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0
  【第二 O七则】
  问: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答:『定』藏语『丁恩正』。『丁恩』义为不动摇,『正』谓执持。常有误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固定中有於余境,不起分别作意者,故说会为经教中所说之空性。支那堪布大乘和尚谓住於何境,不起分别,不起作意,即证空性,即此之误。应知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彼不以心为所缘,亦不以非心为所缘,令心不为余境所夺,这止一切疑虑差别。其时心境一无所着,空洞之至,其心安住澄澈(彼心曾不自觉为有安住)。此尚非真实禅定,乃相似定耳(遑论为空性)。修止定须依所缘,一无所缘,非修禅定。昔萨迦班抵达说:「现时修大手印者,多与内地万应散相似,此危害三分,错误四分,非佛所说也。学人当留意为祷!』又别方以心为所缘者,久之心能内摄,不於外境散乱,遂自以为了达空性(依於定故)。此即误在不识『止』与『成观之量』。(成止及成观之量详後)故菩提道次第说:「此由内心摄其心,令不散乱,即能引生(定),不待通达诸法真理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下一篇: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试言其理。
 吾人每以百数之中,自有一二乃金刚大持所化现者,凡所遇诸师,宁即金刚大持..
 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当依何法而思修..
 宗喀佛造菩提道次第祈祷求加颂中,首句即“万德之本具恩师”,其理安在?..
 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门为最要,然而为最难修。要在何处?云何为难?..
 能知诸法性空,又能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违犯的对治[栏目:法增法师]
 诺亚方舟上的心灵大师[栏目:索达吉堪布]
 向自己开刀,禅修是一场冷酷的心灵的实验[栏目:明奘法师]
 禅修之旅 第九讲 行舍智:通往涅槃的门户[栏目:焦谛卡禅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八、可慰矣蓬勃的佛教[栏目:慈航法师]
 福德日记6月7日─谁是真正敬爱佛陀的人?[栏目:福德日记]
 群居防口、独处防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华雨集第三册 四、阿难过在何处[栏目:印顺法师]
 怎样看待物质的发展[栏目:达真堪布]
 自我成长 - 和竞争对手做朋友[栏目:方外看红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