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当依何法而思修?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4
【第六九则】
问: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由於业果关系,非服所亲见,横遍世间,竖历永劫,当依何法而思修?
答:业决定:当依教、依喻、依事而作谛思。喻如种甘得甘,种葡萄得葡萄,种辛得辛,种底达(辣椒之类)得底达;依事:如善和尊者,及十万释种事等;依教:如贤愚因缘经等,尤以依教圣言量求之为要。对於“从善因唯生乐果,从不善因生苦果,不生乐果”之理趣,须依经而生决定。再以亲自所见所闻有关业果之现前事实而思之,发起誓愿从今日起,远离不善,勤行善法。
业增长:亦当依教、依喻、依事而作谛思。喻如能蔽五百乘之那罗树,起於一小粒那罗果,树上所结之果,又为种子,复生无数之树,辗转增长。外种如是,内种尤大,集法句经说:“虽作微小恶,後世招大怖,能有大损失,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後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依事:如沙弥郡德讥恶声比丘如犬吠,感五百世为犬。金钱比丘以一金钱供色都如来,感世世生後,手中即握金钱,用之不竭等事,依教:仍依贤愚因缘经等圣言量。此外再以亲自见闻所知现实因果而思之。应心生誓愿,虽小恶决定不为,虽小善而为之,令心生决定。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下一篇:
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何以须观显资粮田?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精进於身心生起之法?
应如何认识灭谛之解脱?
应於何时放缓?将何放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性会减低人的执着,会不会加强人对世界的淡漠?
[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六
[栏目:无著菩萨]
佛教的生命态度——奘师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
[栏目:明奘法师]
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六)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
[栏目:常福法师]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六讲 转身的智慧
[栏目:佛光法师]
惯性与觉性之别
[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