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6
  【第三二七则】
  问: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答:此是三乘与四宗所共,亦是密宗下三部所共者。各诸续(密典)与注疏论师之所许,密宗道次第已广说。无上瑜伽部义,般若教授论云:“集密经云,善观察自心,诸法住心中,法住空金刚,俱无法法性。”如楞伽经云:“当依止唯心,勿观察外境。”谓经说三种瑜伽地:一,唯缘心;二,缘真实;三,名无相。初二地中以止修观修,修习止观,缘如所有性生观之理,亦许相同也。自宗则说:无上瑜伽时,引生正见,须如中观论说。引生之法,于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后得位中,虽亦有观察真实义之作意,然在已得结身能力之圆满次第者,于根本定修真实义,虽亦必须安住见上而修,然不须如馀论所说之观察也。故于尔时,放舍观察修后,莫并放舍专注正见修真实义。(意谓密乘无上瑜伽,不须各别观察思择,而亦能得胜观。境虽同是空性,而密乘之有境特殊故,故不须如般若乘诸论所说之观察,此观察故可放舍,然不能将专注修一并放舍。)可如是修习之理由,此间未到明说之时机,故此仅说馀道须如前修之理由。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对於我执及无我义,应成、自续两派之差别?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不修念死之过患,与修念死之胜利,各有何种?
 施之差别?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观之略义?
 地狱之苦,何故那般长永剧烈?
 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摄大乘论 第7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慈心悲愿 善待生命——佛教生命观研讨会发言摘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的基本认识 六、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菩萨学处·第八讲 慧学的修学次第[栏目:普献法师]
 内财布施中有法布施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答王寂照问(六则)[栏目:太虚法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发心(二)[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4[栏目:张秉全居士]
 王骧陆居士全集 说道德会的王凤仪先生[栏目:王骧陆居士]
 从空性中观想[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