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问:真实成止之量?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0
  【第二二七则】
  问:真实成止之量?
  答:依内道,具修定资粮,且知修法,直至成办第九住心,尚未得止,是止之随顺作意。於此更勤奋不断而修,则不久轻安即生。轻安之生:谓心之粗重(谓於善所缘身心不能如欲而转)既去,对於善事有堪能性。此种堪能性发生时,即有一种堪能之风,自顶而生(自顶向中,如初剃头,自以暖手温顶之象)。盖人在胎中,心与顶连,渐长成人,心与顶远,故堪能之风,自顶发生。此风动时(预报),能引生心之轻簧。心轻安生已,此风随即偏於全身,於是引生身之轻安。如在软絮之中,轻妙无比,异於寻常,而身之善法堪能性,亦随之而起。身既得安,心随以喜,是为身心双方之轻安。此轻安既得,一时快乐意趣,觉有喜极不能自持之态。稍久则轻安感觉渐微,实则轻安渐臻稳固,已成一种不变之轻安,是为特殊轻安。得此特殊轻安,即为得定。是为色界定,乃初禅之前分。既得此定,则色声香味触男女等分别,一切皆断。出定之後,除所缘之外,一切皆空,身心双方轻安,渐渐细微,心境明澈,能察微尘而知其数,有如另生一种新身定中,加以观察上界功德及下界过失,由此别别观察之慧,引生一种轻安,即名曰观。以一切神通变化,皆由此故。然不能断烦恼性,纵至无所有处,亦不能出生死。内道就此定中,加以修空性等观,断烦恼根本,则永出生死,成阿罗汉,乃至成佛。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下一篇:四作意之概要?
 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应如何修,方是修胜观之法?
 施不应行法?
 何者为精进之自性?
 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能知诸法性空,又能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
 菩萨应依何学处?
 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教育的我见[栏目:佛教与教育]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