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心中的《瑜伽师地论》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1
我心中的《瑜伽师地论》

  释圣地 撰
  --------------------------------------------------------------------------------
  ·瑜伽大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超群典而独出,只千古而无对。
  ·瑜伽大论是导众生趣向人天涅槃大道之通途。应群机而无缺,度众苦而无失。
  ·瑜伽大论是二佛应化之嫡传,一真法界之全显。
  ·瑜伽大论是佛法全部,过此更无若增若减。离此能诠之所诠,若更有所诠之佛法,其所诠若非是空无,决定已摄其中。
  ·瑜伽大论是下下根之薄地凡夫所能学、所应学,亦是上上根已入大地诸菩萨之所学。
  ·于此末法时代,唯瑜伽大论同正法正行共存亡。大论住世,正法可存,正行有迹。大论隐没,正法难存,正行灭迹。
  ·一切众生,若能恭敬披读瑜伽大论皆当获得意想不到的益处。法随法行之众生,唯有依止大论修学方能无凶险、无过失地趣向涅槃大道;法随信行之众生,若能依止大论修学定当如虎添翼不退善根,直趣涅槃。
  ·瑜伽大论是最易读最易懂之经典,是披读一切其它经典的基础。若于大论亦读不通,学佛只能徘徊门外。
  ·瑜伽大论是至宝,人人有心皆当学,世间一切皆可失,不可错过学大论。
  ·瑜伽大论是二十一世纪重建人类文明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南。人类生存的希望,人类幸福之源泉,皆来自于依止大论闻思修学。
  ·瑜伽大论即是慈氏菩萨之法身,依止大论闻思修学是此生上升睹使多天(即兜率天)承事慈氏菩萨殊胜之方便。
  ·大师是真正精通三藏之三藏法师。
  ·大师是二佛(释迦、弥勒)应化于其末法时代所遣之使者,是二佛之内眷属。大师之行迹即能体现释迦佛大悲坚固勤勇无倦之拚命精神,又能展示弥勒尊大慈无极智慧无等之善巧方便。
  ·大师于佛教史上之地位不可替代。
  ·于我心中佛陀第一,大师第二。于大师传记中可见大师之俱生功德,唯佛陀可比,非余大师可及。
  ·大师决定是大菩萨应化再来,方可担当起于末法时代译传正法之重任。依《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之愿行,及大师之行迹可推知:大师当是地藏菩萨化现再来。而地藏即是因地释迦,释迦乃果地地藏。唯因地释迦方可担当起释迦教法末法时代译传正法之重任,方可真正称为释迦第二。
  ·大师既是地藏化现,其一切行迹应如佛陀,具表法意义。有心者当于其中参悟末法时代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殊胜方便。
  ·大师是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之承传及开拓者,是人类之脊梁,是中国第一人。
  ·以大师之悲愿,于此末法时代大师一定会再来。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三十颂及科判
下一篇: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浅谈唯识无境
 浅谈对唯识种子的认识(贤戒法师)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七)
 成唯识论概观(济群法师)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八)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定智法师)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三)
 唯识学九大要义
 唐法成《瑜伽师地论释》科(王孺童)
 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济群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art Two 19. Nandas Pride[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又看夕阳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1 (1997年于加州大觉莲社)[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愿望的种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How an Ungrateful Son Planned to Murder His Old Fa..[栏目:The Jataka Tales]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七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妙语微言 序言[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1[栏目:佛法生活·嘎玛仁波切]
 厌离生死 解脱苦恼──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栏目:高僧传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