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四节 1 学密基本观念
 
{返回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57

第四节1:学密基本观念

在讲解大圆满前行之前,我们先厘清一些基本概念。 

◎   显密圆融

佛法本无大小显密之分,为利益众生故,而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包括了显宗和密宗,密宗也称作金刚乘。学习佛法必须先有小乘的根基,再学习大乘,而后深入金刚乘。很多人以为显密是各自修学,互不相关,其实不然,金刚乘的根基源于显宗,其理论与显宗互为融通。所以,学习大圆满前行时,也要对显宗的精要有所理解。

自古以来,大乘佛法本来显密圆通,没有门户教派的区分。后来佛教以流传的区域,分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汉地,自从中国唐武帝灭佛以后,密宗的经典法本和传承实修经验没有受到完善的保存,以至于中国内地所恢复的是大乘显宗的佛法。

西元六、七世纪时,西藏有众多的译师、学者和大修行人,前往印度和尼泊尔,将梵文的佛经和小五明等学科翻译成藏文;同时也有印度的静命大师、莲花生大师和阿底峡尊者等著名论师,到藏地弘扬佛法。到了十二世纪和十三纪间,因为印度的佛教受到外道严重的摧毁和破坏,很多僧众和大学者被迫离开印度的那烂陀寺和超岩寺,这时,他们将印度的显密佛法,更加全面性地带入了西藏。藏传佛教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所以保存了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完整的显密教法,理论和修持两者并重。

显密之别,不在外相的差异。有些人以为,穿着罗汉衣的和尚是显宗的,穿喇嘛装的喇嘛是密宗的,这是因为不知道佛法的内涵而作的分别。在藏传佛教中,并没有把显宗和密宗分开来信仰和修行。如果你问西藏的喇嘛:「你是密宗的信徒吗?」他们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显密教义均着重于对空性的理解和证悟,以忏悔业障和累积资粮来圆满功德,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而成就佛果。其中显宗较着重于对佛法理论的分析与探究,金刚乘则较重视实际的修持,对于实修,有严格的修行系统和次第。

 

◎大乘的菩提心

很多的小乘佛教徒都很善良,很精进,他们知道善恶如何取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甚至知道自己修行的境界,同时还会尽其所能地教导众生,对众生也有很深的慈悲心,但是却缺乏广阔的菩提心。

要进入大乘,乃至金刚乘时,则必须学习发出利益天下所有众生的菩提心,这是大乘佛教徒主要的发心,是小乘行者所缺乏的。印度梵语称菩萨为「菩提萨埵」。「菩」是清除所有的业障,「提」是一切智慧的融入,「萨埵」是勇敢的意思,「菩提萨埵」就是对业障的清净和悲智圆满的一位勇者。要成为一位「菩提萨埵」,就要练习广大恢弘的心量。有些人一听到要发广大的菩提心,就心生胆怯,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利益众生,反而怀疑这样的发心是不是一种妄语?其实不是的。以前释迦牟尼佛对阿阇世王说:「你身为国王,忙于国事,没有很多时间修法,只要你心里时时刻刻想到利益众生,度化众生,希望众生究竟解脱,虽然没有实际去做,但这种心念所产生的福报之大,用虚空作的容器也无法容纳啊!从今以后,你不用担心没有时间修行,赶快发出这广大的菩提心吧!」

 

◎修密的根器

金刚乘的殊胜之处,在于善巧而不难的修持,成就非常之迅速,是适合利根者修行的妙道。以修行的速度而论,依显教修行,至少要三大阿僧祗劫,中间修行不能间断,才有可能成佛。而金刚乘的修行,在不破三昧耶戒下,可以在七世中成佛,或在十三、四世中成佛,有的人更可以即生成佛,这就是金刚乘深奥微妙之处。

既然金刚乘有如此殊胜善巧的修法,相对的,当然有属于修行密法本身的根器。我们常听人说,修密必须是上上根器者,如果不是很好的根器,起码也要和密法有因缘的人,才能契入,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修行密法。当然,如果你有一颗非常虔诚的心,非常精进地修行,那就是修行的“根器”。因为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如果不能好好练习调伏自己的心,学习密法就会非常辛苦,不但会毫无所获,甚至会退转,和正法背道而驰。

 

◎莫执着感应与神通

一般而言,修密法的人比较执着于感应。有些人认为学密就是持咒或观想,有了一些感应,做了些不同的梦境,常和人说自己看到佛,看到菩萨了,有一点神通,以为自己修行得很好,快要成就了,却不好好去除自己的贪瞋痴。其实,执着感应不是一件好事。西藏的大成就者,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有神通,修行得很好,有如何高深的证悟等等。

我的上师是一位伟大的修行人,他曾经说“其实,我没有什么能力,我只是依照传承的教导去做而已。”成就者们已经修持到如此高深的境界,还是那么谦虚,从来不提任何感应,做了什么好梦,或是自夸修得很好等等。如果你觉得自己快要成佛,成佛的名字是什么,未来会如何如何,这时你要特别当心,这是魔套住了你,如果你因此而欢喜执著,便开始走入魔道了!

你们不要认为,修法修了很久,没有任何感应,就很灰心,说不定没有感应就是快成就了呢!比方说,浩瀚的大海,深不可测,丢下一块石头,当然不会有声音;如果在浅浅的河水,丢下石头,就会有触底的声音啊!在西藏,如果修行时出现感应,那是一种警讯;如果又执著感应的话,就会着魔了。

卓谦仁波切的前世,有一次在寺庙中禅修时,有一个魔变成阿弥陀佛,降到他的头上。他是一位成就者,知道这个阿弥陀佛不是真的,是个魔,他心想:「这个魔作恶多端,不知忏悔修行,还有心思变化成佛来伤害人,真是可怜!」当场就为他掉下了悲悯的眼泪。当眼泪一掉下来的时候,那个魔所变的阿弥陀佛马上变成一只鸽子,飞落在他的手掌上。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所以我们对感应不要执着!

在密宗的教法中,有时需要作各种观想,观想自己为本尊放光,供养十方诸佛菩萨。有人因为执著这个部分,就出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有一天,一位初学者去见一位噶陀传承的仁波切,他对仁波切说:「这几天,我的头上一直在发光!」可是,这位仁波切看看他的头上,什么都没有,就对他说:「没有啊!我没有看到光啊」这个人有点生气地说:「你不是仁波切吗?为什么看不见我头顶上发的光呢?」仁波切的侍者看到那个人不太高兴,马上很机灵地说:「喔!对!对!对!我看到了,在你的双眉中间,有白色的光闪闪发亮!」这个人很高兴地说:「欸!你看得真准啊!我出去一下喔!」一会儿,他进来了,对那位侍者说:「你修行修得很好,很厉害,我包一个红包给你!」他不是供养仁波切,而是给了他的侍者。

在噶举派中,有一位疯僧叫作竹巴滚那,他平常疯疯癫癫,有点像中国的济公。他说过:「对待感应,不要有喜恶取舍,不要有好坏分别,要以平常心看待。」修行进步的关键,不在于感应神通,而在于菩提心是否越来越广大。如果,不断追求感应或神通,贪瞋痴越来越重,脾气越来越坏,心地越来越不好,根本地失去了菩提心,一定会往下堕入三恶趣。如果菩提心越来越宽广,心地越来越善良,这时你才是真正走在修行的大道上!


{返回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三节 金刚乘十四根本戒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四节 2 转烦恼为道用
 大圆满前行 第七章 六道轮回之苦 第四节 旁生道之苦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二节 3 不共前行
 大圆满前行 第五章 思维寿命无常 第一节 大千世界与众生的无常..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一节 1 皈依的基础 1
 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三节 2 祈请生起正知与正念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三节 金刚乘十四根本戒
 大圆满前行 第五章 思维寿命无常 第二节 自然与因缘的无常
 大圆满前行 第四章 思维暇满难得 第二节 1 十六违缘
 大圆满前行 第四章 思维暇满难得 第一节 3 十圆满——五自圆满..
 大圆满前行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四节 1 因果业报的故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If we awaken to what we see, we can transcend the ..[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A2 说法内容[栏目:界定法师]
 和隔壁邻居合不来,如何化解?[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掌中解脱 第九天 加行依止法及于有暇身劝取心要[栏目:掌中解脱]
 禅境与禅诗(邹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贯珠(温金柯)[栏目:其它]
 What does the name Tipitaka mean?[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永恒的福德智慧[栏目:人行道]
 怎样理解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和外在器界(山河大地)?[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