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一瞬间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8

生死一瞬间
文/见针法师

  曾经有个电视节目,内容是捕捉有情、无情的生命在千钧一发之际的无常镜头,或生或死。也许看到这样的内容,当下会感到惊恐、担忧,或是无限的惋惜、悲伤与遗憾,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无数因果的累积,绝非一时的偶然。

  其实,人生的境遇不就是如此吗?生活周遭的一切总是一波波地变化,而能主宰这变化的只有我们自己。虽然从果上来看,生死一瞬间,但从因上来说,更是一瞬间的生死:贪、瞋、痴念头生,戒定慧持守便死;烦恼心生,菩提心死;黑暗念头生,光明念头死……就这样刹那刹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未知修行的人,对于果报现前,往往怀着惊恐、担忧;开始修行后,心念愈来愈微细,才明白原来果报现前,并非单单只是眼前的无常变化,而是无数因上造作所导致的结果。就好像一部卡通影片的制作,往往一瞬间的画面,实际上是由许多层次的动作画面所结合而成,我们的心念何尝不是如此?往往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都是无数心念的酝酿。

  我们如果能仔细观察自己心念的变化,更能深刻感受到每一个当下都是生死的抉择:面对美食当前时,贪念生,道念即死;面对不顺己意的境界时,瞋心生,慈悲心即死;与自己习气相应时,愚痴心生,智慧心即死。每一个当下的念头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也抉择了生死,因此果报现前时,应当反省检讨自己的心念。所谓“刹那率尔心,堕境第一念”,往往就是这么一个不觉的念头,让自己造了业。如果能看清果报的真相,也许就能泰然自若地面对周遭的因缘变化与无常生死,而不是措手不及或惊恐害怕。

  过去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时,一日参访鸟窠道林禅师,看见禅师正盘坐在松树的树枝上,便说:“禅师住处甚危险。”而禅师回答:“太守现在的处境更危险!”白居易不明白禅师的语意,因为自己现在官场得意,如何说是危险呢?禅师接着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原来最危险的是我们这念虚诳的妄心,它,何曾停歇过?如《地藏经》所言:“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念头不停,业果就不断,就得面对无常、生死,就不能安隐自在,岂不危险?因此,在面对每一个起心动念时,岂可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呢?

  其实,每一个当下都在决定人生的命运,决定未来的果报。所谓“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因此,选择人生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都在当前这念心!宋朝妙普禅师云:“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治太平。”如能时时照顾自己的念头,即便是在面对任何无常时,心中仍能犹住太平盛世,一片详和宁静。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给每个人学习的机会
下一篇:活在当下
 生死一瞬间
 知恩、感恩、报恩
 如实修行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谛听众生
 信心
 安居随笔
 和觉性做朋友
 速度、广度与深度
 世间书与出世间书之区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信仰与人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Gifts He Left Behind - Dhamma Legacy[栏目:Others]
 唐文宗嗜蛤菩萨无言说法[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为什么念佛简单容易,是往生正定业,决定往生;其他艰难高深的修行反而不是正定业,往生不定?[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5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安止处[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问7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挑战是无法坚持定时禅坐,随了决心之外,你有其它的忠告吗,例如:每天定时禅坐、意..[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相应167经 我随见舍断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D 1212经至1221经共十经之中,都有僧人诗人婆耆舍有关。[栏目:界定法师]
 南传法句经 第廿一:杂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