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君子有成人之美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0

君子有成人之美
文/见綦法师   

  每天早课都会礼拜“普贤十大愿”,第五大愿即是“随喜功德”。随喜,除了见人行善心生欢喜外,也可以助人行善,彼此都有无量的功德。

  见到他人发心、甚至成就一件功德,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我们以一颗欢喜之心赞叹他人利益大众的行为,不仅能让对方欢喜,感到温暖,也可以为自己带来无量的福报;或者,我们以具体行动来共同成就,更能展现众志成城的力量。由此可见,我们的身、口、意都可以做到随喜功德,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实践佛法;也唯有在生活中落实佛法,生命才会充满希望与光明,人生才有正确的方向,不致在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的观念中随波逐流。

  佛法不离慈悲与智慧,见到他人有所成就,而不能起欢喜赞叹之心,不外乎是嫉妒心作祟,这不但使自己失去了智慧,更遮蔽了清净的觉性。这种因嫉妒而引起的比较、得失之心,也会造成团体的不合与纷争;对于自己而言,也欠缺了恢宏的气度与学习的机会,日后的成就也就有限。

  见他人行善而起的比较心、得失心、嫉妒心与排他心,都可以用慈悲与智慧来化解。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心,协助他人成就善行,这就是慈悲心的展现;同样地,在赞叹别人发心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别人的心量、智慧与愿力,不仅可以反省自己,亦可明了努力的方向。如果能起这样的心念,又怎么还会有比较、得失的负面情绪呢?

  不能起随喜之念的人,内心必然充满慢心;因为慢心,所以对他人的行为容易产生嫉妒、甚至暗中破坏,造成彼此间的不和谐。对一间公司而言,这就是所谓的内耗,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竞争力;对个人而言,必结来世恶果,日后必定悔不当初。所以,从慈悲与智慧的角度来看,若能对他人行善心生欢喜,进而效法力行,不仅能让自己的胸襟更宽广,人生的道路必然光明可期。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报具足好运来
下一篇:人生的GPS
 红尘自在心
 以病苦为师
 人生安身立命之处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大智度论札记〉--时间与心念(一)
 善调身心
 逆境与顺境
 认识无常
 活在当下
 善知识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30~39)[栏目:傅味琴居士]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禅修前行 方法一 方法二[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03-029转化愤怒为慈悲的能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九九九)[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