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
郑石岩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提要
每一个人都拥有很大的潜能,根据心理学的看法,通常一个人最多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的潜能。因此,你千万不要为孩子的资赋不如人而颓废,更不能以孩子的成绩很好而自满。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事业的成败,都决定于能否应用潜能。
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需要许多条件配合,才能发挥出来。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特殊能力,需要有效的指导和协助,才能真正显露他的光芒。本篇主要在于介绍潜能的观念和引发孩子发展潜能的原则。
我们都希望下一代比自己能干,希望他们能发挥潜在的能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人类真有偌大的潜能尚未发挥吗?这一点,心理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说我们只用了总能力的四分之一,有人说只用了三分之一,也有人说只用了十分之一。但无论如何,人类的确有很大的心智潜能尚待发展,是心理家们共同的看法。
做父母的人,当然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有个成功幸福的未来。但对于启发潜能则所知甚少。本篇要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提供一些激发潜能的观念与线索,帮助你提高教导孩子的新知与技巧。
关于潜能的发展,以人文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和超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讨论得较多。人文心理学家倾向于发展人际关系,自我的醒觉与实现,艺术的陶冶及情感的发展、感受性训练等。他相信这方面的教导和陶冶,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实现。超心理学家则朝另一个方向寻找答案,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理论,更没有确定的范围。他们相信,要从心灵活动的多面性去发展,才能启开人类潜能的奥秘。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似乎有点眉目,因为他们把重点摆在内在我(subjective self)的发展。认为它是创造力的动力核心,是直觉的根源,同时也重视超觉和非感官的经验(unusual human experience)。他们相信,情感的非理性活动有助于创造力的启发,练习超觉静坐与直觉的灵感,鼓励想像力的表达,均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发展。
此外,心理分析学家也提出了潜能与创造力的观念。他们认为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来源,不过想像力是潜意识发出来的灵感,它是心理动能的衍化。如果想像力和惧怕结合,就变成焦虑和心理上的不良适应。它如果与现实待解决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就成为创造力。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避免抑制孩子的情绪或心力。
现在我以通俗的观念,综合各派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你教育子女和激发潜能的观念与原则。
第五章 潜能发展的条件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很大的潜能,其未发挥的部分,远超过他所使用的部分。因此,只要经过适当的教导与培养,潜能就可获得发展。心理学家汉特(J·M·Hunt)在他所著的《智能和经验》一书中,详细讨论启发孩子潜能的重要性。他说,孩子在贫乏的环境下生活愈久,智能发展愈差,潜能受障蔽的情况愈严重。反之,生活环境愈多变化性和挑战性,对潜能的发展愈有帮助。
心理学的研究已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并非固定不变。现在我们已不再为儿童的智能束手无策,因为它可以透过适当的培养则改进。我们对天才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因为天才事实上是教育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启发。教育不是在发掘天才,而是在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父母亲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人,不应该拿他跟别人比较,而是把他的潜能引发出来,实现他自己的能力。人文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孩子的潜能,至少要注意良好的生理条件、学习的机会、人本需求的适当满足、自我观念的发展和适当的接受挑战。兹分别讨论如次。
健康的生理条件
健康的身体是维持良好精神状况的基本条件。孩子们是否活泼、好奇、兴致勃勃不断的探索,与其生理状况关系密切。疲惫或生病的孩子,学习动机很弱,专注力很差;精力旺盛的孩子,好奇心强,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与活动。就发展潜能而言,健康的身体是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父母亲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却忽略了孩子生理上的成长和需要,把孩子当作读书的机器,整天与书本为伍。另一方面,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由于活动空间狭小,父母亲又没有时间多带他们做户外活动,生理上的发展显然受到限制。我实在很担心下一代孩子的体能将有所不足。他们胖而不实,虚有其表,活力不够。肥胖已经成为现代儿童的一种病症,根据调查,都市里有百分之五的孩子,体重超过标准。另一方面,城市孩子的近视比例,到了国民中学阶段,已高达百分之六十,高级中学则高达百分之八十。这是值得现代父母特别注意的问题。
人类的眼睛,就原有结构而言,是用来看远处的东西,例如逃避危险,寻找猎物。但由于人类文明与生活形态的改变,不断做近距离的视觉活动:看书、看电视、写字或办公室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由于城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孩子们似乎已失去远望的环境。
最近,孩子重听的现象也愈来愈严重。父母亲似乎除了特别重视学业和盲目补给营养之外,没有什么新的省悟。
我要郑重地告诉现代的父母:要想孩子将来生活得好,能发挥其潜能,首先需要有好的生理条件。因为它是生活的本身,是活得有朝气、带劲儿的基元。同时也是学习生活于世界中种种必要能力的条件。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缺乏这个条件,健康的身体似乎被误会为“不生病”,这是教育上最大的不幸,也正因为如此,孩子的健康才会受到疏忽。
健康的生理,至少应解释为具有充沛的体能,饱满专注的精神,敏锐的知觉与感受能力,迅速的活动力及稳定快乐的情绪。良好的生理条件,支持孩子不断发现问题,好奇的探索和尝试寻求答案的意志。
目前卫生与保健的观念虽然普遍,但我们仍然未将医学上的知识,充分地应用于养育孩子,以致对孩子的健康仍然相当疏忽。我们给予孩子太多功课,使他们过著劳顿乏味的生活。食物方面,我们不注意选择,过量的精制食品如饼干、糖果、合成果汁,几乎代替了自然食物。这些食物营养的分配并不均衡,而电视里对儿童零食的广告,似乎不断地在加强食品营养上的错觉。
父母亲究竟应对孩子的饮食注意些什么呢?美国有一位医生叫毕勒(Henry G·Bieler),根据行医数十年的经验和记录,写了一本书叫《食物是最好的医药》(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生活情报源丛书(1)),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归纳几项重要的原则如次:
·要多吃新鲜的食物,少吃精制的食品如卤肉、白米饭(以胚芽米为佳)、蜜饯、精制面包、冰淇淋等等。
·均衡摄食各种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孩子维生素和矿物质。
·能生吃的蔬菜、水果,应以生吃为宜。
·孩子发育期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须适量的供应。
·偏食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
·生乳和酵母是好的食物,也是医药。
·过量吃盐有害健康,食物应少加盐和调味品。
·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菸草、酒精,对孩子健康有害。
·疾病是长期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致。
适当的食物不但有益健康,而且可以治疗疾病。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很多,食物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此外,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运动、情绪与心理生活等,都足以影响孩子的健康。特别是运动,父母亲最好能陪伴孩子,学习一些不受空间限制的运动,以期天天运动强身,如太极拳、弹腿、跆拳道、八段锦等国术活动。
学习的机会
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是孩子潜能的得以充分发展的第二个因素。孩子内在的心灵世界,与其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父母亲唯有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引导他做多方面试探与学习,否则很难把真正的能力引发出来。许多父母亲以为自己的孩子天赋不如人,而产生消极的念头,终止了对孩子的悉心教导,以致孩子得不到他应有的发展。事实上,就孩子的能力发展而言,后天的学习与教导,只有绝对的影响力。
儿童心理学家凯利(E·Felly)曾说:“父母亲要随时注意儿童的学习与经验,时时提醒自己,孩子们天生完美,我们有责任提供其发挥完美潜能的机会。”在我们的社会里,仍然有许多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机会。比如说小家庭的子女,父母亲早出晚归,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显然缺乏亲子间的交谈和沟通。甚至有些父母亲,一有空闲便坐在电视机前或麻将桌上消磨时间,而不与孩子谈话,因而造成语言发展上的障碍、人际感受性的贫乏,甚至在智能和情感上亦受到影响。
科学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原可以提高生活的水准,使孩子受较好的教育。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变迁的快速,使得父母忙于他们的竞争与工作。结果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又剥夺了儿童学习的机会。
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戈登(I·Gordon)曾做过幼儿多方面学习的试验。父母亲经过指导,运用家里各种事物,随时对六个月大的婴儿提供学习机会(逗著玩、说话、观看玩具或图案)。实验的结果发现,学习愈多,智力的发展愈好。贫穷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
教育心理家布鲁姆(B·S·Bloom)研究亦发现,儿童到了四岁,智力已达到将来成熟时的一半。因此,孩子早期所得到的学习机会,及其造成智力的成长,可以决定孩子智力成长曲线的仰度与高度,他指出,出生后头四年内智力成长程度,与其以后十三年成长度大致相等。由此可见,提供儿童学习的机会,尤应重视四岁以前的学习。
四岁以前的孩子,究竟要提供他什么学习经验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逗孩子玩、跟他说话、展示物体景象、引起好奇、增加他的见闻、玩弄各种玩具等等,都有助于幼儿智力的成长。有一篇报导指出,孩子即使是有好的智力遗传,如果不提供学习机会,一样会被埋没。美国若干没有得到教导或愚笨的儿童,竟是大学研究所研究生的子女。其原因是研究生研究学问,不能每日提供较多时间教导孩子。
父母亲提供越多学习性刺激以启发孩子,越能促进智能的发展。兹建议提供孩子学习机会的几项原则如次:
(1)对于幼儿要多逗著他玩,跟他说话,跟他一起玩玩具和有规则的活动。
(2)及早学习语言。父母亲要多跟孩子交谈,念故事给孩子听,并学习正确的表达和逻辑思考。
(3)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事物中练习分辨、归纳、推演和探究。
(4)帮助孩子学习阅读。
(5)要在儿童有兴趣和乐于学习下,提供学习机会。
人类的能力用进废退,若不提供机会让儿童应用资赋,潜能便胎死腹中。在教导过程中,如果一味提供死板而缺乏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孩子便会对它觉得乏味,那么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便失去意义。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导,一直没有打动儿童活生生的求知欲望,也谈不上开放儿童的经验世界。执著于死板教材的填鸭,是教导上的最大缺憾。
心理需要的辅导
影响孩子潜能发展的另一因素,是教师和父母对孩子的人本需求是否重视。人的一生是一直都在追求“需求”的满足。人类的需求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叫做基本需求,如食、衣、住、行的需求。其二是心理上的需求,如追求安全感、认同、归属、自尊、爱、自我实现等。人类的行为与生活现象,都因需要而起。需要驱动了行为,行为的结果又形成了新的诱因和动机。
孩子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便开始寻求心理上的需求,这些需求被人文心理学家们称为人性需,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k Fromm)指出,满足人性需求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循理性的创造以及爱、美感和真理来获得满足。另一是以非理性的暴力、毁灭、退化和麻醉来逃避需要。由于后者彻底违反了生命的生长,在逃避背后,仍然存在著紧张和焦虑,而使自己更陷于堕落,无法自拔。
父母亲在孩子寻求心理需求上,应做积极的辅导。培养孩子以爱、同情、美感和理性来满足其心理需求,从而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建立伦理意识和社会生活规范。
孩子的人性需求经过父母亲的爱、温柔、兴趣、同情的感染,最后成为一种健全的精神力量。这是保证孩子不学坏,而能积极上进的契机。
孩子所以有不良适应、愚行、犯罪等等,都源自于人性需求上的匮乏。换言之,孩子的人性需求若得不到满足或纾解,罪恶便随之而起。心理家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方:从不良适应者的乖异行为,可看出孩子追求人性需求失败与挫折,对心灵的戕害至深。心理疾病是无法满足“为获得生长及健康所由生的需要”所致。孩子是在不能满足这些心理需要及自我实现时,才铤而走险。
许多孩子正因为无法获得人性需求的满足,例如被动的学习(上学)、师生间的疏离、亲子间缺乏爱与亲密、破碎的家庭所造成的不安、学业上的失败、不能在学校里发挥所长等等,而使心灵成长受到严重的伤害,造成心理上衰退并发症状,而潜能也就被抑制了。
孩子心理需求的满足,大部分要靠家庭来维系。家庭的气氛一定要和谐,父母亲一定要付出爱,否则孩子就要陷于心理需求的饥渴。所以我特别建议正打算离婚的怨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将来,不要意气用事。请注意!幸福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寻找得来的。
教育家辛格(D·Syngg)曾批评当前的教育说:我们提供过多孩子未曾接触的课题和答案,忽略了人性的教导,过于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成就期望,而造成教育上的失败。许多孩子心里正嘀咕著,“没有人喜欢过我,接纳过我,了解过我”。孩子如果处于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会有兴趣向学,主动去探索和求知?
父母亲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无心地抑制了孩子的自发活动,把活泼误会为顽皮,把好奇当无知,把发问当多嘴,把热心当多事,而给予一连串抨击。然后把主动做事当应该,把勤劳当本分,把成功视为当然,而吝于分享他的愉快以及适当的赞美,使孩子在人性经验上,变得贫乏和苍白。这样孩子的生活力和上进心就会受到障蔽。
如果父母亲要求孩子做的,正是父母亲应该指导孩子去做的,这就好似医生告诉病人说,“等你的病好了再来看我”一样的矛盾。父母亲对孩子犯过和失败,不从人性经验去做诱导,反而责罚、体罚和凌辱孩子,往往使孩子失去成长与实现的积极性。
孩子获得较多尊重与诱导,便会自动自发;获得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便会有信心;获得爱和关怀,当然有较高的安全感;获得成功的经验,就能奠定自我实现的初基。孩子的人性需求如果获得重视,孩子就能积极上进。
自我概念
孩子未来潜能的发展,与他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深深地影响“自我世界”(theworld of self)的扩充。自我概念是孩子对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则从其父母、师长和四周的朋友对他的看法中得来的。因此,父母和家人对孩子的看法,及使用语文或表情所表现出来对孩子的评价,将深深影响孩子的自我观念。孩子被父母亲经常评价为“愚笨”、“拙于人际关系”、“不得人缘”等等,孩子就因此而形成了那样的自我概念。
孩子为了维持自尊,不愿接受坏的自我观念,但又无法从“自卑”中超越出来而有所突破时,孩子就可能走几严重的不良适应,采取暴力、犯过和敌视来防卫他的难堪。
自我概念是孩子面对种种生活挑战时,能否胜任愉快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行为品质决定于自我概念。一个人相信自己如何,其表现就会如何。它影响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内在的情绪与情感,以及判断和知觉。
父母亲必须特别谨慎,孩子的自我概念是父母和周围的人对其观感的投影。那么,就不难了解:得不到爱的孩子他的自我概念如何?在学校学业不断遭到失败的孩子,而从不给予某些成功的经验来补偿,他的自我观念又如何?要知道,在幼小心灵中,如果挫折太多,受到的凌辱又太过分,那么孩子的感受会如何呢?那种表为之黑,地为之暗的遭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不幸。
我常常发现,许多孩子因父母的离异而得不到爱,父母的任何一方都在批评对方的卑鄙,而造成价值的混乱和认同上的失败。接著,孩子无心念书,功课一落千丈,“失败者”的自我概念,像恶魔般地把他推到无法自拔的困境。
智能在某些层面上,也是自我概念的函数。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尝试,能克服困难,其思想达观,接受挑战的机会较多,经验的累积使他更有能力应付待解决问题。
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有了不当的自我概念,他的潜能发展便会受到障碍,甚至需要辅导和治疗才能挽回。兹建议父母亲培养孩子良好自我观念的原则如次:
(1)孩子的自我概念应切合他自己的能力与条件,自我概念应建立在自我了解,而不是建立在父母亲或师长所给予好的或不好的评价。
(2)不要给孩子灌迷汤。不切实际的评语容易造成错觉,或对父母的抗拒。
(3)协助儿童解决问题,建立适应能力,从而培养自信心。
(4)适时给予成功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长,要在成功的经验鼓舞下,发展更多的特长。
(5)支持和接受孩子主动解决问题,是培养自我概念的最好方法。
自我概念是孩子憧憬未来和创造自己前途的动力。你一定要细心地培养他,让他有好的自我概念,因为它是命运的守护神,它是引导一个人克服万难,不断努力上进的思想。
情感的发展
孩子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包括情绪、感情、人际关系等等。这些情感不但影响其心智的成长,学业成绩,更严重的支配个人的心理健康。柯曼(J·Coleman)曾经研究过影响孩子学业成就的因素。他发现“孩子的态度”对其学业成就影响最大,它包括对学校的兴趣、情感、自我概念、情绪控制等。何特(J·Holt)则从研究中发现,焦虑是孩子走向失败的原因。柯柔(J·Kozol)则更具体的说,情感上的障碍是孩子挫败的开端,而强调少年时代情感生活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注意,情感上的经验,是一个人“情感我”的根源。特别是少年时代的种种经历,对人格具有决定性影响,并支配一个人的兴趣、想像、适应方式和态度。兹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如次:
(1)协助孩子从自发活动中,获得主动做事的满足感。
(2)重视孩子在艺术(美术、音乐、舞蹈)、梦、幻想及编写故事上所展释的想像力,并且跟孩子交谈与讨论,以激发其创造力。
(3)重视姿态、表情、语调等不属于理性活动的沟通与回馈,透过它才能使孩子表达其情感和态度。
(4)跟孩子游戏和歌咏,以变化孩子的气质、陶冶其心志。
(5)以小组或团队活动的方式,认识人际关系,培养负责及互助的精神。
(6)父母要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欣赏其优点,接受他的弱点。
(7)不宜强迫孩子说出秘密,揭穿他的隐私。
情感的发展与智能的成长,乍看之下是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但就一个人潜能的发展看,它却相辅相成的。就成功的生活来看,是一体之两面。最近完形心理学家提出所谓完整的教育(con-flluent education)就是为了教导健全的下一代,把情感范畴(感情、情绪、态度和价值)和智性的范畴(如智能和认知活动)加以整合编订课程,相互配合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类的天赋,过创造性的生活。
第六章 创造力的引导
你希望你的孩子有很好的创造力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再问你,你认为孩子的创造力是天生的吗?你可能会说“是!”因为你认为创造力这种无从捉摸、无从理解的灵机,确实难以学习。但是心理学家则告诉我们说,不要悲观,它虽然无从学习,但却可以培养。现在我们来讨论父母亲应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社会不断地进步,但是待解决的新难题仍然层出不穷。因此,每个人似乎只有发展创造力,才能把自己带向成功,否则就要面临挫败和适应不良。
创造力并非只表现在科学研究上的发现,或发明新的技术或产品上。它同时也是处理日常事物的智慧。简单的说,生活上林林总总的问题,都需要创造力来处理,才有圆满的结果。
一般说来,创造是指新的创作和发现,它并不限于特定范围。因此,画家作一幅画,音乐家谱一首曲子,武器专家发明一种杀人的武器,科学家发明现新的科学理论,心理学家发现新的人际关系历程,乃至家庭主妇发明了新的酱油,孩子写出第一篇创作小说或童时,有效处理一件偶发事件等等,都是一种创造。
心理学家罗吉斯说,创造是一种突然的发现和新创作,其过程是一方面来自创造者内在特有的本质,另一方面是生活中人、事、物及环境的启示与激荡。现在我们创造的动机、内在条件、创造行为及促进创造的条件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的动机与心理条件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股好奇的冲劲,它引导孩子实现自我,并发展其潜在的能力。它逐渐引导孩子发展与成长,增强他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创造力可能因为受到严格限制,而蒙上一导心理防卫机制,不敢表露出来,而使它销声匿迹。不过创造力并不因此消失,只是在等待著适当的时机和条件而展释出来。也就是说,当孩子对环境重新调整其关系时,又能表露出创造力。
创造是一种开放的心胸中进行,一个人是在没有成见和压抑下才能创造。正因如此,创造者本身必然是清醒的,创造的本质就是一种建设性。创造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种喜悦,也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自然表现。
孩子本来就具有创造的天性,他们经常敝开心胸,毫无成见地去感受周遭的事物。他们没有权威的压力。没有既成事实的成规,于是一种自由追求实现的好奇心,点燃了他的创造活动。孩子总是有许多新颖的想法,不管他是对的或是错的,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表现。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好奇心加以压抑,限制他去尝试,或直接告诉他答案,那么孩子即刻从创造活动的历程中溃退下来。
父母亲不妨上孩子有自由尝试的机会,只要孩子的尝试不危及安全,要多多鼓励创造性的试探。
孩子进行创造活动有其心理条件。父母亲若要引导他们从事建设性创造活动,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引导孩子不受成见束缚。固执成见,使孩子失去创造力所必要的心理情境——醒觉。如果我们经常教孩子只做判断与评价,而不引导他去观察、比较、分析、感受与探讨,孩子就很可能以判断代替分析与发现。如果我们只要孩子记忆原则而不教导其过程,孩子就失去开放已有的经验,去接纳新经验的态度,从而阻碍思想的延展性。比如说,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叶子是绿色的,因为它含有叶绿素。考试的时候老师问孩子,叶了是什么颜色,孩子毫无疑问地答“绿色”。当然,老师和父母都人说对,事实上也对。但是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有没有例外?为什么?此外,同样是绿色的树叶,为何颜色深浅不同?为什么?从这个例子,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成规与成见障蔽了孩子的参透悟性。
(二)不要把孩子管得太死板。受限制太多的孩子,失去了好奇心。此外,也不能让孩子感染太多的惧怕。惧怕往往抑制创造的主动性。
(三)养成孩子内控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孩子需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孩子以“追求别人的赞美,逃避别人的批评”为价值导向,便容易失去创造力。创造力是在感受与行动中展现出来,而使自己感受到实现的满足。孩子如果养成为接受赞美与逃避而附和的习惯,创造力就无从发挥。
(四)养成“把玩”事物形成的因素、缘由和变通观念的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整理假设、发现问题的症结、显露其趣味,并掌握问题的变化与多面性,从而看出事物的端倪。
孩子的创造力受内在的心理动机与心理情境的影响很大。我们无从教他创造或发现什么,我们唯有顺著好奇与自我实现的天性,加以诱导,从而培养其创造性的思考和态度。孩子的创造行为有其特殊的酝酿过程和内在活动,是在自己的内在经验与外在经验相互激荡下,开始进行创造活动。创造活动本身具有一种选择性,他在许多因素当中,选择了他属意的因素,那是他对真实现象的感受。这种感受属于他自己特有的选择。孩子是在选择的因素上,发现新的原理,创造新的事物。
父母亲如果经常牵著孩子的思考方式走,创造的行为也就受到限制。教育学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用自己灵感的触须去品解真理是有其原因的。反之,把死记原则视为真理,必须阻碍孩子创造力的成长。
创造者往往有一种孤独又能自我肯定的感受。他会对自己说:“这就是!”“我已发现!”“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这种肯定中带著孤高的感受,似乎要从自信心中去培养。你要给予孩子自由摸索的机会,要有雅量去接受并肯定孩子的发现,这样才能鼓励孩子创造。也许孩子的发现在大人看来是错的,不过,我们应否定其创造的事实,而要鼓励他多做尝试。事实上,创造的玄机就藏在你认为错,别人也认为不可能,而创造者却认为可能的情境中。
孩子的创造与发现,总希望跟别人沟通。但他又不得不忍受自己别人看法不同的焦虑感。因此父母亲不妨教他把发现和意见记在自己的笔记里,让他跟自己沟通,从而自己鼓励自己做更深入的思考。
激发创造力
我们已说明了创造的本质,并提出几点建议。现在我们要从心理需要与生活情境来讨论激发创造力的条件。这些条件,正是父母必须注意安排给孩子的生活情境。如果我们把创造力比喻为种子,那么这些条件就是孕育种子发芽成长的土地。根据罗吉斯的研究,发现创造时有两个重要的外在条件,其一是提供孩子心理的安全感;其二是保持孩子心理上的自由。具体的说,父母亲提供孩子的学习环境与气氛,必须能维护孩子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然而,父母亲要怎样提供孩子安全感呢?罗吉斯提出了三个原则:
(一)毫无成见地支持孩子处理事物的意见。孩子有其主观的发现和看法,若予以抹杀或压制,创造行为可能中断。比如孩子绘画,把狗的头画得比身子大,那可能是一项主观的杰作。你只要诚心去欣赏他、接纳他,就可以引发下一次的创造。如果你嫌弃他、批评他,创造行为即会停止。创造行为是在孩子发现事、物对他的意义时才显露出来的。
(二)保持不做评价的气氛。父母亲不宜用自己的观点来批评孩子。因为批评会使创造的动机停顿下来,并且造成一种防卫心理,把真知灼见或难得的发现予以扭曲压抑,而附和一般的常识。批评如果来自具有权威的人,更容易引导孩子放弃己见,讨好批评者。例如孩子布置自己的书房,可能有不符合父母亲的意思。但是如果你了解到孩子是在用心创造就能保持不评价或批评的气氛,而增强孩子的创造活动。不过,父母倒可以对它表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因为父母表示喜不喜欢,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并没有否定孩子的创意。
(三)充分了解你的孩子。了解孩子可以提供孩子安全感。父母亲只有接受孩子的创造显然不够,必须积极了解孩子,共同感受某些观点,进入孩子的内在世界,引起共鸣。这种气氛能建立安全感,促进创造的动机。
心灵上的自由,是导致孩子热中创造活动的重要条件。孩子心灵上的自由,受外在生活环境的影响,通常父母亲能给予自由思考和表达情感的机会,就能引发他的创造力。当孩子的自由表达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而不能任其发挥时,父母亲可以采取象徵性的自由表达。比如说让孩子从表演戏剧中摧毁讨厌的对象,用绘画表示他的反叛。允许他自由地做象徵性表示,有助于心灵自由与思考的启发。
给予孩子自由,并不是对孩子妥协,也不是放任。其实妥协与放任导致创造活力的枯萎。自由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竭力想实现梦寐以求的目标而无惧于冒险,那就是责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必须忍受失败的打击,那就是毅力和恒心。自由的心灵,不但孕育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养成了负责的态度,也发出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性灵的陶冶
人类不是只有生活在现象界里,同时也生活在性灵的世界里(nonhsymbolic level)人类不只要创造事功,而且要善待自己。能善待自己的人,对于创造活动也必大有帮助。因此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重视性灵的陶冶和人性的陶冶。
科学和工程的教育是现象界的领域,但是我们却生活中双重世界里。我们除了活在现象界里,同时生活在非现象世界里。非现象界的性灵生活,却是我们体悟安身立命的所在。
我们为了使孩子能生活得幸福,并适应这两个生活世界,我们一定重视非现象层次的教育。它是一种不属于语文的生活范畴,是人类想像、情感和种种感受的组合,同时也是创造力的来源。
我们知道,许多能力不是用语言能传递的。比如说,你教给孩子许多道德规范,却往往不能引发实际的道德行为。又比如说,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失去控制,而生活在孤寂、烦躁、怨恨、仇视和嫉妒之中。我们何尝不想从心理生活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但是往往办不到。因为我们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净悟超越的能力。
在佛经里头记载著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有一次上坛讲道,他一语未发,只是手中拈了一朶花。这时全场听众不知何意,只有大迦叶对这位圣哲报以微笑,而释迦也回以微笑。听说就因为师徒间这场微笑,传授了禅悟的道理与方法。这个非语文的性灵教学,所传递的是一种非语文的智慧,是一个醒觉——自己的醒悟。从禅的起源,不难了解禅学何以要强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学法则。
人需要有一个净悟的能力,它使我们参透现象蜀复杂的表面,直接看到事态的真相,并使自己保持清醒。这样就能带给自己心灵的自由,产生活泼的创造力。兹建议启发孩子的性灵的原则如次:
(一)给予孩子纯朴的生活环境。它有助于孩子的净悟能力的陶冶。
(二)给予孩子表现天真活泼的机会。多陪伴孩子歌唱、吟诗、舞蹈、美劳和运动,从而表现其纯真,敏锐的感受性也可藉以培养起来。
(三)惧怕、坚强和心理的不安,往往使一个人的感受性受到蒙蔽。不要威胁孩子,制造紧张与不安。和谐民主的家庭,对孩子性灵的启发最为有益。
(四)练习禅定、冥思或超觉静坐,对孩子性灵的提升与精神统一确有帮助。但这必须经过专家的指导。
(五)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相互回馈,有助于人际的醒觉,彼此分享人性的经验和如温柔、爱、恬淡、喜悦、同情,有助于孩子情感生活的醒觉。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时注意内在心智反应与外在种种现象的醒觉。父母亲在这方面,仍然必须透过对孩子施行感受性训练,才有达到目的。
内在我与创造力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内在我,也称为主观我。它是每个人发动情感、认知、意识的动态性力量。它主动引导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各类回应,并以灵感、梦、直觉和幻想等方式表现出来。
内在我是属于非理性心灵范畴。它被宗教家视为真我,或者把它当作神秘启示的来源。但根据心理分析学理论来看,都认为它是心理活动的事实,其与文化、社会及个人以往的经验,有著不可分的关系。
内在我经常主观地影响自己对周遭世界的感受与认知,因此使每个人对不同的遭遇和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和判断。内在我具有非理性的神秘功能,因此有些心理学家称它为内在心理领悟的根源。它是导引一个人产生精辟的见解,或惊人的预感和观察力的主使者。因此内在我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与创造力有关。
根据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巴容(F·Barron)的研究,创造性的人具有下列三种内在我的特质:
(一)具有以简易繁,以条理驭繁杂的倾向和兴趣。创造者特别喜欢复杂事物的挑战,并且很乐意去发掘其理则。有时他们也会被难题弄得满头雾水,但他仍然会有一种统整的想像去处理杂乱无章的现象,而理出端倪。
(二)他们的心灵经常保持开放,并且拒绝骤下结论。心理学家荣格(Carl C·Jung)指出,通常人们处理事物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是采取知觉的态度,把事情弄得一清二楚,其二是采取判断,对事项做个评断。判断者采取有秩序和审慎的计画性生活,其思想闭锁。知觉者采取开放心态,接纳自己内在世界的想像和外界的事象与经验,能产生自发创造性思考。
(三)创造往往基于直觉、预感、灵机或不可思议的感受。创造源自不可思议的非理性层面。理性的思考和逻辑只是整理发现事象的工具,并予以证实。根据巴容的研究,科学家百分之九十的发现是来自直觉。
就巴容的看法,内在我是创造力与内在心理生活世界的核心力量。因此,孩子的内在我应予以培育,不过怎样才能培育良好功能的内在我呢?我参考了一些超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建议如次:
(1)对内在我的培育,不是来自精密的教材和练习,它无法急就章,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陶冶。
(2)让孩子接触多方面的学习经验,丰富他的内在我。
(3)注意思想的过程,而不应强调知识的记忆。
(4)提供孩子自行尝试与摸索研究的机会,引发他思考想像和创造。
(5)协助孩子做些独立学习和自动学习的工作。
(6)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
最后,我要提醒一件事情。创造力是在自由的心灵、安全感的呵护的良好的想像活动中出现的。不过,这只是直觉,直觉是创造的先锋,在直觉的后头,必须有扎实的智能训练和知识。没有逻辑与知识,直觉给我们的“点子”无法被证实,也无法变成有用的发明。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已经把学习与创造说得淋漓尽致。
第七章 想像力的培养
奇想和想像是人类心灵深处所发出的重要而微弱的讯息,它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不特别去留意它,便无从了解它。当然它也就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奇想和想像是一种超觉经验,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灵的清净,不受焦虑、惧怕和不安的干扰,它就会源源不绝地提供你生活智慧和精神力量。因此,父母亲对孩子的奇想和想像,不应加以遏阻,相反地,要做适当的启发。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超觉经验,特别是奇想像,应列入教导上的重点。因为它使认知与内省结合,发出最聪慧的灵感。心理学家纽曼(Newman)指出,对于超觉经验的启导,不仅能引发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也提供了自我了解和创造力的契机。孩子能了解从心灵深处捎来的讯息,对其心智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孩子超感经验的教导,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引发而非灌输,是醒觉而非传授。父母在教导时,只要能欣赏他的想像,分享他的奇想,就能导致良好的发展。
培养想像力最好的教材就是孩子本身,并随时以他的生活作为题材进行教导。当然,也唯有以孩子自己和生活作为教导的题材,教导才会变得生动有趣,对心智发展有益。兹从想像、梦、奇想、冥想和直觉等方面加以说明,提供意见作为教导之参考。
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我们让自己静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杂念不断地浮现出来,其实这些杂念与想像很难分得开来,两者都是一种内在浮出来的讯息。许多新的观念和发现,都是由内在浮现出来的。所以心理学家把这种内浮升出来的臆想,称为一种世界语言或臆想语言,也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宝库。心理分析学家荣格则将它称为潜意识语言,它表现成梦、幻想及各种冥思。
对想像力的重视,是现代教育学家的共同看法。因为它确能引发孩子活泼的创意和灵感。例如许多国民小学采取藉诗作画的教学活动。孩子在读过一首诗之后,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内在世界的影像。或者有些学校使用神往的方式,让孩子想像自己就是某种动物或对象,写出自己的感受。
我们经常看到小学教师在作文课时,以“云的自述”或“小鸟的自述”为题让孩子作文。这类题目对孩子想像力的陶冶具有很高的价值。
对于年级较高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想像训练来加强思考与创作能力。比如说,孩子的作文题目是“论民主政治”,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往往发生思路困竭,写不出文章来。但如果应用了想像力,把民主比喻为自己的身体,就可能想像成一个有系统的思路,例如:
个人(想像) 民主的社会(想像后得到的线索)
1、健康 健全的制度和功能
2、细胞 个人
3、器官 分工合作
4、学习 教育
5、行动规范 法律与秩序
6、幸福 富裕的社会
7、疾病 失调与改革
根据这些思路,孩子就能写出一篇相当水准的文章。许多发明和创作都是从想像中激发出来的。比如说,爱因斯坦想像自己以光速飞入太空,这个想像促使他完成了相对论的某些要点。而法拉第是电磁学的发现者,他经常想像自己是一颗受压力的原子,因而看透了电解的原理。
对孩子而言,想像自己未来的成功,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动机。一个人做功成名就的想像,会促使他发挥创造力去实现心中的目标。
不过,父母亲必须了解,创造力和成就动机固然源自想像,但并非所有的想像都能化为创造力。这里有一个原则必须郑重告诉父母:想像如果与惧怕结合,就会变为强烈的紧张与焦虑,对心理健康有害。反之,想像若能在悠闲中神驰,配合针对某一待解决的事实,创意就跟著出现。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强调,不要制造孩子的惧怕。
梦也是教材
你相信梦可以学教材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跟孩子讨论梦,不但有趣,而且能促进想像力和心理健康。父母亲在早餐的时间,或者在空闲的时候,倾听孩子说说自己的梦境,由孩子自己去解答梦里头的许多有趣问题,既能了解孩子,又能促进孩子的思考。
父母亲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家,用不著去为孩子解梦,也不必瞎猜,更不要把它跟一般迷信扯在一起。你唯一要做的是,让孩子说下去,表示你也很有兴趣,引导他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孩子自然会有自己的深度领悟。这种领悟可能导致两种很好的结果:一,增进孩子自我了解,由自觉中发现自己,激发创造力。其二,把受压抑的情意纾解出来,有助于心智的成长。
梦,在许多心理学家的眼中,认为它是极丰富的智慧资源。根据心理分析学的研究,梦的本质有三:第一,所有的梦对作梦的人来说,都具有意义和价值。第二,梦藉著象徵式的语言来表达,不受现实逻辑和时空支配,而受热情与联想所左右。它很给直接了解,但透过作梦者的思索和联想,自己可以领悟个中的心理动机和自己洞察事物的创造力。第三,梦不但表达了非理性欲望的满足,同时也表达美好的理性思考和道德意识。基于以上的理由,心理学家克拉克(F·Clark)鼓励父母亲要重视孩子的梦,利用它来启发孩子的意识世界。
根据弗洛姆的研究分析,梦具有下列几种意义或功能:
(一)预见事物的功能。在睡眠时继续思考白天的问题,因而预见问题的答案或结果。许多学生都有在梦中解答数学题的经验,他们清楚地做了解答。不过有些人没有及时记下来,到了第二天又遗忘了。
(二)价值判断的功能。在作梦时以梦的方式做了道德的判断,告诉自己是否做得对。不过这一类的梦,经常以象徵的方式出现。必须在亲子轻松的谈话中去自行领悟。父母亲不能替他做推断或下结论。
(三)洞识的功能。这是梦中的创造活动,例如苯环(benzinc ring)的发现者卡克尔(Kekeul),是十九世纪德国化学家,他对苯的分子式百思不解,最后在梦中梦见一条头咬著尾巴的蛇,醒来时领悟到苯的分子式是一个环。
(四)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补偿。例如受到饥饿的人,会经常梦到食物。渴望到到某种玩具的孩子,会在梦中得到它,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父母亲知道这些梦的功能之后,便应该重视孩子的梦,多鼓励他们记下梦境,多听听他们的美梦或恶梦。不但能帮助你了解孩子,也增加许多学习讨论上的情趣。兹建议几项原则供你参考:
(1)给孩子机会讨论或叙说梦境。
(2)你是很有兴趣的忠实听众,不妄加推断,结论由孩子自己来发现,也未必一定要有结论。
(3)不必为孩子解梦,更不该与迷信的解梦扯在一起。
(4)梦很容易遗忘,你可以鼓励他一早起来就记下来。
(5)把这种“说梦”的活动当作有趣的交谈,不要把它当作业来做。
在孩子的生活中,一切事物显得美妙动人,各种尝试都想去做,因此父母亲会给很多的限制或处罚。这些被抑制的情感和意念就落入潜意识的底层,只有在梦中才出现。父母亲如果有机会让孩子“说梦”,则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奇想
孩子是奇想(fantasy)中成长,奇想带给他们乐趣,供给他们想像力,同时还引导他们产生探讨和预见的能力。
奇想是透过父母引导进行的。要孩子根据一个情境去想像,并说出感受。想像时要轻松、专心,不要被打断,要把它当成一个游戏来玩,对孩子较为有益。比如说你出这样一个题目:
(一)你想像你是一颗种子,在地上发芽成长。你是什么植物?你在成长过程中对四季的经验怎样?你扎根的经验怎样?你的根、茎、花和叶如何?各有什么经验?你对太阳光的感受如何?对风、雨的感觉如何?设身处地把自己当那棵植物来加以想像。
(二)你站在山脚下正准备登山,山很陡。接著做奇想。
(三)你走进山林,看到一个很深的地堑,走到深处则见一片火海,旁边坐一睿智的老人。接著做奇想。
父母亲用这种引导性的情境,让孩子接下去做奇想。这往往能导引孩子内心的情感和灼见,并能有助于孩子自我了解。在进行中,要让孩子以自然的方式发展他的想像。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恐怖或具有威胁性的主题对孩子而言,最好避免使用。
直觉
直觉的感受,经常蕴藏著真知灼见。在玄学家的观念下,直觉是一种超感的、情绪的、理性的心理意识,它可能导向一项真理的认知。而且,直觉经常与梦、冥思和其他意识的感受相伴出现。直觉经常是短暂而且自动闪现的出现,而不是从推理寻思中获得。
直觉臆像的一闪,往往是人类发掘真理最丰富的来源。但我们却常常予以忽视,在教育上一味强调智能,以为智能才是开展潜能的唯一重点。无可怀疑地,智能、推理和知识的教学是重要的,但是直觉的训练对孩子而言一样重要。
心理学家魏尔(A·Weil)指出,历史资料不断告诉我们,聪明睿智存在于对真理的直接讯息上。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它,以便保持心灵的正常活动。轻松和专注是使我们从自我意识中解放醒觉,并带来直觉知识的最佳方法。它们也是真正打开心扉,让心智能不断衍生新知的有效途径。当然,想像也是人类引发直觉,而绽开智慧与创造的方法之一。这些方法在艺术的创造与科学的发现上,卓有价值。
现代的教育观念非常注重潜能的发展,因此有关孩子的直觉训练渐渐被接受。基尔德(R·Gerard)指出,直觉训练最初的练习是:
两个彼此不相识的人,面对面坐著。让他们有几分钟的松驰、静默。然后静静地注意映在你跟前的人,对你所引起的感受、情感和想法。不要解释或者故意规避,只是单纯的注意它。注意任何从你脑际、视野、听觉或运动感觉的臆像。然后扪心自问以下问题,来引发你的臆像。如果他是动物(或植物)他会是什么动物(或植物)?假使他是光线,它会是什么颜色和强度?他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假使他是大自然的任何一部分,他会是什么品质?
练习直觉必须要不怕错,而且要从心中直接泛起一些臆像,这样才能练习引发有用的直觉。直觉未必是对的,但是直觉能给我们许多“点子”,从点子里再去筛选,加以证验。
直觉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基于感觉线索的直觉,另一种是无需感觉线索的直觉。训练孩子每天倾注自己的感觉和情绪经验,不止能使一个人提高直觉感受的程度,同时也能提高“自觉”(self-awareness)。因为它有助于孩子的自由抉择行为之发展。另一种直觉是纯粹直觉,这种直觉是一种能洞察自然事物,能超越于时空之限制,而体察事象。
孩子都有一种直觉的能力,不管是感觉直觉或纯粹直觉,父母亲应该有耐性去认识它,让他们表达。用寓言、绘画、美劳或创作,都能引发他的直觉灵感。
冥想
关于冥想或冥思(meditation)是什么,最近已比较受到重视。同时也有少数学校开始尝试教导孩子冥思。在这一节里,我不是在传授冥思,更不是传播冥思的观念。我的用意是新一代的父母不可不了解冥思是什么。也许有一天,你的孩子回来告诉你,他要学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简称TM),你才不会做了一些错误的引导。
冥思是通往超经验(transpersonal experience)的坦途。要进入冥思,大致可归纳三个基本的途径,即专注(concentration)、空(emptiness)和自我的观点(self-expression)。
(一)专注是靠导注到身外的单纯物或颜色或声音,由于专注而神入,进入一种安定忘我的心境。
(二)空无是万缘放下,什么都不想,而入于静定。但事实上这很难,所以有些指导老师另寻找替方式帮助学者入定。
(三)自我观点是专注于内在的自己,无需压制自己的思想和臆像,只要思绪泛起,便不加推论或判断地,如原来的样子察觉它,而使其浮现意识层面自然消失。至于如何进行冥思,应由有经验的教师教导。
孩子学习冥思,究竟有什么好处,我想这才是父母亲所关心的事。根据一九七0年史丹佛大学“创造智能科学”课程对超觉静坐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自然的方法,可使心灵得到较精神致的体验,体验到思想的更深层次而达到思想的最精细状态而超越,接触思想的源泉、无思的醒觉和纯净的智能。在生理上,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一九七二年亦曾发表研究结果,发现它对身体健康确有助益。
纽约艾彻斯特公学(Eastchester Public School)透过“创造智能科学”课程,教给学生超觉静坐,经过研究发现下列结果:
1、学生的成绩提高。
2、学生与学生相处的和谐情形好转。
3、学生跟教师与父母相处的和谐程度提高。
4、滥用药物减少。
此外,学生超觉静坐对于戒除滥用药物亦有明显助益。贝思和华斯(Benson & Wallace)发现,一千八百六十二名受试者当中,有百分之七十九的人吸食大麻烟,经过六个月的超觉静坐后,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继续吸食,但到了二十一个月,已减低到只有百分之十二。这些未戒除大麻烟的受试者,有百分之八十三的人吸食量比原来减低很多。美国麻州教育厅也支持学区内传授超觉静坐,用以戒除学生吸食或施打麻醉药品,效果也很好。
有关冥思的课程,除了超觉静坐之外,尚有瑜珈、禅定等,这些心灵训练课程对人类心灵陶冶均颇有益处。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你督促孩子也去学。若要学习它,必须正确得法,找合格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不宜自行胡乱摸索,或者对孩子做出错误的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