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上善若水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7

上善若水
文/见庚法师

  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观察水的种种特性,而体悟出有德之人应该如水一般具有数种美德:有德之人像水处低下一样地谦虚;心像水一样地渊博、沉静;付出时像水滋养万物般不求回报;言行诚信,像水映照万物般清晰;做事时像水一样能方能圆,有效用;行动时像水一样能随形变化,顺应时势。有德之人如水不与人计较,故能无怨尤。

  这是老子的人生哲学,对修行人而言,不也是如此!修行人返璞归真、断欲去爱、少欲知足、远离愦闹,心常柔和、宁静,念念为救拔众生而不求回报;行住坐卧合于戒法,心地光明磊落,这些都是我们修行上自我涵养的美德。

  当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柔和”,修行人心要柔软,气度要广大。所谓的柔和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慈悲、一种仁爱之心,有这样的悲悯心,自然不会和众生计较。憨山大师〈劝世文〉首句便说:“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待人接物就是要学习放下自己,常为他人着想,久而久之心地自然变得柔软,就能如水般能方能圆,不为外境所摧折,不因外境起烦恼。更进一步还要生起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悯心,以众生苦为己苦,广行六度万行,如《华严经》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上善若水”,宁静柔顺的水,用它无言无说的教化,告诉了我们修行上值得效法学习的榜样。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掌舵
下一篇:弃爱入无为
 选择
 学者为何?
 生活的观照
 发了正愿,即能无尽
 愿望
 解脱人生,从心开始——谈心地法门的落实
 主人公
 以大众为师 见苍生同一悲允
 重新出发
 善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栏目:南怀瑾居士]
 佛识慧集 <八一>礼佛大忏悔文字解[栏目:佛识慧集]
 居士传五十三[栏目:居士传]
 心念与命运(三)第三章 心念与祸福 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我诵经时心内杂念太多,一直困扰,该如何才能好些?[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第八十二 赖吒恕罗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佛学问答类编 (心性第十)[栏目:李炳南居士]
 平等心品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信仰的价值 1993.6.1~1993.6.15[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