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0
【第九三则】
问: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答:总说戒学乃佛教之根本,若其地无戒,即佛教衰微。佛教住世与否,须视戒律仪住世与否,又视别解脱戒住世与否。别解脱律仪,乃佛教根本,亦即利乐根本。环视世界人众之不安乐,亦与不知守持戒律仪有关。佛说:“若其地有人守持戒律,如明光(知所取舍以教导人),则其地不空,如有我在(戒乃佛之代表),则我不焦虑。”
特别当思吾人受业风鼓动,心识还漂流生死,如羽毛随风飘荡,不得自在。业烦恼依坏聚见(萨迦耶见)而起,彼於因缘和合蕴上,执我我所,须生无我慧方能对治。真见一切无自性之慧观,方能照破萨迦耶见。然观必依止,而止应具足资粮(见声闻地),第一资粮即是戒律仪。如动(有情世间)不动(器世间),皆依於地。佛说:“定慧皆依於戒。”下士欲不堕恶趣,必须守持十善戒;中士欲解脱轮回,趣向涅槃,须学三学,又以律仪为根本;上士欲度有情,自愿成佛,须修万行,又以戒为根本;密乘欲即生成佛,於坛场迎请智慧尊为灌顶说法,须先受三昧耶戒。故一切皆转向戒上去,而以戒为根本。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下一篇:
应修何等道,而为减除生死轮迥?
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与有情,有何意义?
“栽椿启请”(认定一地好钉椿之意)何以加持最大?
云何谓为完整无倒,全圆道体?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
爱执自我有何过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空法师对四依法的开示
[栏目:净空法师]
因果的真相 第二章(二)表里不一是“自我”在内心深处作怪
[栏目:因果的真相]
领导人要有防范未然之洞见
[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浅谈药师法门与解脱生命的关系(胡净丰)
[栏目:药师佛·文集]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一篇 莲花王 第十二章 吉祥时轮体金刚
[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