首都。

③山顶:指现今斯里兰卡境内的Adam's Peak,古代汉译名为「苏摩那俱多山」,梵文名为Sumanak[ta。

④大塔:即指Mahqth[pa,为杜多伽米尼(Dusthagqmini)王(公元前一一六年至前一三七年在位)所修建。

【语译】当初,佛陀来到师子国打算化度此地的恶龙。佛陀施展神足之力,一只脚踩在国都的北边,一只脚踩在山顶上。两只脚迹相距竟达十五由延。国王在城北佛陀足迹处修建了一座大塔,高四十丈,用金银装饰,以各种宝物合成。

无畏山寺

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①,有五千僧。起一佛殿,金银刻镂,悉以众宝。中有一青玉像,高二丈许,通身七宝炎光,威相严显,非言所载,右掌中有一无价宝珠。

【章旨】此章叙述师子国无畏山寺的盛景。

【注释】①无畏山:为巴利文Abhayagiri的意译,《大唐西域记》卷十一音译为「阿跋耶祇厘」,是斯里兰卡著名的古剎。位于「阿努拉达普拉」(Anurqdhapura)城的北部。修建于公元前一世纪,当时的国王婆他伽马尼(Vawwagqmaz])王破坏尼干子之园而创建,其后诸王曾经加以扩建。此寺本是婆他伽马尼王奉献给当时师子国另一重要寺院——大寺的长老摩诃帝须(Mahqtissa,巴利文)的。后来,摩诃帝须被大寺摈出,其门徒遂与大寺分离而据此寺,号称无畏山寺派。师子国佛教因而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大寺是斯里兰卡小乘佛教的中心,始终扮演着维护传统的角色;而无畏山寺则采取与印度佛教各教派交流的进步态度,并且接纳大乘佛教。在公元三世纪,大乘佛教传入师子国,无畏山寺成为师子国大乘佛教的重镇;四世纪中叶,法显到师子国时,无畏山寺派正当隆盛之时。

【语译】在大塔旁边又修建了一座寺院,名叫「无畏山」,寺里有五千多名僧人。无畏山寺里的佛殿,雕梁画栋,以金银刻镂,各种宝物作装饰。佛殿之中供养着一尊用青玉雕刻的佛像。佛像高达两丈多,通身闪烁着七宝光焰,仪态庄严,不是语言所能够描绘的。佛像的右手掌中握有一枚无价宝珠。

 

法显去汉地积年①,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②分披③,或留④或亡⑤,顾影唯己,心常怀悲。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章旨】法显在无畏山寺大殿供奉的青玉佛像边看到了中土商人供养的汉地所产之白色绢扇,不禁感慨万端,泪流满面。

【注释】①积年:法显是于后秦姚兴弘始二年,即公元三九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的。如果以其离开敦煌,越过沙河的时间——弘始三年起算的话,至此——公元四0九年冬,也已经十年了。

②同行:法显曾经同行的有十人,从长安出发的四人,至张掖镇加入的五人,在于阗加入的一人。

③分披:分开。披,有些版本作「析」,有些版本作「披」,其意相通。在此指中途返回中土的七人:在焉耆国返回的智严、慧简、慧嵬,在于阗折返的僧绍,在弗楼沙国返回中土的是慧达、宝云、僧景。

④或留:指留在中天竺巴连弗邑的道整。

⑤或亡:指在弗楼沙国佛钵寺圆寂的慧应以及在小雪山北坡圆寂的慧景。

【语译】法显离开汉地已经许多年头了,平日所交往的都是异域之人,所看到的山川草木都充满了陌生之感。再加上与法显一同西行的数人,有的中途返回,有的留在了天竺,也有的圆寂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形影相吊,不由得心中常常怀有悲切之感。在无畏山寺大殿的佛像边,突然看到汉地商人为佛供养的故土所造的白色丝绸扇子,法显情不自禁地凄然伤悲,热泪夺眶而出。

贝多树

其国前王①遣使中国②,取贝多树子③于佛殿④旁种之。高可二十丈,其树东南倾,王⑤恐倒,故以八九围柱⑥拄树。树当拄处心生,遂穿柱而下,入地城根,大可四围许。柱虽中裂,犹裹其外,人亦不去。树下起精舍,中有坐像,道俗敬仰无倦。

【章旨】师子国国都有天爱帝须王从中天竺移植来的菩提树,此树高达二十丈。此树位于师子国著名的「大寺」之佛殿旁。

【注释】①前王:指与摩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同时代的师子国国王天爱帝须(Devqnampiyatissa),在位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二四七至二0七年。师子国佛教是在其在位时期传入的。

②遣使中国:中国,中天竺。据《大史》、《岛史》记载,菩提树是由阿育王的女儿、比丘尼僧伽密多(Sanghamittq)传入的。法显在此说,天爱帝须遣使取「贝多树子」,不知其所据。

③贝多树子:应该为「贝多树枝」。南传典籍《大史》、《岛史》记载,僧伽密多来师子国传教时,从佛陀成道处——「菩提伽耶」的那棵菩提树上截取了一根树枝,移植到师子国国都内的「大云林园」内。

④佛殿:指位于阿努拉达普拉城城南的「大寺」,并非「无畏山寺」佛殿。

⑤王:此王大概是后来某时期师子国的国王。

⑥八九围柱:指直径为八、九个人合抱之长度的柱子。围,围木,直径达两手合抱程度的树木。

【语译】师子国的国王天爱帝须派遣使者到摩竭提国,迎取来贝多树的枝条,并且将枝条种在佛殿旁边。现在的贝多树已经有二十多丈高,这棵树原来有些向东南方向倾斜。国王恐怕贝多树会倒下,就用了一根粗八、九围的木柱顶住贝多树。在木柱橕住的地方,贝多树又长出了枝条,并且穿过木柱而落地生根。这一新生枝条现在已经四围粗了。柱子虽然从中间裂开了,但却仍然将贝多树的树枝包裹在其中,人们也没有将这根柱子拿走。树下修建有精舍,精舍内有佛陀坐像,僧俗都敬信仰慕,毫无厌倦之心。

佛齿精舍

城中又起佛齿①精舍,皆七宝作。

王净修梵行,城内人信敬之情亦笃。其国立治已来,无有饥荒丧乱。众僧库藏多有珍宝、无价摩尼。其王入僧库游观,见摩尼珠,即生贪心,欲夺取之。三日乃悟,即诣僧中,稽首②悔前罪心。因白僧言:「愿僧立制,自今以后,勿听王入其库看;比丘满四十腊③,然后得入。」

【章旨】佛牙精舍内的珍宝受到国王的垂涎,后国王醒悟而订立制度,禁止国王以及未满四十僧腊的僧尼进入寺院库藏观看。

【注释】①佛齿:佛牙舍利,即释迦牟尼佛之牙齿。据传,世尊荼毗后,全身悉化为细粒之舍利,唯其部分牙齿未损,称为佛牙舍利(Dantadhqtu)。据《佛牙史》载,师子国云色王(Srimevan)在位(公元三0一年至三二八年)的第九年,印度羯陵迦国受到强敌进攻。羯陵迦国的公主和王子将佛牙舍利密藏在发饰之中带到了师子国。云色王便专门修建一座寺院用来供奉佛牙舍利。此枚佛牙,一直受到师子国僧俗的崇敬,被视为其国的国宝。在历史上,此枚佛牙屡遭盗窃威胁,所以,防范甚严。现在这枚佛牙珍藏于斯里兰卡的坎底市(Kandy)的马拉葛瓦寺(Malagawa)。

②稽首:为佛教七种礼法的第一种,即以头着地之礼,又称「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周礼》所载的「九拜」之中,稽首为最恭敬的行礼法。佛教的「稽首」姿势为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的双足,因此又称之为「接足礼」。这是印度的最高礼节。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和南」意义略同。只是「稽首」属身,「和南」属口。「归命」属意。《十诵律》卷三十九曰:「称和南者,是口语。若曲身者,是名心净。」(《大正藏》卷二十三,页二八○上。)《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云:「佛言:『从今日后,前人若坐若立住,身、口、心。身者,前人若坐若立住,头面礼足,是名身。口者,若前人远遥,合掌低头,作是言和南,是名口。若以背去,应合掌作敬,是名心恭敬。若见上座来,不起迎和南恭敬者,越毗尼罪。』」(《大正藏》卷二十二,页四四六中。)

③腊:法腊;僧人受具足戒持续的年限。每年解夏之后,就增加一腊。

【语译】师子国的国都建有佛齿精舍,整个佛齿精舍都是由七种宝物作装饰的。

师子国的国王都信仰佛教,清净修法,国都的臣民对佛法的信仰敬慕之心也很浓厚。这个国家自从建立政权以来,没有饥荒丧乱,寺院仓库里有许多珍宝和摩尼珠。据说,曾经有一位国王到佛寺仓库中观看,见到摩尼珠便产生了贪心,想占为己有。三天以后,国王觉悟了,立即到佛寺向僧众稽首追悔以前贪心之罪。国王对僧众说:「希望从今以后,立下规矩,不要允许国王进入仓库中观看。僧尼满四十法腊之后,纔能允许进入库房。」

法会盛况

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①,屋宇严丽,巷陌平整,四衢②道头皆作说法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铺施高座,道俗四众③皆集听法。其国人云,都可六万僧,悉有众食。王别于城内供五、六千人众食,须者则持本钵往取。随器所容,皆满而还。

【章旨】师子国国都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均在街衢举行讲经法会,僧俗都前往听法,国王、臣民也于此时以「无遮大会」的形式供养僧众。

【注释】①萨薄商人:萨薄为梵文Sabaean的音译,指古代阿拉伯半岛西南部Sabá地区的居民,以善于航海、经商著名。据说,至近代,这些阿拉伯商人在斯里兰卡地区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②四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③四众:即「四部众」,有「出家四众」与「佛弟子四众」两种说法。这里指「佛弟子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语译】师子国的国都居住着许多居士、长者、萨薄地方的商人,房屋庄严漂亮,街巷道路平整,四通八达的道路尽头都建有说法堂。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这些说法堂都铺设高台,僧俗四众都前来听僧人讲经说法。据师子国的人说,这时候大约会有五、六万僧人前来听经,全都有人供养饮食。国王又另外在城内准备五、六千僧人的饮食做供养。需要食用的僧众,就拿着钵盂去取用。任凭器具容量,随意满载而还。

佛齿供养

佛齿常以三月中出之。未出十日①,王庄校大象,使一辩说人着王衣服,骑象上,击鼓唱言:「菩萨从三阿僧祇劫②苦行,不惜身命,以国、妻、子③及挑眼与人④,割肉贸鸽⑤,截头布施⑥,投身饿虎⑦,不吝髓脑。如是种种苦行为众生故。成佛在世四十五年,说法教化,令不安者安,不度者度,众生缘尽,乃般泥洹,泥洹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⑧。世间眼灭⑨,众生长悲。却后十日,佛齿当出,至无畏山精舍。国内道俗欲殖福者,各各平治道路,严饰巷陌,办众华、香供养之具。」

如是唱已,王便夹道两边,作菩萨五百身⑩已来种种变现⑾,或作须大拿⑿,或作睒变⒀,或作象王,或作鹿、马,如是形象,皆彩画庄校,状若生人。

然后佛齿乃出,中道而行,随路供养,到无畏精舍佛堂上。道俗云集,烧香然灯,种种法事,昼夜不息,满九十日乃还城内精舍。城内精舍至斋日则开门户,礼敬如法。

【章旨】此章专门叙述师子国每年三月供养佛牙舍利的盛况。

【注释】①未出十日:有些版本作「未出前十日」,应以此理解为是。

②三阿僧祇劫:非常非常久远的时间。阿僧祇,梵文Asa/khyeya的音译,意思为「无数」。劫,佛教将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来计算的极为长远的时间用「劫」(Kalpa)来度量,意译为「大时」或「长时」。

③以国妻子:指释迦牟尼佛本生为国王时,将国、妻、子布施与人之事。据《六度集经》卷一所载:昔日,释迦曾经是一位大国王,天帝释化身为外道请求布施此国。释迦就将国家让与此人,自己前往另外一个国家安身。但天帝释仍然跟随着他,制造麻烦。帝释先化为外道来索要银钱,「国王」没有办法拒绝,只得以妻、子为人质借出钱与人。帝释又化身为鹰,偷去主家衣服宝物,「国王」之妻被诬偷盗而被抓进监狱。帝释同时又前往另外一家,杀掉质家之子。「国王」之子于是也被投进监狱。母、子被诬,将要被杀。「国王」又借银钱一千,行赎妻、子。「天、人、龙、鬼莫不称善。地主之王即释妻、子之罪。二王相见,寻问其原。具陈所由,国无巨细,靡不堕泪,地主之王分国而治。故国臣民寻王所在,率土奉迎。二国君民一哀一喜。」(《六度集经》卷一,《大正藏》卷三,页二下至页三中。)布施的这位国王就是释迦的前身,而另外一个国王就是弥勒的前身。

④挑眼与人:关于释迦牟尼佛此则本生故事请参见「犍陀卫国」注释④。

⑤割肉贸鸽:关于释迦牟尼佛此则本生故事请参见「宿呵多国」注释③。

⑥截头布施:关于释迦牟尼佛此则本生故事请参见「竺剎尸罗国」注释②。

⑦投身饿虎:关于释迦牟尼佛此则本生故事请参见「竺剎尸罗国」注释③。

⑧泥洹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法显是于东晋义熙六年,即公元四0九年冬天到达师子国的,此时为第二年的二月末。这样算来。法显所相信的佛陀涅槃之期为公元前一0八七年,而现在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说法为公元前四八六年。

⑨世间眼灭:指释迦牟尼佛涅槃。释迦佛的十大名号之中有「正徧知」、「明行足」和「世间解」三种,「世间眼」大概是这三者的综合概括。这是说,佛陀具有知晓世间一切的无上智慧,并且能够为众生指示正道,开众生之眼,使其进入正道。

⑩菩萨五百身:指释迦牟尼佛众多的本生。依照佛教的说法,释迦在成佛之前,也有许多的前身前世。「五百身」是泛言其多。

⑾种种变现:佛为度化众生可以凭借神通之力变化出各种形象出现于世。这里,实际上指的是释迦的各类本生形象。

⑿须大拿:释迦牟尼昔日曾经为国王之太子,名叫「须大拿」(Sudqna)。他因为将父王的大象布施给婆罗门,被父王逐出宫廷。出居山野后,仍然以子、女施与婆罗门。

⒀睒变:睒变(!ama)为释迦的另一个前身。他孝敬盲父母,遇到国王出猎,误中毒箭,感动天帝,使其父母康复复明。

【语译】每年三月,师子国都要取出这枚佛牙舍利举行盛大的供养法会。在举行佛牙供养法会之前的十日,国王令人装扮出一头大象,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人穿着国王的衣服,骑着大象,击敲着鼓而高声唱道:「释迦牟尼从很久远之前就开始修习苦行。他不吝惜身体和生命,曾经以国家、妻、子布施与人,曾经将自己的眼睛挖出布施与人,曾经割取自己身上的肉换取鸽子的生命,曾经割下自己的头颅布施与人,曾经将自己的身体投给饿虎。他从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和脑髓。如此种种苦行,都是为了众生能够早日觉悟。释迦太子成佛之后,在世间四十五年,为众生说法,教化众生,使不安定的众生安定,没有化度的众生使其化度。与众生的缘分尽了之后,释迦佛方纔进入涅槃。释迦牟尼佛涅槃已经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了。释迦佛的涅槃,使众生长久感到悲痛。从今日算起,十日后,佛牙舍利就会取出,供奉在无畏山精舍。各位想种植福德的僧俗,请各自整治好道路,装饰好大街小巷,准备好香、花以及供养的器具、物品!」

辩说人唱完这些之后,国王便令人在道路的两边制作释迦牟尼的五百多具变现身。有的做成须大拿的形象,有的做成睒变的形象,有的做成象王、鹿、马的形。这些变化身的形象,都色彩艳丽,装饰华丽,栩栩如生。

做完上述准备工作之后,纔取出佛牙舍利。供奉佛牙舍利的车从街道中间走过。沿途的信众,在街道两旁摆满供养物品。供奉佛牙舍利的车一直行驶到无畏山寺,最后将佛牙舍利供养在寺院内的佛堂上。许许多多的僧俗都聚集在无畏山寺内,烧香、燃灯,昼夜不息地做各种各样的法事活动。佛牙舍利在无畏山寺一直供养九十日,方纔重新送回城内的佛齿精舍。城内的佛齿精舍每逢斋日,就打开盛放佛牙舍利的大殿,依照仪轨供养。

跋提精舍

无畏精舍东四十里,有一山①。山中有精舍,号跋提②,可有二千僧。僧中有一大德③沙门,名达摩瞿谛④,其国人民皆共宗仰。住一石室中四十许年,常行慈心,能感蛇鼠,使同止一室⑤而不相害。

【章旨】在无畏精舍以东四十里的山上,有一座名叫「跋提」的精舍。此座佛寺中有一位影响很大的高僧达摩瞿谛。

【注释】①有一山:指师子国国都阿努拉达普拉以东八里的密兴多列山(Mihintale),相传玛亨德到斯里兰卡后于此山初会天爱帝须王,故佛教徒尊之为圣山。

②跋提:师子国国都阿努拉达普拉城东弥沙卡山上有著名的古寺「塔山寺」(Cetiyagirivihara)。此寺起源于师子国天爱帝须王为最初前来传教的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长老等建造的六十八座石窟。初到斯里兰卡玛亨德等就是在此石窟之中度过安居期的。

③大德:为梵文Bhadanta的意译,音译作「婆檀陀」。在印度佛教中,「大德」是对佛、菩萨的敬称;比丘中的长老,也可以称为「大德」。在律本中,将比丘众称为「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为「大姊僧」。在汉传佛教中,「大德」一词并不用作对佛、菩萨的称呼,而是作为对高僧的称呼。但这种称呼的含义并不相同。在唐宋时期,「大德」是对由朝廷任用的担任特定职责的僧人的特称。一般是在「大德」之前加上相应的语词,如「证义大德」、「临坛大德」、「供奉大德」、「讲论大德」等等。法显在此所言的「大德」,应该是指比丘之中的长老。不过,至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使用,凡对有德有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都可以以「大德」作为尊称。实际上,「大德」一语已经不限于具足德行者,而成为佛教徒之间最一般性的客套称呼。

④达摩瞿谛:公元五世纪初,斯里兰卡有位名为Mahqdharmakathin的高僧。此位高僧以将佛教经籍转译为僧伽罗文著名于世。据R.C.Majumdar在其所著《印度人民的历史和文化》第三卷页二五八中说,这位高僧就是法显在此所说的「达摩瞿谛」。Majumdar的主要理由就是,「达摩瞿谛」与Mahqdharmakathin的对应发音正好相合。(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India People,Vol.Ⅲ. The Classical Age,Bombay,1954.)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可以备为一说。但法显所说的这位「达摩瞿谛」,住「一石室中四十许年」,似乎更像一位头陀僧,而不像一位以译经见长的「大德沙门」。因此,R.C.Majumdar的说法,未必能够作为定论。

⑤同止一室:此处指蛇、鼠同住于一室。蛇本来以鼠为食,因被达摩瞿谛的慈悲心所感化而与其天敌和睦相处。

【语译】无畏山寺以东四十里处有一座山,山中有一座寺院,名叫跋提。跋提寺中住有大约两千名僧人,佛众之中有一个德行很高的僧人,名叫达摩瞿谛。师子国的人都很信仰敬重他。达摩瞿谛住在一个石洞中长达四十余年。他经常以慈悲为怀,甚至能够感化蛇和老鼠,使它们共同住在一个山洞中,而并不互相伤害。

摩诃毗诃罗精舍

城南七里,有一精舍,名摩诃毗诃罗①,有三千僧住。

有一高德沙门,戒行清洁,国人咸疑是罗汉。临终之时,王②来省视,依法集僧而问:「比丘得道耶?」其③便以实答言:「是罗汉。」既终,王即案经律以罗汉法葬之。

于精舍东四、五里,积好大薪,纵、广可三丈余,高亦尔,近上着旃檀、渖水④诸香木,四边作阶,上持净好白氎周匝,蒙 ⑤上。作大轝床⑥,似此间 车⑦,但无龙、鱼耳。

当阇维⑧时,王及国人、四众咸集,以华、香供养,从轝至墓所⑨,王自华、香供养。供养讫,轝着 上,酥油遍灌,然后烧之。火然之时,人人敬心,各脱上服⑩,及羽仪⑾、伞盖⑿,遥掷火中,以助阇维。阇维已,收检取骨,即以起塔。

法显至,不及其生存,唯见葬时。

【章旨】师子国都城南有一座名为「摩诃毗诃罗」的寺院,是除无畏山寺之外的另一座重要佛寺。法显目睹了国王为此寺一位罗汉举行的葬礼。

【注释】①摩诃毗诃罗:为梵文Mahqvihqra的音译,意译为「大寺」。这是斯里兰卡最早的佛寺,从古以来就是斯里兰卡佛教的中心寺域。位于师子国都城阿 罗陀补罗城(Anurqdhapura)南方的大云林(又作「大眉伽林」,Mahqmeghavana)。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至师子国弘法,该国国王天爱帝须(Devqnampiyatissa)将其御花园「大云林」捐献给摩哂陀长老。后来,天爱帝须王又在此园中修建了这座寺院。从此,「大寺」就成为斯里兰卡最重要的弘法道场,也是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中心。公元前一世纪,婆他伽马尼王在首都城北修建无畏山寺后不久,斯里兰卡佛教就分裂为互相对立的两派——「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大乘佛教产生之后,两派之间的争斗由争夺此国佛教领导权之争逐渐演变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消长。四世纪初,摩诃胜军王(Mahqsena)决心弘扬大乘佛教,大肆破坏「大寺」。后来,由于宰相眉伽盘那跋耶(Meghavazzqbhaya )举兵劝谏,摩诃胜军王的态度纔有所转变,得以重建大寺。摩诃胜军王之子云色王(Srimavan)登位之后,奉行平衡两派的政策,「大寺」纔渐次恢复繁荣。法显至此国时,「无畏山寺」有僧五千,「大寺」住有比丘三千,前者的声势仍然超过后者。

②王:法显至师子国时,师子国的国王是摩诃纳摩(Mahqnama),其在位年代是公元四0六年至四二八年间。

③其:指这位高僧。吴玉贵将其理解为国王问大众,大众回答说:「是罗汉。」(《〈佛国记〉释译》页二五二)这恐怕是不对的。实际上,这位高僧实际上早已得到罗汉果位,只是其坚守戒律甚为严格,因而不愿显露,至临终方纔于大众之中说出。这完全符合佛教仪轨。

④沈水:即「沈水香」、「黑沈香」、「蜜香」、「沈香」,香木的一种。梵语为Agaru,音译有「阿伽嚧」、「阿伽楼」、「恶揭噜」、「阿竭流」,意译为「不动」。因为此香木木心坚实,入水即沈,故称「沈水」。「沈水香」是采自热带所产瑞香科常绿乔木之天然香料。此香木学名是Aquilaria agallocha,呈现青白色,伐采时,由中心木质部分渗出黑色树脂,即是沈香。

⑤ :聚集草木。

⑥大轝床:可载人的大车。床,座位。

⑦ 车:即「软车」,载柩车,其车轮没有辐条。

⑧阇维:巴利语为jhqpiti,又作「荼毗」、「阇毗」、「耶维」、「耶旬」,意译为「燃烧」、「烧身」、「焚烧」,相当于现今所说「火葬」之意。火葬法是印度传统的处理尸体的方法,佛陀涅槃后,也遵从这一传统葬法。后来,「阇维」就成为佛教在僧尼圆寂之后处理尸体的惯用方法。印度人举行火葬时,先在野外的空地上堆满香薪,遗骸用白布缠绕置于龛内,然后放在积薪上,淋上酥油加以焚烧。焚烧时,对遗体念诵经文。此时亲朋好友聚集,并纷纷投下物品,以助燃烧。燃烧后,捡拾白骨,盛于金瓶内,或供于塔内,或投入河中。依照身份的尊卑高下,仪式略有差别。燃烧时,恐怕烈火伤害小虫性命,因而焚烧时必置于岩石之上,此石则被称为涅槃台。佛教传播开来后,中国、日本僧界也相继采用这一方法。中国丛林则以「送往生」称呼之。

⑨墓所:这里指「阇维」的地方。

⑩上服:礼服,上等服装。

⑾羽仪: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

⑿伞盖:又称「华盖」、「悬盖」。印度由于日射强烈,故使用伞盖以遮阳,僧侣行道以及普通人出行时,均习惯使用长柄的天盖。

【语译】在师子国国都城南七里的地方,有一座佛寺,名叫「摩诃毗诃罗」。此寺中有三千名僧人居住。

「大寺」中居住着一位德行很高的僧人,戒行高洁,师子国的人都认为他是罗汉。这位僧人临终之时,国王来看望他,并且按照佛教仪轨把众僧召集来,当众询问此僧:「比丘得道没有?」这位比丘据实回答说:「是罗汉。」此比丘圆寂之后,国王便按照佛教仪轨,以罗汉的礼仪为他举行葬礼。

在「大寺」东南方向四、五里的地方,堆积起一大堆柴薪,长、宽大约有三丈多,高也是如此。柴薪最上面部分放着沈香、檀香等各种香木。薪堆的四边被作成台阶状,然后再用最好的白布将柴薪堆裹起来。另外,还制作了一辆大轝床,其形状就像中土载柩车,只是上面没有龙、鱼等图案而已。

当预定焚尸的时日,将这位高僧的尸体置于大轝床上。由大轝床将高僧遗体运送到焚尸的地方。大轝床到达坟墓后,国王亲自拿着香花供养这位高僧。供养完以后,把车放在柴上,用酥油灌浇,然后焚烧。火燃起来的时候,人人心中敬仰,各自脱去上衣,把上衣以及手中拿的仪仗伞盖等物纷纷从远处掷到火中,用来帮助焚烧。焚烧完以后,便把骨头捡起来,造塔供养。

法显到这里时,没赶上他活着时,只是见识了为他举行的葬礼。

王作新精舍

王①笃信佛法,欲为众僧作新精舍②。先设大会,饭食僧。供养已,乃选好上牛一双,金银宝物庄校角上,作好金犁。王自耕顷四边,然后割给民户、田宅,书以铁券③。自是已后,代代相承,无敢废易。

【章旨】此章的真正意旨在于讲一位师子国国王新建一座佛寺的经过,至于国王的名氏,法显却未能明言。

【注释】①王:此「王」的所指不明。从法显下文所说「自是已后,代代相承,无敢废易」数语看,此位国王并非法显至师子国时的摩诃纳摩王(Mahqnqma)。另外一种可能是指「大寺」的创立者天爱帝须王,但法显说,国王「欲为众僧作新精舍」,此一「新」透露出这一悬测也有其薄弱之处,因为「大寺」是师子国的第一座佛寺。可见,此段文字并非是对「大寺」的修建因缘的说明。从此段文字的语境考虑,最大的可能就是天爱帝须王与摩诃纳摩王之外的另外一位国王。

②新精舍:章巽以及吴玉贵均将此段文字置于「摩诃毗诃罗精舍」的标题之下,显然未能注意到国王「欲为众僧作新精舍」数语。也就是说,此段文字与「摩诃毗诃罗精舍」没有一点关系,应该是对另外一座佛寺修建因缘的说明。

③铁券:本指帝王颁发给功臣,授予其世世代代享受某种特权的铁契。在此是指师子国国王颁发给寺院的,保证其所布施的土地、民户等世代供佛寺使用的文书。

【语译】有一位国王笃信佛法,想替众僧建造一座新的寺院。国王举行无遮大会,为僧众提供斋食。供养大会完毕之后,便选择两头上等的牛,在牛角上装饰各种金银宝物,并且制作出一顶金犁。国王以装饰一新的牛拖着金犁,亲自耕犁田地四周,然后将民户、田宅布施给寺院。国王并且将这些布施事项书写在铁券文书上。如此以来,寺产便一代一代向下传承,没有人敢于废弃。

天竺道人诵经

法显在此国,闻天竺道人于高座上诵经。

云:「佛钵本在毗舍离,今在揵陁卫国。竟若干百年,(法显闻诵之时,有定岁数,但今忘耳!)当复至西月氏国①。若干百年,当至于阗国。住若干百年,当至屈茨国②。若干百年,当复来到汉地。住若干百年,当复至师子国。若干百年,当还中天竺。到中天竺已,当上兜术天③上。

「弥勒菩萨见而叹曰:『释迦文佛钵至!』即共诸天华、香供养七日。七日已,还阎浮提,海龙王持入龙宫。至弥勒将成道时,钵还分为四,复本频那山④上。弥勒成道已,四天王当复应念佛,如先佛法。贤劫千佛,共用此钵。钵去已,佛法渐灭。

「佛法灭后,人寿转短,乃至五岁。五岁之时,粳米、酥油皆悉化灭。人民极恶,捉木则变成刀、杖,共相伤割杀。其中有福者,逃避入山。恶人相杀尽已,还复来出,共相谓言:『昔人寿极长,但为恶甚,作诸非法故,我等寿命遂尔短促,乃至五岁。我今共行诸善,起慈悲心,修行仁义。』

「如是各行信仪⑤,展转寿倍,乃至八万岁。弥勒出世,初转*轮时,先度释迦遗法弟子⑥、出家人及受三归⑦、五戒⑧、斋法⑨、供养三宝者;第二、第三次,度有缘者。」

法显尔时欲写此经,其人云:「此无经本,我止口诵耳。」

【章旨】法显在师子国听天竺僧人讲诵有关佛钵流传的经文。

【注释】①西月氏国:「月氏」为一古民族,其族起先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之间。公元前一七二至一六一年,「月氏族」遭匈奴攻击,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后来建立了若干国家。此处的「西月氏国」不详其所指。

②屈茨国:又作「龟兹」、「鸠兹」、「屈支」,西域诸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古龟兹国国都在延城。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也较发达。信奉佛教,有文字,擅长音乐。

③兜术天:即「兜率天」,为欲界六天的第四天。详见「陀历国」注释④。

④频那山:指环绕须弥山的八座山的第七座,又作「毗那多迦」、「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为梵文Vinataka的音译,意译为「障碍」、「犍与」、「象鼻」。须弥山四周的八山、七海、四大洲都由四大天王及其部属护卫。佛陀初成道,四天王各自为佛奉献食钵,佛陀将四钵合为一体。

⑤信仪:高丽藏本作「信义」,应从。

⑥释迦遗法弟子:指直接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弟子。佛之遗教,称为「遗法」。

⑦三归:即「三皈依」、「三归依」、「三皈」、「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意思是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远解脱一切苦。这是成为佛教徒所必经的仪式。三归依又可分为「翻邪三归」和「受戒三归」两种。前者是指翻邪道而入正道时,所受之三归。后者则指授受戒法之前必须信受的三归仪式,有五戒三归、八戒三归、十戒三归、具足戒三归等四种。

⑧五戒:指在家佛教徒所受持的五种制戒。具体而言是:不杀生,不偷盗(不与取),不邪淫(非梵行),不妄语(虚诳语),不饮酒。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

⑨斋法:即「斋戒之法」。从广义而言,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则有二义:「斋法」本指「八关斋戒之法」,但由于「八关斋戒之法」中以过午不食为核心,所以「斋法」也就常常指过午不食之法。中土佛教在逐渐改变了「过午不食」的规定之后,转而以吃食素食作为斋法的核心。实际上,与作为「戒律」内涵下的「斋法」并无直接关系。

【语译】法显在师子国时,曾经聆听了天竺僧人坐于高座之上诵出经文。

那位僧人诵出的经文是这样的:「佛钵本来在毗舍离国,现在在犍陀卫国境内。满若干百年(法显聆听其诵经时,听到过具体年数。不过,现在却忘记了。)之后,必会到西月氏国。再满若干百年之后,佛钵又要流传到于阗国去。在于阗国住若干百年之后,佛钵必到屈茨国。在屈茨国若干百年之后,佛钵就要流传到汉地。在汉地住若干百年之后,佛钵又要到师子国。在师子国住若干百年之后,佛钵就要回到中天竺。佛钵到了中天竺以后,就要上到兜率天上去。

「弥勒菩萨见到佛钵后感叹着说:『释伽牟尼佛的食钵来了!』便与诸天神用香、花供奉七天。七日以后,佛钵又回到世间,海龙王就将佛钵拿入龙宫。到了弥勒将要成道的时候,佛钵又分成四块,回到频那山上。弥勒成道以后,四大天王就会如同当初念想、供奉释迦牟尼佛一样念想、供奉弥勒佛。贤劫的一千个佛,都要使用这个佛钵。佛钵消失以后,佛法也就渐渐消灭了。

「佛法消灭以后,人的寿命逐渐变短,甚至降到五岁。当人寿仅仅五岁的时候,就连粳米、酥油都消失了。那时,人们变得极其凶恶,拿起草木就变成杀人的刀仗,互相杀戮。其中有福德的人,还可以逃避进入深山。等恶人互相残杀殆尽之后,有福德之人纔能再从深山出来。这些有福德之人一起商议道:『过去人寿很长,但是由于人们作恶多端,做了各种不合乎礼法的事情,使得我们的寿命变得十分短促,以至于只有五岁。现在让我们共同修行各种善行,树立慈悲之心,修行仁义吧!』

「这样,这些幸存的有福德之人便各自讲究信义,施行仁义。人们的寿命逐渐地成倍增加,一直增长到八万岁。这时,弥勒便会出世。当弥勒佛初转*轮,首先化度在释迦佛之世皈依过释迦牟尼佛的释迦遗法弟子、出家人以及受过三皈依戒、五戒、斋法、供养过三宝的人。弥勒佛第二次、第三次转*轮,则化度有缘分受到弥勒化度的人。」

法显那时想将这部经抄写下来,但那位僧人说:「这部经没有经本,我只是口诵而已。」

求得经律文本

法显住此国二年①,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②,得《长阿含》③、《杂阿含》④,复得一部《杂藏》⑤,此悉汉土所无者。

【章旨】法显在师子国居住两年,抄写了四部经律文本。

【注释】①住此国二年:当为义熙六年至义熙七年,即公元四一0年、四一一年。法显在此着中一般是以夏坐之解夏作纪年标准的,而法显在师子国停留的时间是从公元四0九年冬天至公元四一一年夏天,以夏坐计算,正为两年。

②弥沙塞律藏本:全称为《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略称《弥沙塞部律》,是佛入灭后第三个百年时,从上座部系统分化出的化地部(弥沙塞部)所传之戒律。法显从师子国携回的本书梵本,至刘宋时由佛陀什、竺道生等共同译出。因为此律由五部分组成,故简称《五分律》,现在的传本为三十卷。其中规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条。据近人研究,此律与南传巴利文律藏在内容上极为接近。

③长阿含:又作《长阿鋡经》,为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系第一次结集的产物。法显所带回来的经本,自己未来得及翻译,而现存的《长阿含经》是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四一三年)由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同译出的,因为译出之地在长安,所以并不能确定是否为法显所带回者。关于《长阿含经》名称之由来,据《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等载,因系长篇经文的总集,所以就称为《长阿含经》。现存的汉译《长阿含经》为二十二卷。

④杂阿含:此经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是第一次结集的产物。法显所带回的经本,自己未来得及翻译,后来由刘宋求那跋陀罗在建康瓦官寺译出,《历代三宝记》卷十明确说:「《杂阿含经》,五十卷,于瓦官寺译,法显赉来。」至于此经名称的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说,此经乃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之教说,今集为一部,故称《杂阿含》。此外,尚有其它说法,不再一一具列。

⑤杂藏:此即现今《大正藏》卷十七所收一卷本《佛说杂藏经》,这是法显回国之后所亲译,其内容是目连为地狱诸鬼叙说报应因缘。此经有四种译本。

【语译】法显在师子国居住了两年,又得到了《弥沙塞律》藏本,得到了《长阿含》、《杂阿含》等经本,又得到一部《杂藏》。这些都是汉地所没有的。

【说明】

法显在师子国停留的时间是公元四0九年的冬天至公元四一一年的八月中旬,以夏坐时间记,正好为两年。在法显的这一部分记述中,可以格外注意的有下述几点:

一、法显对师子国佛教基本情况的载记。这部分内容成为现代学人了解、研究斯里兰卡佛教史,特别是公元五世纪初期,师子国佛教发展状况的基本材料。其史料价值,不可估量。

二、法显在师子国写得的《弥沙塞律藏本》后来由佛陀什、竺道生等共同译出,《长阿含经》虽由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同译出的,但不能确定是否为法显所带回,而由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的《杂阿含经》,可以确定是由法显从师子国带回的。

三、法显在师子国无畏山寺的大殿看到汉地商人奉献给青玉佛像的一把白绢扇,感慨万千。此段文字,深刻地表达了法显这次西行的心理感受,兹转录于此,请读者再仔细体味:「法显去汉地积年,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分披,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心常怀悲。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返回 新译佛国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新译佛国记 第九部分 海路归国
下一篇:新译佛国记 第七部分 东天竺记游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新译佛国记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
 新译佛国记 第二部分 西域记游
 新译佛国记 第九部分 海路归国
 新译佛国记 目录
 附录一:法显法师传
 新译佛国记 第六部分 中天竺记游(下)
 新译佛国记 导读:法显大师与《佛国记》
 新译佛国记 第一部分 由长安西行至沙河
 新译佛国记 第三部分 北天竺记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钱债因果[栏目:普献法师讲故事]
 《金刚经》系列开示 81[栏目:常福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三章 出入息念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十七、唐若兰女士刻地藏十轮经自述灵感[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心地[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