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9
  【第三一五则】
  问: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答:止观当并行,必心能住所缘(无我)不失。谓已得止后,又能一面观察,决定知其无我,然后能见境相如幻。若此决定了知无我之心,不能久住,则不能见境相如幻。故后得行人,固已略通空性,而心则未必能久住所缘(无我)。然以修空力故,有时亦能见一切境如烟如雾如虹,或见自身空洞无物。但此种现象,虽不达空性之人,亦能得之,故此非所谓境相如幻。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下一篇: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修定动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
 四作意之概要?
 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但言其有若干种,及其概要?
 何者为忍之自性?
 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何谓施之自性?
 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空法师谈烦恼习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请问要具备什么观念、见解、行持,才能获得具体成效?[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311.文殊思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