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会善知识得个入处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7

会善知识得个入处
文/见闵法师   

  过去的人出门办事,或远或近,第一次总得找个识路人领着,才不致迷路,或由识路人口述、画张路线图,加点标记才成;后来再加上客观的丈量比例,便成了今日行走陌生区域的良伴──地图。否则,既无识路人可问,又无地图在手,便会茫然、举足无措。若能二者合一,又有地图指示方向,又能随时知道身在何处,就像现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自然会让我们更方便迅速,也安心许多。在修行的人生旅途上也是如此,若能有善知识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又能随时提醒我们身在何处,自然能更安心、更踏实,也不会走错路或走远路。

  《六祖坛经》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沩山警策》亦云:“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可见发心修行的人,亲近良师益友等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所依循、有所佐证,修行才不会有所偏差。然而有了方向之后,更要确实地依教奉行,时时念兹在兹,剑及履及,如此方能行解并进,将善知识的教导内化在日常生活中,放下过去的执着,改变以往的习气,一步一脚印,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时。所以《六祖坛经》云:“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佛遗教经》亦云:“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正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今日我等能得大善知识的教诲,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不仅将佛法的精髓心要,无私地传授给我们,并且带领四众弟子开创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场,指导我们依着“教理、福德、禅定”三环一体的方向,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从中学习佛法、实践佛法、体悟佛法,也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从日常修行中找到个入处,进一步亲履善知识走过的足迹,乃至亲证诸佛不思议法界。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教育的根本
下一篇:平常心是道
 寻找生命的秘密
 慈悲与智慧
 识苦能忍,成无上道
 善巧方便
 苦海
 广学多闻
 信为道源功德母
 真忏悔——“千部论主”世亲菩萨
 俗谛
 安居随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工作禅 第23节 周末夫妻,让家庭不和谐 2[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认识自心[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要想儿女孝顺你,自已要先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妙莲老和尚)[栏目:佛教与孝道]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五五)[栏目:杂阿含经]
 《金刚经》大义[栏目:智泉法师]
 寒山子研究综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如何看待“生命本源”的说法?[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E 965经名叫“郁低迦经”,郁低迦是位外道的出家人,有一次他请教佛陀...[栏目:界定法师]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五)彼此产生矛盾的根源[栏目:圣者言教]
 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也不扰乱他人的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