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0
  【第九七则】
  问: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答:灭除生死轮迥,修三学之道,缺一不可,此为定义。定慧二学,於上士时说者,此如宗喀佛於菩提道次第中说:“於此若仅於中士道而为引导者,亦须广说以三学引导之方便。然此不尔,以慧观及止学,生止法者,於上士时当说,今此略言戒学耳。”意谓此非只说中士道,如只演中士道,当继广说定慧二学,然此间中士道为通向上士之共道。而於上士道中,当广说此定慧二学,故不於此广说定慧二学而成赘述。且非依次修慧观断生死後,再发心入上士道,以出离心生起後,即须入於大乘,不可枉道迂迥,如一渡涉水,不须二涉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密乘以灌顶为入门,是否应理?
下一篇:“持戒”应如何修学?
 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何故须思修爱执自我之过患?
 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迥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当如何明集谛?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教与封建迷信之区别[栏目:惟贤法师]
 高僧传卷第十二[栏目:高僧传]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二)修行是对治烦恼而非压制烦恼[栏目:圣者言教]
 远离颠倒与梦想[栏目:卢志丹居士]
 什么叫「绮语」? What is loose speech?[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中华民国大藏经编纂纲领[栏目:太虚法师]
 为什么我这个身体这么弱,好像经常都有病,我该怎么解决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阿毗达磨俱舍论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栏目:南怀瑾居士]
 我的感悟[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