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日经疏讲解 第25集
 
{返回 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13

大日经疏讲解

南无大悲毗卢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25集

请合掌

南无摩诃毗盧遮那佛(3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放掌

我们今天继续讲大日经疏,今天还要讲一些东西,还没有开讲之前,还是先介绍一下华严四十二字观门。我在十月九号要在高雄传这个法,再讲一次华严四十二字观门灌顶,再说一次,这华严四十二字观门不是字母唱颂,而是唐朝不空三藏金刚阿阇梨所传的如来正法圣教里面最高的观想法门,也是华严宗最高的法门,显密二教在此交汇,所以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门,因此也是显密圆通的至高至大法门,这个法门在中国、中土已经失传一千多年,今天我有幸从历经很多辛苦,从东密总本山真言宗,东密就是我们正统唐密正传,高野山再请回来与大家共享,这个大乘、金刚乘无上法食。目前佛教正法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丘,所以让我们一切对正法有心的人一起携手来习,提倡正法,令它能够再一次昌隆,久住世间,利乐无量有情,好不好?好,拍手。

今天接到从陆岗运来的新的灌顶坛,总共有三个ps,就是真言宗要灌顶用的灌顶坛。我们寺里有一套,但那个是榉木的很重,现在用侩木做,比较轻一点,因为要戴到南部去,将来要到外面去做灌顶活动的话,比较轻也比较好搬。做的相当的庄严,非常好,不过因为庄严就花钱了,但是在法上我就不怕花钱,就好象我在海啸灌顶,传阿弥陀佛根本咒的时候也订做了一套密坛,30万,所以这次象这个密坛,那灌顶坛比这个还要高,也花了很多钱,这个密坛都有一个前梯、有一个斜梯,还有一个法座,这样子的这种配套,以及它的尺寸,古今都没有差别,这就是日本人的执着。日本人从古受到的东西,他就看作自己家里的至宝一样,就一直都是这样持着都没有改变,这个尺寸我给你们讲你们不要介意,我在高野山修法的时候,本来是不能拿尺进去的,可是我偷偷的带一个尺,半夜三更大家都睡着的时候,我就到那佛堂去,密坛去,一个一个给它量,抄起来,很多都已经绝传,你都根本找不到的,尤其象护摩旁边的放的那个架子,还有十二天供的坛,那个完全没有了,我都把它量的清清楚楚还画图,等回来就照做了。

这令我想到密林阿阇梨,我上次讲说他没有密坛,没有法器,甚至于连佛案、佛像都没有,那你说怎么修法?即使有佛案、佛像你没有密坛也没办法修法。就好象你不用说我们密教,就显教你也要有一个佛像,有佛案,对不对?可是你什么都没有,你怎么修?没有那个心没错,但是没有那个缘,你看这个密林阿阇梨实在是很苦,苦命,为了时代而受苦。所以我跟他老人家比就幸运的多,高野山得法以后,去了二十几个在家弟子去接法,还有一个出家人一起带领着去接我回来,接法;我就事先都预备好的,事先采购,大血拼,把所有需要的都买了,然后还买很多套,光是护摩炉就买了八个,那很重。所以打包以后每个人都满满的,飞机本来是说这样子超重,可是因为他们那个佛具的老板有些交情,所以就跟航空公司讲了,哇,一大堆全部就血拼的结果往台湾送,后来几乎是一半就送到美国去了。而那时候都是很贵的,我就买法器、佛具、请佛像我都没有顾忌说要多少钱,不过钱好象就从空而降很奇怪,每一次都很顺利,我想这跟发心有关心,这发什么心?发我那个呆呆的心,呆呆的就什么都没考虑,一心只是为了法。有点象又不太象空海大师到中国请法,也是请了很多经书、佛像、法器,不过他都请大概一套、两套,没有象我这样请五六七八套的这样子,为什么?因为我们台湾没有的做,可以说是没有。

顺便讲到这个,因为你修法必须要有佛像,还要烧香这是最起码的,佛在经中讲,你如果念佛、念经、拜佛,没有佛像,而且没有烧香,第一个是不如法,因为没有如法供养,也没有如法修法。我是说正式的修,不是说你只是这样随便念一念,这样子的话就容易出毛病,你如果没有佛像、没有烧香,容易出毛病。首先讲有佛像你没有烧香会有什么样情况?因为你没有供养,首先香佛称为佛使,这个佛使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就是说它会好象大使一样为我们众生去请佛,第二个因为有香的关系就知道这里有人在供养佛,一切的天龙八部所有的护法鬼神都知道这里有佛,而且因为你如法的供养护法菩萨都会到,也会护持。但是你没有烧香的话,那就礼数不足,也就是说诚心不够。你比如说那地方不适合烧香,不适合烧香的话也就是说你的因缘不好、因缘不足,那样修行就可能比较会有一点障难,积久了障难就会多。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烧香,护法跟善鬼神就不来,那恶鬼神就会来,恶鬼神因为你要礼拜佛像,而且你有供养食物等等,恶鬼神就会来附在佛像上受你礼拜,受你食物供养,以及受你的法供养。你这么念经就是法供养,你等于是为它而念,它也需要佛法,令它得到法益,速得超脱。我们讲过狐狸精她会抽人家的精,那个意思差不多,它就会受你的法供养,这个是说有佛像没有烧香就已经有这样的问题。

如果说没有佛像又没有烧香,那就更糟糕,你在拜谁,在拜哪里?怎么拜?没有拜,没有拜,佛菩萨正的护法都不会来的,恶鬼神都会来争你的法食,你念经、诵咒等等,就是法;你如果修密法那更糟了,法越强你就越糟糕。如果是打坐呢?打坐也是一样,打坐最好也是如法来,打坐你是修道,你不是坐一坐好玩,打坐是很高阶层的修道,你要很严肃来对待,你最好是如果能够的话就穿海青、搭曼衣,如果能够的话就在佛前礼佛三拜,然后再开始坐。所以你如果没有如法坐、如法修法、如法供养就很容易着魔、或着鬼神。鬼神要不然就被你吸引,要不然就附你的体。

如果着魔、着鬼神第一个坏处,第一个它所会令你得到的障难是什么?1、退心,最主要最主要是退佛法的信心,这是根本退,让你对佛法产生怀疑。因为退心的关系接着就是退修,你就不太想修,修的不起劲,没味道,不想修,常常懈怠,这就第一个着魔或着鬼神的现象。退心就是指退信心、退精进心、退念心就是退正念,因为正知见退了,就起邪知邪见,最后就是退修了,懈怠、放逸、乃至于最后就疑谤。疑谤什么?第一个是疑法,就包括疑佛;疑这个法的有效性,疑这个法是不是真正的好,有效性的意思就是不是能真正的令我断烦恼得解脱等等,种种的好处,所以觉得这个法的性质是不是真的这么好;而且还疑这个法是不是正法。第二个就是疑师,就是疑僧,因为师就是僧,当然你如果拜在家人为师,那就不算了。疑师就是疑师的正解、乃至疑师的为人,疑师父是不是想要贪我的财,这都叫疑师。疑,然后心里面渐渐强了以后心里面起谤,心谤接着口谤,心里面有谤了接着口谤,这是指一退心,这个疑谤是指心中谤。第二、疑谤三宝,这个疑谤是指口业中谤,那就成就疑谤的事情。第三个阶段如果着魔着鬼神第三个发展阶段,因为已经疑谤正法、疑谤佛法了,就会抛弃佛法,因此而贪爱世法,这个就是魔事完全成就。你一起贪爱世法那就不归路,没办法回头。

还有那个佛像我们看了是佛像,但是鬼神看了不是佛像,他看了好象真的一样;你有一尊佛像他看了就好象有一尊真的佛在那边。举个例子来讲,我们道教不是烧纸钱吗?烧元宝、纸房、汽车、冰箱,一烧听说都是可以用的,法不思议,因为他们的福报跟我们的福报不一样。就好象什么?我们人的福报当然是比动物、狗、猫等,它们的福报要好的话就要依于我们人的福报,它跟着人就有福报,它如果不跟着人的话野狗、野猫就很苦。同样的,鬼神也是,受施于阳间的人。所以中国人的崇拜祖先虽然不是很究竟,不是很好,但是算是很慈悲的事情,令鬼神有所依侍,有所维持。

所以你在佛法中修行,念经、打坐、修法等等,你不要只是把它当做念经、打坐、修法,你要把它当作那都是修道的行为,修什么道?修佛道。所以就不要随便,不要苟且。这段讲完,大家如果听我这番话以后从今开始就要如法修法、如法供养,你修法的时候一定要供养佛菩萨,少花少果都好,表示你的一番心意,佛菩萨慈悲怜愍你,来看一看,闻一闻你就获福无量。光是那样子恶鬼神就不敢来了,善鬼神护法就会护着你的坛场。所以简单一句话,诸法不可思议,而我们无可奈何,你就非得这样做不可。就好象做学生的就一定要好好听课、好好写功课,不能不听课又逃学,这样你就很苦。法如是故,就是这样。

我们上次讲完各种密法、密教,把这一部分我再做一个简单的结论或结语,题目叫做密教与中国,从古到今,简单的讲一下。我们知道第一密教最早传进来是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唐初三大士,金刚智、善无畏、不空三大士在唐初的时候唐太宗那个时候,所以他很有福报,那时候也是差不多也是玄奘大师去西天取经的时候。他也是在唐太宗时候回来,所以唐初是一个文物非常鼎盛的时候,皇室、皇帝的心非常的开放,各种宗教都可以自由的宣传,乃至于西域来的波斯的宣教也是那时候传进来,只不过基督教没有传进来,可能太远了。唐初的时候密教非常的昌盛,不只是长安现在的西安那个时候很昌盛,就是在长安城里面,而是全国各地都有修密法的;就好象自从玄奘大师西天取法以后学唯识学,那时候到处都有讲唯识学的,乃至于什么?乃至于那时候你要学什么都有,那时候出家人今天到哪里听听唯识,哪一天到哪里去听听中论、百论、或是十二门论,这样子。哪一天又到哪里去参禅,那时候出家的修学品质很丰富,那时候因为我们文物鼎盛,他们就派遣唐史来学我们唐朝的文化,包括宗教,宗教当然主要就是要学佛,他们不学别的。你如果看过鉴真和尚传,皇帝因为受遣唐史说你要请法师,佛教你要请,道教也要一两个过去,他们就不答应,日本就不答应;日本遣唐史领导就不答应,所以他们这方面我觉得很有概念。他们遣唐史就有遣唐僧,空海大师也就是在遣唐僧的其中一次。

我说这个密教在中国本来是很昌盛的,一直到唐武宗毁佛,在差不多西元845年毁佛,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左右,唐末变成五代十国后五周,五代是梁唐晋汉周,后五周周世宗955年,柴荣又毁佛,所以差不多一百年毁了两次。第一次已经毁的差不多了,不过845他毁佛,846年他死掉;他下一任的皇帝就又把佛法复兴了,复兴是因为他的善根,也因为害怕,你毁了佛就死掉了。复兴然后周世宗柴荣毁佛,过了六年他又死掉,就换成赵匡胤,宋太祖过了六年以后就恢复所有佛教。赵匡胤是一个很聪明,然后很有善根的人,应该这么说,他应该是精通老子才对,以无为治有为,所以皇袍加身,他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光荣革命,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前一个皇朝给推翻了。而且他在各个世代里面,所有的第一个皇帝里面唯一一个没有杀功臣的皇帝,杯酒释兵权,利害吧。各位兄弟你们功高劳苦,正好天下太平那大家都可以休息了,我都给你们安排了你们的家园、封地,大家好好享受晚年,干一杯。不象明太祖炮轰功臣,不只用炮轰,功臣楼下面都装满了火药,一炮就全部打光了,只有一个人没有被打掉,谁?刘伯温,刘基;他事先知道,听说他会算,他也是道家的。排一卦,算出来事先就溜掉了。

到了唐朝末年的时候佛法就剩的很少,不只是密教灭了,大部分的法都灭的差不多,即使是再恢复也没有很多佛法。在周世宗柴荣又再毁一次,更少了。等宋太祖复光了以后,我上次讲过碛沙藏就是宋朝的大藏经,里面东西很少,大概是后世的人再从乡野间再慢慢收集起来,到后来才会有所谓的龙藏,乾隆大藏经。虽然宋太祖复兴佛法,可是密法已经完全没有了,唯识学也是很少很少,等到元朝的时候,因为元朝蒙古人是信喇嘛教的,他就贬压汉传佛教,接着因为正法密教传到日本,所以大部分佛教正法也都传到日本去了,各宗各派他们都有,这个元朝有三次攻日,因此中国跟日本就开始变成世仇,变仇人。那时候汉传佛法被压抑,喇嘛教就盛行于内廷,他们虽然是蒙古人,但他们信喇嘛教的关系,西藏的喇嘛就常常到内地来,最有名的就是雍和宫、五台山上也有喇嘛庙。雍和宫知道吧,就雍正皇帝,不知道?雍和宫北京的一个喇嘛庙,那个是御赐的喇嘛庙,虽然相传雍正皇帝年轻的时候到少林寺去学拳术,然后也学一点佛法,但是他被地里其实清朝的王宫大臣全都是学喇嘛教的,所以慈禧太后才会自称老佛爷,要不然怎么会叫佛爷呢?不对嘛。称佛就不对,还加一个爷,讲到这个雍正皇帝,甚至有人相传雍正皇帝是开悟的人,他编了一套书我从纽约沈家桢居士那里请到的,雍正皇帝编的《经海一滴》,他把大乘佛法里面重要的佛法都缩编,截编本,他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把它截出来,然后合在一起。这个象楞伽经他也当然,因为他自认为是习禅,大家认为他是开悟的,听说他也带大家打禅七。他编的楞伽经就是把大慧百八问都省略了,从百八问完了以后开始,就好象近代有人注楞伽经大义今释吧,也是跟雍正皇帝的方式一样,把大慧菩萨百八问去掉了,其实那是一个错误。因为大慧菩萨百八问是这一部经的精华,也是密钥所在。我这么说,如果你不是真正懂得大慧菩萨百八问,你就没有真正懂得楞伽经。

明朝明太祖提倡佛像但废一切密法,任何密法都不可以有,原因是什么?因为第一个他怕元朝的喇嘛教藉此复兴,变成汉奸,所以他就禁止一切,为了禁止喇嘛教也禁止一切密教。另外一个原因,明朝这个国号的来源是因为朱元璋早期在革命的时候加入明教,明教是一个地下组织,它是结合宗教跟政治,其实是转宗教为政治。就好象有点象红花会,义和拳,类似那样,也就是他们用宗教的名义,画咒符,撒豆为兵这样子,来吸引群众,我们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有神佛的保护,他那一教叫明教,也因为这样他那皇朝他称为明朝。可是他虽然称为明朝,他却禁止明教,可能说我因为明教而把元朝打掉,你再用明教把我的明朝打掉了,这不就完了,总而言之,所有的中国的开国的皇帝都是把他源头全部斩掉。所以明朝就更加没有密法,剩下一点点唐密也都不太活动,也都没有什么传。

再加上一件事情,这又跟历史有关系,明朝的时候中国跟日本的仇怨越来越深,第一个有倭寇,第二个日本跟中国争朝鲜,因为日本想要拿朝鲜当他的殖民地,有一个丰臣秀吉是谁?幕府将军,有一个电影叫将军,这个将军就是幕府大将军,第一个幕府大将军就是丰臣秀吉。日本是一个很特别有意思的国家,什么叫幕府?幕府将军就是军人专政,我们中国唐朝不是有很多节度使,但他那个又不太一样,幕府将军虽然是专政,可是只有一个,他的号是天皇赐的,他就总揽大权,他有一个朝廷,真正实质的统治全日本。天皇有一个小朝廷,就管他的经济、他附近百官臣民,事实上幕府将军是统治全国的;有意思的是这个幕府将军也从来几百年没有要去把天皇灭掉、杀掉,有时候天皇因为幕府将军掌权,他这个天皇做的很假没有意思就到东密高野山出家了。有时候心闷就到高野山去找阿阇梨传法,修法一阵子,度假了。偶尔有一些天皇想要叛变,要把权拿回来,每次都失败,失败以后将军也没有把天皇处决,从来没有一次。日本很骄傲的说我们天皇是万事一统,只是一小统,好几百年都是幕府将军统治,一直到明治天皇,六七百年。


{返回 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23集
下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2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4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1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1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1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9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1. The Buddhas Attitude Towards Other Religious T..[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