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2
  【第一○六则】
  问: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答:总七因果言教有二义:一、修求利他之心,二、修求菩提之心。若缺其一,则不具量,无第一则无第二。故说:“菩提又从利他始。”又说:“仅修菩提无利他,有似独觉非究竟,专修利他无菩提,又於法身不圆满。现观庄严论中说:一者发心为利他,二者修正等菩提。此为菩提心之总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下一篇: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
 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但言其有若干种,及其概要?
 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当依何法而思修..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异之理(即决定破除异品之要)?
 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融合的佛教 主要参考资料[栏目:董群教授]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I 704经(不正思惟经):本经叙述若不正思惟,则起五盖,而退七觉支。[栏目:界定法师]
 心灵的文明[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栏目:禅诗三百首]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略记[栏目:历史源流]
 观心·开心 第14章 无贪、无嗔、无痴[栏目:依昱法师]
 俺不是谁的粉丝[栏目:超然法师]
 八圣支道[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印光大师说故事 111、预知时至 安然西逝[栏目:灵岩故事]
 怎样才能产生世俗菩提心呢?[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