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0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文/见馥法师

  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菩萨欲普度众生,须与众生结缘,若不恒顺众生,则无法化导众生。而“恒顺众生”意即恒常随顺一切众生,“恒顺”二字有随缘摄受之意,因此菩萨以种种善巧方便,随缘摄化一切。如何摄化众生呢?经论中提出四种方法,合称“四摄法”。

  一、布施摄:用财施、法施及无畏施来摄化众生。如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割肉喂鹰、舍身喂虎,布施自己的身体、性命利益众生。而现代人捐款济贫、当义工,布施自己的时间、体力及财物等,都是布施的具体表现。例如:鼓励的话语、欢喜的微笑……等举手之劳,都很容易做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皆可当菩萨,行布施摄。

  二、爱语摄:就是远离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而以柔软语、赞叹语、良善语来鼓励众生。众生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亲近对自己有益的人,因此常行爱语,可增进人际关系,家庭、社会亦会一片祥和。例如后汉庞统,每次称赞人都言过其实,人们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因为现在善人少、恶人多,若人于行善时受到赞叹,肯定能加强其行善的意愿。”因此菩萨随其所好,行爱语摄来度化众生,众生受益,就愿意亲近及听闻佛法,乃至信受奉行。

  三、利行摄:《大智度论》中谈到,佛陀为视力不佳的老比丘穿针,老比丘感动万分,佛陀并为他说法,因此启发慧眼,同时也恢复了视力。佛陀虽已成佛,却不舍一小善,如此度化众生,使众生乐于亲近,进而接受教化。因此,我们修行学佛也要以身口意三业来利他,例如到道场发心,或出坡、或担任义工、或为临终之人助念,以及关怀亲朋好友、邻里等,藉由利行摄的具体落实,菩萨与众生都能同沾法益、增益福慧,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四、同事摄: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丑鬼”的人,因长相丑陋,被父亲送到深山,因自形惭秽而自卑退缩。佛陀为了度化他,就变成比他更丑的比丘来亲近他,与他为友,并示现入定后容貌变庄严的模样。丑鬼问其原因,佛陀趁机教他“观佛相好”的方法,结果丑鬼相貌愈来愈庄严。丑鬼发现丑比丘原来是佛陀所化现,便随佛出家修行,不久即得道证果。因此,同事摄即是“和光同尘”,随同众生之所好,作众生的善友,并以身示教,度化众生。

  总之,四摄法即是因应众生不同的需求而施设的方便法门,菩萨如果没有方便,即无法度化众生。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恒顺众生,令众生欢喜,才能随缘度化,使其听经闻法、修行学佛,最后圆成佛果。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觉性的开显
下一篇:恩深似海,以行填满
 法门无量誓愿学
 悲愍众生 愿皆成佛
 祖庭足迹
 正面欣赏,忌妒自离
 一念真诚感应道交
 六根门头即下手处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反省
 行者的跫音(三)
 掌握自心 自在作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降伏其心 一 观香的好处[栏目:万行法师]
 华严思想教判之殊胜价值(释成一)[栏目:华严文集]
 【佛】巴利经典中的佛陀生平[栏目:约翰·布列特文集]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三节 第七识颂[栏目:成观法师]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定[栏目:一行禅师]
 为什么捐赠遗体需要加大超度力度?[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阿毗达摩 第十七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心所[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用心不同 罪报有别[栏目:宽运法师]
 害人反害己[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第五 迦叶相应[栏目:因缘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