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3
【第九三则】
问: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答:总说戒学乃佛教之根本,若其地无戒,即佛教衰微。佛教住世与否,须视戒律仪住世与否,又视别解脱戒住世与否。别解脱律仪,乃佛教根本,亦即利乐根本。环视世界人众之不安乐,亦与不知守持戒律仪有关。佛说:“若其地有人守持戒律,如明光(知所取舍以教导人),则其地不空,如有我在(戒乃佛之代表),则我不焦虑。”
特别当思吾人受业风鼓动,心识还漂流生死,如羽毛随风飘荡,不得自在。业烦恼依坏聚见(萨迦耶见)而起,彼於因缘和合蕴上,执我我所,须生无我慧方能对治。真见一切无自性之慧观,方能照破萨迦耶见。然观必依止,而止应具足资粮(见声闻地),第一资粮即是戒律仪。如动(有情世间)不动(器世间),皆依於地。佛说:“定慧皆依於戒。”下士欲不堕恶趣,必须守持十善戒;中士欲解脱轮回,趣向涅槃,须学三学,又以律仪为根本;上士欲度有情,自愿成佛,须修万行,又以戒为根本;密乘欲即生成佛,於坛场迎请智慧尊为灌顶说法,须先受三昧耶戒。故一切皆转向戒上去,而以戒为根本。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下一篇:
应修何等道,而为减除生死轮迥?
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但言其有若干种,及其概要?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于破除人法二我执之方便中,何故先破除人我...试说缘起三理之要义。..
得远离沉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於五道,属何道呢?..
修三忍之理.有何要义?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舍不舍之理?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门里面是玄学吗?
[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20 苦难让我清醒
[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微笑的力量
[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谈三宝功德(40~49)
[栏目:傅味琴居士]
修行人应如何面对劫难
[栏目:传喜法师]
瞿波罗王修准提法登基
[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行者]
烦恼障与所知障
[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为什么会有众生附身?都是冤亲债主吗?
[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相应9经 地界经
[栏目:相应部 25.入相应]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七 机缘品 问题讲解
[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