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2
  【第二三五则】
  问: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答:藏语“帐”,即不了义,有随行之义。谓须别引经教,方能解释,故称不了义。如汝看法,不能见其实际,须引其馀道理,方能得其决定,是谓不了义。有部、经部许有外境,与“唯识”所许不合,故皆认为不了义。末转*轮说三性,与唯识见合,故依“唯识”许为了义。不可如言取义者,如经中说:“杀其父母乃功德。”此须引馀说解释。此其父母,乃指十二有支之八九两支(爱、取),谓须断除。故不能就文决定,须引馀经了知,乃是譬喻。又如经中说:“因布施而得福乐。”其文义,就其不背因果而言,亦可承认,然此亦依俗谛而说,亦非了义。布施真性,须另引馀经,方得显明。布施真性,乃三轮皆空(能施、所施、施物),即是空性。
  藏语“额”,即了义,意谓决定。如观柱然,是否已见其“勒粗”(真性实际)?如汝所见,不须旁参,即得决定,是谓了义。又如吾人所见之桌,乃其假象,不能当体见其真性,若欲见其真性,尚须另外寻觅,即世俗谛,是不了义。若当体见其真性,决定不移,不待别求,即通达彼之法性,是为了义,乃胜义谛。谓此为甚深者,谓欲深究空性底蕴,如海难穷,故说甚深。说难见者,谓非如世俗谛,乃有相之法,可以譬喻,可以量度。空性反是,难可譬喻量度,故曰难见。难可通达者,谓不易彻底了达,然又不可畏难思返。般若经中说:“无论通达空性,即为人说空性一句,或听人说空性一句,其功德远过以等同大海水滴之七宝,持供十方三世诸佛之功德。”
  龙树依无尽慧等经,依理造中观六论,旨在开显一切决非实有,依教作集经论,为後世作判了不了义之准绳。然吾人现世之智慧,又不能解释龙树诸论,故应依佛护、月称、阿底侠、宗喀巴大师等所解释龙树诸论之著作。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试略言自宗认识无明烦恼之情况?
下一篇:修中观见,应依了义教,然吾人智浅...究竟何所适从?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云何愚痴无明遍一切烦恼?
 应如何释胜义与谛字义?
 依四种扼要推思后,应如何修法?
 何以宗喀佛不于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中开演密乘,而别开密宗道次第?云何为合..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能着相[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H 第469经(深崄经):本经叙述大海之深险,不若生死之深险。[栏目:界定法师]
 也无风雨也无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请问净密结合修行的结果是往生净土,还是成就其他果位,是以何而定的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平等普显现无诤和共住[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佛教各教派的共同信条[栏目:张慈田文集]
 水果的故事[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No Ajahn Chah《045》[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禅宗三书》序[栏目:方广锠教授]
 禅意化境[栏目:佛教与绘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