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报恩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8

报恩
文/见泛法师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大方便佛报恩经》亦云:“父母为三界中最胜之福恩。”如果没有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我们怎有人身可以修行?《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如果没有众生,菩萨又如何广结善缘,累积福慧资粮,圆满六波罗蜜?古德云:“佛法依王法而兴。”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与社会的安定,怎能安心修行办道?苏东坡曾言:“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佛、法、僧三宝引领我们出离三界苦海,若没有三宝的教诲,我们又怎能断除烦恼而得解脱?所以凡事皆要心怀感恩。

  经典记载,即使福慧圆满的佛陀亦心存感恩,每天都会在定中观察累世修行时,曾受何人布施?曾受何人开示?或曾为法亲眷属?不管这些累劫累世的有缘人,现今所处何方?只要因缘成熟,就会不辞疲厌地为其说法,希望他们能解脱烦恼,得证菩提。是故,以佛陀为修行典范的我们,也要以佛陀的行持为榜样,时时心存感恩。如此教化众生,人人皆有感恩之心,这个世界当下即是人间净土。

  我们能够安心办道,皆是父母、师长、国土、三宝的恩泽加被,是故要知恩、感恩、报恩。而知恩、感恩、报恩的最佳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道业,依循师长的教诲、佛法的道理,精进不懈,努力用功。以慈悲心观众生苦,以清净的智慧教化众生、推动正法,让每个人都能跟三宝结缘,离苦得乐。

  今日,我们能在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座下出家修行,是最大的福报;又能在佛教学院薰修教理,更是福报中的福报。<中台行愿偈>云:“外现声闻身,内密无上印,身行菩萨道,广度诸有情。”中台禅寺是菩萨道场,中台弟子在 导师大悲愿力的带领下,一切作为均以利益众生、离苦得乐为目标。身为道场中的一份子,唯有精进用功,在“教理、禅定、福德”三环一体的教育理念下,才能成就健全的僧格。此外,更要落实中台四箴行,广行菩萨道,利乐有情,如此自利利他,才是知恩、感恩、报恩的最佳方式。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的GPS
下一篇: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真正的作主
 报师长恩
 以戒为师
 六根门头即下手处
 出坡功德殊胜行
 永恒的自信
 生命的源泉──禅
 觉在当下
 完美智慧人生的磐石──禅
 佛法甚深,清净微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弘扬佛教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以辽宁朝阳为例[栏目:华方田教授]
 印光大师法语 判教篇[栏目:印光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B 1165经:重点叙述年轻比丘如何摄护诸根。[栏目:界定法师]
 如何处贫居富(星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觉性的培养[栏目:林崇安教授]
 出家 出世(刘先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6 空性的安立[栏目:法海集]
 吃素和放生的功德一样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菩萨戒一定要持六斋日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