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略言九住心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3
  【第二二三则】
  问:试略言九住心相?
  答:以离五过,修八断行,由六力,依四作意等,若善修习,次第引生九住心,而成办身心轻安无过三摩地。其九住心相,若略言之:
  一,内住:谓初随所闻修定教授,摄外攀缘,离内散乱,最初系心故,心於所缘,不时黏合。最初如是令心住缘时,是为第一名“内住”。
  二,等住:谓先住所缘,由数数思维力,初得少分相续安住,黏合时间,较前略为延长。藏语“菌”义为相续,直译为“续住”。是为第二名“等住”。
  三,安住:谓於心散乱时,能连念前缘,令心安住,及初以念力从外驰境,渐收其心,放逸时间缩短,稍逝即急追回,复续安住於所缘。是为第三名“安住”。
  四,近住:谓从广泛境,渐收其心,使心渐细,而内摄住於所缘,同时能观察沉掉生起故,转增住分。如是为第四名“近住”。
  五,调伏:谓第四住时,令心渐细,此时住分增长,然易生沉,故第五住对治此沉,於定功德,心生欢喜,令心高举,调伏沉相。五住乃多生细沉之时,以见定功德,心生欢喜,凡与定不顺者,励力能除之,故名“调伏”。
  六,寂静:谓五位时,对治细沉,而思定功德,令心高举,然因此高举心情,又引生微细散乱(细掉),知其於清净三摩地不顺,或称“不喜三摩地”故六住乃细掉多生之时,知其过失,以正知防此细掉,令其寂静,故称“寂静”。
  七,最极寂静:谓虽有最极微细沉掉有欲来之势,然甫将冲动,即能觉知,而起防护,已渐断除少起。如经庄严论说:“如起归寂静。”谓贪烦惜睡等行相,如起亦能断除,而归寂静,令心最极寂静,故称“最极寂静”。
  八,专注一趣:谓为欲得第九住任运平等转故,如论说,须心中生起有作行功用。然随起任何分别,略修念知对治,即归息灭。是为“专注一趣”,微细沉掉皆已断故。
  九,平等住持:谓由串习力,能任运於所缘转故,如论说:“唯由串习故不作行”。既无沉掉为障,当不须防护作行,远离功用,定心相续,任运而转。是为第九住心“平等住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下一篇:应於何时放缓?将何放缓?
 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智慧之差别?
 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