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9
【第三二七则】
问: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答:此是三乘与四宗所共,亦是密宗下三部所共者。各诸续(密典)与注疏论师之所许,密宗道次第已广说。无上瑜伽部义,般若教授论云:“集密经云,善观察自心,诸法住心中,法住空金刚,俱无法法性。”如楞伽经云:“当依止唯心,勿观察外境。”谓经说三种瑜伽地:一,唯缘心;二,缘真实;三,名无相。初二地中以止修观修,修习止观,缘如所有性生观之理,亦许相同也。自宗则说:无上瑜伽时,引生正见,须如中观论说。引生之法,于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后得位中,虽亦有观察真实义之作意,然在已得结身能力之圆满次第者,于根本定修真实义,虽亦必须安住见上而修,然不须如馀论所说之观察也。故于尔时,放舍观察修后,莫并放舍专注正见修真实义。(意谓密乘无上瑜伽,不须各别观察思择,而亦能得胜观。境虽同是空性,而密乘之有境特殊故,故不须如般若乘诸论所说之观察,此观察故可放舍,然不能将专注修一并放舍。)可如是修习之理由,此间未到明说之时机,故此仅说馀道须如前修之理由。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下一篇: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何为诸修之首?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
布施应遮止何种心?
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密乘以灌顶为入门,是否应理?
云何唯安住见,皆非胜观?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十(王子成)
[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佛教报恩主义
[栏目:东初法师]
保持正觉 清静守护
[栏目:传喜法师]
五百罗汉 382、自明尊尊者
[栏目:五百罗汉]
圭峰之游
[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随缘自在 第一章 心灵良方
[栏目:达观法师]
自杀与自我
[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智惠师父家的高考生
[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传教 Buddhist Missionaries
[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相应240经 像乌龟那样经
[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