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0
【第一七九则】
问: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答:前说中士,以出离心摄受,重在求解脱,故以别解脱戒为主;此以菩提心摄受,对于其他一切有情,断离能害之心,而以菩萨戒为主;下士则以轻现世重后世为主,故依业果取舍而持十善法戒,以求得暇满人身;密宗亦以戒为主。故显教之三士道,皆以持戒,辗转增上,趣入地道而得佛果。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下一篇:
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应圆满具足六种正学而施,何谓六种正学?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施之差别?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爱执他者有何胜利?
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违。..
如何分别二谛之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陀法语 三月
[栏目:佛陀法语]
论唐代儒佛心性论互动(果平)
[栏目:禅宗文集]
试论宗教文献学
[栏目:严耀中教授]
05-004在娑婆中修行
[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八三)
[栏目:杂阿含经]
无明
[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哭泣的水牛
[栏目:放生感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