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问:真实成止之量?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6
  【第二二七则】
  问:真实成止之量?
  答:依内道,具修定资粮,且知修法,直至成办第九住心,尚未得止,是止之随顺作意。於此更勤奋不断而修,则不久轻安即生。轻安之生:谓心之粗重(谓於善所缘身心不能如欲而转)既去,对於善事有堪能性。此种堪能性发生时,即有一种堪能之风,自顶而生(自顶向中,如初剃头,自以暖手温顶之象)。盖人在胎中,心与顶连,渐长成人,心与顶远,故堪能之风,自顶发生。此风动时(预报),能引生心之轻簧。心轻安生已,此风随即偏於全身,於是引生身之轻安。如在软絮之中,轻妙无比,异於寻常,而身之善法堪能性,亦随之而起。身既得安,心随以喜,是为身心双方之轻安。此轻安既得,一时快乐意趣,觉有喜极不能自持之态。稍久则轻安感觉渐微,实则轻安渐臻稳固,已成一种不变之轻安,是为特殊轻安。得此特殊轻安,即为得定。是为色界定,乃初禅之前分。既得此定,则色声香味触男女等分别,一切皆断。出定之後,除所缘之外,一切皆空,身心双方轻安,渐渐细微,心境明澈,能察微尘而知其数,有如另生一种新身定中,加以观察上界功德及下界过失,由此别别观察之慧,引生一种轻安,即名曰观。以一切神通变化,皆由此故。然不能断烦恼性,纵至无所有处,亦不能出生死。内道就此定中,加以修空性等观,断烦恼根本,则永出生死,成阿罗汉,乃至成佛。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下一篇:四作意之概要?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
 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由何而决知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
 当如何明集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降伏其心 二 自我反省就是修道[栏目:万行法师]
 迎接 Homecoming Day[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二规教言论 第十二节课[栏目:二规教言论学习]
 24 裸人国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二.普通真言藏品第四白话注解[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