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为道源功德母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7

信为道源功德母

信好比是手,入了佛法的宝山,可以自由自在拿取宝物,
不信就好比没有手的人,就算进了宝山,却一无所得。

文/见澄法师
  

  “信”为成功之母,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缺少信心,尤其是修行学佛。为什么呢?因为,佛法中有的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我们凡夫心量所不能测度得到的,祇有用“信”来接受,所以,古德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

  又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心的归趣,能生热诚与力量。《杂宝藏经》记载着这么一则公案:过去,有三位沙弥正在玩皮球时,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尼,向他们请法,怎样才能证果?顽皮的沙弥就说:“你站到墙角去,当你被皮球打到时,就可以证初果。”后来,这位年老的比丘尼被皮球打到的当下,即证得初果。因为相信,使心得以清净,烦恼尽涤,菩提佛果得以现前。

  反观现在,人们的心目中,认为惟有科学证明出来的东西才是真的,被大众所信服。但佛法是超越科学的,并非科学家以最周详的实验计划、或最精密准确的高科技仪器,即能探究的“净智”实验。于是,一般不了解的人,便破斥佛法是虚有不实的、是一种迷信、是外道,取而代之的是和一切不善法相应,最后感召的是恶的果报。

  然而,相信也不是不问是非真伪,便盲目地相信。相信要有智慧,智慧来自于相信佛所说的谛理,及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涅槃经》说:“法是佛母,佛从法生”。《金刚般若经》又说:“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即法)出。”由此可知佛由法成。声闻的圣人就是听闻佛说四谛(法)而证真,缘觉是接受佛的十二因缘教法而成果。这就是所谓的“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法如东升的旭日,照破众生的无明黑暗,因此假使热铁轮,于顶上旋,终不为此苦。有人说: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与众生不是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祇是在修证的前后与迷悟的差别而已。所以佛陀夜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后,复而叹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自证得。”所以,应当深信:“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众生若能依教奉行,破除了我执和法执,断尽了烦恼障与所知障后,也就与佛一样了。

  信好比是手,入了佛法的宝山,可以自由自在拿取宝物,不信就好比没有手的人,就算进了宝山,却一无所得。因为相信,故舍弃红尘家、无明家、烦恼家,成为如来座下的法王子。因为相信,能彻底破迷,趋向觉悟。聪明的你,选择了什么?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法会中学习成长
下一篇:完美智慧人生的磐石──禅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勇者懦夫一线间
 活在当下
 知因识果命运改
 如是善调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心有千千结
 《论语》“颜渊问仁”新思
 慈悲浩瀚父母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坐耳边有天籁之音,越来越强?[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我望着车窗外的妈妈,流泪不止[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性空及唯识佛教缘起观所展开的契机(演培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念佛时心多散乱,是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体会证悟[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集量论略解目录[栏目:藏传因明学典籍]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栏目:龙树菩萨]
 《安乐集》讲记 第七十一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传法教莲师现身[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