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脚踏实地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8

脚踏实地

修行是自己的事,也唯有靠自己平时的用功,不必羡慕别人,
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学到深时心自平,
因缘时节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道业也一定能够有所成就─“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文/见赅法师
  

  禅七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每次都抱持着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态打七:期待自己在七天中能够有所开悟;又害怕静坐七天下来,腿会疼痛难耐。不过,因为去年没有打禅七,所以这次发愿好好把握因缘、决不虚度光阴、懈怠不用功、在禅凳上空坐,或拼命打妄想、昏沈,期许自己克服一切的障碍,在心上努力。

  初初开始的几支香,脑中出现师父及教授师常讲的一句话:“静中养成,动中磨炼。”要由动中的磨炼,累积福德资粮,静中才容易有所成就。可是,以往见赅所体会到的却是动中磨炼后,静中却因疲累而重度昏沈,感受到的只有痛苦二字。

  升上研究所之后,不断检视自己的心念,发现于发心时并非全心全意的付出,总是还有个“我”存在。此后,凡领任何执事,就先提醒自己:要全心付出、不可有任何抱怨或起一丝丝的不悦。果然,护完大专教授七之后,感到静坐时更能定心用功,对治昏沈、妄想的情况跟以前相比,也有所进步了。

  第三天下午,脑海中突然闪出佛遗教经中“制心”篇的经文:“……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去年结夏发心早、午、晚各读诵一遍佛遗教三经,背经还是有他的好处,当时或许不懂,但是现在因缘时节到了,自然有所体会,不需要解释就能够了解。也因此了解师父为什么要我们把遗教三经熟的原因,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靠自己亲身去领会,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这次禅七中感受到只要发心的因心是正的,所招感来的福德资粮就会急遽增加,不但能够让自己在静中安住,而且心不再向外攀缘。例如,以往的禅七都得强迫自己坐在禅凳上,总是无法在心上用功,然而,这次不但不用强迫自己的心念,而且能够安住,随着主七法师慈悲的开示来用功。更了解开示中的数息、观息、中道实相观,种种的观行法门,无非要我们藉由止观法门,助益自己能够转识成智,超凡入圣,化迷为悟,达到定心、净心、悟心、明心的境界。期待着自己从因上努力,朝此目标前进。

  禅七结束了,进禅堂时万缘放下,现在出了禅堂就要直下承担,勇敢面对所有的境界,绝不逃避。见赅期许自己安住当下,把握这一生能够用功的时间,因缘过了,就不会再来。由这次禅七更体会到,修行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要脚实地,在日常生活落实修行,千万不可以有半点偷心,偷心不死是不能成道。修行是自己的事,也唯有靠自己平时的用功,不必羡慕别人,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学到深时心自平,因缘时节到了,自然水到渠成,道业也一定能够有所成就─“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张写不完的考卷
下一篇:善调身心
 境教──境界教育
 多说好话菩萨行
 精进波罗蜜
 活在当下的意义
 现代生活的暗室明灯
 这边风景独好
 知与行的对话
 活在当下的意义
 放下念处,在实相上去用功。
 六祖大师在我面前无声开示 我亦随文入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第58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我们这里的出家人到缅甸禅林去可以出家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论意识[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一:概述[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金刚经释(索达吉堪布 著疏)[栏目:金刚经研究·参考文集]
 第十七章 其它现行上座部佛教的禅修法[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趣入解脱之门——归依(智敏上师)[栏目:三皈五戒]
 智慧的重要[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