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总摄生烦恼之相、业发之相、死及结生相绩之相等三科,应如何了解其重点?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2
  【第八九则】
  问:总摄生烦恼之相、业发之相、死及结生相绩之相等三科,应如何了解其重点?
  答:因知轮回过患,而生厌离,故求解脱之道,须先知集谛流转(轮回)之次第,方知生死根本,乃有以对治之。由於流转(轮迥生死)之因,虽须业、惑(烦恼)二者,然以烦恼为主。若无烦恼,昔所积业,纵越数量,如无水土等之种子,不能生芽。於业若无俱生因,亦不能成苦芽故。若有烦恼,虽无先业,亦可於彼无间,从新积集而取後蕴(取新业即取後有之烦恼)。如阿罗汉虽有业力(亲因),然已烦恼(俱生因)尽故,不生业果。如是流转之次第中,分三科抉择:一、生烦恼之相,二、集业之相,三、死及结生之相。修时多以第一生烦恼之相为主,余二科理趣作为参考。抉择第一科生烦恼之相分四即:甲、烦恼之认识,乙、烦恼生起之次第,丙、烦恼之因,丁、烦恼过患。详如明灯颂自释中,兹略说其要:甲、烦恼之认识。俱合说根本有六,别开为十: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坏聚见、七边执见、八见取、九戒禁取、十邪见(以上详明灯颂自释中)。
  乙、烦恼生起之次第。在根本烦恼中,中观派说坏见与无明,彼二无别,则坏见即烦恼之根本。由坏见缘我(取蕴)及我所,而生执为实我之心。凡夫由执俱生实我故,则判别自他,於自(顺缘)则贪,於他(逆缘)则瞋,及由我执故,只知有我,而生较他胜之诸种慢心等烦恼;特别执实我常存,不观待他故,於说无我之佛世尊,及佛所说因果、四谛,与及三宝等皆拨为无。谓己殊胜,则不敬三宝。外道坏聚见执常我,故生邪见、边见、见取、戒禁取等。由生邪见,於事於理生疑,则障於三宝敬事,最大障见真谛。依如是根本烦恼,使其馀随烦恼增长,而积二业(福业、非福业)。作福业为欲界所摄之善业,及不动业为色无色界所摄之善业。作非福业,为十不善业等,以故流转六道轮迥中,不得出离,而受如上所说三界中善恶二趣诸苦。以上略说烦恼生起之次第,以此而知众苦之根本,即为无明,亦即坏聚见。(详如明灯颂自释)
  丙、烦恼之因。烦恼生因略有六:一、随眠:乃种子潜伏,种虽未遇水土,然其生芽之能力潜在,不知生烦恼,则不能对治之。二、境界:初修行者须首离境,如须离家乡父母,如修力坚固,不须离境,当依对治法。三、恶友:令我增长烦恼者为恶友。四、言教:听说剑侠则生瞋心,听说爱情则生会爱,对未成熟法器(有情)说无上瑜伽,反令生贪爱。有未得成就者,矫现成就,於五尘受用,如蝇生疮,传染群蝇。故当如阿底侠尊者说:“浊世时短,所应知者甚多,能读经教,取其精华(如鹅饮乳而弃水)。”阅读菩提道次第及其修行教授为最佳,此为经教之精华故。五、习惯:如於贪久习,则炽盛而易起,其馀烦恼以此类推。六、作意:如於女人,数数思维其各别欲态,贪爱必增长。於上六种,皆应现前认识,立即断除。若不能断(一与五之力大难对治),则谛观察,再求对治。
  丁、烦恼过患。烦恼坏自坏他亦坏戒,未受用即衰退,施主退信,护法(如善天界神)及大师所呵责。烦恼似维护我,实则损我,起斗诤,招恶名,於馀世生无暇中,结果生大忧苦。烦恼过患,无量无边,广如诸经论所说。
  传承诸圣德皆说:“应先求烦恼之相、生因、过患三者,再示以对治之法。”如何方能与烦恼斗诤?彼现起时,即认识彼,知其过患,立即断除。
  第二,集业之相:若不能对治烦恼,则烦恼将有所造作(即造业),思如磁石,心如针,任运能引心,役心为业(详明灯颂自释中)。
  第三,死及结生相绩之相:如上所说集谛,乃轮迥情形,如旋火轮,无始无终,由此而来之死及结生相续之相,亦须略知,分五:甲、死缘,乙、死心,丙、暖从何收,丁、死已成中有之理,戊、生有受生之相。(详明灯颂自释中士道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应如何抉择趣解脱道之自性?
下一篇:生起出离心之量?生起出离心之要点?
 何谓止观自性?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应如何正解?
 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爱执自我有何过患?
 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舍不舍之理?
 精进於身心生起之法?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茁壮自己(杨赞儒)[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集[栏目:慈法法师]
 在信仰上皈命[栏目:仁焕法师]
 我们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广大发心,去利益有情、断除我执?[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一章 摩尼耳环品 三五一 摩尼耳环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