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5
【第一○七则】
问: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答:依知母、念恩、报恩三种方便,生起慈悲、增上意乐三种修求利他之心,此三种又以增上意乐为主。然由增上意乐追溯,若无大悲,则增上意乐不生。欲於有情生大悲,须修悦意之慈心。当视一切有情如母,思拔其苦,方称大悲,思予安乐,始为慈心。然吾人心中於怨者,以其苦为乐,於中庸者漠视其苦,须於最亲者方爱。众生以母为最亲故,以此须修“知母”。为伏“怨”、“中”、“亲”三心,当先修平等舍。修求利他之心,有如是次第。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四无量心中之悲无量,与七因果教中之悲心,有何差别?
下一篇:
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
云何为相似菩提心?
应如何认识灭谛之解脱?
应修何等道,而为减除生死轮迥?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精进於身心生起之法?
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
执蕴无明(法我执),萨迦耶见(人我执),同为烦恼之根本,得毋疑乎二执混..
依不善知识及恶友,令所积福善功德损坏,生种种不愿发生事,应断绝此辈,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命的目的
[栏目:仁焕法师]
无首的石像
[栏目:圣像灵异篇]
The Fish Who Worked a Miracle (The Power of Truthf..
[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第二节 略示修法
[栏目:菩提大道]
《心经注解》四
[栏目:涤华禅师]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八课 四圣谛
[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三)《成实论》与成实学派
[栏目:中国佛学]
feeling之8:有关feeling的字词
[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张大千的一世佛缘(姚展雄)
[栏目:佛教与绘画]
Liturgy for the Recitation at the Time of Death
[栏目:Article of Tibeta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