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孝顺,至道之法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7

孝顺,至道之法
文/ 见琨法师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凡生为人,必行孝道,因为孝是身为人应当行的本份事。无孝则我国的五常无以成立,没有伦常则一切规则无以订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不知各斯其职,如此家庭何能安乐,国家如何富强,世界大同又何以达成?不独中国儒家特重孝顺之道,各宗教都教人孝顺。犹太教、基督教的十诫,规范要孝敬父母。道教也教人慈孝,敬顺天地。《梵网经》云:“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说明佛法中更特别推崇孝道,视之如戒,不可毁犯,因为孝顺,能摄善法。故经云:“诸善者皆为孝顺。”以行孝顺,而生诸善法,集众善法,而修养福德。故佛告诉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可见得奉行孝顺的殊胜,近则安家立邦,远则超脱生死,圆成佛道。

  墨子云:“孝,利亲也。”子对于双亲,尽诚顺命之道即是孝顺。何者为亲?《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佛法的眼界是广阔的,有事有理,事上的父母,不只现世有父母,过去亦有父母。三界火宅中既已无数生死轮回,一切众生轮转六道,于多生中,互为父母,既互为父母,则一切男子、一切女人皆我父母,乃至一切众生,也有大恩,如同现在的父母无有差别。生我色身父母为亲,长我慧命师长为亲,因此师僧训导有恩,三宝救护亦有恩,国王地上得以安乐亦有恩。故《心地观经》云:“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故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佛法中的孝顺是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一切有恩者,悉皆发心回报,本着大孝的精神,不忍生生父母、师长沉溺轮转,受苦受难,于是发无上孝顺心,志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行菩萨道,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理上的父母则如《宗镜录》云:“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理性相关,故称如来为世间之父,一切众生,为诸佛之子。”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本自具足的灵明妙觉即是如来。一切众生为如来子,自当孝顺如来。如何是尽诚顺命,孝顺如来呢?这念心不令遮障,顺心如意,即是孝顺如来。也就是清楚明白的心,要时时保持现前,让真心完全显现就是孝顺如来。所以经云:“无孝顺心造作五逆。”正是因为心中有贪瞋痴,无孝顺心,才为造作罪障。所以究竟的孝顺之道,就是要彰显出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自己能明心见性,是孝顺自性如来。能令众生明心见性,就是孝顺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如来。故经云:“常住于法,从法养生,不从衣食,是故当奉,安住之法,则为孝顺,报诸佛恩。”

  世间孝敬善道,天经地义。更何况出世间之大孝,能了脱生死,毕尽大乐,何苦不拔?何恩不报?要将佛法中的孝道思想落实,即要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大愿心、大愿行。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指导为遵循的轨则。更简单的,就是在生活中从中台四箴行“敬慈和真”,着手努力。对上以敬,不只对父母、师长、一切长上,更甚至一切众生皆为上,自要恭敬。对下以慈,想到一切众生皆与我有缘,慈心观照,令生善念乃至安住实相。对人以和,一切众生既是我父母,自当和合相待,互相成就,怎忍心让对方起烦恼而堕落呢?对事以真,真诚不伪,才能做好敬、慈、和、真,才能与真心相应。佛法不离世间法,孝顺之道也是如此。人成即佛成,是为孝顺之道的究尽。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做人生的主人
下一篇:新僧再训练
 活在当下的意义
 有罪当忏悔 忏悔则安乐
 修行──从心出发
 于持戒中照见觉性
 明暗浮沉 皆由心造
 无常与真常
 刮垢磨光见真性
 万事如意
 进退
 作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纪念大师美德[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福德日记11月8日─用幽默代替生气(上)[栏目:福德日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九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前行讲记 第二十四讲 前行备忘录-显密差异[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对方不理解我,跟我的想法不同。这时候我是想办法改变他,还是一味地迁就他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四六九 大黑犬本生谭[栏目:第十二篇]
 自我拯救[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坐禅的哲学(柳田圣山)[栏目:佛教与哲学]
 十后悔[栏目:拈花说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