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2
  【第一○六则】
  问: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答:总七因果言教有二义:一、修求利他之心,二、修求菩提之心。若缺其一,则不具量,无第一则无第二。故说:“菩提又从利他始。”又说:“仅修菩提无利他,有似独觉非究竟,专修利他无菩提,又於法身不圆满。现观庄严论中说:一者发心为利他,二者修正等菩提。此为菩提心之总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下一篇: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
 关於等流心识,此一根本问题,外道有何与此相反之承许法?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谛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
 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总依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所趋之道?
 十黑业道中之邪见,不外断常二见,然断常二见,共有多门,应如何差别其轻重..
 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
 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而修时则归于一途,其要点症结安在?
 云何为愿行两种善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华严三昧门”之四[栏目:华梵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