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5
【第三二八则】
问: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答: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终非修真实。纵有彼见,若修真实义时,不忆彼见安住见上而修,亦非修真实义。即先思正见一遍,后便心中都不思维,亦非修真实义。即忆正见唯安住见上而修,亦仅是前修奢摩他(止)法,仍非别修毗钵舍那(观)法之教义。故于无我义,当如上说以慧观察而修也。若但观察修,则前所生止,或当退失。故当乘奢摩他(止)马,观察修习,及时时间杂修安止也。又若观修太多,住分减少,便当多作止修;若因止修太多,不乐观察,及不趣观察,内心自然而落住分,则当多作观修。止观平均而修,其力最大,当如是行。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下一篇:
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有说地狱境,为各各有情,由自业力变现虚妄境界,是否应理?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
生起出离心之量?生起出离心之要点?
依四种扼要推思后,应如何修法?
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
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
大悲生起之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五集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四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获得幸福的秘密(万一法师)
[栏目:布施]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