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2
【第三一三则】
问: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答:住无我所缘得力时,心中骤然生出一种决定,即无我见 生起。此一刹那略生恐怖。如宗喀巴大师之弟子慧狮子在座下闻法,一时失我,频频提其衣领,如扪虱然。盖初得中观见时,感觉无可把握,乃作此态。此种了知无自性无实有之心情,延续下去,渐觉淡漠,无精力时,又须从认识应破分起修,令其明显有力现起。即遮所应破之实有已,无我决定之中观见现起时,显现之境,一朗空明,犹如虚空(此言无触碍空,非言显色苍茫之虚空)。就决定言,于无自性理智,心中紧持,常安住于如是等持中,具“有境”(内心)了无我慧,及“境”显现大空寂境。即安住于此境与有境二俱殊胜中,专注而修,是为如虚空修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下一篇:
正修观法中,止修住所缘之法,其概要如何?
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吾人具暇满人身,有何种意义?
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应如何正解?
云何萨迦邪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何得谓方便与智慧?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人用中国法之自救
[栏目:太虚法师]
凝固的历史,积淀的文化(李载道)
[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