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5 放什么
 
{返回 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5

放什么

如果欲望本身是一件好事,当然大家都该努力去追求,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留意观察自己内心,迫从于欲望带给我们的无形压力。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我们全身心投入,这种对自我的执著、对法的执著和对外在的执著是最终造成一个人身心垮掉的源头。人拥有最美好的事物当然不是坏事,但看用什么方法去拥有,佛教里讲的“放下”并不是叫你不要去做这件事情,一件事情值得去做,你就应该去努力工作,但是努力工作到底为了什么,我们一定要懂得。如果是为了个人名利,不是想想就可以达到的,也不是你付出了一切后它自然就会变成你所想要的那样。很多时候,你想让它往东发展,它偏偏往西发展,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先要学会放什么。人到底是为了名利、金钱、财富而活着,还是名利、金钱、权力这些是为了人而存在。这个关系要理顺,要明确,欲望和所有的一切是为了我们生存得更好而存在,我们不是为了它而存在。

既然我们是为了生存得更好而存在,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就要看这件事情是不是带给我们快乐。如果我们拼命地工作就很高兴、很快乐,那是我们的表面现象还是发自内心的快乐,需要判别。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像海上因风而起的浪花一样:海上只要有风,起的浪是很高的;起的浪高不代表海水愿意就这样跳起来,而是因为有风。当风停下来时海是很平静的,越深的海越平静。

我们要明白,自己高兴是真的高兴,还是因为有别人的那些赞美和奉承而感觉很快乐。如果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感觉快乐,这仅仅是一种因虚荣心而起的浪花而已,就不是真正的快乐。

为什么有很多人过劳死,以及很多人最后撑不住压力,升官发财后做一些诸如跳楼、吃药等极端举动?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自己的情绪到底是真快乐还是假快乐。

所以,我们需要沉淀下来,每天反省,到底什么在先,什么在后,什么事情需要放下。要学会懂得:自己所追求的各种目标是不是真的就像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快乐?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很多需求都是虚荣心使然。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所做的一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不长久。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把我们那些虚荣的想法放下了,放下以后再去寻找真正的快乐源。


{返回 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6 挫折是顿悟的加速器
下一篇: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4 放下欲望,解脱自己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3 就在一呼一吸间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3 老和尚无法割舍的佛像
 与心对话 第五章 精进 5 不庄严的大师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1 美语一句三冬暖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7 磨难先行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2 享受过程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1 整理情绪的行为艺术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4 放下欲望,解脱自己
 与心对话 第五章 精进 6 精进的一种境界
 与心对话 第七章 心会生病 3 惜福是防止贪念的良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Appendix[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如何速得成就?[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禅与企业家的修炼[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要怎样用心学习才能修得禅定?[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儿童宗教性的训育[栏目:东初法师]
 念佛成佛之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喇嘛传记讲法要义[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精神分析与佛学——相关的一些概念(张天布)[栏目:佛教心理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一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