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悟与实现 第五章 直观的智慧与自在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3

禅悟与实现

郑石岩

第五章 直观的智慧与自在   

  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有两种不同的心向:其一是理智的思维,它是分辨的、观念的、系统的、逻辑的、推理的。其二是直观的智慧,它是统整的、圆满的、当下的、主客一体的。两者对人类生活一样的重要,理智的思维构成了生活的现象,直观的智慧导致精神生活的实现。由于现象是对立的,比较的,分辨的,所以所思维的对象是部分的。部分不能代表完整,所以它的结果是悲剧的。另一方面直观所涉猎的是当下的把握与完整的投入,所以它是圆融的,是喜悦的。在这一章里,我们要讨论知性思维在精神生活上的困境,同时说明直观的智慧足以弥补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不足。

分别的悲剧性和直观的圆融性

  理智的思考必须建立在分别识上。这正如心理学家布鲁那(J,Bruner)所谓一切思维起于分辨,由分辨而归纳,由归纳形成观念,进而构成有系统的思考,布鲁那就思考来研究思考,所以只能说明思考的特质,但思考充其量只能处理生活中一部分的事,而另一部分不属于分辨范围的般若直观则被忽略。思考既然是分辨的,所以归纳所得的结论,是部分而不是整体。由于生活并不是“部分”的法则能完全处理,因此这分辨式的思考,就不免有了缺陷。由于分辨的思考,使自己从万物孤立出来,以客观、孤立和对立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客体,以致使自己误认为自己是主宰,而把生活中的客体,如环境、人物等等,都看成了宰割和予取予求的对象。这一来更使人生活在对立与敌视的心态,它使我们自己陷于痛苦、孤立、不安和无尽的防卫与挣扎。正因如此,成开忙碌于分辨思考的现代人,就及需这分直观而投入的生活智慧。

  生活本来是一种投入,主客两者虽然存在,但两者并非对立,即使是客体所包涵的许多事物有著种种差异,但也必然是互补共生的。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心灵开始静下来,沉默下来,而且是喜悦自得的。当你把万缘放下,走到青翠而春阳普照的山陂上,你在那儿静听鸟儿呼晴,山花放笑的时候,你会突然间投入那完整的生活体验。这就像是法眼文益(西元八八五——九五八)的诗:

  “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

  云归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蒹然坐,澄心万虑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确实如此,当你投入当下时,无论你是在工作或在休闲,乃至行住坐卧的平常事,都能体会个中的单纯与妙趣。那是语言说不出来的,药山惟俨(西元七五一~~八三四年)和石头希迁(西元七OO~~七九O年)之间一段故事,对于这种无思的直观智慧,有著很好的省发。

  有一天药山在静坐,他的老师石头看到了就问他,你在做什么?药山回答说:

  “什么都没有做。”

  石头说:

  “那么你就是在闲坐啰!”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悟与实现 第六章 清净与自由
下一篇:禅悟与实现 第四章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
 禅悟与实现 第四章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
 禅悟与实现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
 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悟·看出希望来 第十章 结语
 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禅语空人心 第六讲 还须安禅制毒龙
 悟·看出希望来 第四章 生活的展现
 悟·看出希望来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禅·生命的微笑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栏目:太虚法师]
 生命之自然[栏目:仁焕法师]
 每次法会,师父都会报护持金主的风云榜...荣登金主风云榜,真有那么重要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谁的丛林[栏目:佛网文摘]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二十一[栏目:宽运法师]
 全世界佛教徒团结起来 为实现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勇猛精进(圣辉法师)[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去尘除垢[栏目:帕奥禅师]
 59 骨裹皮[栏目:石头路滑]
 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十八[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