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3
【第一九七则】
问: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答:彼须於清净经典(简外道),与心之能力相称者而为听闻,乃生净慧正因。非药物记问等。与心相称者,指与上中下三根之心量相称而言。上者於广大经访求多闻,而能融解深思,依闻思以修;下者虽菩提道次第亦不能受持,始有玛澈,及拙著明灯颂及自释,并问答三百六十则等方便,令心变化纯熟,然後进而听受精研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再参考经论中与之相关者,融合贯通。应知以心分别而观察取舍,谓之法门。此非多闻不为功,由闻所成慧,练磨深思,而後有思所成慧(拙著问答三百六十则,即为引发此思慧而作),由此决定起行,而後有修所成慧。故弥勒经庄严论说:『由闻而後思,由思方生净修之功德。』即具慧者,阅读广大经论,虽能知其理趣,然亦难知其关要,及如何下手与修习次第。故须听闻师传教授,作研磨深思,然後依闻思所抉择之义而精修。此三慧生起之梗概也。若将所闻之法搁置一边,而别观心之本来面目,是为忘法执心,则於修学,无有裨益。此甘丹诸德所言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下一篇:
智意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藏中人士以为许胜义谛现空双聚,为理成如幻派;唯於现境能灭戏论,即极无所..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释难中,关於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断除问题,在何断铮论义?及有无胜义?..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应如何释世俗谛体相?
智慧之差别?
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9.捕雁师
[栏目:动物的故事]
福慧双修
[栏目:觉醒法师]
优婆塞之道
[栏目:永海法师]
泛论因明(太虚大师)
[栏目:因明简介]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简论(满耕)
[栏目:人间佛教]
第三十二课 天台宗的行证
[栏目:天台宗简明教程]
普贤行愿品讲记(五)
[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环境就是生命——佛教关注心灵的理念
[栏目:明贤法师]
第十三章 吉祥草品 一二一 吉祥草本生谭
[栏目:第一篇]
印光大师说故事 26、下人不深 不得其真
[栏目:灵岩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