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5

悟·看出希望来

郑石岩

第五章 家庭亲情   

  家——

  依偎在母亲慈爱的怀里,

  温暖的轻唤,

  是我茁壮的呼吸。

  家——

  矗立在父亲壮硕的臂膀上,

  拥抱与庭训,

  是我绚烂人生的彩料。

  家——

  徜徉在观音的护佑里,

  金经的唱颂,

  缭绕著平安和希望。

  人是否生活得成功幸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的禀赋,一是后天的努力。而家庭是这两个因素的函数,它能改变先天,又能孕育后天。家庭是个人希望之所系,要想有个快乐幸福的人生,一定要从自己的家开始。也许,你现在正拥有一个温暖的家,那么你该好好珍惜它,接受它给你的力量和光辉,把它维护得更美好。也许你并不觉得家里幸福,那么你一定要看出希望,有耐性的去建立一个幸福的家。

  在家庭生活中,你可以感受幸福和温暖,孕育活力和志气,享受人伦的情趣;家永远在呵护你,关怀你,接纳你。但别忘了,这只有在你也能呵护家人,关心家人,接纳并欣赏家人时,才感受得到。有人说,家是补给站,是避风港,是倦鸟的归巢。这样的想法,显然不够积极。你必须注意,若只一味从家里补给,而不加以建设;家道会被你耗尽。若只把它当避风港,暂时的栖息,疏离意识会使你失去归宿感,而顿觉寞落;若只把它看做归巢而不知修葺,总有一天你会无家可归。

  每个人一定要“成”家,成家并非只有结婚,也不是把家铺设装备得富丽堂皇,而是要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丰富的爱,全家从那儿看出希望。成家不只是构成一个形式的家,而是要培养一个家的气候和环境,让它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心智的成长和悦乐的性情。

  家是生活的重心;就原始的心理反应来看,鸟儿归巢,要把觅得的食物,带回巢里喂养幼鸟;各种有情众生都离不开家。因为他从家里长大,他将来也必须建立一个家,即使是出家的人,也要以和合僧团为家,以精神法界为家,以十方佛国为家。没有家就会寞落孤独,变成孤魂野鬼了。

  一整天的努力工作,无非要回到安详的家,把收获献给家人,和家人分享,这是一种悦乐。如果你一味的在外觅寻,却忘了和家人分享情趣,那就本末倒置了。最近,有许多人把小孩送到国外当小留学生,太太跟著去照料孩子,而父亲却在台湾当赚钱的机器。他们的家拆散两地,不能享有家的情趣和温暖,这是很可惜的。

  就呱呱坠地的婴儿而言,家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智慧的金石,是未来幸福人生的精神宝库。特别是家庭亲情,是孕育个人心智成长和志业的奶水。它流泻著经验的传承,人格的特质和文化的生命。因此,你有责任建立一个有希望的家。

  娑婆世间的家,就生活的需要而言,它是你的归宿,要善自珍惜。人群结合的国家,就生存与安全而言,如同大地神器,我们要爱护它。精神法界的家,就永恒的存在而言,它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们要护持信赖它。以上三个家,一定要从家庭开始,要创造一个有醒觉富情感的家(菩萨之意即觉而有情)。这就是佛家的家庭生活态度,所以《六祖坛经》上说:

  “在家能行。”

  你一定要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看出人生的美妙,情感的可贵和慈爱的伟大。在那儿培育你的后代,试炼你的智慧;成就你的菩萨行;把你的业力,转识成智为家庭的责任,互爱的资粮,若每个家庭都能如此,这社会就无处不祥和了。所以说,家是大众慈航的开端,是自度度人,自悟悟人,成就一切志业的大法船。所以你要珍惜它,爱护它。

  我们的社会显得脱序不安,道德日益沦丧,这与家庭生活大有关系。家庭扰攘,争闹不休,子女必然失去安全感。家庭缺乏亲情,孩子就显得冷漠孤单。好逸恶劳的家风,把家人薰习成懒散的个性;严厉粗暴的态度,彼此难有和气的相处。自己不知上进,则后代堕落消极;一家利欲薰心,则无恶不作。这样,家庭就失去希望,社会也跟著遭殃。

  我认为家庭最重要的是亲情,有了亲情就能互爱,有活力,有朝气。这样的家庭会呈现一片好景,充满希望,现在就来讨论;发现这亲情希望的途径是什么。

一、逗趣与歌声

  家庭在吃得饱穿得暖之后,最需要的不是钱财,不是华丽和舒适的设备装潢;而是快乐的气氛。事实上,即使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况,也应以快乐的气氛为重。因为乐趣是精神生活的资粮,它能滋润活力,助长智慧,增进健康快乐的家庭气氛,那就是幸福的本身。在快乐家庭中长大的人,信心好,情绪稳定,神情丰采也好。

  家是一个人的根,根长得强固,茎叶一定繁茂。你一定要亲自沃壮自己的根。家给婴儿第一个人世的印象,它根深蒂固,记忆最深,影响最大。家庭的生活经验,是个人人格的蓝图;错误与矛盾的家庭教育,会带来无限的困扰;不快乐的幼年生活经验,会像挥之不去的梦魔。人文心理学家指出,个人回忆最深的是童年,而家是童年的世界。为人父母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个活泼快乐的家,因为在活泼与快乐中,孩子才能憧憬出他们的未来,看出他们的希望。

  逗趣可能是家庭成员中,最能表示抚爱、机智、亲昵和祥和的活动。逗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珍宝般的情趣。在小事物中,透过幽默而赞美;在闲谈之中,绽放趣味而变得悦乐。这可以使生活充实,气氛祥和,性情得以陶冶,情绪得到洗涤,神智显得清爽。

  不过,逗趣绝非取笑,更不是言不及义的耍嘴皮。逗趣一旦陷入对人性的贬抑,就变成讥讽或指桑骂槐。它对家庭的气氛有害无益,对全家人的心智成长都会造成困扰。

  禅门是很讲究逗趣的,他们经常透过逗趣来引发弟子开悟。比如说,唐朝马祖禅师的学生,到石头希迁那儿,谈到马祖的禅法。石头打趣的指著一堆薪柴说,“马祖的禅法像那堆薪柴吗?”弟子没有幽默感,以为石头在批评马祖,不服气的把话带回来给马祖。马祖便说,“孩子!石头禅师所指的薪柴有没有厨房那一堆大?”学生说差不多。马祖笑著说,“你真有力气,把那么大的一堆薪柴给扛回来了。”人严肃到一点玩笑都开不起来,那是很执著的、没有情趣的。这件事假若换另一位已悟道的弟子,可能会说:“岂只像一堆木柴,我现在正拿它在烧饭哩!”

  说笑话是逗趣的一种,家人在茶馀饭后、休闲的时间,随兴所至,轮流说一则笑话,或念一则平常记录下来的趣事,引来全家人的笑声,不但能消除沉寂倦怠,而且能拉近家人彼此间的距离。

  幽默可能是家庭中最珍贵的逗趣。幽默不但可以维护自尊,带来轻松,同时也是维护和谐的天使。母亲在亲戚面前数落念高中的女儿卧房脏乱不堪时,女儿当然很难堪,下不了台。但是女儿却幽默的说,“阿姨,莲出污泥而不染哩!”大家一阵趣笑,一则打断疏于维护女儿自尊的窘境,一则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看漫画和说漫画,也是巧妙的逗趣。家庭要买一些好的漫画。无论是风趣、笑料、史事、文学和经典的都好。家里有了漫画就不怕没有乐趣。它总是在休息时,郊游的路上,变成彼此交谈和逗趣的素材。至于漫画,可能是我家独门的逗趣功夫了。我们全家都不擅作画,但想像力都很丰富,所以一有空,就有人提出说漫画;只用口说不用笔画;依自己的创意,构想出几张漫画,表达一个事件或趣事。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漫画,也可以接下去再编出续集,谈笑风生,趣味浓郁。尤其在假日登山时,经常这样逗著玩,孩子们称这种游戏叫“免洗”漫画——用过就丢。

  逗趣是休闲最好的游戏之一,它代表著我们童心未泯,还保留著天生游戏的能力,它是一种幸福感,一种心智的洗涤,一个亲昵的会心。人只有懂得维护自心中天真烂漫的智慧,生活才显得有创意,有幸福感,而生活的希望就在逗趣之中、欢悦之后流露出来。

  唐朝的赵州禅师,在夏天一个闲适的日子里,突发奇想,和身边的弟子文远,玩起逗趣游戏来。他说:“文远,我们来逗趣,作个比赛,看谁把自己譬喻得最低。”两人还约定,赢的人就输掉一块饼。赵州先说:“我是一只驴。”文远说“我是驴子的屁股。”赵州说“我是驴子的粪。”文远说“我是粪里的虫。”赵州说“你在粪里做什么?”文远说“我在那里度暑假。”赵州说“好了,你赢了!”于是赵州就把一块饼吃掉。这段故事又是逗趣,又是启发——贫乏而知悦乐。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能懂得透过逗趣启发子女,可能是最好的教育,它不留说教刻板的痕迹,又能引发主动认知的效果。我深信,许多道德性的观念,不是用说教能表达的。道德一定要从榜样和身教著手,并透过逗趣来作不著痕迹的启发。

  逗趣最主要的目的是欢笑和对生活的赞美,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逗趣,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足感,那么向外去追求刺激和寻找享乐的事情,就显得不重要了。家庭成员,平常若能享有一些乐趣,每个人都会生气盎然。孩子也因为心情安定而能专心学习,心智受到启发而较有创意。特别是在人生观上,必然因为喜悦的心情而抱著乐观的希望。

  欢笑可以消除惧怕,对儿童逗趣,透过亲昵和亲情的自然流泻,有助于儿童积极学习的态度。有欢笑的孩子,比较愿意把自己担心或害怕的心事说出来。肯和家人逗趣的孩子,也比较有肯定性,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请留意!就教育子女而言,如果不让孩子表达意见和想法,父母便没有启发和赞美的机会。禁止孩子尝试逗趣,其心智成长的动力就被压抑下来。因此,欢笑几乎就是儿童成长的希望所在。

  歌唱是欢乐家庭的另一种现象。一般人在音乐陶冶方面,大抵偏重欣赏音乐,而很少在家庭一起歌唱。不唱歌的家庭是缺乏热情的。也许你会说,年老父母不唱歌,怎么办?其实,只要你留意,他们也唱!他们哼著歌仔戏、子弟曲、童年的老歌谣、圣乐、圣诗、佛门唱颂或梵乐。只要你去留意,就一定有歌声。家庭的歌声不是一味唱自己爱唱的,也要了解家人爱唱的,大家一起来唱,就会很快乐。只要你愿意歌唱,家人的歌兴就会被带起来,特别是透过儿童的歌唱,就能串联家庭成员,一起打拍欢唱。

  歌唱是否唱得好是次要问题,最重要的是唱兴。有著好兴致,一起唱和起来,其乐也融融。唱得尽兴就是美,唱得有情趣就是好歌。

  我认为学校里多教一些歌;在国民中学毕业之前,至少要学会五十首;要教学生唱出兴致,唱得有味道。歌曲应包括童歌、民谣、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青少年期以前所学会的歌曲是唱一辈子的,学校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取材。

  孩子在学校唱的歌,正是父母亲,乃至全家人一起唱的歌。孩子学唱,父母跟著他唱,这对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对子女的肯定与鼓励,具有决定性的效果。我内人经常请孩子教她一起唱学校音乐课学来的好歌,他们唱,我也跟著哼。家庭和谐的感情,子女学习的态度,尽能在其中看出希望来。

  逗趣与歌声都是家庭欢乐的甘泉,只要你肯去带动,就会像绿洲的泉水一样,汩汩不断的流泻出来。

  欢喜或欢笑,无论透过逗趣,或者歌唱与舞蹈,其共同的线索是惊奇、创造、美感、参与、尊重与分享。它表现了生活的美,就在这美满的家庭中,展现著家庭成员的人生希望。

二、经验与学习的分享

  一个充满希望的家庭,必然是全家一起分享学习、情感和生活经验的地方。在分享之中,得到相互鼓励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常听到亲子教育专家们说,你要多鼓励你的孩子,但是真正懂得鼓励孩子的人实在不多。我深信,最有效的鼓励并不是告知或说明,而是经验与学习的分享。它不需鼓励的语言或字句,而是一种直接的参与。请注意!告知式的鼓励,往往流为口头禅,它缺乏亲情交会的效果。说得更明白,告知式的鼓励,无异于向对方表达所欲,用告知式的语言鼓励儿童,等于在表达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真正以行动触发他自动学习的态度,告知式的鼓励是欲望的变形,而不能引发子女自动学习的新希望。禅家说: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这是说,以手掬一捧水,手中的水能现出月光来;如果你不透过跟子女一起分享学习,那么智慧和亲情的月光,又怎能现在你的家庭呢?这正也像是你踏进花园,以手弄花时,花的扑鼻香气,会沾满你的衣襟一样,全家都在分享学习之中,感受到书香。

  家庭的成员所分享的经验,包括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学习成功的经验。分享情感上的喜悦,从而带动家庭悦乐的气氛。分担失败的事实,用大家的智慧,协助达到成功。也分担情绪上的沮丧,从家人的鼓励和安慰中得到支持。分享可使家人的人际关系不致疏离,更促进彼此之间的安全感和智慧的成长。

  父母亲肯花时间聆听子女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子女对阅读的兴趣便很容易培养出来。不少父母亲,买了许多课外书,整天逼著孩子读书,那是事倍功半的方法。如果你能耐心的跟他们分享读书和学习的内容;假以时日,他们会主动要求你去买书。内人和我,都很喜欢听孩子们说故事,他们说什么都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就自动表现出来。现在,我们一样喜欢听他们谈新知,我总觉得从他们那儿获益匪浅。他们也很乐意在适当的机会里,给我们一些惊喜的新知。

  我记得,孩子们总是在开学一两天,把从学校领回来的书浏览一遍。在我们下班回家时,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新一学期将学些什么,我们总是津津有味的听著。这就是希望,是学习与成长的动力或契机。孩子们在这契机中领悟到学习是什么。

  饭桌是我们家的舆论广场。我们经常在这儿,讨论一些有趣的问题。有时讨论时事,有时谈些做人事的道理,有时把话题放在学校生活、功课或自己的感受上。在这个餐桌讨论会上,有天文、史地、宗教、政治、数理、自然科学等等题材,真是丰富极了。正因为这些五花八门的话题,所以我们觉得有趣!我发觉,孩子们的好学比大人更有劲儿。他们在联想到某些读物时,即刻会去查阅资料。我看到他们学习的朝气和活力,便知道他们已看出希望是什么。

  父母未必能答覆子女的问题。有时,我们甚至只有听讲的分。但是,聆听就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大有收获。尤其是听子女的一场即席说话,快乐之情必然溢于言表。我所知道有关太空或天文的知识,是他们告诉我的,不少数理观念,也是他们把我从遗忘的弃置场中找寻回来的。

  圆桌讨论有时也是一种游戏或脑力激荡。比如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数学中所谓的函数。我说:“这玩意儿我不很懂,不过我很有兴趣听听它跟人文究竟有无关系。”老大眼睛睁大了,似乎看到了一道答案的曙光,笑容可掬地说:“它像一部万能机器,你投入什么,它就能相对的制造一个什么;投入的原料不同,制造的产品也不同。人文科学的相对变化太复杂,可以用函数的简单观念来解释,但很难用它来作明确的演算!”我听出个中的哲学气氛,想了很久却也不敢确定它是否很中肯。我不能回答什么,但我们都很高兴。

  经验与学习的分享,是家庭生活中最重检的一环,它能使每一个人精进成长,成熟而充满希望。经验的分享,不是在一起检讨,相互批评,而是积极的对所学习的素材,提出来分享。这个习惯必须渐进,要在平常的家居生活中培养。请注意!分享就是分享,讨论就是讨论,你不能演变成说教和责备。说教和指责,一定会否定原先讨论和交谈的本质。

  分享学习和经验,并不限于学问或工作。举凡触目遇缘,所看所听所思,都可以一起分享。禅家说:

  “处处全真。”

  在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真理,并非只有文字、书本才是学问。我深信,一个人如果能在家里跟家人分享经验,必能“齐家”,长大之后必然也能跟朋友、同学或同事分享学习的心得,那么他的学习态度,将使他成为一位“巨人”。

  家庭蕴藏著无限的资源,彼此所知不同,可以相互分享;生活的经验不同,透过分享而使自己增广见闻;每天都有人讨论新鲜事,全家也就乐无穷。你懂得运用这些资源,真是希望无穷了。

  三、互爱的温馨

  家庭是爱情的结果,但为什么会有偌多家庭会破裂呢?家庭是慈悲心最浓的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要离家、逃家呢?那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家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得透过宽恕去互爱。诚如教育家巴士卡力亚(Leo Buscagia)所说:“为什么我们要宽恕呢?因为不宽恕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心存怨恨,寻求报复,寻自己有害,而且一无所得。这既不能满足自己,又不能愈合创伤;不去宽恕对方,只会阻挡自己的成长,而把积极的心力,埋葬在精疲力竭的消极行为之中。不去宽恕,会使自己心生猜疑,不敢相信别人,而致破坏了生活的创造力。”家庭如果不透过宽恕去互爱,是不会有什么希望的。

  互爱是什么?我认为那是让彼此感到自己有价值的行动。当家人相互关怀时,彼此感到被重视的喜悦;家人相互尊重时,彼此都有受敬爱的尊严;家人能彼此负责时,大家都有被爱的满足;家人能相互信任了解时,彼此就感到温馨和安慰。

  互爱的第一件事是互相关怀。关怀并不是期望,而是对家人的成长、安全、健康和需要,表示关注。关怀的结果,一定要产生行动。当你的子女逾时未归时,你会走出来盼望;家人有了疾病,一家会送他就医。基本上,关怀是很自然的事。但是,父母亲在关心子女的成绩时,就会把关心和欲求混淆不清了。特别是孩子达不到自己的希望时,便会泄气,甚至愤而说起气话,冷嘲热讽起来。我曾经看过父母亲当著子女面前,对别人说,“这孩子已经没有指望了!”我认为,这样一句话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那伤害的利剑却来自关怀,你说冤枉吧。佛经说:

  “落爱见处,失菩提路。”

  当一个人对于爱起了执著,不能醒觉到爱是一种智慧,不明白关怀是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时,那么,爱越深,宽恕的也就越少。最后,变成单方面的关心;亲情就失去它的连心和活力,父母也就不容易对孩子起诱导作用。

  关怀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去倾听。懂得倾听子女的诉苦,他们的压力便得到纾解。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你的关心,有时候,只要你聆听诉说,全部问题已迎刃而解,无需你的答案。你要知道,真正要去调适,去解答难题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对于稍大的孩子,如果他不要求你的协助,倾听就是最大的协助。

  你要在生活之中,养成并换心得,请他表示意见,甚至要请求孩子,协助解决问题。这是引发孩子关心大人的最佳方法。譬如说,你有了什么难题,可以在交谈中说出来,他们会关心你,也许他们所提的意见并不成熟,但是提意见的本身,就是一种关怀,它比什么都可贵。有一次,我谈到房屋贷款负担很重,当时我那两个幼稚园的小男孩,竟然把扑满里的钱拿出来,要帮助我们还贷款。有一阵子我受伤,一不小心就会再扭伤而严重疼痛。孩子们总是随时在留意我,提醒我这,提醒我那。在必要时,为我拿重的东西,扶持我站立起来,就跟他们母亲一样,随时流露著关怀,这是温暖的爱。

  互爱必然表现出责任感来。责任表示自己能正确的负起应尽的本分。责任是有效率的;没有效率的工作,比没有做还糟。我知道,亲情如果没有责任感是不牢固,是空洞的。因此,你要用责任与实践,去唤起孩子的责任与实践。你必须自己肯上进,肯努力,肯用功;然后,将它化为榜样和身教,才能引发孩子跟你一样兢兢业业。

  内人总是在厨房作菜时,要求孩子一旁协助,并赞美他们“做得好!”;有时也有弄砸的时候,虽不免给他们一些训诫,但总是以肯定收尾。这一来,孩子们真的能干起来,下厨房的基本能力,很快就培养起来。我们总是一起做家事,分配工作,各有所司;合作与负责养成了群策群力的习惯,人必须学会在负责任中发现希望。

  责任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父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能增进其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责任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生活与工作的钢梁,如果不在幼小时开始培养起来,将来很可能眼高手低,缺乏毅力,甚至表现得怯弱,没有担当,那就会失去当生活主人的豪气。唐朝临济禅师说:

  “随处作主,

   立处皆真。”

  如果自己不肯负起责任,必然生活在一片虚妄烦恼之中。请注意!家庭之中如果没有责任的气氛,必然家道不佳,亲子之情也就不坚,家里是看不出什么希望来的。

  亲子的互爱,必须建立在尊重上。相互尊重,就可以维护彼此的自尊心。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不是处处顺著孩子,顺著孩子无异溺爱。尊重是指对人性尊严的敬重,父母亲不凌辱他,不贬损他,同时要支持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

  我认为亲情的伟大,表现于耐心地提供子女探索其能力,以及协助建立健康的自我观念上。家庭若能能提供孩子各种尝试机会,供他们学习与体验,他们自会看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瑰宝,不可能有两个孩子会相同,所以孩子的个别特质不应该相互比较,而是要发展他的自我;不应该否定孩子的特长和能力,而应鼓励并呵护那些能力的幼芽,让能力蓬勃的发展。我们必须留意一个生活的事实;每一个都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发现自己要走的路;我们对孩子做如是的肯定,便是尊重。

  互爱的另一因素是彼此的了解。同情心和同理心就是了解的基础,同情是情感的共鸣,同理是对事理的共识。当家人能彼此设身处地想想时,便有了互爱;对家庭生活有了共识时,彼此就觉得很融洽贴心。了解当然需要知识,你想了解年老的父母,就得具备起码的老年心理学知识,要知道他们身心上的变化与适应。当然,你若想了解子女,自己就得花一点时间去研读儿童或青少年心理学。

  在互爱的气氛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智都在成长。生活显得有朝气,有创意。心智的成长不只是儿童或青少年的问题,成人和老年人也一样。家庭一天失去爱,便一天失去心智的成长,失去精神生活的希望。

四、爱的鞭策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对晚辈的爱,往往带著期许,所以说“玉不琢不成器”,这是期待子女成长的爱。而父母当然要抱著“子女教父之过”的态度。在这样深深的爱心与责任感驱策之下,一旦子女不受教,不听父母的劝告,在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之下。诉之棰楚,体罚子女。通常在失望与挫折之间,表现出“爱之深,责之切”的行动,这种爱是辛辣的,是强烈的,是生气的。

  许多教育学家认为这不是爱,因它已失去理性和教育的效果,因此极力反对这种打骂的教育,一再强调它的害处。这种说法,导致许多父母在责骂或体罚子女后,产生严重的自责和担心。他们后悔一时的冲动,又担心会不会真如教育心理学家所说的,引起强烈的后遗症或副作用。

  我认为打骂和体罚固然不好,但是只要你能注意到家庭的欢乐、逗趣、歌唱、学习分享和互爱,即使在子女惹你生气时,你大发雷霆,臭骂他们一顿,甚至棰楚一番,子女绝对不会以为你不爱他们。

  理想的教育子女方式是不采用打骂,而应以清醒的爱心来引导他们。但是,父母毕竟是人,是有缺陷的,很难一直保持心平气和的,你必然有震怒的时候,那时,责罚子女,严厉的责备并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你不要侮辱他,不要伤害他的自尊。一场迅风雷雨的训斥,无异于久旱后的骤雨,在风驰电制之后,花草更为欣欣向荣。当代主张爱的教育和爱的人生的教育家巴士卡力亚说:

  “我很幸运,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过去享有许多经验。爱语并非一直是温柔甜美的,也非全是你希望听到的话。妈妈讲话很大声,事实上她经常咆哮。她并没有读过圣哲或心理学所谓‘不要吼骂或殴打孩子,言语和肉体的伤害,会留下永久的痕疤。’我听过她用威胁的口吻说,‘我要给你一巴掌!’我必须承认,她有时真的这么做。老实说,我有一颗破裂的门牙,可以证明事实不假。她最喜欢说的辞句是‘住嘴!’爸爸也从不担心这种做法会对我们的心灵有所伤害。他不明白,也毫不关心我们的心灵。他和妈妈的看法相同,并希望我们接受。不过,这种暴躁的环境,却也不缺乏爱的温暖表达。妈妈每次去市场都会带巧克力、饼乾或水果给我们。他们常抚爱我们说:‘嗨!’、‘晚安’、‘早安’。从早到晚,他们亲吻我们。只要毫无疑问地确知爱的存在,创伤很快会痊愈。”

  禅门经常使用棒和喝,“德山棒、临济喝”。德山禅师以棒来警策弟子而闻名,临济禅师用喝声来鞭策弟子最令人赞叹,临济禅师说:

  “有时一喝,

  如金刚王宝剑。”

  棒与喝有时像迅风雷雨一般,强烈得足以惊醒梦中人。但是,要使用这种强烈的方法,必须平时就有著慈悲、关怀、和谐和互爱。

五、坚持原则的力量

  散漫与失败大有关系,不能坚持理念与目标,是一事无成的原因。家庭生活就是孕育一个人讲条理、有秩序、讲分寸、有原则的地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是家庭生活品质的延伸,所以家庭生活必须坚持家规,有所为有所不为。庭训就是要透过家规来培养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必须家里的每一个人彼此作榜样才行。特别是父母,一定要带头做给子女看。别小看家居生活的细节,它往往是大志业的基石。好的家庭教育是无形的力量,就像闽南话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样,在守护著你,使你事事顺逐。所以,你万不可疏忽家居生活,而任其散漫,它影响你和家人的工作、健康、待人处事的习惯,实在太重要了。《中庸》上说: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现代人讲爱的教育,而经常流于散漫。崇尚自由的生活,却又疏于自制。培育出来的新一代,欲望劲十足,意志不坚。浪漫较多,而创意有限。纵容自己,流于疏漫。他们总是在眼高手低中批评,而坐失实现抱负的良机。

  家庭为了维护子女自我成长和自治的能力,不必管得太琐碎。但是父母亲一定要坚持原则,它是全家人都要遵守的家规。讲留意,合理的家规背后,充满著金色的希望。不过,苛刻的家规是要避免的,“规矩不可以行尽,行尽则人必繁”。严苛的家规会导致家庭纷扰不已。

  坚持家规就必须具备交谈的技巧。当子女不守家规时,你当然要坚持。不过,坚持最好透过交谈;从了解、宽谅、鼓励和提示中,要求子女遵守。当子女违背家规或犯过时你要注意:

  ·要找适当时机与他交谈;要先了解,后指示。指示应简明扼要,采用肯定语气,避免否定和消极用语。

  ·避免怒气冲冲;交谈的本质是用理性去唤起子女的同理心;怒气必然否定你交谈的原意。

  ·帮助提出可行的改正办法;要设身处地为子女想想。

  ·交谈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批评和指责;若流泻批评和指责,交谈便失去效果。

  ·交谈未必当时就有结论;要有耐性。交谈也未必一定用口头,纸条也是很好的方式。

  坚持原则,除了坚定的态度外,最重要的就是谘商交谈。交谈是手段,坚守原则是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在其中孕育精神力量,它即是品行的希望,人性的光辉。

  六、祖父母的慈晖

  童年以前的孩子,祖父母是他们亲昵依偎的对象,成年以前,会觉得老人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自己有著不会衰老的错觉。但是一到中年或壮年之后,似乎对自己生命的全貌,有著完整的轮廓。开始看到年老是必然的结果,并体验到老年人的心声。自己开始对家里的老人,有著浓厚的关怀。但是一般而言老年人比儿童不好相处,他们失去儿童的天真和欢笑,他们不服输的心理正好与力不从心构成了矛盾心结。所以,不少老年人的言行,具有强烈的防卫机制式反应。他们一再的重复自己的重要,说一些进去的英雄故事,批评现代年轻人的不是。但年轻人要了解他们,接纳他们,给他们温暖。

  老年人是很孤单的,由于他们很少被充分的了解,被完全的接纳,所以总是有些优郁和彷徨。他们曾经是家庭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可是,现在是被遗忘的人。这正显露著养老院里,为何老人会自杀或暴力,或者带著绝望的眼神,茫然看著一道无助的墙。那是一道疏离、被遗弃的墙。这不只是养老院里的老人如此,一个没有丰沛感情的家庭,即使是富裕的,老人们也难逃这悲剧的牵运。

  老人在一个家庭要被爱护,要被重视,要享有活泼的亲情。就像对待儿童一样,要有逗趣,能哼著歌声,同样能分享经验与学习。有亲密、交谈和抚爱。这样,他们的生活,才保有创造性和活力。

  佛陀所揭示的智慧就是尊重生命,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不只表示每一个人都要享有欢笑,连一切有情众生也不例外。更进一步的说,即使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不分老幼、不分强弱,都要享有那分喜悦与尊荣。

  不过,现代人太自私了,而且社会及经济生活方式,几乎对老人极为不利。他们被强制退休回家,家人却忙著营生而忽略了他们。城市与社区的发展,使他们在建筑物的丛林里举目无亲,又看不到未来生活究竟有什么指望。毛血日益微,身体日益衰,除了消极的等待一盏生命的油灯熄灭之外,又有什么指望。

  但事情也不是那么悲观,我认为家庭里,儿童和老人是天生的互补。所以,老人如果有儿童来依偎,他们似乎就有了指望。反之,儿童若有了老祖父母的陪伴,就有好的安全感。这个老小配的调和,似乎是天赋的心理生态平衡。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家庭,要有效安排这种生活的资源。

  老年人要受到家人的尊重和敬爱,否则也会像青少年一样变坏。他们变坏的方式和青年不同,他们会越来越古怪,越来越啰嗦和挑剔;精神生活上也日益消极化.这样的生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狭小痛苦得像是牢宠.请留意!监牢有很多种,犯罪被判入狱是一种,精神生活狭隘化,以致优郁沮丧又是另一种.你的父母亲是否活在僵化的精神世界里呢?人不免衰老,但作子女的人别忘了给他们一点自由创意的精神生活.善待父母,也等于善待自己,给自己的年老播下希望。

  佛经揭示著因果的现象,这也是中国人传承两千多的观念.但是这个观念已被现代人忽视.在此,我要呼吁,家庭生活中,如果我们未能提供老人温馨的爱和欢乐的亲密感,子女们耳濡目染,这种非爱的行为,将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人总归是要老的,自己所造的孽网,将反过来牢牢的困住自己.

  老年的岁月占人生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医疗发达的时代,很可能有二、三十年之久。你要重视这个家庭问题,不要只有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买一大束花去补偿赎罪,而是要把那一大束的花,化成一小朶一小朶,每天送来跟他们分享。这就是对生命,看出一种慈爱的希望。

  我们当然不是为了怕报应才孝顺父母,而是知道老人家确实需要温暖。从给予温暖和照料中,让他们看出这世界依旧像他年轻时代一样有朝气。《六祖坛经》上说:

  “恩则亲养父母。”

  当你透过亲养父母,给他安慰和温馨时,即创造了光明的希望,它有著大日如来的光辉和温暖,你受到佛光的普照。这时,你和年老的父母,同时可以感受到《临济录》所说:

  “寒松一色千年别,

   野老拈花万国春。”

  就像千年的老松树,虽与小松有别,但是天寒料峭的春日,却吐露著相同的绿意;而野老也像古松一样,春意盎然,享受著发如花般的生命开放,绽放著生命的香气。

  七、信仰的分享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表现;精神生活越是清醒虔诚,其在宗教信仰上就越表现得高妙自在。同时,也感受到与十方法界相应。家庭的宗教气氛,必须建立在醒觉和虔诚上,这才是正信。佛教的信仰,是要教导子女懂得生命的本质就是实现。每一个人都得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为自己开拓出一条出路和希望。这样就是自悟自度。禅佛教的基本精神是:

  你的心中有佛性,

  发愿成佛,

  自悟自度,

  毕竟是依照你自己的本质成佛,

  去实现六波罗密,

  这就与十方法界诸佛相感通。

  这时,你求什么就得著什么,

  因为你清醒、恬淡、悦乐和无私。

  正信的佛教信仰,给家庭带来祥和,给子女带来精进和光明积极和心智,给全家带来和谐的互爱。在人生的究竟意义上,孕育著大乘菩萨的实现人生和服务精神。一位正信的佛教徒,每天都在检讨自己,避免错误,勇于改进,这就是解脱,也是醒觉,也是佛性的显露。而这份生活的崇高信仰,对于子女而言,就是一个标榜和启示。

  宗教信仰,表现于家庭的情爱上,让每一个人都享有温暖、喜悦和心灵的自由。这有别于迷信的盲目祈求和崇拜;迷信是一种精神症状,而不是心智成熟的超脱。

  从禅家的观点看,一切礼拜、佛相和道具,都是一种语言,它只是“表法”,在于表达佛法的精义,每天提醒自己,并表示对佛的虔信。如果,日日都能心存正信,保持清醒,过著实现的生活,那么一念佛思,便与十方诸佛相应了。

  儿童有高级的宗教信仰,所以充满著向学及成长的希望;老人有了信仰,知道生命究竟是什么,对自己一生有个丰富意义的答案,这就是希望!

  儿童和青年的希望像晨曦,成人的希望像正午的光明,老人的希望有如晚霞之美;但明日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一个家庭若能分享正信的宗教,他们将享受到福分和智慧,启发无尽的希望。

  家庭亲情是生命的原质,它流泻著生活的清泉,沃开生命的花朶,也沃开生活的希望,亲情就是欢乐、亲昵、温馨、分享、心智成长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美满的亲情中,我们看到佛,也看到自己;我们信赖佛,也信赖自己,我们看到希望的阳光,正温暖了自己,强壮了自己。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悟·看出希望来 第六章 觉·有情的爱
下一篇:悟·看出希望来 第四章 生活的展现
 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觉·教导的智慧 序言
 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禅语空人心 第三讲 清心自在步红尘
 觉·教导的智慧 第七章 宗教、民俗与教育
 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悟·看出希望来 第一章 悟·看出希望活得起劲
 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六章 觉·有情的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栏目:成观法师]
 世上最可怕的是贪欲无止境[栏目:看开]
 相应9经 力经[栏目:相应部 43.无为相应]
 人身真实的价值是学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七课 民俗[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